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新希望的作文(2023语文作文范文)

关于2023新希望的作文(2023语文作文范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1-22 18:23:27
关于2023新希望的作文(2023语文作文范文)

关于2023新希望的作文【一】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青春的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把从珍爱的财宝到他拥有的土地,几乎全部都给臣下分配光了。

群臣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感奇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陛下带什么启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只有一个财宝,那就是‘希望’。”

据说,庇尔狄迦斯听了这个回答以后说:“那么请允许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而且臣下中的许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我的恩师、户田城圣创价学会第二代会长,经常向我们这些年轻人说:“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失败者。”

人很容易遇到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挫折下去,或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怨恨他人,结果落得个唉声叹气、牢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的人生欢乐。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里一直抱着“美梦”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抱有“希望”活下去,是只有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人生的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信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畏困难,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只有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关于2023新希望的作文【二】

我向往雄鹰,直冲长空,任自遨游;我向往蜜蜂艰辛勤苦,酝酿幸福;我向往鱼儿,驰骋河水,放纵自由。可是,究竟仅仅只是向往吗?

我忘了,原来我所向往的,它们别无所求,它们义无反顾,因为他们都有目标,有追求,还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希望。

它也许只是为了窗外的小树能够抽芽,也许只是为明天的白云更加纯净。而现在,它在我心中用绵绵不绝而又微弱的声音呐喊我,我彷徨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慢下脚步,往背后起点走去……

它在我心中用络绎不绝而又渺小的声音呼喊我,我却视而不见。它不会让它所答应的听到一切,也许它做的一切都是他所不在乎的,可是她依旧倔强而孤独的向上生长。完成那个答应也算应了自己的希望,应了自己的希望也算没辜负那个承诺。

我的希望是这样纯粹,没有任何理由,有些东西就是如此纯粹的固执到没有任何理由。

就是因为这种固执,迷惑了我,让我忘记根本就没有永远,让我忘记了时间不答应任何人的请求。但是在很静很静的时候,还会有小声的祈求:要永远这样下去啊…

找不到了,是丢了吗?我有好多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交织串联成我的懦弱。

正因为有期盼,所以不甘放弃,带着希望不是吗?

希望自己勇敢一点,让回声响彻山谷,让鱼儿淅沥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希望自己大方一点,让眼睛抬头仰望装满大海;希望自己积极一点,自己走向自己原来想去的地方;希望自己自信一点,让风带自己去蒲公英盛开的地方……

希望曾经希望的能够定格在这一瞬间,一直这样下去。

你知道吗?多少次对你置之不理,我心中白般难受,遗忘真的做不到,所以,我终究凭自己,找回了你。

在我心中,最美的不是放晴天,而是小雨天带着你躲在屋檐下静静待雨停。

关于2023新希望的作文【三】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