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昔作文提纲(回忆题材作文的提纲怎么写)

回忆往昔作文提纲(回忆题材作文的提纲怎么写)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05 21:25:13
回忆往昔作文提纲(回忆题材作文的提纲怎么写)

回忆往昔作文提纲【一】

??往昔叙事文

到了我这个年岁已不再盼望过年。人活在世什么都能拒绝,唯独时间不可抗拒。街道两旁的路灯亮了, 衬着漆黑的夜幕显得格外华美,鞭炮声此起彼伏,璀璨的烟花照亮了栋栋楼宇,除夕夜不期而至。春晚开始了,电视荧屏色彩斑斓,四个分会场场面宏大,人们载歌载舞,笑逐颜开,真是举国欢庆,盛世图腾。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儿子、儿媳们在厨房忙碌着,一盘盘精美的菜肴摆放上了转桌,9岁的孙子在那拨弄着转盘,小嘴叨叨着:“我爱吃红烧肉、红烧排骨、油炸带鱼…”,他奶奶凑过去点了下他的脑门,说:“啥都爱吃,小馋猫。"我突然感悟到这个世界孩子才是最幸福快乐的,我们终将谢幕退出舞台。我们的味蕾已经退化,吃肉感觉不到小时候的香气。吃糖也没了那种动人心脾的甜蜜。静下来总爱想过去的往事,尤其是亲情、友情、同窗情。

每逢除夕夜我都要给亲朋好友发短信送新年的祝福。这是一个煞费苦心的差事。冥思苦想、字斟句酌,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女儿过来说:“我在网上找个短信,然后你转发过去多省事。”不行!在我看来祝福短信承载对过去亲友情的珍重,对未来感情的延承。搜肠刮肚,终于编出一首拙作: 爆竹声声炸破天, 烟花灿烂映眼帘; 盛世华音奏鸣曲,今宵无眠献真言; 祝君猴年宏图展, 前程似锦喜事连; 身体健康迈阔步,阖家欢乐尽开颜。 鲁振中敬呈 发完短信如释重负,瘫坐在沙发上。身旁近八旬的老父亲仰躺在沙发上,双手抱头,戴着老花镜,静静的看着电视。不知他沉浸在电视节目里,还是在想着陈年往事。灯光照在他那花白稀疏的头发,黝黑苍老的面孔上。我顿生一丝伤感,这还是那个豪迈果敢的父亲吗?再过二十年我也这样吗?小孙子跑过来趴在我怀里问我:“爷爷咱家咋不放鞭炮贴对联呢?”我把孙子拉到卧室告诉他:“你太奶去世了,我们要纪念她,你要贴上对联,想回来看我们的太奶就进不来了。”小孙子哦了一声,问到:“那你想太奶么?”能不想吗?那是我亲妈呀!

四十年前的往事慢慢浮现在眼前。东北的年关寒风刺骨、山上的雪能没过膝盖,房前屋后泼上水可以划冰车。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玩耍时小伙伴在一起商量去乡里供销社买年货的事,约好到我家集合。那时年货凭票供应一斤白糖,二斤糖块,一瓶前郭原浆,一条鲤鱼。可眼下罗锅上山钱紧,有了票却没钱,四样东西不能买全,怎么办呢?家里开了民主座谈会商量买哪几样,结果近乎一致,白糖必须买,因为见过没吃过。第二天小伙伴到齐了,列队要出发时,母亲说:“等一会你们裤腿和腰都要系上麻绳,要不往里灌雪。”她回屋拿出一捆破麻绳、一把剪子。比划好长短,给我们逐一系好。然后母亲说:“你们走吧,道上滑,别疯,摔坏了怎么整。” 那时的大人孩子没有线衣线裤,少有背心裤衩,有的只是一身虱子。从屯子到供销社十里地,那是一条铺满冰雪的路。我们带着父母的重托,兄弟姐妹的期盼上路了,目的地乡供销社,心中目标一斤白糖、二斤糖块(原浆酒、大鲤鱼那是给有钱人准备的)我们不稀罕。刘三带的大黄狗蹦蹦跳跳的在前边开路,那是我家老母狗下的狗崽,他还欠我家一个狗情呢。路旁树梢上喜鹊欢快的吱嘎吱嘎叫,大黄狗蹲下仰头汪汪大叫,喜鹊扑棱棱向前飞去,大黄狗拼命的追,我们也跟着大黄狗跑,嘴里喊着:“向前,向前进,白糖一斤…”真快,再穿过一条铁路,几步就到供销社了。人太多了从东门排进,西门放出。外面也排起长队,大黄狗吓的夹着尾巴,哽哽叫。刘三子抱着大黄狗找个人少的地等我们,钱和票交给我们代购。下午一点终于白糖一斤,糖块二斤到手了。那时没有方便袋,只能用黄纸包好,用纸绳打个十字花系上,一拎蛮带劲的! 买完找到了刘三子,他抱着狗脖子睡得正香,口水都流到了狗脖子上。回家了!跨过铁路蹦上大道,耀眼的白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响。嘴里偷含了一块糖块心里想着这满地白雪如果是白糖该有多好。再偷偷解开纸绳舔上一口白糖,要系上绳子时,不舍的想着再舔一口,还是算了,少了父亲会骂:“你要馋了?”。大个子张喜臣边走边解开绳子舔着白糖,我们一阵窃笑,他回头看我们。坏了,他脚下一滑,白糖掉在地上,大黄狗眼尖,嗖的'一声扑过来,黄纸在它爪子下撕咬个粉碎,糖和雪拌在一起,廖仁伟说话是个大舌头,晃着大脑袋说:“张喜臣、张喜臣你倒是吃塔(糖)呀!”逗的我们哄堂大笑。哇!张喜臣嚎啕大哭,蹲在那里哭累了,一边哭一边用手捧着混着雪的白糖往嘴里面塞。白糖咸啊,想必是他齁住了,不吃了,可算轮到我们了,小伙伴们趴在地上舔啊舔啊,硬是舔的露出来沙土。大黄狗也凑上来,吃的摇头摆尾发出呜呜的响声。

回家吧!我家住在屯东头,老远望见母亲站在路眺望,“我们回来了!吃到白糖了!”怎么回事臣子怎么哭了呢,母亲问道。小伙伴都抢着说事情的经过。喜臣又抹开了眼泪,哭着抓着母亲的手说:“大婶你送我回家吧,要不我爸能打我呀。”“孩子我送你行,可是我走了,他不还是打你么!”怎么办呢,我们面面相觑,突然母亲说你们都上屋,我告诉你们话。我的弟弟妹妹都围拢过来,母亲神情凝重慢慢说道:“你们张大爷脾气不好,要打你臣子大哥的,这个年他家也没法过了,咱家这糖今年不吃了,给臣子拿去吧,你们嘴都严实点喲,都不要告臣子爹妈。”我的弟弟妹妹都转过身去,我分明看到他们眼里噙满了泪花。

大约傍晚时分,我家大黑狗汪汪叫,母亲出去看狗,迎进屋5个大人,也就是白天那个5个小伙伴的父亲(除了张喜臣的父亲)。刘大叔手里捧着一个纸包放到炕上说:“我家大黄狗到家给食不吃,就是喝水,喝了半洗脸盆子水,一问三子才知道臣子把糖撒了的事。大嫂这是我们几家匀出来的白糖。”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心口热乎乎有点喘不上来气。母亲拿出来一盒九分钱的香烟,金葫芦牌,来招待大家。然后打开箱子,拎出一个小布袋,捧出来5捧木耳,用黄纸包好,大约每份一两左右,分给大家。大伙都推辞不要,说:“你家老太太那么大岁数采点木耳不容易,搬到北山里,一走就是七八年,大伙都想他们。”母亲执意要大家收下,临走,岁数大的张大爷说:“兄弟媳妇过年好!”其余四个叔叔异口同声:“大嫂过年好!” 送走客人,母亲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把白糖分成五份,弟弟妹妹端起小碗刚吃一口就哇哇大哭起来,是馋的太久乐极生悲,还是白糖失而复得呢?母亲笑着,我能看懂那是苦笑,充满了对孩子的怜爱,自责自己没钱给孩子好的生存条件。那能怨您么?那是大环境使然,谁家都不富裕。

“爷爷,爷爷你怎么哭了呢?”孙子仰头望着我。

“爷爷没哭,是油烟呛到了...”我扭头望着窗外,今夜星光灿烂,今夜无眠。

回忆往昔作文提纲【二】

简爱是一个孤儿,父母双亡,她寄人篱下,舅母对她所谓的照顾只是为了去世的丈夫里德先生的遗言,实际上她视简爱为眼中钉。在这座房子中,简爱忍受着各种歧视和虐待。舅母将她和自己的孩子分别对待,不公平的事情时常发生。终于有一天,简爱被送到了一所“学校”----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中的规矩可以说是不近人情,苛刻的教育,恶劣的生活条件,还有冷漠的院长……唯一的知心朋友海伦患肺结核去,生活对她有太多的打击,但她在善良的谭波尔小姐的开导下走出了阴影,生活还得继续。

海伦后孤儿院改善了生活条件。在新的环境里,简爱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孤儿院中任教两年。谭波尔小姐离开孤儿院后,简爱也做好了离开的打算。她登广告谋求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与她联系。在桑菲尔德,简爱的学生是阿黛勒,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是阿黛勒的监护人。

简爱与罗切斯特虽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却被对方的智慧和人格深深吸引……罗切斯特向简求婚。然而就在二人婚礼上,梅森先生却指责罗切斯特----一个有妇之夫。简逐渐了解到真相,还有住在三楼的罗切斯特夫人伯莎。出于道德,简不愿与继续婚礼,她离开了桑菲尔德。

她流浪到了一个沼泽地,险些饿,幸好圣约翰救了她。

这位仁兄其实是简的表兄,简的叔父前给她留下一笔钱,她愿意把钱平分。约翰多次向她求婚,但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宗教信仰。简拒绝了他,决定回去寻找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成了灰烬。伯莎纵火后自,罗切斯特致残。

简和罗切斯特重逢,两人终于放下一切,抛弃相貌、金钱、名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中的主人公简爱贫穷,瘦小,相貌一般,她并不可爱,但她向往自由,渴望得到尊重,她对人生有独到的见解。她有着仁慈善良的本性。虽然舅母对她曾经是过分的对待,在她将之际,简还是放下怨恨,选择了宽恕。

她敢于求爱,有自己的爱情观。圣约翰向她求婚,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并不是真正的爱情。面对残疾的罗切斯特,她强烈地诉说着自己的想法,“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一个在你眼里可有可无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冷漠无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我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片面包从我口里夺走,把仅有的一滴救命之水从我杯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如果上帝曾给了我一点儿美丽丰富财产,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通过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之躯跟你讲话----而是用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对话,就如同我们离开了尘世,穿过坟墓,一同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我们彼此平等----就如同我们的本质一样。”

作者借简爱的口,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在当时,社会依然是歧视女性的,就连出版作品,作者都小心谨慎地选用了一个男性化的笔名,因为她以前吃过这样的亏,甚至被侮辱,因为“写作不是妇女应从事的职业”。

“我们彼此平等----就如同我们的本质一样”不仅是简爱的心声,更是以作者为代表的女权维护者的心声。在这部作品里,几乎所有女性都是平等的,包括伯莎。伯莎确实被罗切斯特所禁锢,但她是简爱在作品中的另一个表现。简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也有。伯莎和简爱都是罗切斯特夫人,她们都深深地爱着罗切斯特。简爱希望离开桑菲尔德,因为那里是她和罗切斯特的地位标志----她是仆,罗切斯特是主。伯莎烧了庄园,正合简的心意。简爱不美,伯莎把罗切斯特弄成残疾,正好“平等”。只不过简爱是正义、善良的化身,伯莎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冷漠、残酷。两人一阴一阳,两个极端,却达成了一致的目标,最后伯莎自,将罗切斯特让给简爱,让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伯莎退场,简爱也代替了她,成为罗切斯特夫人。这仅仅是巧合吗?似乎有些过于完美吧?

这正是反映了作者对平等的追求和强烈的渴望,这也是当时社会的需要。可以说,伯莎就是简爱,她就是简爱的另一个人格,在故事中她推波助澜,满足简爱的一切愿望。在现实中女性不可能实现的,作者都在作品中实现了。

后人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当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这的确是一个抨击。我们也确实能从简爱身上发掘出这样的闪光点----不卑不亢,本性善良。她所追求的平等、自由、尊严,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在追求的,并且今后还会继续追求下去。

回忆往昔作文提纲【三】

1.对象:文中说明的.对象

2.特征: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打比方:生动地……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列数字:准确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