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初中作文万能素材书)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初中作文万能素材书)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11-07 06:41:56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初中作文万能素材书)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一】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二】

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就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结果,他赵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连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领、特色也丢了。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三】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四】

某次读报,对两个数字刻骨铭心:一是我国现在每年有100万失学儿童:一是我国公款吃喝、旅游消费破1000亿,倘若平均分摊在100万孩子身上,每个孩子得到的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他们却实在交不出每年几百元的学杂费。有如此之多的“败家子”大张着盆大口,一顿饭就吃去几十个孩子一年的学费,让人怎不“忧天”。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五】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题为《采取行为:你和你的社区的环境指南》的报告。报告指出,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全球有1亿多人口生活在空气混浊的城市中:温室气体过度释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之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和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城市,14亿人口的生活环境中缺乏生活污水排放装置;每年全球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化学虫剂使用量超过279万吨:全球40多种鱼类因捕捞过度而濒临灭绝:全球森林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六】

范晔《后汉书》记载:杨震由荆州刺史迁东莱太守,上任时道经昌邑。昌邑县令是杨震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报推举之恩,王密晚上前往驿馆拜见杨震,并奉献黄金十金。杨震连连摆手拒绝。王密以为他怕人看见,有损名声,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把黄金扔给王密,王密羞愧而退。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七】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事情是读书。”我想,对我来说,亦是如此。

越来越喜欢在空闲的时间里,关闭了手机的纷扰,屏蔽了电视的嘈杂,逃离开网络的炫目,手捧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安静的坐在角落里,读着那些长短错落的句子,任思绪温柔的拂过我依然善感,真纯的心陌。

喜欢那些淡淡的,灵性的,充满着人间烟火的句子。只是那么轻轻的一读,便会有一缕缕清风扑面而来,便会让自己幽闭已久的心扉没有一丝顾虑的畅快打开,而生活中所有的琐屑在此刻也会从容如花开花落,自然若云卷云舒。

读书,让身在中原的我,尽情的感受着江南的婉约,大漠的豪迈﹔读书,让我在茫然无助时一次次清晰地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简单而真挚的爱﹔读书,让我慢慢的懂得了只要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生活便永远是年轻,向上,幸福而又温馨的。

每当在那些浮躁和忙碌裹挟着的日子里,我的心渐渐的变得迟钝﹑麻木时,脑海里那些如花的灵魂,便会一朵朵灿烂的盛放在我的心海里,以她们的真﹑善﹑美,暖暖的滋润着我微倦疲惫的.心坎儿……

以书为邻,让我们在浮躁的尘世中学会一种从容,静美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时刻保有一颗纯净而美好的心,带着一份真诚,带着一份感恩,以一颗细腻的心,感受着阳光一点点温暖的洒落在我们的胸前背后。

以书为邻,让我们整个身心都沐浴在真情的阳光里﹔让我们将已悠悠走远的昔日时光真真切切的重新拉回眼前;让我们将那份不事雕琢的朴素一直淡淡的簇拥身旁;在悲愁中吟出香甜,在平实中嚼出深刻。

以书为邻,让这份简单的美丽,在我们的生活中轻轻的久久的,摇曳着沁脾的温润的芬芳!

中学生作文素材书推荐【八】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