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作文450字(爱护视力作文600字)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作文450字(爱护视力作文600字)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2-07-13 05:11:22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作文450字(爱护视力作文600字)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作文450字【一】

一天,小猴背起书包,开开心心地跑出了家门,它这是要去干什么呢?哦,原来它是要去上学呀!这可是它第一天上学呢。

到了学校,小猴可开心了,它又蹦又跳,闹得教室里乱成一团。“叮铃铃……”上课了,第一节是语文课。孔雀老师走进了教室,在黑板上认真地教大家学写字:一、二、三……小猴在练习本上认认真真地跟着孔雀老师写了一遍。可是,它的眼睛离书本太近了。孔雀老师看到了,走过去提醒小猴,小猴把头抬了起来,可等老师走后小猴的头又低了下去。

回到家里,小猴开始写作业了。它的头离书本越来越近,猴妈妈提醒道:“头要抬起来,不然会近视的!”可小猴就是不听,猴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一天晚上,小猴的眼睛突然又红又肿,猴妈妈急忙带小猴去医院。兔医生一检查,原来是因为小猴不注意写字姿势,损伤了眼睛,造成眼睛不适。兔医生还告诉小猴,写字姿势不正确不仅会影响视力,造成近视,还会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所以一定要规范坐姿,改掉这个坏习惯。

小猴听了兔医生的话,每次写字的时候都特别注意保护视力。不信您瞧它的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作文450字【二】

“妈妈!我有点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星期五的时候,我曾这样向妈妈抱怨。妈妈焦急地问:“是不是近视了?”我胆怯地说:“应该是吧!”妈妈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妈妈坚定的说:“明天咱们去医院!”直到这句话说完后,我才明白——保护视力,从习惯开始。一、不用脏手揉眼睛。二、写作业、看书等用眼时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下进行。三、不长时间的看电视、电脑。正是因为我没有注意这三点,才导致现在这样的视力。

到了星期六,我去看了眼睛。我足足才有不到0。3的视力。我惊讶了!接着我滴了眼药水,使瞳孔放大。一个小时后才有了效果。然后我去测光,我近视375度。这可是属于中度近视。医生说:“明天来试镜片。”在路上,我想起了往常我的一些行为习惯,心里挺后悔的!近视不仅麻烦,配眼镜时还要花钱。真不值得!

到了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试镜片——我要带325度的眼镜。我带着眼镜走了一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清晰了。过了一会,我摘下眼镜,一切变得模糊了。我这才知道我的视力有多么差!医生说:“你得一辈子都戴眼镜了!”

‘经历了’这次的视力‘风波’,我懂得了,只有保护视力,从小做起,从习惯做起,才会把视力保护好!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优秀作文450字【三】

亲爱的同学们:

“中关村二小事件”终于有了清晰脉络。从《每对母子都是生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刷屏,到中关村二小的“冷漠”回应,再到网上纷繁的舆情撕扯,最后以“认定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告一段落。打扫一地鸡毛之后,我们发现,事件之中没有任何赢家。涉事的三个孩子,默默地看着成人世界的角力,却不知对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纵览事件进程,我们需要反思的有很多。虽然校方称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但校园欺凌的确已是不少地方、不少学校的现实。因此,最重要的是,喧哗过后,校园欺凌的有效应对在哪儿?是像此案中受害方家长那样,选择在网上把事情闹大;还是像网文所述的老师那样,用一句“开过分了的玩笑”来掩饰孩子的过错,却没有意识到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好契机;还是像校方那样,以一种令人稍显遗憾的姿态回应质疑;还是像某些网友建议的那样,直接“以暴制暴”?不!若如此,我们将永远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也无法帮助受创少年走出心理阴霾,更无法建构起让孩子免于恐惧的和谐校园环境。

实际上,相比这起事件,还有更为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眼前。如今,校园欺凌早已不是单纯的恶作剧纠纷、吵架拌嘴了。校园欺凌乃至暴力事件的`一再发生,也“不再是小事一桩”。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孩子被欺凌,他的家人都会有被欺凌的感受。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变得不可或缺,而这恰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破题。

前不久,与国际通行做法一样,我国也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只可惜,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在我国各地学校探索防治校园欺凌落实落细之际,窃以为,荷兰值得借鉴。在荷兰,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针对孩子被欺凌的应对方案,包含对欺凌程度的分级评估、详细预警通报规定和具体的处理流程。一旦遭受欺凌,孩子和家长就应向校方报告,启动欺凌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实践证明,防治校园欺凌,校园是关键一方,尽管我们说“教育问题要回到校园解决”,但切不可把学校变成处理问题的封闭独断的“黑箱”。

当然,一个社会热点事件,若能在公共讨论中积淀共识,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我们必然会为之庆幸。当舆情减弱、“吃瓜群众”散场,当事人少年时代留下的阴霾能不能散场,其他少年能不能安全茁壮成长,考验着校方与家长们的努力。要知道,防治校园欺凌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定会有反复,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用教育的方法还是法治的方法,都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xx学校

xx年xx月xx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