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美德满分作文(以美德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人物美德满分作文(以美德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25 20:11:39
人物美德满分作文(以美德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人物美德满分作文【一】

美德,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认识美德,并拥有它这个问题不简单,《美德少年》给了我答案。

《美德少年》教我们怎样拥有美德,它分1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主题。资料有“我有好习惯”、“我们爱学习”、“尊重每一个人”、“微笑应对每一天”等。这本书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美德,怎样才算拥有美德。

读过这本书,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他拥有美德,他就不会失败,美德会帮忙他。别人愿意跟有美德的人交朋友,也愿意帮忙他。而且美德会感染人。就是说美德不仅仅能让你成功,还能让别人喜欢你,让你周围的人受益,岂不是很好。

《美德少年》中,伟大领袖的故事我最欣赏。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好习惯,好习惯使他们能很好的为人处世,并且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所以说好习惯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叶圣陶爷爷说过,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为什么说这两种习惯养成不得因为它对自己对他人都无益。这样我也明白了,好习惯不仅仅对自己,对别人也有益。

说到底好习惯就是美德,有了美德,才有好朋友;有朋友帮忙,你必须成功。所以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派上用场。

人生是条漫长的路,美德就是一盏指路明灯,灯光亮一些,黑暗就少一些,有了这盏灯,你就不再害怕旅途中的黑暗,重新看到前方的光明。

人物美德满分作文【二】

昨日晚上一到7:30,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调到优漫卡通卫视,准时收看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标兵”的颁奖晚会。

颁奖晚会由我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主持,晚会上勤学好问的居政、用生命书写童话的成倩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使我感动的还要数为挽救母亲的生命,毅然捐献骨髓的邵帅。

邵帅由于1岁那年父母离异,他从小和母亲邵丹一齐生活。5岁多时母亲为了维持生活,到北京打工,邵帅与姥姥、姥爷生活在徐州。生活刚刚好点,谁明白,20xx年初,妈妈突然被检查出患有白病,为了更好地陪伴妈妈,邵帅央求姥爷到当地教育局办了休学一年的手续,来到北京照顾妈妈。在医院里,邵帅就像个大人似的照料着妈妈的生活起居。他从医生那得知要想治好白病务必进行骨髓移植,年幼的邵帅主动向医生提出捐献自己的。医生的护士都被他的孝心和勇气所感动了。20xx年医院成功地为邵帅的母亲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如今14岁的邵帅已经是中央工艺美院附中的一名学生,他还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他说妈妈是他最好的模特。看到这,我感动地哭了……

邵帅的孝心和无比的勇气感动了无数人,在社会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想想邵帅,再想想我们自己,有着幸福的家庭,却还不明白珍惜,不但没有好好地孝敬父母,有时还很任性地跟爸爸妈妈耍脾气。从今往后,我必须要以邵帅为榜样,争做一个充满爱心、孝心的美德少年。

人物美德满分作文【三】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是中华民族古老礼貌的发祥地之一,而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以前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孔子的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视: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能够不离经叛道了。这位伟大的圣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才能够被后世所仰慕和崇敬。

而在近期举行的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再一次为我们展现了山东的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与礼貌美德的大力弘扬与精心传承。每一位选手无论输赢,都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为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文化修养。他们丰富的国学知识和谦恭有礼的道德品质无疑将成为山东省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山东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孔子、孟子、庄子、诸葛亮、王羲之等古代名人的家乡都是山东,他们都对中华文化甚至是世界礼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具一格的山东方言趣味横生,让人忍俊不禁;以吕剧为代表的山东戏剧包含着浓郁的山东风情;极受人们欢迎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鲁菜,也出自山东省。生活在山东,就就应深切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的种种风俗,宣传家乡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使山东省不仅仅能够享誉全国,更能为世界人民所耳熟能详,这才是对于家乡的真正热爱。

人物美德满分作文【四】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xx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