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宇宙作文(宇宙作文400字左右怎么写)

怎么写宇宙作文(宇宙作文400字左右怎么写)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3-11-19 22:06:15
怎么写宇宙作文(宇宙作文400字左右怎么写)

怎么写宇宙作文【一】

读了《宇宙的边疆》这篇科普文章后,我意识到宇宙的广阔无垠,人类与人类的居住的地球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一些关于星系和恒星的奥秘。如:一些旋涡星系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两个卫星通过引力将一些小的星系束缚在一起形成大的星系。再如:有些星球脆弱得像肥皂泡,却又大得能容下1万个太阳;有些小如一座城池,却比铅的密度大100万亿倍。还有发蓝光的星是年轻的恒星,发黄光的星是中年的恒星,发红光的星就是已经垂垂老矣的恒星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未了解过的,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宇宙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现象。

文章中除了提到许多有趣的宇宙知识外,还提到我们人类要勇于探索宇宙。是啊,一切发展都是从探索中开始的,我们人类在千百年来探索我们的地球,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今我们的目光已经转到了宇宙。就我们中国而言,早已经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并取得了娇人的成绩。比如在20xx年6月我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搭载着三个航天员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在对太空探索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对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它表面覆盖了大部分的水。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从外太空中看地球,地球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我也多次听过外婆感叹她小时候可以直接观赏到夜空中一条银色的光带,那就是银河系,可是现在呢?光污染已经侵染了夜空,即使是晚上,天空也仅是射出黄黄的灯光,哪有什么星星。其实星星一直在那里,只是被杂物笼罩住了它们。

其实探索和保护地球并不冲突,我们对浩瀚而古老的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正一步步地实现,但保护地球却没有那么被人们重视。我们应该从身边事做起,既积极探索宇宙,又努力保护地球。

怎么写宇宙作文【二】

前不久,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有没有那种让你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我仔细想了想,脑海中不时浮现出若干本读过的书,但最后都“放下了”。今天,我刚刚读完《宇宙》(卡尔·萨根著)。我想我有答案了。

今天回家路上,车里播放着主播汪洁播讲的《科幻世界漫游指南》。满脑子的外星人、人马座阿尔法星。如果眼前有一个外星人飘然落在车子的引擎盖上,而ta对地球的各种事物不甚了解。我一定会推荐ta在亚马逊商城购买此书。因为这本书讲了自人类诞生以来一切“值得一说”的事。如果ta想对我们有所了解,而不陷入尬聊的话,读这本书就够了。如果外星人的机场也卖书的话,这本《宇宙》的书名一定有个副标题“二十天了解关于地球人的一切”、“从陌生到老铁:一本书看透地球人”。

我本想尽可能地简述该书的内容,让朋友们全方位地了解该书的有趣之处。可是该书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我只能选取其中几点来略做介绍了。

该书出版于1980年。冷战渐热。所有生物数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个时候出现的这本书,仿佛像是一个将之人,写下的回忆录,以及遗书。说是回忆录,因为这本书回顾了自古希腊时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为了了解宇宙,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说是遗书,因为这本书深刻检讨了过去所走的弯路,总结了过去的失败教训。同时还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这个憧憬也是悲壮的,因为这个憧憬的背景是掌握几万颗氢弹的人正在控制按钮边上打蟑螂。如果在最后的最后,最后一拨人类要封装一本书向太空深处发射火箭,表明“我们曾如此如此活过”。这本书就很合适。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确的科学知识,二是天马行空的浪漫。

“如果我们被随机插入宇宙中,会发现自己位于一颗行星或其附近的概率是十亿忆亿亿(1的后面有33个零)分之一。”

书的开篇就详细介绍了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埃拉托斯特尼因为一件日常小事就断定地球是圆的,并用现在初中生就有的数学知识、木棍、眼睛、大脑,就测出了地球的周长为40000千米。看到书中的图解,和介绍,我是震惊的。我特意查了用目前的技术测得的地球周长,40076千米。

同时期的巨星还有欧几里得、狄奥尼修斯(语言学上的贡献与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贡献相当)、希罗菲卢斯(奠定生理学基础——大脑才是智慧之所)、郝仑(第一本关于机器人的著作《自动机》)、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阐明了圆锥曲线的各种形式,18世纪以后被开普勒用于描述行星运动)……人类以这样开局,连我都感受到了一种稳稳的幸福。然而,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建馆700年后,灰飞烟灭。亚历山大图书馆50万册图书被毁。有多遗憾?“书架上曾摆放着萨摩斯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的著作,论述地球只不过是众多行星中的一颗,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而恒星极为遥远。每一个结论都正确无误,但我们足足等了近20xx年才得以重新发现这些正确的观点。”这一关灯,就要到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才开始再次睁眼看宇宙。期间的曲折挫折,常人难以想象。

这又说回本书的特点。虽然是介绍科学发现的历程。内容却不是干巴巴的文学描述。如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如何对统一天文现象作各自的解读,哥白尼和托勒密还各自总结出了解释的理论。关键是这两个学说竟然基本都是奏效的。也就是可以用来预测行星的位置。之前一直好奇古代的人是怎么预测行星位置的,这回得到了部分答案。然而,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才是真正的答案。开普勒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他遇到了第谷。第谷,一个有天文梦想的纨绔子弟,于暴饮暴食和酗酒。但他之前将无价却一直没在意的观测资料交给了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之妙处在于,人在家中坐,用纸和笔就可以精确知道天上星星的过去未来。现正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介绍完太阳系、银河系、星际物质后,本书进入另一部分,天马行空的浪漫。卡尔·萨根从破译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开始说起,说到寻找古老而奇异的另一个文明的信息,寻求理解地外智慧的方法。他认定各个文明之间的共同语言:科学和数学。看到这里,我想起卡尔·萨根的一部科幻小说《接触》(也曾被改编成电影《超时空接触》)。卡尔·萨根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自然的法则在各处都一模一样。“遥远恒星和星系的光谱图样与太阳的相同,都能通过实验室中的实验而被理解。宇宙各处不只化学元素相同,而且主导原子辐射吸收和发射的量子力学在各处也同样适用。遥远的彼此绕转的星系与地球上落地的苹果遵守同样的引力定律,旅行者号飞船前往其他恒星的运动也同样。”

卡尔·萨根在不断缩小寻找的范围,不断细化寻找的方法。由于自然法则的原因,如果我们主动发出信息,接收到并回应信息的会是比我们落后的文明。如果我们收到陌生信息,那么,该信息来源于比我们先进的文明。

当时最先进的工具是阿雷西博天文台。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将《不列颠百科全书》发送给15000光年外的天文台。顺便说一句,当前及未来三十年,最先进的天文台在中国。地外文明似乎触手可及了呢。这仅仅是明天,还是后天的问题了。这么一来,世间的科幻小说似乎都落入俗套了。两个文明一旦相遇,不大可能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其中一个必然是“虫子”。

按照估算文明数量的德雷克公式,银河系现存文明就数以百万计。不过,有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消息,我们可能是第一个文明。卡尔·萨根又提出几个猜测“也许星际空间飞行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毕竟在光速的速度下很难看到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会有什么样的阻碍出现。又或者地外智慧就在那里,但由于某种银河系中的公约、某种不要干预新出现文明的伦理规范,他们隐藏了起来。我们可以想想他们正好奇又冷静地在观察我们,来确定我们今年是否能再一次避免自我毁灭,就像我们观察一盘琼脂中的细菌文化。”一个文明可能像蔓延的葡萄藤一样向外探索。“任何一个以我们(人类)目前技术进步速度发展了百万年的文明,其超越我们的程度就好像我们超越夜猴或者猕猴一样。”根据卡尔·萨根的推算,最快与我们相遇的文明,起码发展了一百万年。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星际航行?可能是为了永生。一个由永生个体构成的文明是否会觉得星际航行有点幼稚呢?

作者提醒我们,不必担忧地球人能不能对抗到访的地外文明。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对抗的余地。科幻作品中描述地球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战胜外星人的梗,可能是一种对地外文明的恐惧。其归根结底是对自身的恐惧。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弱肉强食的历史。而被我们毁灭的文明,也仅仅落后不太多而已。如科尔特斯和阿兹特克。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纯粹接收到星际广播。那时我们就该担忧文明的碰撞了。

卡尔·萨根还提供了星际信息接收指南。一是发送类似质数这样的信息,因为自然界形成这类信号概率极低。二是如何解读信息。

“射电技术允许传播的信息丰富得不可思议。也许当我们收听到信号时,会发现我们自己正处在《银河大百科全书》的第3267卷。”

“无论耗费多少时间,我们终将回信。我们会发射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最初只是最基本的——作为我们发起的长长的星际聊天的开头,由于星际空间距离的广袤以及光速的有限,这场对话将会有我们遥远的后来来继续。有一天,在某颗遥远的恒星的一颗行星上,一种与我们非常不同的生命可能会要求我们发送最新版的《银河大百科全书》,以获悉最新加入银河文明部落的社会的零星信息。”

在一番天马行空的畅想后,作者带着对核冬天造成自我毁灭的恐惧结束了本书。

怎么写宇宙作文【三】

读完语文书上的那个选段,令我震撼,字里行间的言语发人深思,可能每个人看后收获到的东西各不相同,但至少我意识到了很多,之前思考的一些事情在这里被系统化,或者说由模糊的意识成了实刀真qiang..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T.H.赫胥黎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作球上,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

......

文中还有很多我喜欢的句段,在我看来这些都算得上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可能是我对文章本身的曲解,也可能是因为我自身修养不够以及学识浅薄经验不足,在思考的路径上产生了某种错觉.我深知人类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但每每夜晚仰望星空,内心似乎有一股灵气沁入.只是一刹那的怡然,我只是主观上以为,我们平时所做的一切都是愚昧的,政客间的勾心斗角,商业社会的尔虞我诈,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愚昧,本身人类作为宇宙的智慧尘埃光阴是宝贵的,我们所谓丰富多彩的一生还不及宇宙的一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来做这些值不值?

我也经常会这样想,我们所学的经济学,政治常识,比起理科生所追逐的科学原理是不是显得更加愚昧?但理科生也只是单纯记忆一些现象和推导一些前人设计好的课题罢了,宝贵的光阴被浪费到这上面是否值得?浩瀚的宇宙如此之多的位置事物等着人类去探索,而我们却似乎为了生存而拘束在这能自拔.事情也是有两面性,兴许汲取所谓的应试知识真的能获得一种独特的逻辑方式,我们在这之中完成了知识的资本原始积累.到底最后我们是被前人好的程序引导向光明?还是一辈子被社会压力或者自身酝酿的鸟笼所禁锢?知识浅薄的我哪有资格评论这些,我做的只是一个天真的人所能行使的基本权力,可能今后我会认为现在的我很傻很天真,所考虑的事物根本是空想,或者是遥不可及的愿望.人最终还要接受现实,填饱自己的肚子才有力气闲扯吧...

宇宙事物的瞬息万变,人类对其的了解十分有限,如今的一切只是都是前人牺牲了光阴所保留下来的,我们后人能做些什么呢?单纯的继承?或是继续发扬?其中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我们也无从知晓,很多数据是今天的我们无法再次采集的,或者是没有这个精力或者没有技术去反复验证的.踏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前行,即便是坎坷我们仍有勇气继续下去.时间与空间的虚幻令人着迷,总有人会抑制不住好奇心向真理进发,或许是人类的天性,又或是人类回归原始的亲切感迫使...

想到自身存活于此事,很多事情只能无奈,我只是装帅地想到三个方针:自制,超越,探索...先克制自己,脱离现实目前是无法实现的,物质生活的追求仍然是主流,先让自己不被人性社会淘汰是首要任务,同时在有生之年,很多问号根本无法解决,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后人高效率地储备更多知识吧,如果有一天能派得上用场,也不虚来世上走他一遭了...

怎么写宇宙作文【四】

波波星上有一个外星人,叫做波波外星人。这天,波波外星人要去皮皮星看看他的朋友卡卡外星人,很幸运,卡卡外星人今天正好放假。但是很不幸,他遇到了宇宙乱流,波外星人波的宇宙飞船在宇宙乱流里就像一片叶子,一下子就吸进宇宙乱流里。

宇宙乱流把它带到了地球的上面,可是波波外星人的飞船系统出了故障,不受控制了,一下子冲向了地球。“彭”的一声,波波的飞船一下子撞到了地面上,他侥幸从飞船里走了出来。

这时,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对他说:“你没事吧?”波波说:“谢谢,我没事。请问,这里是哪里?”小男孩说:“这里是上海。你的飞船伤得重吗?需要我帮忙修理吗?”“不用了,我的飞船可以自动修复,明天就可以修好了。”波波笑了笑说道,“哦对了,麻烦问一下,这里有我可以住的地方吗?”“没事,今天你就住在我家吧。”小男孩说。“但是你爸妈可能会不答应啊。”波波说。小男孩想了想说:“这两天我爸妈都不在,你今天就可以住在我家。”波波犹豫道:“那……好吧。”

他们来到小男孩家里,小男孩说:“今天我爸妈不在,那我们就叫外卖吧。”波波迷惑不解地问:“外卖?外卖是什么东西啊?”“我们先来点餐,然后再告诉你这个是什么。”小男孩说,“你想吃什么?”

波波说:“据说你们星球的汉堡很好吃,我就要大份的汉堡和薯条和可乐。”小男孩说:“我也是。”之后,小男孩给外卖店打了电话,让他们赶快送达。波波说:“现在可以告诉我答案了吧。”“好!其实外卖就是你告诉他们你要吃什么?然后他们会在十几分钟到达。”小男孩说。

不多久,外卖送到了,他们开始大快朵颐;之后,他们开始看电视;晚上,他们来到百货商店,买点纪念品。时间转瞬而过,第二天早晨,波波对小男孩告了别,坐上太空飞船,离开了地球。

他坐在飞船上,享受着他昨天晚上买的披萨和巧克力,手中还拿着一个大食谱,心想:回去我就按照食谱上面做,食材我可以去宇宙集市上卖,然后香喷喷的美食就做好了,然后再给卡卡尝尝我的手艺。“对了!我还要去卡卡家呢!完了完完了!我得赶紧去皮皮星!”之后,他打开虫洞,立刻前往皮皮星。

等到了皮皮星,卡卡对于波波此时的激动与他迟到的现象感到很奇怪,于是波波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卡卡听后说道:“看来这个外卖是个好东西,我们这个星系根本没有外卖这个东西,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外卖公司,岂不是发财了?”波波说:“嘿,这个主意好,我们要去联系我们的朋友们,和他们一起做。”“但是我们得要找个地方建立公司啊。”卡卡说。波波想了想,突然灵机一动,说:“哎,你还记得我们星系的那个小星球么?我们可以在那里建立我们的公司啊!”“好主意!”卡卡称赞道。

他们把计划都告诉了朋友们,大伙听后也是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立刻开始了行动。乐乐去联系了整个星系的食品公司,卡卡和琪琪到波波星最大的五金商店找材料,而波波和天天来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后,他们终于建立起了一家外卖公司。

之后,他们开始发传单了,大家都听到了这个消息,就纷纷拨打电话,不仅快,而且还很好吃,服务也很周到。外卖公司每天都忙不过来,简直就是每时每刻都有电话响,都响个不停,而且不止一个。不久之后,他们成了整个星系里最忙的公司,和最好的公司。

可是有一个烦恼一直都没有解除掉,不是堵车,也不是人手不够,而是因为宇宙乱流一直出现。虽然能用虫洞立刻返回,但是这样也太危险了,每天都有四五个送外卖的工作人员被吸走。大家终于忍得不耐烦了,决定立刻解决这个问题。

波波问:“这个乱流到底是时候什么出现的?”卡卡说:“应该是上个月前。”波波继续问:“那天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摇摇头,说没有。“哎,你们还记得汤姆奶奶家种的蓝紫色的浆果吗?会不会就是它引发了宇宙乱流呢?”“对!这种果子这么奇怪,肯定就是这个!”大家说。他们来到图书馆,发现了这种果子的来历,原来这种果子叫洛洛果,可以吸引宇宙乱流。于是他们连忙来到汤姆奶奶家,让汤姆奶奶看了看,汤姆奶奶立刻拔下了自家种的这种果子,波波卡卡等人也积极地上前去帮忙。终于拔完了红果子,汤姆奶奶笑着说:“谢谢你们帮我纠正了错误,我奖励你们吃卡布奇诺!”“好耶!”大家欢呼道。

从此以后,这个星系再也没有出现过宇宙乱流,交通也变得更安全了,外卖公司从此也没有烦恼了。很多星球的都说他们是小救星,救了大家。

怎么写宇宙作文【五】

那一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齐鲁大地,我也走进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莫言的书,这就是《聆听宇宙的歌唱》。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莫言的写作历程,同时也感觉它拉近了我和莫言的心理距离。这不仅仅是因为莫言是我的同龄人,更因为莫言的书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给予我许多启迪和帮助。

故乡是作家的“地”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地。莫言的书里出现最多的是“高密东北乡”这几个字。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的故乡,也是他文学的高地,他在那里演绎出了许多人间悲喜剧。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一个文学的故乡,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起始于作家故乡的土地。所以,莫言说,故乡是“地”。莫言反复强调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只是父母之邦,而是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我感觉这句话可以适应一切人,不仅仅局限于作家。就拿我们普通人来说吧,不管你的原籍是哪里,你印象最深的是你童年和青年时代成长和生活的地方。

我的父母都是河北人,我朦胧、美好的童年是在河北太行山度过的,那里无疑是我的故乡。但是我前半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草原和烟台这两个地方度过的,所以,草原和烟台这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承载着我成长和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有我的喜怒哀乐,也有我的悲欢离合。因此,我对草原和烟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着更多的了解。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我的吃饭的口味和穿衣的风格都显示着我是草原人,或者烟台人,而不太像河北人。于是,我感觉自己有时候是草原人,有时候是烟台人。草原和烟台就是我的地,更胜于第一故乡的河北。当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时,我就会很自豪地说:“我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人,或者说我是烟台人”。如果我能成为一个作家,我的故事就会在草原和烟台这两个地方展开。我已经写了一些草原系列中篇小说,比如《草原苍茫》《草原之恋》《再见了草原》和《回到草原》。目前我正在江山连载我的《教坛风云》长篇小说,小说中的背景就是烟台。烟台对我而言,相当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文学是灵魂的历史,也是民族的历史。纵观作家们的作品,无论他写过多少纷繁的故事或小说,只要先看看他的散文,就可以大致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在《聆听宇宙的歌唱》中,我阅读了莫言写的散文,从他的望星空、卖白菜、童年读书、中学时代、到他的老师,大学以及他漫长的文学梦里,我看到了莫言作为一个人的心路历程。知道了莫言属于那种朴实无华的作家。他的作品里写了过去贫困的生活,也写了童年时代美好的梦想。莫言给他的散文集取名字叫“聆听宇宙的歌唱”,这是很符合实际的。其实许多散文都是作者在和读者一起聆听宇宙的歌唱。在这聆听中作者一步一步地从故乡走向世界。

莫言从小喜欢读书,读书以后就是讲故事。开始是照着书本上的故事讲,后来就是自我演绎成新的故事,最后就成了写小说的作家。莫言在他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写故事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多么谦虚的姿态呀!读他的书让我明白了芬兰的勃兰克斯所说“文学是灵魂的历史”的意思。文学的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呈现,也是灵魂的感动和演化过程。只有用灵魂耕耘作品才能感动世人,感动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纵观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会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影子。从《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逐鹿中原的历史,从近代的小说中我们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文学不仅是灵魂的历史,也是民族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学作品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不仅仅有汉族那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作品,还有各个少数民族的史诗般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

爱是永恒的文学主题,也是人类生存的主题。莫言说在建国后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写的最真实的部分是关于爱情的。他举例说,自己读《吕梁英雄传》、《青春之歌》、《红旗谱》等等小说中最难忘的是有关爱情的描写。我理解“爱”应该更宽泛一些,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性爱,(当然男女间的性爱是人类最真诚最基本的爱)还应该包括对生活、对生命、对整个大自然的爱。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存的主题。因此当我们拿起笔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爱”;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爱”,这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静静的夜里,读莫言的散文是一种享受,那些经典的论述和优美的词句,都是在和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莫言不仅仅是自己在聆听宇宙的歌唱,他也带领我们一起在聆听宇宙的歌唱。我仿佛听到了满天的繁星在歌唱,听到了月亮在歌唱,听到了火星、土星、金星、木星都在歌唱……。

怎么写宇宙作文【六】

出生于1942年,而他的生日恰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忌日。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一职位曾由艾萨克·牛顿所任)。他广被推崇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称为“轮椅上的爱因斯坦”。他的主要著作是《时间简史》。读过的《果壳中的宇宙》正好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

《果壳中的宇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当然,这些概念我到现在也没能完全明白。

这本书先第一章说的是相对论简史,相对论有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建立了新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中最简单的例子是在加速度和引力场之间存在1个紧密的关系。待在1个封闭的盒子里,譬如升降机中的某人不能将盒子静止地处于地球引力场中和盒子在自由空间中被火箭加速这2种情形区别开来。广义?相对论的1个非常重要的推论是质量和能量的关系。爱因斯坦关于光速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应该显得相同的假设,意味着没有任何运动的比光还快。当人们应能量加速任何物体,无论是粒子或者空间飞船,实际上发生的是,它的质量增加,使得对她进1步加速更困难。要把1个粒子加速到光速要消耗无限大能量,因而是不可能的,正如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总结的:E=mc^2,质量和能量是等效的。

第二章说的是时间的形态,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大量的实验相符合,它提出时间和空间是非常复杂地相互纠缠在一起。人们不能单独使空间弯曲而不涉及时间。这样,时间就有了形态。19世纪作家查里斯·朗母写到:“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东西像时间和空间那么使我困惑。然而没有任何东西比时间和空间更少使我烦恼,因为我从不想起它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早本部分时间不去考虑时间和空间,不管他们为何物;但是我们所有人有时极想知道时间是什么,它如何开始,并且把我们知道何方。如果预言和观测相一致,则该理论在这个检验下存活,尽管它永远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人们说能做的一切,是将所发现的描述成时间的1种非常好的数学模型并且说明它能预言什么。

第三部分说的是果壳中的宇宙:宇宙具有多重历史,每1个历史都是由微小的硬果确定的。霍金认为空间的最明显之处是它无限地向外延伸,通过现代仪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状和尺度的数以亿万计的星系。尽管宇宙似乎在空间的每一位置上都很相同,它肯定是随时间变化的。霍金的量子宇宙论的意义在于它真正使宇宙论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它是1个自足的理论,即在原则上,单凭科学定律我们便可以将宇宙中的一切都预言出来。而量子引力论正是这些书的大部分的主题。哎,这部分真的很难懂,就少说点了。

第四部分说的是预言未来:黑洞中的信息丧失如何降低我们预言未来的能力。如果信息在黑洞中丧失,情况就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可能已经发生过。预言将来的能力也被削减了。我们能够确定地预言粒子具有相反的自旋,但是如果1个粒子落进黑洞,就不能对余下的粒子作确定的预言,这意味着在黑洞外不能确定预言任何测量,作出确定预言的能力被减低至半。那么关于预言将来的能力呢?现在看来它至少在3个层次上受到限制。第一,是动力学系统的混沌行为,使得拉普拉斯意义上的决定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在量子力学中状态是由波函数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使得经典意义上的决定性被减半。第三,不平凡的时空拓扑,使波函数被密度矩阵所取代,就在这里引进了热力学意义上的随机性。

第五章说的是护卫过去:时间旅行可能吗?我觉得不可能,我们中学书上也说不可能,至少来说最近的很多年里都不可能,因为我们还没有把原理完全弄清楚,而且最近的很多年里我们还造不出那种可以快过光速的时间机器,所以嘛,回到过去我们是不用想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所有现代有关时间旅行讨论的基础。爱因斯坦方程描述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如何将空间和时间弯曲和变形,从而使空间和时间变成动力量,有了时空可能弯曲得这么厉害,在乘空间飞船出发之前即已返回的可能性。

读过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对天体物理、对宇宙与生命理解的是这么少,但我们这为学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东西,为以后的学习或研究找好基础,这些高深的理论啊什么的就让霍金教授和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一道,去努力寻求科学的最神圣的精华,然后让我们学去。

怎么写宇宙作文【七】

作为一名理科生,高中时期,我们学习了牛顿万有引力,也学习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我的印象中,万有引力定律是适用于宇宙中一切物体运行的规律,而相对论,我只记住了质能转换方程E=mc2以及老师口中说的时空变化(对于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间就会变慢这一现象,我一直不明其里),这两者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

读了《极简宇宙史》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知识,全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科学家们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上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其运行轨道与计算有一点偏差,并不完美。

牛顿的公式给物体如何互相吸引定了量,但它没有解释引力到底是什么东西。(科学家的思维,和我们差别确实很大。上学时,我竟从来没有思考过引力的来源这一问题)。

有一个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宇宙的构造是一张3D甚至4D不可见的膜,当一个人跌落时,并不是有一个往下拉的力让他跌落,而是他沿着宇宙构造中一个不可见的斜坡滑行而已。疯狂想象,仔细求证,在牛顿后一百五十多年里,水星的轨道偏差问题,被他解决了,这个人就是爱因斯坦。那个将物质与宇宙的局部几何联系起来并用以解释本质的理论,被称为广义相对论。宇宙中所有的物体,行星、恒星、星系、星系群都会引起周围的时空弯曲,使附近的物质顺着时空斜坡滑下,这就是引力的来源。

现在,我们知道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有其局限性。同理,广义相对论也会有它的局限。时空在它所包含的物体周围弯曲和拉伸,那么,不停地将能量加入到某个空间,当弯曲变得越来越厉害时,最初形成弯曲的不管什么东西都会被进一步挤压,让那里的密度越来越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直到无情地让时空崩塌,这种崩塌,超出了广义相对论所能应对的范围。黑洞即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理论,哪怕是仅仅为了解释这些崩塌。而这,正是科学家们现在做的工作。

虽然牛顿没有发现自然的终极理论,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有其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理论成为伟大且正确的理论。正如作者后记中所说:为了找到正确,我们需要错误 ,这样我们才能向前进步。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也适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