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大学生职业规划作文800字高中)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大学生职业规划作文800字高中)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3-11-22 22:26:27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大学生职业规划作文800字高中)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一】

招生宣传是引导初中毕业生进行职、普合理分流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宣传国家、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的良好环境。尤其要把招生宣传、组织生源的重点放在农村,把面向农村宣传、面向贫困家庭宣传作为中职招生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场合的会议,如校会、班会和家长座谈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如广播、标语、传单和宣传栏等,使宣传走出校园,在街头巷尾和村镇城镇的人群聚集处随时可以看到中职的招生宣传标语。通过宣传,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只有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掌握扎实的技能,孩子才能有美好的`人生。摒弃传统的思想,认为读职业高中不仅没用,还浪费了孩子出外打工赚钱的机会。通过宣传不仅使家长认识到职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还让学生知道了职业高中同样也是高等学府,接受继续教育;而且要使学生明白社会不仅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更需要应用性的人才,通过职业高中的学习,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今后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形势会越来越好。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二】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职业规划意识;可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就业竞争。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定位。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则需要认识自我,充分分析自身具备的条件,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职业兴趣、个性特点等。认清自我,明确职业定位,才能实现发展目标与计划的统一,为走入社会就业指明方向。

(3)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才有努力的动力与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以及策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三】

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办学理念,从思想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从技能方面入手,扎实学生的基本功;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做到“名师出高徒”;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四】

[1]王俊丽.依托“云空间”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5(1):113.

[2]刘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4):141-142.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五】

扩大招生自主权,实行跨地区招生,进一步放宽入学条件的限制,放宽届别和年龄的限制,实行免试招生。加强与普通初、高中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普通初、高中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进行教育引导,鼓励普通初、高中较适应的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做到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减少限制。积极争取应届初中毕业生回乡以及把农村青年、企业员工、城镇待业、转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各类人群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范畴,通过半工半读、电子注册等手段,使他们经过儿年时间掌握一技之长,最终取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业生涯规划作文800字高中【六】

在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大庆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水平逐年提高。从大庆师范学院2008—2010届毕业生事业发展前途调查比率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连续三届毕业生事业发展前途乐观的比率达到76%。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和毕业生事业发展前途都较好,说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能够结合社会需求,符合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就业指导模式具有较强的职业和岗位针对性。

综合大庆师范学院毕业生毕业半年、一年、二年、三年的就业质量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就业去向中到公立学校、国企、事业单位的学生占毕业生数的30%。目前,毕业生就业质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近两年毕业生的教育质量还会高于往年。“三阶段四模块”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使高校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输送优秀人才。

地方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众所周知师范生就业困难,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尤为重要,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院系的协调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仁彧,韩映雄.教师教育中的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

[2]邹云龙.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模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