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的作文(情系重阳作文900字)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情系重阳作文9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1-14 05:08:28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情系重阳作文900字)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一】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记得上一次的重阳节,我们学校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走在路上,人们统统将目光投向我们,好像在看“新新人类”似的,他们纷纷议论,“这群孩子是去秋游?”“他们怎么不上学啊!”“这光吃水果怎么够啊,一个中午能吃饱不,这些孩子家长也真是的,秋游都不知道带点好的上。”我的心里感到愤愤不平,难道没人知道是重阳节吗?这架势一看就是去看望老人的啊!唉,重阳节!人们都忘了吗?

《三字经》里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性格都是善良的,但渐渐地,后天的养成使人们差距越来越远。我们现在的好习惯都是由父母公婆养成的,但如今的社会,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这都是大家渐忘中华传统文化而造成的。

又一个九九重阳节来到,我去滨江路转悠了一圈,希望能看到和重阳节有关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可是没有。我大失所望,难道重阳节真的已被人们忘却了?正准备失望而归,没想到,惊喜出现了,一个大约五十岁的叔叔搀扶着一位老奶奶向我走来,“小朋友,帮我和我妈妈拍个照吧,谢谢!”我拿起手机,仔细认真的调整好角度,手机的方框里,一位叔叔和一位奶奶,扬起灿烂的笑容。我欣慰不已。

重阳节,是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不该淡忘!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二】

每当秋高气爽时,我就知道有一个节日要来了,那就是——农历的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有一首是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写思乡的,可今天要写的是尊老爱幼。

读小学时,到了重阳节,我么学校会组织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我去时会带一些水果给他们吃,还会和我的好朋友表演该节目给他们看。可现在读初中了,老师也不会带我们去敬老院,虽然不能去,但是我还是可以砸重阳节这天行动起来。我会帮爷爷奶奶做事,帮他们打洗脚水。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给小朋友或者是爷爷和奶奶。

今天我在街上走,突然下去了雨,幸好我带了伞,我把伞带来准备回家时,我无意中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带伞,我毫不犹豫的酒吧伞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说:“小朋友,你真善良,如果我把你的伞带走了,你怎么办呢?”我说没事儿,我家就在这附近。后来老奶奶走了,我淋着雨跑回了家。到家时我变成了一只落汤鸡。“你这是怎么搞的,一身湿湿的,快去洗个澡”,母亲说。洗完后,母亲问我为什么会是一身湿湿的。我回答“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应该尊老爱幼,我看一位老奶奶没有带伞,于是我就把伞给了她。”母亲听了后很高兴地说“我们家的孩子是越来越懂事了,但是要注意身体啊,谢天谢地,型号你没有感冒。”

晚上吃完饭后,我又出去玩了,我看见隔壁家的还在在哭,我就去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母亲不见了,我就对她说不要哭,姐姐带你回去好不好。他说好。于是,我把他送回了家,他为了感谢我就送了我一个大娃娃,我又准备出去玩的,可是天慢慢的变黑了,我只好回家了。

今天这个重阳节我完成了我的任务,我好高兴啊!砸床上回顾这今天发生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三】

农历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四】

九九重阳是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老年人的节日。周末,爸爸、妈妈和我一同去了姥姥家。

次日清晨,我们一家就开始爬云龙山。刚到一半,姥姥姥爷就累得直喘气,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听着耳畔松涛阵阵,看漫山红叶缤纷,还不忘在林中搜寻一闪而过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边的野花。话说“路边的野花你别采”,怎么能不采呢?山花烂漫,鲜艳夺目,点缀在绿草丛中,那么招人喜爱。我像鸟儿一样,追着蝴蝶雀跃,一不留神,就采了一大把。分了送给姥姥和妈妈,她们都很高兴,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记起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风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体现。

“哇!好美的山哦!”从小我就随家人爬了无数次,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爷背我爬的。现在姥姥姥爷腿脚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背着我上山的体魄了,妈妈爸爸的额头也爬上了皱纹。我的成长凝聚着他们的心。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我好幸福。成长是个过程,我愿我的成长如爬山一样,有时可以停下脚步,陪伴家人歇息片刻,欣赏路边无限风景,采撷鲜花装点他们的容颜,他们的梦。

山景无限,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阳节去登山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五】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重阳,登高赏菊,这个重阳节你登山了吗?为了欢度重阳节,我和妈妈还有姥姥参加了阳光喔作文班的登山活动。

来到山下,一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直通到山顶。沿着水泥路往上走,漫山遍野都是树木。树叶变黄了,落到地上,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的的衣服。脚步踏在落叶上,树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像小老鼠偷吃薯片一样,有趣极了。

我们继续往上爬,忽然听到有潺潺的流水声,大家欢呼着跑过去一看,哇——是山泉水。山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从山上的石缝里流下来,捧起一捧,轻轻啜一口,沁人心脾;再捧一捧,洗洗脸,凉凉的,好舒服啊!

大树下我们围坐休憩一下,继续向山顶进发。山坡越来越陡,汗珠不停地往下滴,鼻子不住的'“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我们必须把身体前倾,后退用力,才能更好的前进,这还是我发现的办法呢。老师在前面不断的给我们加油,终于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享受诗人般“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好!

蹬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的美妙,充满奥秘的,只要我们打开眼睛,叫醒耳朵,用心感受,便会得到大自然的无限馈赠。同时和最亲爱的姥姥一起重阳登山,变得更加有了意义。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七】

古人重阳登高,本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

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也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

过去在乡宁县,重阳节这天各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有的还跟着一起登山。而万荣县这一天的传统,是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而在晋北地区,登高习俗则比较淡薄,过去在农历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月九重阳的作文【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