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900字作文(路的作文600字)

路900字作文(路的作文6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15 02:49:10
路900字作文(路的作文600字)

路900字作文【一】

还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带着稚气穿上了中学的校服,心里对即将来临的初中生活感到无比的兴奋。然而,初中校园生活的第一天,却冲刷了我所有的兴奋。当初中老师在讲台上用不同于小学老师的讲课方式来授课时,我的脑海里像是被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雾气,而我用尽全力,却也拨不开那团阻挡我前行迷雾。我焦急了,这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小学与初中的区别,在初中的课堂上,老师不会再苦口婆心地劝我们抄笔记,不会再大声地呵斥我们要安静,同学们不会再一板正经地坐着……然而突然改变的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不由自主地对初中生活产生了抵触。

直到有一天,班主任陈老师找了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的门,老师便亲切得走了过来对我说:“来了啊,坐吧。”我有些拘谨地伸手把在我旁边放着的椅子拖到我身后,坐了下来,小心翼翼地问:“老师,不知道您叫我来是有什么事吗?”只见老师一脸和蔼地说:“最近见你上课经常走神,是不适应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听到这句话,我的心中泛起了一圈涟漪,不由得对陈老师的一语道破,产生了敬佩之情。我点点头,然后把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用倾诉的方式全部都说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一直都认真地听着,并没有一丝丝的不耐烦。说完以后,陈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其实,凡事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中时比小学要辛苦得多,慢慢就适应了,至于周围的环境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管住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扰,相信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的,加油,相信自己能行的!”听完了这句话,我脑海中的那层浓重的雾慢慢地散去了,我仿佛又看到了,人生前行的道路上充满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我将带着老师对我的期望,带着我自己最初的那个梦想,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地前行下去。

路900字作文【二】

在黑板擦和粉笔的共同飞舞中,在老师深深叮咛,无微呵护中,多少位老师印在莘莘学子心中啊——题记

她,五(一)班的班主任李老师。一个普普通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语文老师,然而,我们被她吸引的是她身上展现出的无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带病坚持上课、批改作业;注重我们学习潜质的发挥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有一天,我来到教室,突然发现平时陪着同学们早读的李老师不在。后来听见同学们说,李老师感冒了,嗓子哑得很厉害,医生给她开了一个星期的病假。第二天,我没想到李老师竟然来上课了。她无力的靠在讲桌旁,声音沙哑,显得非常憔悴。到后来,李老师每说一句话都似乎是竭力喊出来的,那时候是个阴天,我坐在教室还感到阵阵寒意,我看到李老师苍白的脸上冒出汗珠。下了课,我有事情去办公室,看见李老师正靠在椅子上,手里还捏着一支红笔。唔,李老师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呢!并没有休息了。我顿时感动了。

李老师还注重我们阅读量的扩大。在班上开了一个图书角。有一次,我、邵邵、邱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李老师对我们说,班上要成立一个图书角,由你们担任管理员。邵邵,你从网上搜集一些图书管理制度。邱邱,你做一个借、还、捐书的记录登记表。朱朱,你把登记表打印出来。看得出来李老师是花了时间,精心准备了的。

几天后,“小树叶”图书馆成立了。成立第一天,李老师就捐了好几本书,并鼓励同学们多看书。从此以后,我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就连那些平时爱调皮的同学,一有时间,就会捧起一本喜欢的书,开始认真地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在班里举行的辩论和演讲会上,同学们一个个像“饱读诗书”一样,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都派上了用场。

李老师非常注重我们的健康成长,对个子瘦小的同学,李老师总会把自己午餐盒里的肉给她们夹一些;对胖得同学,李老师总会给他们夹些菜。最后,自己餐盒里只剩下一点点饭菜。每当我们问李老师为何自己不多吃一点的时候,李老师总是笑着说:“我多吃了会长胖,你们吃多点就会长高。”我看着李老师的笑容,突然有些哽咽。因为李老师一点都不胖啊!

哦,感谢您,我们的老师,是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路900字作文【三】

我家附近,有一座桥,因地势较高,人们需要沿桥边平行的一条道路,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转到那桥所在道路,再沿路上桥。在这两条平行的道路之间,种上了绿化,远远望去,这片草坡就像一片碧绿的地毯。

桥下,是21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每天都有很多人下车上桥,也会有很多人下桥来坐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从草坡上穿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横穿绿化,渐渐地,这片草坡上出现了好几条小路,露出了黄色的泥土。

还记得那时,我为了完成班主任周末布置的环保小调查,在爸爸的陪同下,等候在桥上。

看到有个叔叔从小“路”走上来了,我抢上前去,问道:“请问您为什么要从这儿走呢?”叔叔很诧异,但看了看拿着纸笔的我,还是回答道:“这儿走更方便。”

又过了一会儿,一位爷爷提着自行车走上坡来,我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告诉我:“这里近。”说着把车往前一推,翻身上车,走了。

随后,我又问了几个人,回答不外乎“近”、“方便”、“省时间”之类的答案。

问题源头找到了,我于是写了一篇《环保小调查》,介绍这次调查的情况,并建议,沿草坡修一条小路以方便行人,或在前面再增加个出口,同时开展宣传教育,对践踏绿化的行为加以劝阻。

令我高兴的是,我的建议很快被社区采纳,在公交车站旁修了一条上桥的路,人们从这里踩着石板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方便多了。而前面坡度稍缓处,又多修了个出口,两个路口,一来一往,车辆进出也有序多了。过了一段时间,绿化带里的几条小路又惭惭泛出了绿色,到现在已看不出那些曾经的露出黄土的小道了。

我有时在想,假如不修那条上坡的道,改成竖一块爱护绿化的小牌子,能不能阻止大家横穿绿化带呢?结果可以想见,因为沿草坡上桥确实更加方便,人们还是会有理由选择方便的路,即便那是一条并不是很舒适的路,时间一长,这样的路可能还会再多出几条。而修一条“走的人多”的路,既顺应民意,方便了大家,也能避免更多的绿化变成小路。

由此,我联想到,生活中“路”很多,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多考虑大家的感受,走什么样的路便不难选择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