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时光深处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时光深处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2-08-21 11:56:05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时光深处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一】

望那一抹绯红的斜阳,光无力的闪耀着。不知你是否因多情还是无情而伤了自己,夕阳落日带不走的是日伤。

——题记

古人曰:“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当你痛彻心扉时才知道,那都是假话,为情所伤,为名所害,那都是伤痛。于是南唐君王也吟出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诗句。多情的你本不该成为这乱世的君王,你挥笔写下这内心深处柔情的诗,众大臣只能叹惋要亡国了,可是你却被后人所铭记,不是因为你的才华而是因为你的多情让无数年轻人被感动。

“人比黄花廋”这是李清照也感慨世间的悲凉。谁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又是谁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她却只知道“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离别了赵明诚,她只剩下那满腔的情丝,细数曾经的回忆,才能勉强苟且偷生于世。

于是世上出现了一句话;“如果有下辈子,我们也要在一起。”

每当读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心中总是无限感慨,心中涌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蝴蝶生相许,西楚霸王柔情只给了虞姬……正处于青春时期的我们有太多柔情与感慨,太早成熟,不时从哪篇言情小说中流下了一行清泪,埋怨作者太冷。殊不知,完美因有残缺更美,能抚平心中愁思的也只有那些抒情歌曲在夜阑人静之时,轻轻吟唱化解那世间太多太无奈。

人生岂能为一个“愁”字所折倒,岂能为一个“情”字所痴狂,有些难以启齿的柔弱在孤单的夜里被滑落,只剩那一抹触目惊心的琉璃自在无尽的流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不知那柔情的你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那柔情的你何时才又展现在面前。闭眼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心跳。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二】

黑黢黢的大门,低矮的院墙,青色砖瓦房,这就是外婆的老房子。近来,这沧桑的老房子和外婆孤独倔强的身影会不时出现在我的梦中,同时,也唤起了我藏在心底难以诉说的遗憾。

记忆中的外婆似乎总是忙碌着。小时候,我跟随父母回外婆家,刚进门就可以听到从牛圈里传来她的声音“慢点吃,慢点啊”。隔着钉起的木桩做成的牛圈门,可以看到外婆矮小的身躯抱着一大捆青草在喂牛,她穿着一双黑色高筒胶靴踩在牛粪和泥巴的混合物中,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青草和牛粪的味道。

当外婆看到我时,没有期待中的热情招呼,依然一脸平静地说着“来啦,进屋坐吧”。于年幼的我而言,家里的牛应该比我们更能博得外婆的喜爱吧!

而后,我上了中学,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我去外婆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再后来,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日子岂止是“忙碌”二字可以形容,从此这也成了我拒绝探望外婆的理由。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镜中日渐憔悴的自己,我仿佛看到了外婆。幼时,村子里的人都说我和年轻时的外婆有几分相像。恍惚间,我问自己有多久没去看看外婆了。

再次推开那扇黑黢黢的大门,走进青色砖瓦的院子,牛棚早已经不见踪影,空气里没有了之前的青草和牛粪的味道,但是一种萧瑟之感瞬间涌上我心头。

“外婆,外婆……”我加快了步伐,朝外婆房间走去。

一掀开那花布门帘,我看到外婆瘦削蜡黄的脸。

不知何时,眼前的外婆仿佛脱了水一般,干巴枯瘦。往日里眼睛里的淡然和坚定不知所踪,而今眼眶深陷,双眼浑浊,连走路也迟缓了许多。

外婆拉着我女儿的手打量了好半天,边看边笑着说:“嗯,像你啊,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呢”。说着,她颤颤巍巍走进里屋,待她出来,她把崭新的两百元塞进我女儿手里。年幼的女儿不知所措,外婆拉着她的小手说:“你怎么不早点来啊,姥一直给你准备着呢。”听着外婆的话,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肆意横流。

曾经自作聪明的我一直以为外婆不在乎我们,殊不知生活不易,家里的一切都需要她倾尽全力去操持,她鲜活的个性早已经在生活的摸爬滚打中磨砺得渐渐失去了光彩。

而今,外婆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那孤独倔强的身影深深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是我永远的遗憾,永远的痛。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三】

记忆总是不止一次地将我拉回那个时候,那个时候,我上小学五年级,老妹才刚上幼儿园,每天下课后我的教室门前总是会有一个肥嘟嘟的小身影,那是老妹在等我下课放学一起回家。有一天,应该是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后,他去上完厕所后提着裤子急匆匆地跑到我教室来找我,用两眼快要掉眼泪的眼神看着我告诉我:我裤子的松紧带掉了。而这个画面直至现在仍然会很清晰并不定时地在我脑海里呈现,因为那个时候,真的很美好。

其实我对于自己的.童年脑子里是没有多大的概念,每次跟臭猪在一起或者去他家的时候,他总是会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他的童年是如何的多姿多彩,这让我总是心生遗憾。其实那个时代的童年,在农村,应该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难忘的童年,而我,却是一片空白,唯一知道的一些也是后面在聊天时,在妈妈断断续续告诉我后才得知的。

如今,大家都已长大成人,我们有着自己的想理与追求,有着自己的选择与许多面对,就连小我六岁的妹妹现在也即将面临着属于自己的选择与挑战。岁月已经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悄然划过许多,有些我们甚至还来不及去把握就已错过了。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会在叹息些什么,总是试图想去挽回些什么,也总是会去计划些什么。殊不知,那些失去的流逝走的,我们已经永远也无法再去得到,我们只能对那曾经停留在记忆中的画面不止一次地回想、感叹、向往。

是谁说过,人是不可以活在过去活在记忆中的,可事实却往往相反,有谁不会活在过去活在记忆之中的,那曾经美好的、失落的,现在回想难道不会更有另外一层涵义?但如果用现在的想法、看法来对待过去,似乎有点太伤感了,曾经的单纯已经找不回去了,永远也找不回去了,所以我注定是个活在过去的人,无法忘怀。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作文600字【四】

冬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得像一只老猫。

“叮”,一声轻响和着温润的冬阳,叩上我的眉睫。那轻得近似阳光落地的一声响动,应是碗勺碰触的声响,柔柔地,在暖意中酝酿荡漾。

我起身察看,轻轻地挪步,唯恐惊了这一午的梦,隔着磨砂玻璃,我瞥见一个略微矮胖的熟悉身影,烹调的技艺并不娴熟,笨拙得有些手忙脚乱。

是父亲。

白瓷的厨台上置了一桌的配料,大都是红枣、桂圆之类的补料,还有些不知名的药材,这些都被父亲小心地码放在漂亮的瓷碗里,我莞尔,从未想过他会是如此精致的人。他右手执木勺,小心地在锅中慢慢搅拌,却又不敢离锅壁太近,极细微地画弧。厨房内氤氲的温热气体在玻璃上结了一层水汽,我看不清里面的情状,循着浅淡的气味和锅内浓稠的姿态,我猜,父亲在熬银耳汤吧。

我倚在半掩的厨房门口,透过罅隙,方才模糊的身影在眸里渐渐清晰:父亲系着母亲棉布质地的碎花围裙,原先在母亲身上那么温婉的一件衣服,绷在父亲微微发福的肚腩上,显得有些拘谨。系带在身后绾了个小小的结,勒出一道浅浅的印痕。他脚上趿着母亲的拖鞋,蓦然想起,他自己的拖鞋,在阳台上晒着。不知怎的,有种莫名的酸涩,忽又觉得这场景太过突兀。

向上望去,柜门上像是贴了张纸。依稀辨得是一张菜谱,我嘴角不知被哪种力量牵引着上扬。父亲甚至细心地标好了每种配料放置的顺序和每种食材的数量。那些字,一笔一划地排列规整。我想,久经生意场的父亲,可能很久都没有写过如此认真的字了吧。

父亲端起桌上的瓷碗,顺着锅沿小心翼翼地放置,不时看看柜门上的那张纸,小声念叨着它们的顺序,手里还不住地搅拌。

如此温暖细致的父亲,我还是第一次发觉。

冬阳的描摹里,我开始静心凝望父亲的背影,那件驼色的毛衣好像已经穿了很久了,边角有些微卷,也起了不大不小的毛球。父亲侧过身去,光线在他脸上恰如其分地分割着明暗。依旧是个俊秀的人呢,岁月并不曾给父亲留下那些所谓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就是在那些不易觉察的细枝末节恣肆地噬去他的年华。

父亲小心地将银耳汤盛进手边的木碗里,放上精致的瓷勺。我轻推开门,父亲转过身来,有点无措地望着我,桌上木碗里甜糯浓稠的暖黄色的汤汁,升腾的热气闪着奇异的珍珠光泽。枣色的汁液在汤里打了个圆润的旋儿,香气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潜入心底,父亲双手端起木碗:“喝喝看。”他的话突然多了起来,“红枣是托人从新疆带的,都是些好东西呢……”

我舀起满满的一勺:“爸,其实,我不吃红枣的。”父亲有些惊惶地望着我。我埋下头,朝勺里的枣咬上大大的一口。

其实,那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拥有那些留在心底的暖就足够了。不是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