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繁星作文素材)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繁星作文素材)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3-09-01 02:24:56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繁星作文素材)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一】

停下脚步,闭上双眼,放松心情,吸气,呼气,只感觉自己身处一片仙境中,一股清香直蹿入心田,睁开双眼,只感觉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的绿,绿的令人心醉,绿的令人心碎,绿的令人神魂颠倒,绿的令人望我陶醉。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触碰我的脚踝,于是,我蹲下身,低下头来,仔细搜寻着这个罪魁祸手,猛地发现,原来,你只是一颗小草。微风中,你不断的摇晃着本来就不稳的身姿,双腿紧紧的站立在泥土中,瘦弱的身躯一定经历了不少磨难吧!看着你,看着你,我仿佛看见狂风暴雨中你的坚持,你的忍耐,我仿佛看见烈日炎炎下,你的执着坚守,我不禁捧起你,猛然看见你的身上有一颗小小的水珠,我闭了眼,又仿佛看见了你的内心,你我是有心理感应的,这一定是你的泪珠吧,不,不是,你是强者,强者是会含着泪珠奔跑的,这一定是你的汗水,是吗?

忽然,我又感觉有什么在拍打着我的肩膀,站起身来,寻找着你,原来你是一片小小的落叶,你是被母亲大树派来问候我的吧!我走向树,看着树,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岁月的沧桑将你变得坚实,稳重,你坚固的根,你粗壮的身,我看到了,看到了你的努力,,你的奋进。我再次走近你,抚摸你,闭上眼睛,去看看你的内心,我见到你内心最绚烂的.部分,你的梦想,你的目标,你想成为一颗参天大树,你的目标是天,你的座右铭是:只有长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我感觉我仿佛在你的内心行走,看透了你的心。看着你的信念,我不禁落泪了,滚烫的泪水从我脸颊滑落,我的心不能平静。看草,见坚持。看树,见奋斗。看大自然,见生命的启示。同是生物,同在地球,同有生命,为什么不能像它们一样,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呢?我再次看向草,看向树,心里默默刻下一个誓言:我会坚持不懈,执着奋斗,向目标奋斗!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二】

它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如丝般的春雨滋润了它,它屹立在酷日当头的盛夏中,它沉默在落叶纷飞的愁秋中。这是一棵树,一棵象征友谊的'树,每当看见它我便想起了你。

每当沉浸在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的感叹中,追忆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愁思中,我总会到那棵树旁走走,抚摸着那棵树的枝丫,喃喃地说道:“朋友,还记得这棵树吗?”

十年前,我随父母来到徐州。一日,我聚精会神地趴在一株小树苗前,欣赏它那枝头的绿色和青铜色般的枝干。最令我惊奇的是它的根深深地扎进了石头缝中,没有雨露的滋润,土壤的呵护,弱小的它好像弱不禁风。

这时,不知何处来了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孩,他也为这株小树而感到诧异:“这是怎么回事?”他那一脸茫然却又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注视着我,而我也显出无奈和无知的表情。

“我们让它搬个家吧!这样的环境太恶劣了,它过不了几日便会去的!”我也有同感,忙附和道:“好,我去拿工具来!”我乐颠颠地跑开了。

正当我匆匆赶来时,他已用手抓的不可开交了。我怔住了,连忙丢掉工具,和他一起开挖。我俩忙了一阵子,力量与汗水最终战胜了顽石。“我们胜利了!”这时,我们看看对方沾满泥污的脸庞,都傻兮兮地笑了。

小树被我们移到雨水光照充足的地方了,看到它茁壮成长,我俩喜不自禁。小树现在长高了,而我却高兴不起来了。朝夕相处五年的朋友你转走了。分别时,我的泪水浸湿了衣领,内心的留恋之情难于言表。

今日,我再次来到这棵树前,看到它已长得枝繁叶茂。这棵树是友谊的结晶,看见这棵树,我就会想起你——我难忘的朋友。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三】

看着眼前那一盘晶莹的炒木耳,我不禁又想起了你——母亲,谢谢你对我的关爱。

小时候我是很不喜吃木耳的,感觉那东西黑黑的卷卷的,卖相那么不好,肯定没有什么好味道,于是一日三餐我碰都不碰。但母亲喜欢吃,而且经常鼓励我试一试。我是不敢试的,但每次看到母亲“吱吱”的嚼得那么香,还是忍不住的咽了下口水。

“妈,有那么好吃吗?”那次,我终于问了母亲,心里有点小期待。谁知母亲好像没听到,又夹起一块黑黑的木耳美美地吃了起来,“吱吱”声不绝于耳,貌似比前几次的都要大。我有点急了。

“妈,什么味什么味?香不香?”我晃晃母亲的手问道。母亲咽下木耳,一脸诱惑的看着我,“香!可香了,你要不要吃啊?”

“妈,你骗我呢?”我撇撇嘴,“这东西长得那么丑,怎么可能会香啊。”

母亲没有回答,重新夹起一块木耳放在我的面前,笑着问道:“你看,儿子,它像什么?”

我盯着那块满是皱纹的东西看了好久,黑色的纹身外加混乱的形状,我始终没敢说出来它像一朵花。我摇了摇头,表示这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范畴。

母亲得意一笑,晃了晃木耳。“这是大地的耳朵啊!”

大地的耳朵?听到这个奇异的比喻,我又重新看向那块木耳:弯曲的形状,不平的凹痕,嘿!还真像是一个耳朵!

“大地有千千万万个小耳朵,它们散布在各个地方,它们听着自然万物的祈盼,所以大地能知道哪边地方需要雨水,哪些地方需要阳光,所以吃了它们,就能听到大地在说话呢!”

母亲把木耳放进嘴里,“吱吱”声传了出来。“你听!”母亲说“大地在告诉我,你是个乖孩子!”

我被吸引住了,拿起筷子夹向那些黑黑的“小耳朵”……

我夹起眼前的木耳,放到嘴里。

“吱”,声音响起,我笑了笑。

母亲啊,我听到了大地在说话,一直听到他在说,亲爱的你。

谢谢你,我最最亲爱的母亲。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四】

你在雨中静静地走了,但你却在陪伴我,看着我成长。

——题记

你的一生并未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在平淡的生活中,却给予了我不可抹去的记忆……

“爷爷,你不要走……”我猛地从床上坐起,却不见爷爷慈祥的笑脸,身上的寒意提醒着我,这不过是一场梦。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心烦闷极了,思绪沉浸在那段以往的事情。

“小凡,你慢点跑,小心路上的车。”“爷爷,快点走,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学,可不能迟到了啊!”我拉着爷爷兴奋地向学校冲去。

不一会儿,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回头看着爷爷。

“爷爷,快进去吧,我都等不及了。”“爷爷老喽,跑不动了。”爷爷喘着粗气跟了过来。“爷爷才不老呢,爷爷能活几百岁呢!”“几百岁?”那时从爷爷眼中看出了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呵呵,希望如此,来,把书包背上,今天要好好听老师的话,铅笔、书给你放……”我拿过书包,便兴奋地跑进学校。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轻快地向外面走去。只见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压得很低。压得我好似喘不过气来。一丝不安在我心中蔓延。这时,只听“轰——”,天空下起了大雨。我心想:这怎么办啊,爷爷还会来接我吗?我四处寻找着爷爷的身影。

“小凡,我在这!”我往人群中望去,便看见了不断挥着手的爷爷。我兴奋地跑过去。“跑这么急干什么,把书包给我,走,回家去。”爷爷为我擦去脸上的雨水,拉着我的手从人群中走出。

雨越下越大,眼前似乎蒙了一层纱,前面的路都模糊不清了。我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忽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破了这个宁静。我的身体在不断颤抖着。我睁开眼睛,只看见爷爷躺在我的身边,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爷爷,你怎么了?你醒醒啊,我们快回家吧!”我抱着爷爷冰冷的身躯不停喊着,脸上的雨珠、泪水与爷爷温热的混在了一起。顺着脸颊流下。“爷爷,小凡不想要你走,你快醒来啊!”我悲恸地大喊……

我蜷缩作一团窝在被子中,脑海中浮起爷爷最后的笑容。

雨渐渐地停了,我拭去不知何时又涌出的泪水。

下雨天,关于爷爷的回忆,我永生难忘。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五】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风彩虹”,就像她的导师所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其实一路走来,回首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哪个不是曲曲折折,而哪个人的经历不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歌呢。

所以想想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能再在患得患失之间蹉跎岁月了,就像白岩松对柴静所说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就像她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所表达观点一样:“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

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感谢自己经历的`一切,认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见》这本书还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首先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 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所以,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相信《看见》给我们的启示不止是生活和工作态度,不止是与人沟通,不止是看问题的方法,我想更多是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一种“打破重组”的快感吧!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六】

在这一片金灿灿的油菜地中漫步,看着她们在风中翩翩起舞,就像是一群群无忧无虑的孩童。

俯下身,轻轻地嗅着她独特的芳香。轻风抚过我的脸颊,动作至柔……远处一群孩子的嘻笑声传入我的耳膜,抬头一看,呵,是大人们带着孩子来挖野菜!

野菜的季节又来了吗?慢慢地,它勾起了我的回忆……

曾几何时,奶奶也经常带我来挖野菜,我曾天真地问道:“奶奶,这是什么呀,能吃吗?”奶奶慈祥地笑着说:“当然啦,这可是奶奶最爱吃的东西了。”“最好吃的东西?是不是像巧克力那样?啊!我一定要多挖点!”心里这么想着。

我努力地寻找着那野菜的踪迹,不一会儿两手抓得都是泥。奶奶总是在一旁告诉我:小心点,别摔倒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傍晚,奶奶和我总是满载而归。夕阳下,是一老一小的身影,田间不时传来我俩愉快的笑声。

可是后来,奶奶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糟糕,我缠着让奶奶带我挖野菜,可是却不能。奶奶还是微笑着说:“丫头啊,奶奶不舒服,你自己玩吧。”言语中,总是抹不掉几分虚弱。

直到那一天下午,奶奶抱着我,轻轻地拍着我的小手,说:“丫头,你一定要笑着活过每一天啊,不论怎样,都要坚强。奶奶最爱你了。”当时我不懂奶奶的意思,只是“嗯”了一声。就在那个宁静的傍晚,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她走时脸上是无尽的安祥。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奶奶的话:一定要积极乐观,微笑着面对一切,即使前方困难再大,也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奶奶,这也是我对您的承诺,我一定会的!

手中拿着那长出花儿的野菜,望着天空。我看到了奶奶您慈祥的面孔,您正微笑地看着我。我冲着天空大喊:奶奶,我想您了,您在那个世界过得好吗?丫头长大了,您不用担心我!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七】

翻书时,一片泛黄的银杏叶悄然滑落,捡起它,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那是小学毕业前的一天下午,你我同坐在一棵银杏树下,只是这样静静地坐着,谁也没有开口讲话。想起六年来我们的开心时光,就要在这一刻结束了,眼角湿润了。突然听到嘤嘤的啜泣声,我转头看向你,你将头埋在两膝里,身子不停地微微颤抖,我轻轻地抱着你,本想安慰你,可自己也哽咽了,靠在你的身上哭起来。

思绪回到我们认识的那一刻。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似是一场大暴雨会袭卷而来。我踏着忐忑不安的步子走进了小学的校门。心中盛满了恐惧,不知道将来会面临怎样的生活。走着走着,当快进入班里时,心里一紧张,不知怎的竟被绊倒了,像个小丑一样趴在地上,班里的同学看到后都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似一根针般刺着我,我害怕极了,半天没起来。这时,你走到我面前,伸出白皙可爱的小手拉着我满是尘土的手,轻轻把我垃了起来。然后,你那充满纯洁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我,又对我笑了笑。那时,我突然觉得什么都不怕了。从那以后,我们天天待在一起,形影不离。

思绪又被拉了回来,此时你已坐起,将一片银杏叶放在我的手心上,说:“以后我要回老家了,也许不再回来了。”她哽咽了一下,接着说:“如果想我了,就看看这银杏叶吧,把它当作我,放在你身边,我就会永远陪着你了!”我没有忍住,眼泪再次模糊了眼睛……

每当我看到这片银杏叶,我就会想起我们走过的点点滴滴。虽然有烦恼,有痛苦,有悲伤,有心酸,却也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这片银杏叶,我会永远放在我身边的!

珍重,朋友!

写自己看见繁星的作文【八】

我认为,在《看见》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不仅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从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到一个带着林妹妹面具的、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从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小会计到一个一线主持。她的目光总是执着的。说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个远足的人,抬头看看天,再低头赶路。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亦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

也有人说她的采访是“表演式采访”,我却不认同。也许作为记者,存在就是为了还原真相,正所谓“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可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她有的也只是真情的流露。如若一个记者在面对大地震的惨面表情冷漠、如若一个记者面对非典时目光呆滞,那么,呈现给这个国家的,呈现给世人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冷漠吧?世人会不会以为中国是个没有感情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个没有肉的民族?

我喜欢的是“我关注新闻中的人”,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而要想看见不为人知的故事,看见幕后的辛酸,看见事实看见真相,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这本书一共有二十章,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向我们讲述着她的经历,那些社会边缘的故事,记录的不仅仅是社会,更是她的成长历程。然而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正如柴静所说“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读着柴静的书,对一些曾经并不甚了解的新闻热点,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过去多年的非典时期,此时仿佛也浮现在眼前了。那时,我在上小学三年级。虽然每天清晨进校之前,都要被老师“观察”一番,但老实说,自己一直认为那件事距离自己很遥远。那一段段平凡的'文字中间,虽没有过多的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却让这段恐慌那么真切。开始读这章内容,我觉得柴静是在揭露社会的黑暗是在传播负能量,是在制作恐慌,但是后来,我想我是错了。她是记者,她的使命就是呈现事实,不为人知的事实。她必须要用事实说话,敢说话,这个国家才能进步。央视并没有强求柴静做这期非典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还记得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没有消毒设备、没有通风、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而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没有人关注,仿佛是被遗弃的另一个世界。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就是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柴静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我无法想象来到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她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之中。

还有一章《沉默在尖叫》,讲的是家庭暴力。这章中,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看见了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但柴静呈现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容忍与包容。就如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就像李阳的妻子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情还有爱。 《看见》是在披露真相。柴静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将华南虎事件、学术造假事件、上海倒楼事件,剥丝去茧,从冰山一角还原一个个真相。就像在双城事件中,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会把有些东西看的比生命还重,但后来我渐渐理解了他们,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执着的东西。同性恋,这样尖锐的字眼,或许有的人觉得恶心,但当我们不再无知,当我们认识到性取向是由基因决定的,大多人会理解他们吧。我想我能理解。当文中的一个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时,给了丈夫一个大大的拥抱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眼圈湿润了。对于很多事件,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但这些确实真真的发生过,也许就在我们周围。许多事,许多人,我们不能理解,但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它的存在。

读《看见》,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