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校一起成长作文800字(我与学校征文800字)

我与学校一起成长作文800字(我与学校征文8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5-12 06:16:17
我与学校一起成长作文800字(我与学校征文800字)

我与学校一起成长作文800字【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即使是大山中的孩子,电脑、网络,对于我们来说,也并不陌生。可第一次接触电脑,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游戏机。

那是我九岁过年的时候,和爸爸到仁川舅舅家拜年。跟表哥一起去的网吧,小房间里,坐了很多人,有大有小,嘈杂的声音牵引着好奇的我凑到一台;电脑”前面,画面中是一幅打战的战场,小小的飞机、坦克充满眼前。身后的表哥说,他们在玩一个叫;星际争霸;的游戏,问我会不会玩?我摇摇头。之后,我看到很多哥哥们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一时间,以为电脑就是游戏机。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通过学习,我才明白网络的功能是多么的强大,以前的自己简直就是;井底之蛙,游戏只是电脑用途极小的一部分。慢慢的知道了上网冲浪、QQ聊天、网络资料库等等,也慢慢被网络的方便快捷所折服,最喜欢的还是那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动动鼠标就可阅万卷书的`感觉。

所以,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外面,只要有机会上网,我就会查阅各种资料和搜索上课老师要我们看的书来看,疯狂的吸收各种知识,同时也增加自己在同学中;炫耀;的资本。此外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制作电子贺卡,在教师节的时候送给老师们作为节日礼物。

体会上网的乐趣的同时,我也渐渐发现网络这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防止自己沉迷进去,也得出了一些经验:首先,不要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应该通过网络多学点有益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开拓视野;其次,必须控制好上网时间,每次不能超过一小时,要不然会影响视力,并对身体有害。若能做到,相信在网络的帮助下,我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与学校一起成长作文800字【二】

乒乓球是我校的传统特色。从一年级开始,直到五年级,我们都设有乒乓球棵。不仅如此,每年还要举行一次校乒乓球比赛,因此我也和乒乓球发生了一些事。

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到我校乒乓队练习打乒乓球。一开始,我天真地认为打乒乓球一定非常好玩。后来才慢慢懂得,打乒乓不是一件容易事。春天和秋天不算什么,可到了寒冷的冬天,那苦劲可真不好受。室外冷的老命,可我仍然每天顶着寒风提前到校训练。炎热的夏天呢,就更让我难受了,这个时节,又正是教练让我们苦练球艺的时候。外面,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乒乓球馆里教练用一个箩筐给我们发球,我跑前跑后,跑左跑右地接教练发出来的球。一箩筐就是百来个球,要连接三四箩筐,一会儿就累得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了。练球结束以后,还要到田径场上跑几圈。一口气要跑1000米,跑下来,嗓子就干得冒烟似的,球衣已经全部湿透了。

我非常能吃苦。有时因为一个动作不对,我就要重复练习上百遍。教练脸上一露出严肃的神情,我就知道还不行,只好咬紧牙继续练,就这样,一场训练下来,经常疲惫不堪。

在教练的启发和指导下,我深深地懂得,打球不光要拼,更重要的是要有超高的技艺,要赛智慧,赛灵巧。并在比赛中发挥威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2012年无锡市小学生乒乓赛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又心人。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乒乓球给我的启示,我也会继续拼搏在乒乓球台上,和它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教师点评:小作者能紧紧抓住乒乓训练时的细节进行描写,写出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有真情实感,并点出从中悟出的道理。

我与学校一起成长作文800字【三】

用更温暖、更科学的爱,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岁月。这是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杨文,写在《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扉页上的一句话。说实话初拿这本书我很不以为然,因为我对于做母亲一向有一种不自量的自信,然而把书细细读下来,不由地为自己的狭隘与平庸而惭愧。

杨文教授不仅仅是一位有着“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等诸多荣誉的成功女性,更是一个胸有大爱的母亲,是一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新女性,也是一个能与社会分享成功的人。

“每个人的今天都是她过去积累的结果。”这句话正是杨文教授对自己人生路最好的总结。她培养出了一个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她拥有一座名牌名办大学。正是让多少家庭羡慕不已的事业家庭又丰富的成功典范。然而她的成功和所有人一样是付出了无数心和汗水得来的.,她也曾经为了带好一个班级,把自己累得心脏出毛病,也曾经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千千万万个孩子学好英语,在异国他乡啃着冷面包、喝着凉水拼命地读书,她那个拥有两万多学生,八百名教工的英才学院,也曾经让她废寝忘食,甚至发着高烧亲自奔波工地的泥泞中……没有谁的成功是顺手拈来的。从杨文的成功里我再一次读到了这个真理。

《与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中,我所读到没有多少深刻的道理和富有哲理性的话语,更多是杨文教授与儿子及丈夫之间琐碎的.小事,仿佛他们就是我们的哪家邻居,但是一字一句,却又不由自主的引起我们的同感或思索,噢!我也是这么做的;或者,我怎么也犯这样的错误;又或者想,我怎么就没做到。在欣慰、懊恼或者遗憾的同时,引发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所以这本书里很多看似平常的话,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她说,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首先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的每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孩子,你对人对事的态度,你的喜怒哀乐,都透过孩子小小的眼睛,存到了他的大脑,杨文主张给孩子留下“存款”,但这种“存款”是“精神的存款”是父母的善良、公正、积极、乐观、宽容等优良品格对孩子将来人生成功的精神贮备。

“会也是一种素质”。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杨文认为,虽然目前的考试制度给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代替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一个很大原因是我与作者身份的相同之处----一个孩子的母亲和千百个孩子的老师。做为一位老师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做为一位母亲我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怎么看待考试成绩呢,这是一个让很多老师和家长困惑的难题。其实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可以免于考试,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试看到是一种适应标准和方法,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考试的成绩。或许我们做不到,像杨文那样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周带着孩子去旅游,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素质教育里包括锻练孩子良好的应试心态这一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