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乘坐时光机穿越1000年以后的作文)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乘坐时光机穿越1000年以后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07 00:34:58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乘坐时光机穿越1000年以后的作文)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一】

今天总算读完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很早以前就听说这部世纪交替的旅行日记值得一读,似乎一直忙碌。如今总算读完了,感触良多。

一是有感于余秋雨的才华与渊博。这是大家公认的,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反对他的。在08年央视的青歌赛上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认识他。从希腊文明到埃及到两河流域到恒河流域,古老文明在余大师的笔下信手拈来,借助这样的千禧之旅,得以将藏于胸中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凭借对实际的观察告诉世人。宗教间的纷争,文明的繁荣与落寞,帝王的变迁,甚至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思考。

二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的深度。对几大文明的衰落进行总结,分析中国文明得以传承的原因。以及中国文明、中国哲学的内涵,与其他文明的差别又在何处。当然对于这些,我只是在读文章时随着作者的感悟而感悟,自己对此没有研究,似乎也提不出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他们一行人从希腊一路远行回到中国,在尼泊尔入境的时候更能切实感受到中国文明的含义。也让我们有机会随着这部日记远游了一次。

三是对于他们万里远行表示钦佩。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文化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看,去观察,去感悟的。旅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文人有这样一个机会甚是难得,文人敢于接受这个挑战也甚为难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普通人感慨于没有这样的远行机会,金钱是主要的因素,况且这也不实用。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给了我们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们能看到这些深层的东西吗?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吗?我们又能将这些思考表达出来吗?我想答案是不能,也无必要。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饰演着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足矣。读读此类文章,享受一下文化大餐也算是对自己繁忙工作的奖励,让我们偶尔也静下心来感悟一番。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二】

跟随余秋雨大师沿着全世界的古文明寻访了一遍,意犹未尽,百感交集。赶紧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余老一行从中国出发,途径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后返回中国,沿途探访了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这些孕育了人类、滋养了地球的曾经辉煌一世的古文明,都不同程度的中断或消失,而孕育这些古文明的土地,现在正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让人扼腕、悲叹、痛惜。

古希腊文明,用余老的话说,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人类文明古希腊文明,用余老的话说,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至全至美”,几乎到了无可企及的高度,巴特农神庙、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奥林匹亚等等,几乎把人类最健全的生活方式塑造完满。埃及文明,跟着余老站在雄伟的金字塔下,除了感叹人类的渺小和四五千年来(据考古学家判断,埃及金字塔建造于4700多年前)的原地踏步和无数的疑问,我不知道还能怎样?就拿一座胡夫金字塔为例,就需要十万工匠建造二十年。但这个简单的算法还未考虑一系列无法逾越的难题。例如,这些巨大的石块靠什么搬运,又如何搬上去?十万工匠二十年的开支,需要多大的国力支持?而这样的国力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又需要多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水平?很多国际间著名的工程师经过反复推敲、测量,断定这样的工程即使放到现在,调动最先进的器械参与,也会遇到一大堆惊人的困难。而这些,都成了巨大的问号,摆在瞻仰它的人面前,无从解开,似乎也没有解开的可能了。伊拉克的巴格达,曾经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那是一个极尽奢华的所在,统治着非常强大的帝国。从巴比伦帝国往前推,早在五六千年前,这儿的苏美尔人已经创造了楔形文字,发展了天文学和数学。然而这里四通八达,入侵太容易了,所以就成了极盛极衰的轮回,也使这里成为一个反复拉锯的永久性战场,直到今天。反复的战争,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带来对残酷的适应,对是非善恶界限的麻木。祖祖辈辈都缺少有关正常生活的记忆,灾难时时有可能发生在身边,自己完全无法掌控命运,好像一切都是宿命。古代波斯文明在伊朗,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波斯帝国先后在居鲁士、大流士的领导下建立起了庞大的政权,但都很快被战争所灭。印度文明,一般理解为距今三千五百多年前由雅里安人入侵开始的,在雅里安人之后,波斯人、希腊人、帕提亚人、西徐亚人、贵霜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相继入侵,分多合少。似乎隐约有一些脉络留存,但一次次的阻断、跌碎、混合、异化,使文明散了神。

相比起这些古文明,其实中华文明并不算早。然而,在所有相比起这些古文明,其实中华文明并不算早。然而,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泯灭的,只有中华文明。当读到这些的时候,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几乎是热泪盈眶的。是激动,是兴奋,是自豪和对这唯一留存的文明的膜拜。曾经年少无知,道听途说的总是,欧洲国家经济如何如何发达,政治如何民主,文化如何开放包容,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被束缚在“之乎者也”的传统文化中,被美国这等发达国家领先了一百年。我们开始崇洋媚外,挖苦自己的老祖宗,否定自己源远流长的文化。

直到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开始羞愧,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曾滋养了这个星球这片土地的多少儿女。所谓欧洲发达国家也好,美国也好,他们和中华文明比起来,不过之于喜马拉雅山和它上面的一片雪地,只是我们的'冰山一角。我们之所以抱怨我们的传统文化,崇洋媚外,只是站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来说,即没有看到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传承性,也没有看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底蕴包含的无价财富。君不见那么多的古文明都淹没泯灭在历史长河中,唯独中华文明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于现代世界,并带领中华儿女开创一次次的辉煌,并且以它的博大宽厚影响着世界上一切新老文明。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是何等的幸福。这种文明本身就足以激励每一个中国人自强不息,自信无比。

中华文明何以成了这么多古文明中唯一留存下来的文明?中华文明何以成了这么多古文明中唯一留存下来的文明?我想把余老的一些观点梳理一下。一是中华文化在地理环境上的安全性。除了喜马拉雅山,还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又连接着难以穿越的沙漠,东边、南边则是茫茫大海。这种天然的封闭结构,是中华文明在古代避免了于其他几大文明的恶战。二是依赖于文明的体量。文明体量包括地域体量和精神体量。中华文明的精神体量未必比其他古代文明高,但一定比周边少数民族所承载的文明高得多;地域体量,如果把长江和黄河加起来,比其他古文明的地域体量加起来还要大很多倍。三是依赖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那些斑斑驳驳地爬在种种遗迹上的古文字,除了极少数的考古学家能猜一猜外,整体上与后代已经没有关系。但是,世界上居然有一种文字,却至今让亿万民众轻松诵读。那就是汉字。文字的统一为制度、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的延续与传承奠定了基础。四是依赖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中华文明由于没有被其他文明征服的危险,也缺少跨国远征的可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守脚下热土而不尚远行的农耕生态。内部战乱也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着,这就铸造了中华一种集体性格,保守达观、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保持着一种实用理性,平衡、适度、普及,很少被神秘主义所裹挟。五是依赖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与避免了文化失记。由于科举考试总是以中华文明的精髓为核心,使得文化传承因为有无数书生的生命滋养而生生不息。

这部书带我打开了古文明的视野,让我也能像余老一样在穿这部书带我打开了古文明的视野,让我也能像余老一样在穿行于多种古文明遗迹中深深的感受中华文明的一以贯之。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的文明何其伟大,何其生生不息,也许相比于那些年轻的没有历史可记载的文明,我们的文明承载了太多太多,精华也好,糟粕也罢,它已经承重的无法顺畅呼吸了。但是作为它的传承人,我们应该帮它卸去种种负重,轻松上路。中华文化在最高层面上应该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

我们这些荣耀的后代,可以沿着它本来的脉络走下去吗?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三】

拜读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起初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偶尔看到,便坚持要买回家了。这一本日记,伴随着些许泛黄照片,采用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余秋雨先生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从希腊到埃及,从伊拉克到尼泊尔,等等等等。这几个月的历程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感触。

说真的,阅读的时候好几次都湿了眼眶,总感觉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块历史文明创造的土地,我就好像和作者一样站在地面上,吸取着精华。我知道了文化的起源,知道了奥林匹克的诞生,知道了部分国家的贫瘠,知道了那一片的混乱,我总是不想把这本书讲得那么理性。笼统的告诉大家这本书讲的是作者游历各国的感受云云。我愿意感性地去阅读它,去理解它,去感受它,我也只能说千年一叹真的让我叹了一叹。

当余秋雨先生去爱情海的石柱上不顾警卫的虎视眈眈而去找拜伦的名字时,他却在石柱的稍低处发现了,突然觉得这个位置的签名完全可以代表拜伦当时的心情,低头以对神明,这是希腊的第一天,我觉得我像个钻头一样的,慢慢地慢慢地进文化的中心。“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后回来,我一定复活。”一位叫曼考丽的文化部长用充满辛酸的声音去努力保住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这时候我就想到了那所谓的韩国,强行夺走了属于我们的文化,强词夺理的为自己解释,我想这真的会让一些学家复活吧,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最终在余秋雨先生从尼泊尔通向中国,对面桥头有一个白石筑成的桥头,上面分明用巨大的宋体金字,篆刻着一个国家的名字,然后他在心底默念:祖国,今天我终于及时赶到。这回国的心情,想必很多留学在外的朋友们也会感受的到,我们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有大大小小的成功,也或许有不多不少的错误。但是我们每个人似乎等待的,就是回来的那一刻!

历史,究竟是何物?它究竟能影响多少?我一时间理不清头绪,也无法理清。的确,历史已经成了历史,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已经过去了,而且永不回头。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程。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哑巴,无从诉说;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一阵风,没有始没有末,没有了目的没有了方向。历史是家,是广阔天地里的一座朴素坚硬的石头房。没有修饰,没有点缀,是我们远航时挂念的故都,是流浪天涯浪子的根。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四】

书中图文并茂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一下子到达了那个充满战争与危机的岁月。我的第一站:“黄帝战蚩尤”,黄帝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运用一些计谋把强悍的蚩尤打败了,使其最后在宋山上。接着我又来到了烽烟四起的战国时期,看着秦始皇气吞山河,兼并六国;将七国统一起来,结束了混乱的割据局面,筑起了举世瞩目的长城……我又来到了唐朝,目睹了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见证了玄奘取经的艰辛历程;经历了它的繁华盛世到末日王朝,真是世事沧桑,悠悠岁月,数不尽的风风雨雨啊!历史已成为过去,现在的中国正向世界崛起。从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到2010年世博会的圆满成功,都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繁荣。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要以祖国为荣、已英雄为榜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今天我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为我而自豪!

穿越一千年之后作文【五】

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

这几天在家里蜗居,看书、回帖子、写点笔记。回头看看,还真是收获不小。这几天又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此书新版于2002年,虽然差不多十年,但书中所描写的古代文明遗迹是不过时的。先前,我读过先生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特别是《文化苦旅》给我启发很大,也受益很大。总感觉大师级的水平就是高。

今天读来千年一叹,更是耳目一新,本书使我从国内走到了国外,对于国外部分古文明史迹有了新的了解,作者行程数万公里考察世界各大文明古迹,这应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时,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害……

读着,读着,感觉着恐怖满眼;读着,读着,感觉着危险又危险;这是在探险,这是在玩命;文化苦旅不仅限于苦了,达到了玩命的地步;时刻都潜在着危机,时刻都经受着考验;在经过了这漫长的苦旅岁月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反思。任何一项文明成果的发布,都是在经过了几番寒彻苦之后才会得来,知道这些我们才会去珍惜的。知道后才晓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如果有也是有毒的。

千年一叹,是对新世纪的献礼,也是对逝去的旧世纪的挑战。是对世界文明史的探索,也是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余老师从1999年9月27日开始行程,第一站就是哀希腊,最后一站是山西平遥古城,时间是2000年2月2日,历时5个月的行程,完成了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屈原的梦,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