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中国崛起的过程作文素材)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中国崛起的过程作文素材)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20 16:48:14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中国崛起的过程作文素材)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一】

我们看到作为国家主流新闻媒体对于当今500年内世界风云变换的国际舞台的评价,其中不乏过去我们一直回避的尖锐问题,确实叫人领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和激情。

不过,对于一直关注近代历史的读者和观众而言,其实,系列片中的许多观点已经不算新鲜,比如,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在不同的大国崛起历程中的特殊作用,比如对于自由经济和政府干预在近代经济学和国家治理领域的争论和实践,还有就是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对于新兴国家的借鉴价值。但是,对于深入思考的观众,这个系列片是否正在回答了片子开始提出的问题:大国崛起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

从最后一集,我们是否得到一个答案,就是最先找到适合于本民族发展道路且最符合其所在时代核心竞争力要求的国家,最有机会在强国竞争之林取得成功、乃至最终的优胜。

可我们回顾系列片提及的几个国家,一方面对于促成其成功的部分原因可是理解,但是我们其实未必真正看到其被新的大国赶超乃至取代的“衰落”的原因,也就是帮助新兴大国崛起的另一部分外因。

比如,介绍荷兰的崛起之后,仅仅是提到他们在经历其颠峰的全球贸易扩张之后突然中止了扩张的步法,随着荷兰威廉三世入住英国,荷兰的大国之运似乎也随之被转移到大英帝国之手。为什么荷兰的崛起到了一定颠峰就停滞了?记录片没有给予回答。

实际上我们知道,对于既成大国而言,任何新兴大国的潜在崛起都是一种重大威胁,这意味着资源的再分配乃是自身优势地位的削弱。所以,只要可能,既成大国都会千方百计阻挠新兴大国挑战其霸主地位。这一直都是新兴大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难题:如何处理好同既成大国的关系。

就像中国俗话所言,“饿的骆驼比马大”,如果新兴大国的崛起之路上充满了这类既成大国的刁难和阻挠,其发展的经历一定波折而坎坷;万一压力过大,甚至会被扼在崛起的摇篮之中。

那么,是什么因素帮助那些新兴大国最终成功崛起呢?往往正是那些既成大国的衰落,使得他们既丧失了以前的国际视野又失去了掌握全局的能力,导致新兴大国乘隙悄然崛起、一鸣惊人,一举将自我陶醉的.旧霸权推下神坛。

而这样的历史机遇,历史上又有几回呢?记录片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

我注意到,片子一再提及“核心竞争力”,同时对于当代的文明发展归纳为,在科技领域掌握核心竞争力就是成为当代大国的秘诀。我不得不困惑,凭什么在当代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某个后发国家能够取得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既成大国们优越的“核心竞争力”呢?特别是在科技领域,我们知道这是最重视积累的领域,没有厚积哪来博发?恰恰在这个方面最不能保证新兴国家取得核心科技竞争力。

另外,如果回顾世界历史,是不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就当然地可以崛起为大国?哪怕仅仅看中国的历史就知道未必如此,因为没有人否认大宋的科技不仅仅在中国,哪怕在但是的世界领域都是傲视群雄的,可惜呀,偏偏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击败。即使是世界历史上看,很多国家或民族都曾经在科技上耀眼无比,例如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世界,可谓积累了当时西欧和中东文明的精华,偏偏那里没有孕育出世界性的近代大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记录片经常引用保罗&S226;肯尼迪的论述。他也在片子最后一集里提出,对于大国崛起的秘诀,可能文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记录片的编导们对此也一带而过,未能详细分析。

文化是什么?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还是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的混合体,都是文化么?

那么,我们不由得要问,我们当代中国的文化又是什么呢?

所以,对于这个记录片的反思,我想又不得不回到清末民初的讨论:器物优越导致国家强大,还是制度先进保证国家兴盛,或者应该是文化优势促成了大国崛起?

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记录片编导的模棱两可实际上把整个记录片的立义给贬低了!

开始还推崇了荷兰的商业文化,慢慢地变成欣赏英国和美国的制度,可到最后竟然高呼“技术万岁”,堕落到器物层面的低级崇拜。

遗憾地把整个记录片自我贬低到物质-技术崇拜的层次,极大的辜负了人们的关注,小看了观众的认识能力。

由此可见,这个记录片纯粹是一个未完成的作品,是一个半拉子的文化工程。如果仅仅是这些东西,未必对于中国的发展有太多的借鉴价值。至于没有播出的部分或者是“此处删节×××字”的作品,也不知道何时才可以看到。期望应该是在不远的将来吧。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二】

《大国崛起》充斥着美化殖民主义的言辞,对殖民人物往往赞赏有加。哥伦布被誉为“英雄”,麦哲伦被冠以“勇士”。麦哲伦的确是“勇士”,在入侵菲律宾时,狂妄自恃,率领一小股“远征队员”向目坦岛上的居民发起进攻,结果被愤怒的人群所。至于哥伦布显示了什么样的“英雄”本色,让我们仅仅引述一段历史记载加以说明。“到了1496年,即在哥伦布初次来到海地后的第四个年头,海地泰诺人饿、累、病、自而和被西班牙殖民主义强盗砍而的泰诺人,就达全岛人口的三分之一,即三十万人中的十万人。”

又如,《大国崛起》在谈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形象时,可谓激情飞扬。女王在万国博览会上兴奋得反复讲:“光荣、光荣、无尽的光荣”。“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英国的荣光”;“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女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力量,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第4集)但是,纪录片却只字不提正是在这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将屈辱强加给中国人民,把中华民族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恰恰是这个“什么都不做的女王”,于1877年兼任印度女皇,把所有印度土邦王公都变成了她的臣属,确立了英王的最高权力地位。

《大国崛起》在谈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新大陆上的生活,为什么没有在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中延续下去?”(第10集)请看这里的措辞:“田园牧歌式的氛围”!让我们引述一段史实,看看新大陆的生活怎样地“田园牧歌式”。“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俘获一个男子得105镑,每俘获一个妇女或儿童得5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

这就是《大国崛起》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式的氛围”。

《大国崛起》对美国的“西进运动”也是极度赞赏。“那是一段历时近一个世纪、漫长而艰险的历程。到达西部的人们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荒漠。他们必须在这里学会生存,而且要一代代地生存下去。”“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它,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19世纪末,经过开垦和耕种的大草原变成了沃土桑田,曾经荒无人烟的西部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粮仓。”(第10集)这里提请读者注意《大国崛起》反复强调美国西部曾经是无人的荒漠。这样的话,老实说,连严谨的美国资产阶级学者都不会讲。

让我们看一看尊重史实的学者们是怎样写的。“西部的开拓是在剥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过程中实现的。对特库姆塞领导的泛印第安人运动的镇压,结束了东部印第安人联合抵抗白人侵犯的历史。在1830年代,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中西部农业商品生产和南部棉花种植园经济的扩大使白人扩张主义者急切地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1830年国会通过了《迁移法》(Removal Act)。这是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法律依据。印第安人部族如索克斯(Saux)和福克斯(Fox)人在酋长黑鹰领导下进行了反抗斗争,于1832年试图返回伊诺斯西北部的家园,遭到伊利诺斯州长派出的民兵的戮。住在佐治亚西部至密西西比河和向北到北卡罗来纳西部和田纳西东部的四大印第安人部族奇卡索人(Chickasaws)、克里克人、乔克托人(Chocktaws)和切罗基人进行了抵抗。佛罗里达的塞米诺尔人也一直顽强抵抗,但都遭遇到失败。1844年,美国东部的3/4的印第安人被迫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而未迁走的30000印第安人大多留在苏必利尔湖的偏远地区。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这段文字摘自杨生茂、陆镜生著《美国史新编》的第160-161页。这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以上史实大学文科生是应该知道的。为什么《大国崛起》的制作者们就不知道呢?《大国崛起》这种无视历史事实、美化殖民主义的地方不胜枚举。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三】

前两天断断续续地看了《猩球崛起3》对于剧中进化似人类的猩猩,以及人类因为基因实验,没有尊重大自然,最后全军覆没的结果唏嘘不已。

一部电影响能续拍到第三部,固然可能想到前两部的口碑肯定是不差的,尤其是第一部的开山之作,如果没有好的评价,再续拍的可能性就小了。

所以,我点了《猩球崛起1》,看到简介上描述特点上有:“悲剧”二字,我观剧的状态中有了戒备之心,因为我不太喜欢看悲剧,可是又不想错过一部好电影。

当开头看到主人公把猩猩做实验的时候,想到后来可能出现的悲剧情节,似乎已经有了伏笔。这种忐忑纠结的心情在“猩一号”凯撒的母亲因为想保护它,本能地护子,产生了攻击人类的行为,最后被射击的情节中,觉得心口微堵,即使是小动物,它们也有感情,也有护子天性。

刚出生的凯撒被博士带回了家,看到它被细心地呵护培养,既为它感到开心,与此同时,这时的温暖也在为后面可能出现的悲剧情节起一个巨大反冲力,观影的感觉也受影响。

果不其然,智力超群的凯撒在保护男主人公患阿兹海默症的父亲时,误伤了邻居,结果被送进了猩猩看护所。

在那里凯撒因为与众不同,因为穿着人类的衣裳被同类们欺打。凯撒想家,想着男主人公可以带他回家,可是主人公却因为条条规定,一直没能带它回去。

最终,凯撒终于觉醒了,它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懂得不能再去依赖别人,它开始准备逃离,并且把看护所里被用来当实验的同类们一起救出牢笼。

影片的三观很正,那些没有爱心的人终究是受到了惩罚,可在凯撒领军回它的“红树林”的途中,还是误伤了不少人。

凯撒最后进化到可以说话了,它也用人类研究出来的药品让自己的同类学会了直立,可是人类却因为自己这种自制病毒,已经开始陷入了危机之中。

一部好的电影,真的有很多点值得去深思。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四】

昨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猩球崛起》。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基因科学家威尔·罗德曼为了治疗人类神经萎缩类的疾病而研发出来的一种药品,该药可以治疗老年痴呆一类的疾病,于是,新药在黑猩猩身上做实验时,人们发现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智力,智力达到人类水平,这只实验成功的黑猩猩生下小猩猩后,为了保护孩子母性爆发,袭击了工作人员最后被害。之后,研究所被迫停研究项目。为了救小猩猩,威尔收养了它并去名为凯撒。在喂养凯撒过程中遇见了动物学家凯洛琳并相恋。

凯撒因为遗传母亲的基因,从小就十分聪明,同威尔一家人一直幸福的生活着。威尔看到凯撒的实验结果后,便给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注射了同样的药品,奇迹般的大脑恢复了攻能。但数年后威尔发现人体对这种病毒产生了抗体,威尔父亲的病情产生了恶化。

威尔向上司展示了药品成果,要求用更猛烈的病毒进行实验。便将药品带回了家。在一次误伤中,凯撒被迫与威尔分离,并送进了看护所。从此凯撒便对人类产生了敌意,就逃到了家中,拿走了威尔的成果,在看互所中打开所有的大猩猩都变的聪明起来,便于人们开始了大战……

从这部电影中,让我明白了人类要与动物做朋友,我们共有一个家园,一个地球。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五】

《大国崛起》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褒扬,可以说达到了迷恋程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盛赞之中。《大国崛起》给了《国富论》异常高的地位,着墨极为厚重,不仅大量引用亚当·斯密的原话,而且排出强大的专家阵容叠加赞赏。让我们摘取几段精辟文字。“‘自由竞争’这个今天已经被人熟知的概念,成为贯穿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石。”“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亚当·斯密对英国的贡献。这一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对于这一轮新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第4集)

对《国富论》是如此热情,而对《资本论》却是那般冷漠,只字不提。不错,《大国崛起》也讲过市场经济的弊病,但却强调其弊病已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治好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形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第11集)

写中国崛起的作文800字【六】

每个人都想让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动物也不列外。它们同样想要过和平的生活。但是,一些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和贪念,不断捕动物,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使得不少动物遭受着灭顶之灾,因此不断上演着人类和动物的战争。

《猩球崛起》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一个实验室中,人类的科ji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科学家们正在研制让猩猩变得更聪明的新药物。他们把许许多多的大猩猩都抓起来,在它们身上做各种实验,毒了很多的猩猩,有一天,一个黑猩猩趁机逃出来囚笼,向工作人员发起了攻击,人类无奈之下,只好开枪射了这只黑猩猩。

凯撒--就是这只黑猩猩的孩子,它天生聪慧,智商超群,在人工的照料下慢慢长大。因得知自己的母亲被人类射,他从实验室中偷来了能够变聪明的药物分给其他的黑猩猩,与大伙儿一起逃出了监狱,走上了复仇之路。

于是,凯撒运用它的智慧,带领着其他猩猩与人类展开了一场殊搏斗。最终,黑猩猩成功的占领了森林公园,成功的完成了复仇计划。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我们人类的野心这样继续下去,真的会像这部电影所预知的一样,地球上的动物们就会奋力反击,让人类享用自己种下的恶果。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能因为我们人类的强大而为所欲为。

多一份爱心,少一份贪婪。珍惜生命,保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地球,才能使世界更长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