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作文1000字(孔子的作文素材简短)

孔子的作文1000字(孔子的作文素材简短)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5-21 07:48:55
孔子的作文1000字(孔子的作文素材简短)

孔子的作文1000字【一】

孔老夫子:

您好!

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我想和您谈谈“儒”的问题。您被后人尊称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巩固了两千年来的王室地位,相应的儒家学说的提出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创设了一个尊师重教、礼仪周全的时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最神奇的时代,知书达理成了人们的追求。这一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有幸延续至今,人们依然在不断探求着知识,是您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智慧瑰宝,您摒弃了那个时代的糟粕,发扬了那个时代的精华,将您的所思所想凝练成了儒家文化,但是,在您的的巨大成就之后,人们将您期待的漏洞打开了,这,就是“儒”的问题一个“儒”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人们从此有了信奉。

在时间的推移下,极端的部分演化成了迷信,信黄天厚土,信金锣大仙,信王母娘娘,一切神话人物都成了信奉的对象。而此时,万人之上的皇帝就成了时光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与时光对弈,好棋与臭棋决定于一个人,如何执棋,如何考量,也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这也就是一个王朝衰败或昌盛的主要原因。我们可悲地发现,在另一个极端面上,人们的思想由“儒”转化为“奴”。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是国家筑成的标准,习惯把皇帝看做地基,把自己认作是点缀,这也就使王朝接连不断的变换,政权不停更迭,百姓愁苦流离,而那些将“儒道”挂于嘴边的文人客们,则天天沉迷于舞文弄墨中,人们没有意识到远方一代骄雄成吉思汗的崛起。当铁骑直踏汴梁时,人们才猛然清醒过来,不能靠一人的力量去抵抗外侮。但为时已晚,兵败如山倒,灭亡,成了大宋不可改变的命运!而当初范仲淹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王室又哪里重视过人民的力量?曹操打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这明显的就是在变法,在革新。面对着比自己大的对手,我们应该打败他。康有为等人已经做出了变法的决策,而面对慈禧的逼压,又一次做出了屈服。也许地主阶级能唤起一代中国人的信念,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就是奴化的表现。

当初,您肯定试着在寻找一种能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但是您的确不知道后人只是在效仿中继续效仿,用放大镜在看着你所制造的漏洞。您把单个人的地位看的太重太重了,也就禁锢了人们奔放的思想。美利坚联合国在两百年来就建立了使人不能超越的国家位置,他们三权分立,他们秉持人权思想,这也许就是新时代的标志。

当初胡适鲁迅要打倒孔家店,人们怀着愤慨,然而我想,你的在天之灵也许只有欣慰,欣慰他们能醒悟过来,开辟一个新时代。

承诺人:某某某

日期: 年 月 日

孔子的作文1000字【二】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首先,我要向您表示祝贺!现在,许多国家纷纷成立了孔子学院,中外友人都受益于您的思想。这可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我很赞同您“为政以德”的思想: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才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处境并不乐观。个别国家不仅没有做到“为政以德”,还不断发动战争。我是名初中生,在父母眼里,我不算是小孩子了。可我不明白,个别国家为什么为什么总要去争夺别人的资源?资源多就一定能富裕吗?富裕了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会幸福吗?不是的。金钱无法买到幸福,同时也不与幸福成正比。这些道理都显而易见。孔子先生,您能讲讲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吗?

其次,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领导的国家能够富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可世人皆知,战争会耗费大量的钱财,仅一颗导弹扔下去就是几十万元钱。他们天天往别的国家“扔钱”,是想帮助落后国家富裕吗?好“善良”的人!如果这些钱都用于保护环境,就不会有那么多物种灭绝,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将更加美好。再者说,战争真正受苦的是百姓——原本就生活艰苦的他们,如今战火纷飞,更是让他们失去工作、家园被毁、亲人离散。为了逃亡,他们每天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孔子先生,人们都尊称您为“孔圣人”,想必您的“嘴上功夫”一定了得!因此,晚辈想冒昧的请求您:再进行一次“周游列国”,劝一劝个别国家,就说:要以和为贵,有什么矛盾,坐下在谈;战争最终受难的是百姓。还要告诉他们:“反对战争,保护家园。”才是发展的正道。如果您能答应晚辈的请求,联合国必定会为您颁发“诺贝尔和平奖”!

还有,孔子先生,工作时要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孔子的作文1000字【三】

《中国文化概论》课上,我们观看了影片《孔子》。东周末年,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常常为了争霸而互相争战,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孔子(前551~前479)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为了理想,他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代抗争。没有人会否定孔子的才智,他不费吹灰之力帮鲁王收回汶上三城;没有人会否定孔子的人品,他为救陪葬的漆雕弓而向这个惨绝人寰的社会发起犀利的攻击。[)这样1个伟大的人,却屡屡失措。他怀才不遇,代理国相仅仅百余天;他被人误解,引起很多人的冷嘲热讽;他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差点饿,只能以琴乐代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或许孔子的时代真的还没有到来!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情节。在白雪茫茫中,当孔子与弟子行经冰河时,冰裂开了,颜回与满车的竹简陷入冰窟。颜回为了打捞竹简,不顾冰寒,一次次的潜入水底,孔子痛哭流涕,那个一箪食、一瓢饮而能自得其乐的文弱书生的形象顿时显得无比鲜明,我的眼睛湿润了。颜回后,孔子抱着他的尸体久久不肯放手,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痛。孔子的另1个弟子子路在卫国内乱时,为护幼君,战众敌,惨乱军刀下,他前说:“夫子说过,君子就是,也要正衣冠。”孔子最钟爱的2个弟子,一文一武,心甘情愿的以生命捍卫了“礼”的尊严!

孔子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却让他的学生们紧紧追随。到底是1种什么力量支撑着孔子?或许正如电影中南子所说:“世人都知道夫子的痛苦,但没有人知道夫子在痛苦中达到的境界。”

或许孔子已经预料到后世对他的评价,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因为《春秋》;后人误解我,也因为《春秋》。我想这与大家对国学热的态度一样吧。近年来,国学热开始兴起,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几乎成为人们谈论思想文化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说国学的节目也陆续开播,世界各国开办孔子学院,甚至奥运会上也高呼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国学热的兴起,正说明了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国学是1种智慧的发酵和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只有细细品味,或许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温故而知新”或许就是对国学的最好诠释吧!

真热爱,源于真了解。了解孔子,了解国学,传承文化脉,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现代化。

孔子的作文1000字【四】

常有思想,有谋略的人,也为他能更进一步的实现自己仁政的梦想而感到高兴。孔子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过人的指挥才能。但这引发了佞臣谋反,直接导致了季桓子罢黜孔子。孔子从此便开始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子见南子”的情节让我印象颇深。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 -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

孔子师徒的周游之路异常艰辛。遭人嘲讽,被人误解,居无定所。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孔子一行人四处漂泊讲学,却常常遭人驱逐。后被困于小村庄,绝粮多日,但即使在这种连生命都难保的危难关头之时,孔子依然讲诵《诗》《礼》,孔子弟子子路很迷惑,于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处境艰难得时候吗?”孔子便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表现出了孔子对于理想的坚持和身处逆境时的平和心态。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众人接受,甚至处处被人误解、迫害,孔子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烧,鼓舞着他不断讲学。就算身处逆境,君子也可安于艰难困苦。

颜回,子路,相继去世,让孔子一夜白了头。孔子依然在漂泊着,直到鲁君请求孔子回国。当问及是如何找到他时,一人说“有人告诉他,东面有个外乡人,其额像尧帝,其肩像子产,神气像大人物,却狼狈像丧家之犬,我一听那说的便肯定是夫子你。”孔子说确实是丧家之犬。我不知孔子是如何说出这句话,内心活动是什么,我只是感受到了浓浓的悲伤与深深的无奈。

孔子望着窗外,喃喃自语,鲁春秋,后人理解我因为这本书,误解我也是因为这本书。 后世之人,一直在学习孔子,但也许正如南子所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可以增强人们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要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是熟人之间的奢侈品,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礼仪对当代中国非常重要,正如孔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礼治国,才能使国家永远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实现大同社会。

孔子的作文1000字【五】

时间就像一个导演,安排着各个历史人物按程序的出现、行事,然后逝去。经过岁月的沉淀,历史人物都已经不存在,但他们的精神却被传承、发扬和广大。——题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孔子已经离去,但我能从他身上学会了热情待客,明白了学习要时常复习,知道了不应该应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应为什么而乐,不应为什么而生气,保持平和的心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孔子身上,我又学会了学习时常注意学思结合,不断钻研进取以品德高尚的人魏标准,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并且在温习旧知识时获得新知识。从孔子的身上,我学会了一些学习上的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孔子身上,我还学会了为别人出谋划策要忠诚,和朋友交往时要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需要时常温习,并且无论做人、学习都要诚实,不能受污浊环境的干扰,坚持做一个品德端正的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一生见识教书育人,创办私塾,收受弟子无数。他看人不论出身,只论品德,他认为大多数人皆可教育。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宣传西周的分封制度,但是苦于没有成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被封建君主视为正统学说。儒家传承两千多年以来,教育和影响了许多人中国人讲究礼仪,温文尔雅,这都与儒家学派分不开,与孔子分不开。

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微小的孔子的崇拜者,在他伟大精神和道德涵养的笼罩下,我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应为有这个伟大的航标,所以我绝对不会害怕迷路。

从孔子那里,我学会了很多。了解、探索、学习孔子,我的道路更平坦。

孔子的作文1000字【六】

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给我讲关于孔子的故事,告诉我许许多多的大道理,直到长大,我也接触到了孔子的书籍《论语》里面的内容固然很难懂。但是大致意思看看就明白了许些,我也为孔子的知识而感到敬佩。我读《论语》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可谓是废寝忘食!

就有一次,在216宿舍中发生了搞笑事件,我们几个哥们晚上闲着无聊,谈起来了鲁国的孔子。在这里有个朋友说孔子的身世很苦,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但是孔子又非常的热爱学习,于是就每天拿着树枝到学校的趴窗户边瞧瞧的跟着老师写字。最后老师发现他很爱学习,也很聪慧,于是就收留了他,让他帮忙打扫卫生顺便学习。这下可把孔子乐坏了,一蹦一跳的跑到家中告诉了父亲和母亲这件事情,父亲摸了摸他的头说,去了可不要顽皮,要跟着老师认真的学。孔子高兴的点点头。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小孔子也长成了大孔子,他要追求更高的学问,于是告别了父母,走遍全国,于是认识的了他的老师,也就是著名的老子,老子看他天资过人,于是便让他留在身边,一方面教他更高的学问,一方面还有了个人和他切磋学艺。日子也过的很好,有时间还给人们讲讲儒家道教。人们也很信仰他们。

听到这里,我不由的感叹到,孔子也挺潇洒的!有个朋友补充到,还挺臃肿的。哈哈!我问为什么呀!他说,你没看到画里的孔子很胖吗?一定是每天学习连体育都不锻炼了,都吃了不消化,长脂肪了,逗的大家呵呵的笑了大半夜。更可笑的是有的同学居然在睡觉之后说梦话,另一个和他一起说。说的竟然是孔子的婚姻问题。这可又够我乐呵的了。慢慢的我也睡着了。梦到了我去了孔子的那个年代,孔子真的是很有学问,之呼者之类的词语弄的我出了一身冷汗!在这里不由的说,孔子真的很有学问,但也很啰嗦。

在学习了古代的《论语》《梦溪笔谈》我觉的我没有白到这个世界,也很佩服前人的聪慧。我想:您及您的著作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因为您是值得骄傲,当之无愧的东方伟人,而您的著作也是使人受之一生、用之一生的知识宝库、精神财富。我依旧会继续将您及您的著作研究和挖掘下去。

我爱你,孔子!

孔子的作文1000字【七】

电影业发展至今,数不尽的风云人物被搬上了银幕,在那黑白的方寸之间重领风,却少有人问津儒家始祖孔圣人。一则是孔子已不是单纯的一个名字或是一个人物,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与思想;再则该角色实在是难以驾驭,我们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神怪仙魔,可以凭着照片与文字去模仿伟人的风范,可对于这位孕育出了现今华夏数千年文化于思想的孔圣人这一角色,令多少影视人望而却步。

不得不承认周润发的精湛演技,不愧是在演艺界的顶尖大师,他将孔子对世间生灵的珍惜,对家人的慈爱,对知识的求索,均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孔子的强大智慧生出了对人世苍生的悲悯之心令人刻骨铭心,那眼神中所透出的忧伤与智慧之光,让人过目难忘。

遗憾的是,《孔子》也存在着些许瑕疵。比如在前期宣传时力捧的南子与孔子的感情戏份反倒是枯燥乏味,饰演孔子的发哥与饰演南子的周迅只有一场对手戏,且台词只有寥寥几句。南子乃孔子红颜知己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整个剧情发展下来,南子一角完全成了“鸡肋角色”可有可无。还有片中出现了像是连环弩这样的大汉朝以后才有的“高科技”武器却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少让人有点接受不了,好看是好看了,可还是注意点尊重历史吧。不过该片的可圈可点之处也颇多,时不时的插进一些典故如“朽木不可雕也”、“苛政猛于虎”,颇有教化人心的意思。

《孔子》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也得到了孔圣人后人的认可。当然,跟历史较真的观众也大有人在,指出了片中各人的称谓不合情理等细枝末节的问题。我奉劝各位,切莫计较这些,就当这又是一场豪华的商业巨片又何妨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