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我眼中的宇宙另一边100字作文)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我眼中的宇宙另一边100字作文)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4-04-24 17:22:12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我眼中的宇宙另一边100字作文)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一】

20xx年,我们已经可以随便住在哪个星球上了,我和爸爸、妈妈住到了木星上,那里有三大部分组成:欢乐城、海洋国和水果园。

我们先住进了欢乐城,哇,大地是超大弹簧床,我们一蹦,一跳,一蹦,一跳,真有趣,我在弹簧床上学小兔跳,妈呀,我竟然蹦到天上,“啊”我张大了嘴,结果等我落下来时,嘴边贴满了奶油,细细一尝,嘿,好好吃耶!原来天是蛋糕做的!来到“一家三口”乐园,妈妈进了“蔬菜门”去学炒菜,等回到地球上让我看看妈妈学做的“木星蔬菜”。

爸爸进了口腔牙科医生门”,因为爸爸整天嚷着,不是嘴巴那里痛,就是这里痒,现在可好了,再也不用捂耳朵了听他唠叨了。我嘛,进了“书海”,啥叫书海呢?就是书的'海洋,我可以整天坐在那里看书,看也看不完,因为你看完一本书,机器人又会拿来十本新书。我们就这样在欢乐城住了两年。然后我们来到海洋国,哇,好奇怪,一个虾士兵说了声:“欢迎光临鄙国!”就塞给我们每人一大串河蚌珍珠走了,我们定睛一看,好大的珍珠,我发傻了,大喊一声:dididudidi”这时,锣鼓,鞭炮声声响起,把龙王给招来了,后面还跟着三公主呢。

接着我们来到水果园,哇,水果房子好气派!水果们都邀请我们住进“水果别墅”,那里真是太漂亮了,香蕉沙发,苹果桌子,西瓜摇椅,还有石榴灯呢!水果园的菜更是丰富多彩,我们在那里常吃的菜就有什么水果鬼脸,水果补身子啦,等等。我一口气还说不完呢!还有水果玩具,最好玩的是石榴云梯和香蕉滑梯,如果你爬云梯累了,只要回答一个问题,就能吃到一个小石榴,如果你滑滑梯想多滑几次,只要稍微用一点力气,等你滑到快要结束的时候……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二】

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脚踏风火轮的哪吒、排着队伍的“神奇宝贝”、勇敢团结的葫芦娃和美丽善良的美羊羊……聚到一起开聚会啦!

聚会时,孙悟空的朋友和对方相互敬着酒,突然,红色警报响了起来,“不好!又是哪个坏蛋!”大家一听见警报立刻站起来说道。“不用怕,自从西天取经后,好久没有遇到那么刺激的事了,待俺老孙去捉拿他。”孙悟空兴冲冲地说。说完就翻了一个跟头,瞬间就飞走了。哆啦A梦说:“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我们也去吧。”“可是我们又不会飞呀。”皮卡丘无可奈何地说道:“别怕,我有一个万能包呀。”哆啦A梦一边说一边从他的万能包里拿出许多个飞行器来。“原来是宇宙海盗呀,走,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们一起起降服他们。”哪吒说着就飞去与孙悟空回合。

正在孙悟空与宇宙海盗打得不可开交时,“悟空哥,我们来了!”哆啦A梦飞在前面喊。“哦,我们也来了,这个海盗真厉害,我都和他大战了好几回合了,但是……”“我们一起打败他吧!”说着他们各自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招:皮卡丘使用了“十万伏特”,葫芦娃兄弟使用了自己的绝招……宇宙海盗看了孙悟空竟然有那么多帮手,只好投降了。“嗯,你这个大坏蛋,敢打扰我们开聚会,我们饶不了你!”哪吒愤怒地说。“等等,哪吒兄弟不要冲动,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呀!”葫芦娃兄弟齐声劝阻。听了这句话,哪吒只好放了这个宇宙海盗,并说:“今天,我葫芦娃兄弟为你求情,你走吧,以后不要再做恶了。”

就在这时,美羊羊过来了,“大家回去吧,我已经把饭菜重新烧好,一起吃吧!”

浙江台州温岭市茶山校区六年级:麦芽糖520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三】

夜深了,城市静了下来,只有时间飞逝,只有空间变转。

时间和空间相依相存,捉摸不定,在霍金看来他要把时间和空间完美结合。

很喜欢他的那本震惊物理学界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尤其是其中的第五和第六章。章节描绘了未来时间穿梭的蓝图。也许因为星际航行是去往未来的安全而舒适的幻影,所以广受欢迎,我也是一名爱好者,为之着迷。时间为何物,我们能否像古老的赞歌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梦想是否会如一卷而空的东流逝波?

时间和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有缝隙。即使是难以想象的四维空间也充满了裂隙、褶皱和空洞,尽管那很小很小。人们能否从中找到时间的捷径?时间旅行一度被认为是科学狂想。因为人们难以想象怎会如神话般任意穿越,似乎有些荒缪,毫无科学依据。霍金即阐述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科学性。

很喜欢霍金说过的一句话,同样这句话也证明了人们不能回到过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不可能颠倒过来的。客观事物一旦颠倒过来,世界就会陷入混乱。之所以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同样适用于生活当中,万物必先有因后有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必找一些客观或主观的理由。

虽然回到过去被否定了,但飞去未来却并非不可能。

时间尺度被称为量子泡沫——虫洞存在的地方,连接着两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在太空中建立虫洞。因为循环效应所以虫洞不会长时间的成为时间机器,因为集聚循环的能量会摧毁虫洞,所以我们不会回到过去,否则悖论会成真。

但我依旧对时间旅行充满幻想。

如果我有一架时光机器的话,我想飞去爱因斯坦的日子里,看看他童话般的物理世界。如果我有一架时光机器的话,我想飞向玛丽莲梦露,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在霍金的思维里还有一种理论。时间并不是不变的,时间会在一些地方放缓,太空中每天都会有十亿分之一秒的偏差所以每天都要矫正时间,否则就是这一天也会扰乱整个卫星导航系统,使球上的导航仪出现十公里的偏差。

除了在太空中,还有就是在极其重的东西附近时间也会出现偏差。也许金字塔足够重了吧,但4千万吨的金字塔的效果还是很弱的。时间旅行需要的是比金字塔更重的物质。二万六千光年之外有最重的物质——一个黑洞,它包含了4个太阳的质量。距离它越近引力就会越大,甚至连光都脱离不了它的引力,这儿的时间很慢,这是个自然的时间机器。飞船将进入一个直径5000万公里的轨道。宇航局的人看到的是飞船16分钟1圈,但航天员看到的时间却为8分钟一圈。

也许这种实践太耗时, 也许人们并没有足够长的寿命去等待。霍金在不断思考着另一种旅行方式。

每秒30万公里的光是极限速度,这种速度能将人们带到未来。当1秒绕地7圈时,车内的时间开始变慢,就算车内的人在奔跑,也不会超过光速的,因为自然法则会放慢,这种速度永远不会打破极限速度的。当行驶100年时,车上的乘客只是度过了1星期而已。这种方法也许是人类进入未来世界最好的方法了吧,可人们依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人们只能保证少部分人进入了未来,而剩余的人呢?我们要为他们创造未来。这也许是自然法则给予我们的宿命吧!也许这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穿越吧!

时间的缝隙太过于渺小,也许真正的的未来是靠我们自己去创造的吧,也许这才是霍金要要告诉我们的真谛吧!宇宙创造了我们,我们注定要去完美宇宙。时光机器告诉了我们,过去是回不去的,而未来,这看似梦幻的梦也需要我们去创造!

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不可能颠倒过来的。客观事物一旦颠倒过来,世界就会陷入混乱。这是霍金告诉我最真的真理。同样不要再去后悔过去,因为过去永远过不去了,不要想着穿越到未来,因为未来是靠我们去创造的!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四】

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到处是一片面的废墟,人们忘记了从前,也看不到未来。书籍消失了,每个人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12岁的男孩憨头,决定赌上自己的性命,力闯重重危机的关卡,许寻最后一线生机。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五岁男孩、一个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也意外加入拯救行动之中,憨头发现,这位老人可能是废墟中唯一一个对书籍和书写,还抱有兴趣的人,他在老人的影响下写出了宇宙最后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书和知识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字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技能。没有了这些,那世界就会变得和书上一样可怕,甚至更糟糕。人类只能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无法提高人类的智商。那么,人们怎会考虑别人,考虑后果,思考明天,预测未来。所以我们要爱护书籍,传承知识和历史悠久的文学,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这样才能让我们缔结更美好的未来。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五】

浩瀚的宇宙,往往给予人们美好的憧憬,,它似乎拥有者神秘的力量,促使着人 们去探究它,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天清晨,阳光明媚,我朦朦胧胧的醒过来,微张着双眼“啊”我大叫一声,因为我看见了一面我完全不熟悉的屋子,超现代主义的装潢让我一头雾水。这时,我感到楼下有脚步声传来,几秒钟后,一位与我差不多大的男孩走了进来,“你醒啦,看样子你是地球人?”,我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问他“这里是……”“这里是莫迪亚星球,你应该是从光度黑洞中进来的。” 听着他的话,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我下了床,穿上鞋,我便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啊,哦,咿呀。”我的头不断撞击屋顶,男孩硬把我拉了下来。他马上往我的鞋底贴了一张“纸”,对我说:“这里不是,没有地心引力,只有贴上防飞贴才可以。”我揉着头上的包,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问他“你叫什么呀。”“我叫杰姆,你呢?”“你叫我什么都行。”“那我就叫你地球朋友吧。”“好啊。” 他带领着我参观了这个星球,街道上到处都是未来的房子,所有的这个星球的人见到我都跟我打招呼:“你好,地球小朋友。”看见这么多陌生人对我这么友好,我不由得慢慢喜欢这个星球了,在街道上的房子都和我们现代生活的房子都不一样,我们现代的房子都是花花绿绿的,而且盖一栋房子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星球里是不需要那么长时间的,也就是分分钟的事,而且貌似这个星球里的人们都不喜欢花花绿绿的颜色,一整栋房子最多也就两个颜色,两个颜色的是少数的,大部分都是一个颜色的,而且是最简单的颜色,黑灰白相间。

在这个星球上除了房子和我们现代生活得房子不一样之外,他们的学校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学校看起来很有“食欲”没错,就是很有食欲,因为他们的学校除了是汉堡包就是可乐,或者是蛋糕的形状,让人一看了就很想上学,因为看到很有食欲,在这个星球上课也很好的,因为这个星球上的老师们从来都不拖堂,下课时也不管学生们,我想这也许是每个学生的愿望吧,没有老师的管制,可能会很轻松吧,但是被管制着,也许会使自己进步吧,也许被老师管制着也是一种对自己最好的教育吧。 参观完学校,杰姆又带我参观了餐厅,也顺便在餐厅里才吃了一顿美美的晚餐,这个星球上的餐厅也和我们地球上的餐厅不一样,在这个星球上的餐厅里,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且色香味俱全,而且上菜速度也非常快,不像我们地球上的餐厅似的,有些菜餐厅里都没有。 杰姆带我参观完以后,他带着我去了一个空旷的场地,开始我还好奇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真打算问他,结果令我惊讶了,他们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个欢迎仪式,我们才相识一天,有些我还叫不出名字,就熟悉那么几个,但是他们却为我准备这么盛大的迎接仪式,实在使我感动,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个星球,就仅此一天而已,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星球。

梦醒了,也天亮了,昨晚做的梦依然清晰的记着,那里是我的另一片天空,那里有我仅仅相识了一天的好朋友,我会永远记着我的那些外星朋友的。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六】

前不久,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有没有那种让你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我仔细想了想,脑海中不时浮现出若干本读过的书,但最后都“放下了”。今天,我刚刚读完《宇宙》(卡尔·萨根著)。我想我有答案了。

今天回家路上,车里播放着主播汪洁播讲的《科幻世界漫游指南》。满脑子的外星人、人马座阿尔法星。如果眼前有一个外星人飘然落在车子的引擎盖上,而ta对地球的各种事物不甚了解。我一定会推荐ta在亚马逊商城购买此书。因为这本书讲了自人类诞生以来一切“值得一说”的事。如果ta想对我们有所了解,而不陷入尬聊的话,读这本书就够了。如果外星人的机场也卖书的话,这本《宇宙》的书名一定有个副标题“二十天了解关于地球人的一切”、“从陌生到老铁:一本书看透地球人”。

我本想尽可能地简述该书的内容,让朋友们全方位地了解该书的有趣之处。可是该书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我只能选取其中几点来略做介绍了。

该书出版于1980年。冷战渐热。所有生物数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个时候出现的这本书,仿佛像是一个将之人,写下的回忆录,以及遗书。说是回忆录,因为这本书回顾了自古希腊时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为了了解宇宙,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说是遗书,因为这本书深刻检讨了过去所走的弯路,总结了过去的失败教训。同时还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这个憧憬也是悲壮的,因为这个憧憬的背景是掌握几万颗氢弹的人正在控制按钮边上打蟑螂。如果在最后的最后,最后一拨人类要封装一本书向太空深处发射火箭,表明“我们曾如此如此活过”。这本书就很合适。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确的科学知识,二是天马行空的浪漫。

“如果我们被随机插入宇宙中,会发现自己位于一颗行星或其附近的概率是十亿忆亿亿(1的后面有33个零)分之一。”

书的开篇就详细介绍了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埃拉托斯特尼因为一件日常小事就断定地球是圆的,并用现在初中生就有的数学知识、木棍、眼睛、大脑,就测出了地球的周长为40000千米。看到书中的图解,和介绍,我是震惊的。我特意查了用目前的技术测得的地球周长,40076千米。

同时期的巨星还有欧几里得、狄奥尼修斯(语言学上的贡献与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贡献相当)、希罗菲卢斯(奠定生理学基础——大脑才是智慧之所)、郝仑(第一本关于机器人的著作《自动机》)、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阐明了圆锥曲线的各种形式,18世纪以后被开普勒用于描述行星运动)……人类以这样开局,连我都感受到了一种稳稳的幸福。然而,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建馆700年后,灰飞烟灭。亚历山大图书馆50万册图书被毁。有多遗憾?“书架上曾摆放着萨摩斯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的著作,论述地球只不过是众多行星中的一颗,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而恒星极为遥远。每一个结论都正确无误,但我们足足等了近20xx年才得以重新发现这些正确的观点。”这一关灯,就要到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才开始再次睁眼看宇宙。期间的曲折挫折,常人难以想象。

这又说回本书的特点。虽然是介绍科学发现的历程。内容却不是干巴巴的文学描述。如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如何对统一天文现象作各自的解读,哥白尼和托勒密还各自总结出了解释的理论。关键是这两个学说竟然基本都是奏效的。也就是可以用来预测行星的位置。之前一直好奇古代的人是怎么预测行星位置的,这回得到了部分答案。然而,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才是真正的答案。开普勒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他遇到了第谷。第谷,一个有天文梦想的纨绔子弟,于暴饮暴食和酗酒。但他之前将无价却一直没在意的观测资料交给了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之妙处在于,人在家中坐,用纸和笔就可以精确知道天上星星的过去未来。现正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介绍完太阳系、银河系、星际物质后,本书进入另一部分,天马行空的浪漫。卡尔·萨根从破译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开始说起,说到寻找古老而奇异的另一个文明的信息,寻求理解地外智慧的方法。他认定各个文明之间的共同语言:科学和数学。看到这里,我想起卡尔·萨根的一部科幻小说《接触》(也曾被改编成电影《超时空接触》)。卡尔·萨根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自然的法则在各处都一模一样。“遥远恒星和星系的光谱图样与太阳的相同,都能通过实验室中的实验而被理解。宇宙各处不只化学元素相同,而且主导原子辐射吸收和发射的量子力学在各处也同样适用。遥远的彼此绕转的星系与地球上落地的苹果遵守同样的引力定律,旅行者号飞船前往其他恒星的运动也同样。”

卡尔·萨根在不断缩小寻找的范围,不断细化寻找的方法。由于自然法则的原因,如果我们主动发出信息,接收到并回应信息的会是比我们落后的文明。如果我们收到陌生信息,那么,该信息来源于比我们先进的文明。

当时最先进的工具是阿雷西博天文台。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将《不列颠百科全书》发送给15000光年外的天文台。顺便说一句,当前及未来三十年,最先进的天文台在中国。地外文明似乎触手可及了呢。这仅仅是明天,还是后天的问题了。这么一来,世间的科幻小说似乎都落入俗套了。两个文明一旦相遇,不大可能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其中一个必然是“虫子”。

按照估算文明数量的德雷克公式,银河系现存文明就数以百万计。不过,有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消息,我们可能是第一个文明。卡尔·萨根又提出几个猜测“也许星际空间飞行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毕竟在光速的速度下很难看到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会有什么样的阻碍出现。又或者地外智慧就在那里,但由于某种银河系中的公约、某种不要干预新出现文明的伦理规范,他们隐藏了起来。我们可以想想他们正好奇又冷静地在观察我们,来确定我们今年是否能再一次避免自我毁灭,就像我们观察一盘琼脂中的细菌文化。”一个文明可能像蔓延的葡萄藤一样向外探索。“任何一个以我们(人类)目前技术进步速度发展了百万年的文明,其超越我们的程度就好像我们超越夜猴或者猕猴一样。”根据卡尔·萨根的推算,最快与我们相遇的文明,起码发展了一百万年。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星际航行?可能是为了永生。一个由永生个体构成的文明是否会觉得星际航行有点幼稚呢?

作者提醒我们,不必担忧地球人能不能对抗到访的地外文明。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对抗的余地。科幻作品中描述地球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战胜外星人的梗,可能是一种对地外文明的恐惧。其归根结底是对自身的恐惧。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弱肉强食的历史。而被我们毁灭的文明,也仅仅落后不太多而已。如科尔特斯和阿兹特克。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纯粹接收到星际广播。那时我们就该担忧文明的碰撞了。

卡尔·萨根还提供了星际信息接收指南。一是发送类似质数这样的信息,因为自然界形成这类信号概率极低。二是如何解读信息。

“射电技术允许传播的信息丰富得不可思议。也许当我们收听到信号时,会发现我们自己正处在《银河大百科全书》的第3267卷。”

“无论耗费多少时间,我们终将回信。我们会发射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最初只是最基本的——作为我们发起的长长的星际聊天的开头,由于星际空间距离的广袤以及光速的有限,这场对话将会有我们遥远的后来来继续。有一天,在某颗遥远的恒星的一颗行星上,一种与我们非常不同的生命可能会要求我们发送最新版的《银河大百科全书》,以获悉最新加入银河文明部落的社会的零星信息。”

在一番天马行空的畅想后,作者带着对核冬天造成自我毁灭的恐惧结束了本书。

宇宙的那一边作文100字【七】

那一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齐鲁大地,我也走进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莫言的书,这就是《聆听宇宙的歌唱》。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莫言的写作历程,同时也感觉它拉近了我和莫言的心理距离。这不仅仅是因为莫言是我的同龄人,更因为莫言的书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给予我许多启迪和帮助。

故乡是作家的“地”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地。莫言的书里出现最多的是“高密东北乡”这几个字。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的故乡,也是他文学的高地,他在那里演绎出了许多人间悲喜剧。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一个文学的故乡,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起始于作家故乡的土地。所以,莫言说,故乡是“地”。莫言反复强调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只是父母之邦,而是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我感觉这句话可以适应一切人,不仅仅局限于作家。就拿我们普通人来说吧,不管你的原籍是哪里,你印象最深的是你童年和青年时代成长和生活的地方。

我的父母都是河北人,我朦胧、美好的童年是在河北太行山度过的,那里无疑是我的故乡。但是我前半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草原和烟台这两个地方度过的,所以,草原和烟台这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承载着我成长和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有我的喜怒哀乐,也有我的悲欢离合。因此,我对草原和烟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着更多的了解。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我的吃饭的口味和穿衣的风格都显示着我是草原人,或者烟台人,而不太像河北人。于是,我感觉自己有时候是草原人,有时候是烟台人。草原和烟台就是我的地,更胜于第一故乡的河北。当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时,我就会很自豪地说:“我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人,或者说我是烟台人”。如果我能成为一个作家,我的故事就会在草原和烟台这两个地方展开。我已经写了一些草原系列中篇小说,比如《草原苍茫》《草原之恋》《再见了草原》和《回到草原》。目前我正在江山连载我的《教坛风云》长篇小说,小说中的背景就是烟台。烟台对我而言,相当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文学是灵魂的历史,也是民族的历史。纵观作家们的作品,无论他写过多少纷繁的故事或小说,只要先看看他的散文,就可以大致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在《聆听宇宙的歌唱》中,我阅读了莫言写的散文,从他的望星空、卖白菜、童年读书、中学时代、到他的老师,大学以及他漫长的文学梦里,我看到了莫言作为一个人的心路历程。知道了莫言属于那种朴实无华的作家。他的作品里写了过去贫困的生活,也写了童年时代美好的梦想。莫言给他的散文集取名字叫“聆听宇宙的歌唱”,这是很符合实际的。其实许多散文都是作者在和读者一起聆听宇宙的歌唱。在这聆听中作者一步一步地从故乡走向世界。

莫言从小喜欢读书,读书以后就是讲故事。开始是照着书本上的故事讲,后来就是自我演绎成新的故事,最后就成了写小说的作家。莫言在他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写故事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多么谦虚的姿态呀!读他的书让我明白了芬兰的勃兰克斯所说“文学是灵魂的历史”的意思。文学的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呈现,也是灵魂的感动和演化过程。只有用灵魂耕耘作品才能感动世人,感动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纵观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会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影子。从《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逐鹿中原的历史,从近代的小说中我们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文学不仅是灵魂的历史,也是民族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学作品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不仅仅有汉族那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作品,还有各个少数民族的史诗般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

爱是永恒的文学主题,也是人类生存的主题。莫言说在建国后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写的最真实的部分是关于爱情的。他举例说,自己读《吕梁英雄传》、《青春之歌》、《红旗谱》等等小说中最难忘的是有关爱情的描写。我理解“爱”应该更宽泛一些,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性爱,(当然男女间的性爱是人类最真诚最基本的爱)还应该包括对生活、对生命、对整个大自然的爱。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存的主题。因此当我们拿起笔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爱”;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爱”,这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静静的夜里,读莫言的散文是一种享受,那些经典的论述和优美的词句,都是在和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莫言不仅仅是自己在聆听宇宙的歌唱,他也带领我们一起在聆听宇宙的歌唱。我仿佛听到了满天的繁星在歌唱,听到了月亮在歌唱,听到了火星、土星、金星、木星都在歌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