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作文怎么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作文例子)

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作文怎么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作文例子)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11-08 02:44:10
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作文怎么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作文例子)

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作文怎么写【一】

我最亲爱的宝贝:

翻开日历,见到用红色记号笔赫然圈出的那个日子,我几乎不敢相信——宝贝,你真的十岁了!

是啊!掌心还未把你捧够,就捧不下了;怀里还未把你抱够,就抱不动了。记忆中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样子还那么清晰,转瞬间,你都十岁了!

夜晚你熟睡之时,我掌灯凝望着你的面容。何时,那圆滚滚的脸庞,已然划出些许刚毅的棱角?何时,那粉扑扑的面颊,已然显出些许沉稳的神色?何时,那平展展的眉宇,已然露出些许凝思的川纹?一日日地望着你,奈何未曾发觉,你已不再是妈妈怀里厮磨撒欢的蓬头稚子,而是一个会思考有主见能担当的小男子汉了。

儿子,虽然妈妈还深深眷恋着记忆中那个天真稚嫩的你。但对眼前这个聪明淘气的你,更是倍感自豪。你聪颖却不自傲,调皮但却听话。妈妈会一直记得,这个美丽的夜晚,餐桌边,烛光里,你双手合十,虔诚而又热切地许下了自己的十岁愿望。睡前,枕边,你对我耳语:你的愿望,就是要尽自己的力量,让世界更美好。宝贝,你知道吗?这一刻,你让妈妈,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与狭隘。

你对我说,你还有很多具体的目标:想造出可以治愈任何癌症的药,想造出可以让妈妈不那么容易老的药;你还想去看看,海到底有多深,天到底有多高;地心是否都是岩浆,宇宙是否真的无限……宝贝,你是个多么博爱而奋进的孩子!妈妈希望,你永远怀有这样的热情,对人生有着梦想与规划。但妈妈也希望你能明白,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如何怀揣梦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本性,不忘初心,更是妈妈在你十岁成长礼上需要告诫你的训言。

XXX

20XX年XX月XX日

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作文怎么写【二】

今天我看了几组漫画,这些漫画中引起了我的深思,让我真正的领悟到溺爱是一种过错。

图一中讲的是一个小孩儿在玩儿他突然觉得没有意思,就吵着让爸爸做他的马来骑,爸爸无奈地答应了他,孩子骑在了爸爸的背上,还找来了一个小绳子敲打着爸爸的头。

图一中正准备吃晚饭,可是孩子吵着怎么也不吃,妈妈拿起勺子喂着小孩儿,爸爸在一边坐着,小狗小猫的动作来逗孩子开心,小孩子吵着不吃饭,把脚还伸到餐桌上,还把饭打翻了。

图三中是爸爸带着小孩儿在马路上散步,孩子看见了路旁的玩具店,就非吵着让爸爸去给买玩具,爸爸不同意,可是小孩儿哭着喊着拉着爸爸。

图四中是爸爸在家看报纸,觉得后边有什么东西。他回头一看,是孩子的卷儿,卷上只有2分孩子把卷子插在了长长的.竹竿上,防止爸爸打他。

这几幅画都表现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溺爱。

生活中这种溺爱到处可见,老舅家的小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饭只要不合胃口,他就不吃,无论家里人怎么劝他都没有用,老舅怕他在学校学习没有力气,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只好经常在外面给他买好吃的,小哥抓到了老舅的弱点,这下子天天都不在家吃早饭了,除了在外边吃就是老舅给他钱。

这种不适当的爱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爱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父母们放开手吧,别让爱成为一种过错,别让爱成为我们悔恨的眼泪。

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作文怎么写【三】

长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善于表扬和鼓励孩子,这使很多孩子缺乏自信,有不少教育专家就呼吁,要学会鼓励孩子!

于是,不知何时起,“无批评教育”成了大家共同膜拜的教育方式。老师被要求尊重学生,不准批评或变相地批评孩子;家长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孩子稍有成就便大加赞扬,甚至有了错误也不敢批评,唯恐打消掉孩子的自信心,因为“树大自然直”吗,小时有点错误算不得什么。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孩子说不得了。

孩子说不得了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敢批评了。”一位在教育第一线奋斗了十几年的老班主任感慨道,她向笔者介绍了这样两个案例:

一、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拿着喷水器对着另一位学生不停地喷洒,老师很生气,于是批评了这位学生,并要没收他的喷水器。然而,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同学竟然一声不吭走到自己的座位,拿起自己的喷水器使劲地往地上一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居然比老师的脾气还大……

二、一名女生没有完成作业,她的班主任简单地批评了几句,没想到中午这名女生就从学校“出走”了,下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陪着家长四处找她。

“经受不起挫折,这是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且年龄越小这个问题越突出。”长期从事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济南一中张桂薇老师感慨道。

“缺少批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张老师接着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个性强、任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多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如果想要什么,家长必须立刻做到,这种缺少批评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学生经不起挫折和失败。”

缺少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美芳教授分析道,“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王教授接着举了几个例子,如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不能跟别人一样参加课外活动,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等等。只有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才能让他明辨是非。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批评要注意方式

一般来说,孩子获得了成功或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是需要大智慧的,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专家认为,孩子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应当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要充满爱心。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如果说一个教师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考分大大地拖了全班平均分,影响了教师的个人业绩,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

二要因人而异。能被孩子接受的惩戒教育方式,必然是能针对学生实际、走入学生心灵的方式。比如,同样是犯一种性质的错误,对缺乏耐心的孩子可以罚拼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罚跑步等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