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作文300字)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作文3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2-12 15:35:58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作文300字)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一】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数不计数。如:中国陶瓷、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皮影、乐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说一说元杂剧和文房四宝。元杂剧第一人是关汉卿,这位中国第一位戏剧作家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剧作700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关汉卿的剧作有描写社会矛盾、歌颂人们斗争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

文房四宝就是人们说的笔墨、纸、砚。笔因王羲之的缘故,李渡毛笔名声大振。墨: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纸: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砚:星子的金星砚和婺源的龙尾砚都具有1000多年历史。

是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历史悠久呀!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二】

央视重点原创系列专题片,中文国际频道开年力作《中国书法五千年》五个摄制组跋涉将近十万里,远行欧美亚三大洲,走访考古遗迹和博物馆数百处,拜读有关书法的文物三万余件,呈现了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

从古至今,每个醉心于书法的人,都有自己的书法历程,“书路”即“心路”;每个尊重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对中国这片广袤而宽博的土地充满了无限和深厚的情感。《中国书法五千年》专题节目,以脉相连的传承关系,经历了寻根溯源的漫长历程,将书法的艺术层面,文化层面,哲学层面全方位,多层次地立体的展现出来,还原了炎黄子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书写史”,鉴证了一脉相承的历史印迹,延续了深厚而博大的中原文化,体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存在。

本片以中国汉字五大书写体系——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为载体,挖掘它们所承载的厚重的`民族文化,讲述它们发展与演变的前世今生。端庄素朴,高雅华丽的文字,或镌刻于甲骨,或倾铸于金铜,或疾书于竹木,或飞跃于纸帛。追古而观今,汉字高雅而素美的艺术追求,伴随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不断恒扬,同步走来,亘古不变,直至永远!中华民族给自己的文字赋予种种美好的形态,为自己的漫长历史谱写了壮丽而灿烂的篇章。汉字书法发展史是中国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折射出无比璀璨的光茫。即便进入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书法的审美能力不应也不会被削弱,物质文明不管如何的发展,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永远不可磨灭!

素心天工的古人继往开来、永不疲倦的倾心于书法创作,歌颂“天地玄黄”,敬畏“宇宙洪荒”,维系和记录了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书法的印迹保存并催生了永不消逝的文明,文字延续,文明永存,每个民族注定将与其“民族符号”(文字)共生,共存,共荣。

书法之道源于世间万物之道,倾诉纯真自然之本意,人生之道何尝不是如此?观看《中国书法五千年》,激荡翰墨情缘,拨动尚古心弦,思绪如流星划过浩瀚天空,照亮心灵回归的自由之路。书法相伴,求知的路上就能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寂寞——“风急雨斜”之中立得脚稳,“花红柳艳”之处着得眼高,“路险径危”之时回得头早!

赏心悦目尽观龙飞凤舞之唯美,皆在《中国书法五千年》,品滋嚼味遍尝酸甜苦辣之交汇,融入人生哲学百般滋味!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三】

央视重点原创系列专题片,中文国际频道开年力作《中国书法五千年》,已于1月2日隆重播出,五个摄制组跋涉将近十万里,远行欧美亚三大洲,走访考古遗迹和博物馆数百处,拜读有关书法的文物三万余件,呈现了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

从古至今,每个醉心于书法的人,都有自己的书法历程,“书路”即“心路”;每个尊重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对中国这片广袤而宽博的土地充满了无限和深厚的情感。《中国书法五千年》专题节目,以脉相连的传承关系,经历了寻根溯源的漫长历程,将书法的艺术层面,文化层面,哲学层面全方位,多层次地立体的展现出来,还原了炎黄子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书写史”,鉴证了一脉相承的历史印迹,延续了深厚而博大的中原文化,体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存在。

本片以中国汉字五大书写体系——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为载体,挖掘它们所承载的厚重的民族文化,讲述它们发展与演变的前世今生。端庄素朴,高雅华丽的文字,或镌刻于甲骨,或倾铸于金铜,或疾书于竹木,或飞跃于纸帛。追古而观今,汉字高雅而素美的.艺术追求,伴随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不断恒扬,同步走来,亘古不变,直至永远!中华民族给自己的文字赋予种种美好的形态,为自己的漫长历史谱写了壮丽而灿烂的篇章。汉字书法发展史是中国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折射出无比璀璨的光茫。即便进入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书法的审美能力不应也不会被削弱,物质文明不管如何的发展,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永远不可磨灭!

素心天工的古人继往开来、永不疲倦的倾心于书法创作,歌颂“天地玄黄”,敬畏“宇宙洪荒”,维系和记录了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书法的印迹保存并催生了永不消逝的文明,文字延续,文明永存,每个民族注定将与其“民族符号”(文字)共生,共存,共荣。

书法之道源于世间万物之道,倾诉纯真自然之本意,人生之道何尝不是如此?观看《中国书法五千年》,激荡翰墨情缘,拨动尚古心弦,思绪如流星划过浩瀚天空,照亮心灵回归的自由之路。书法相伴,求知的路上就能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寂寞——“风急雨斜”之中立得脚稳,“花红柳艳”之处着得眼高,“路险径危”之时回得头早!

赏心悦目尽观龙飞凤舞之唯美,皆在《中国书法五千年》,品滋嚼味遍尝酸甜苦辣之交汇,融入人生哲学百般滋味!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300字【四】

在展播的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不少平凡的人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他们就是唐山十三农民兄弟。2008年初,特大雪灾发生时,他们自发组织顶着风雪来到灾区参与救灾。在5.12地震时,他们又组队来到汶川抗震救灾,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当看到他们在除夕之夜奔赴灾区,在途中用电话与家人问候的情景,当看到他们不断寻找四川灾区幸存者,为抢救儿童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为他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的小手,18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这就是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他们在艰险的环境下,扎根在贫穷落后的二坪村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把二坪这个文盲村变成了文化村。当我看到他们在峡谷绝壁上爬着云梯上山教学的情景,当我看到他们为山里的孩子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有一种感动在我心中流淌,我觉得他们是最优秀的人民教师。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他就是英雄武文斌。在抗震救灾的34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sjbwz/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武文斌对战友们说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感动着每一位灾区群众。武文斌是一位中国的军人,在他身上,我读懂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他为了灾区的群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当我看到他的妻子捧着他的遗像拍婚纱照的情景,当我看到多少与他素昧平生的人泪流满面的场面,当我看到他年老的父母撕声地呼喊永不归来的儿子时,我的泪水也悄然流下。

武文斌,这个英雄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看完感动中国2008中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韩惠民、经大忠、李 隆、神七航天员他们留给人们的是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用平凡铸就了伟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