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作文范文(关于得失的满分作文)

得失作文范文(关于得失的满分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17 03:41:05
得失作文范文(关于得失的满分作文)

得失作文范文【一】

牺牲你一人的利益换取天下人的利益,你,愿意吗?

身着胡服,怀抱琵琶,身形单薄的一绝色女子缓缓走来,“愿意。”二字说得温柔而坚定。

匈奴首领向当朝天子请求和亲,她决意出塞。她深知和亲若成,万民太平;若不成,必致战事,从此以后百姓的安宁,整个民族的安危将系于她一身,而她失去的,将是她远离故土,再无归期,像唐人感慨的: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凄凉的背影,未知的前程,她将以她的毕生幸福为汉朝百姓筑起坚固的堡垒。

那么,连古时不习诗书的弱女子王嫱尚且能够深明大义,为了整个国家以及无数百姓而甘愿放弃她的毕生幸福,那么我们又怎能说“不愿意”呢!即使个人利益再重要,但对于无数百姓的利益,一个民族的利益来说,却又是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仿佛沧海一粟。那么在大与小之间的取舍,也就不言而喻了。

须发尽白,手握旌节,身形萧索的一迟暮老人缓缓走来,“愿意。”二字说得嘶哑而决然。

天汉元年,匈奴示好,放回曾扣留的汉朝使节,他亦率使团出发,送还曾扣留的匈奴使节。他深知此行前途未卜,但他依然率部动身,带着不舍与依恋。匈奴内部叛乱,副使张胜参与,累及于他。匈奴单于劝降,他却自刎明志。而后被扣押十九年,白了须发,却誓不归降。待他回国时,妻子改嫁,他效忠的君王已逝多年,他又可曾后悔?

支撑苏武十九年的,便是自己身为汉朝使节,必不辱使命。他背负着整个国家和朝廷的尊严,但他未曾后悔。十九年的青春年华,就那样逝去了,换来了汉朝与民族的颜面尊严。一个人所受的折磨与屈辱,在整个民族利益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总是听说“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之前总觉着有些夸张,而如今细细想来,却是于这篇文章再合适不过的了。总是说个人的利益是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的。这句话没错,但我认为那是在不与民族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旦发生冲突,那么面对摆在眼前的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面对这一小一大的选择,我们应当选择的无疑是民族利益。即便是再自私的人,看到无数个人利益叠加起来的民族利益,再看看自己的利益,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吧?

在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选择前者,并不是我们有多伟大,而是良心使然。

既已明确了选择,它们之间孰轻孰重也就明白了,同王嫱苏武想法一致,我也认为民族利益是无数个人利益的集合,远在个人利益之上。

得失作文范文【二】

济世二字,是给全天下人讲的,全天下人都得实行。人在世上活着,小时候拼命读书,无非小则为了日后能过上好的生活,大则为了救国为民;长大后拼命地挣钱,无非小则为了挣钱养家,大则为了能够养活平民百姓,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济世。济世可以是小圈儿,局限在一家子里,大圈儿则是为国为民,能够做到这样就非常厉害了。

济世,说白了,就是能够使别人脱离困境,或者是帮助别人,真正从思想,精神上改善别人生活,为人着想都是属于济世。如此一来先从“得”与“失”说起。

其实人的一生中总脱离不了“得”与“失”。

何故此讲?仔细观察生活的人可以发现,在你得到一件东西时,你在无意中也会相应地失去另一样;在失去一件时,冥冥中又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另一件事物。此为人生的规律,除非一个人没有了追求,生活也自然将他抛弃。

譬如,在你中****彩,或者在其他方面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钱,若处理不妥当,不想把其分与人,接踵而来的就是一件件坏事,倒霉运就来了。会莫名其妙地生场大病,有的亲朋好友会远离你,或者做事老感觉不称意。在得到一笔钱财时,无意中就得失去另一些东西。你帮助别人,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但别人会感激你,得到的是人脉的好转。再说点明显点的,譬如,一个女孩(或男孩)从小娇生惯养的,没受过别人的气,人人都迁就她,小时候生活得很舒服,她在小时候得到的是无忧无虑的快乐,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相应的,长大之后,没有能力,就算有能力了,也不懂与人相处,受人一点气就喊生喊,有一点挫折就被打垮。于是找不到工作,挣不了钱,或被人排斥;有的早恋,提前享受爱情的滋味,于是早早地结了婚,家境不好,又无能力养孩子,夫妻矛盾,互相讨厌,便造成亚洲离婚大国;或是涉世未足,不懂教育下一代,下一代教育不好,又害了几代人,几代人觉得自己生活差,便去怨父母,如此循环。小时候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长大了便一次性“回报”给自己。来对比得与失,得的是一时,失掉了一世,哪个更痛苦?无疑是“失”了。

俗语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按我的'理解,即“不是不失(得),时候未到!”贼为什么要偷东西,为的就是想得到钱,但他犯法了。日后被警察捉住,失去的是一生的自由。像“牛市”一升就升到全股之首,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一跌就到了谷底。运动员,得了金牌,若不能正确处理,一定遵循“物极必反”,不能再得。韩信,在他成为一国大将军前,曾流落街头,受过胯下之辱,正因受过“失”的折磨,才能享受到日后的“得”。成功与失败的背后亦遵循此理,每个名人背后的付出是与现在的成就成正比的!

平时许多人有“横财”,总是莫名其妙地丢钱,“小鬼拍门”,无端端被罚了几张牛肉干,这是种“失”,意味着你以前得到过什么好处了,需要额外付出;或者是意味着“横财”之后你会得到些好处。有一家庭,家境遇到了许多坏事:“失职,经济困难……”在自己身上虽然仍那么倒霉,但是妻子对自己更体贴,孩子更懂事了,这也是“失”与“得”。

所以,为了让“失”减少到最少,“得”到,首先在得到或失去的时候,去好好地思考如何济世,因为济世是一件善事,善能够改变人的命运,际遇与人生,使人调节在相对平衡的位置上。“得”,济世,就把将要另一面的坏事转换成好事;“失”,济世,就能使人感觉到之后的“得”大于“失”,“失”与“得”相比,不足为奇。

例如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驰名世界的“苹果”乔布斯,他们每赚到的钱,必定会拿出百分之几十去捐给国家,人民,去赈灾,帮助人,济世的钱非常人可比,他们是成亿成亿地计算,因为常常济世,所以才能永保现在的成功。如不这样做后果不堪设想——国家会重点监督着,时不时挑些毛病打压这个企业,那么就很难发展。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济世为人,含糊不得。有的人说自己狗屎运,何不去寻找途径济世呢?把坏事转换成好事,就是济世的好处。

如前段时间的“黄衣哥”,“托举哥”,新闻上大力宣扬他们。他们平时的经济收入,家境状况处于社会的底层,十分平凡。但他们的行为就是济世,这个作用很大,给冷漠的民族打了一强心针,就不只是救了一个小孩,通过媒体的大力报道,等于给千万人上了堂课,日后再发生这些事,千万人又救千万人。所以尽管济世的范围很小,或者仅有几分几秒的时间,它却可以把人从困境中拯救,更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鲁迅,胡适为的是济世,从思想上拯救中国人,从思想上复兴中华,他们做到了,因此我们中国人都敬仰他们!

有人与我说,这些事情不科学,不能验证。我愤然反驳道:“所谓的科学,就是一个恒定的规律与真理。有得有失,符合中国的《易经》,达尔文的《相对论》,怎生不是科学?济世能改变命运,所有教派都主张的事情,所有人实行都人改变人的命运,如何不是科学?非要通过实验才得到的叫科学,那就把科学的含义歪曲。”

我写这篇文章文笔粗俗,俗说:粗俗易懂。我讲几大段关于“得”与“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规律,要想把“失”带来的后果降到最小,“得”增到最大,那就一定要济世。它能改善人的人脉,命脉,变得畅顺。所以我呼吁全世界人齐来济世,为处于逆境的同胞拉一把!

其实人生在世,应时不时地为自己创造“失”的机会,此时的“失”即是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为经历了“失”所以才感受到“得”的喜悦与“难‘得’可贵”。如果既不想济世,又不想承受“失”的痛苦,结果越积越多,“失”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忽然全部来临,此人必定没有信心在跌倒处站气。因为失得太多,伤得太重。

希望这《得与失·济世》能带给人启发,看此文者皆与我有缘。但勿要忘记,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得失作文范文【三】

后来她们来到了温室,当看到绿油油的橘叶下有三个黄澄澄的柑橘时,她们都欢叫了起来,她们喜欢的.是结着橘子的树,可是叔叔却以为她们喜欢柑橘,一一摘下送给了她们。

可以说女孩们得到了幸福,虽然他们失去了欢乐,她们的叔叔又何尝没得到幸福呢?

女孩们把柑橘珍藏了起来,因为它们给她们和叔叔带来了幸福。

幸福是一丝风,

如果你会珍惜,

它会逗留;

幸福是一杯酒,

如果你会珍惜,

它会更香;

幸福是一顿饭,

如果你会珍惜,

它会更美。

不管你是否拥有青春、亲情;也不管你是否拥有健康、荣誉;只要你拥有幸福,你就是世上最令人羡慕的人。

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何必去幻想未来会如何呢?

得失作文范文【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传塞翁有一只很出色的白马,有一天,马不见了。乡邻都来安慰他,塞翁说:“马不见了,不见得是坏事。”过了几天,马不仅回来了还带了了塞外一匹骏马,乡邻都来恭喜塞翁,塞翁却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啊。”又过了几天,塞翁的儿子从马上摔下了,腿断了。邻里又来安慰塞翁,塞翁又说:“这未必不是好事啊!”一个星期后,国家征兵打仗,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的问题,留了下来,得以避免得战沙场。塞翁用得失之心去对待事情,失去了在他看来不一定是坏事。失去了不一定代表伤心,得到了不必太高兴。因为两者是相互存在的。

我们身边的事不也是这样吗?面对槽糕的成绩,没有了奖状的辉煌,却多了一个反思的机会;面对伤害你的人,虽然没有的疼爱,却让我们多了一份坚强;面对艰难的的`高中生活,没有了舒适的环境,美味的饭菜,却让我们学会了独立。这一切不正也是又得有失吗?面对生活,我们要从失去寻找得的痕迹,如荒漠仲的那一点点绿洲,却始终支撑这着我们。

失了我们要寻找得,那么得到了我们该怎样办,怎样处理?

西楚霸王项羽,成就了一番伟业后,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功高天下。不听亚父的劝告,三次放过刘邦的机会,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悲剧。得到了还是同时存在失去,他失去了做人原来的志气,失去了别人的爱戴,所以防治失去就要”不可沽名学霸王”,必须从得中察觉失,不断提升自己,更新自己。

所以,当你下次失去时,不要落泪,因为得在你得身边等候,不要埋怨,因为得失在一念之间。

得到了,要不要顾着自喜,因为失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向你靠近。

记住,有得必有失,得失并存。

得失作文范文【五】

漫漫人生的征程,谁能肯定是得还是失?我想无人能确切的回答。因为上帝在你的左手边拿掉一样东西,那么他将在你的右手边放上同等价值的东西。人生总是得失相融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得而欢呼雀跃,为失而唉声叹气。坦然地接受得失,正确的面对得失,我们的人生才能相融更多的精彩!

居里夫人——这个家喻户晓的伟人,曾荣获两次诺贝尔大奖。按常理来说她对这个奖牌应该十分宝贵才对。然而却有人发现,她把如此难得的奖牌让给小女儿当玩具耍。我想这绝对不是她对诺贝尔奖的亵渎,而是她对名利的淡泊。她没将大奖当作人生进步的终点,而是清醒面对,继续耕耘。她是女人的骄傲,她是科学的魂灵。她干的是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事,所以注定了她一生物质上的贫寒。但是我们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她并没为之而困扰,她反而获得了不少的幸福——一个甘于燃烧的人,是不会计较自身的得失与利益的.,她只会想着我要怎样才能照亮全世界——就像蜡烛,就像星星,就像太阳!

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是这样用自身的“失”换来整个世界的“得”。他仅凭一双手、一双脚,一把锄头、一顶帽子,一个大脑,一个实验室就多养活了全世界4~5亿的人口。得到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依然兢兢业业,潜心研究,又得硕果。然而我们却万万想不到他为了科研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为了世界他们失去了多少,承受了多少,但他们并不为之后悔,因为得到的东西同样有价值。他们不为得而欣欣自喜,不为失而斤斤计较,坦然正确的面对了得失,所以成就了伟大事业,所以大家记住了他们——科学魂!

然而处理好面对得失的心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面对失而几乎崩溃的人随处可见。多少学生为了几次成绩的下跌而撕心裂肺、痛苦难熬。其实回过头来一想不就是上课走神基础不牢或是复习不到位等问题吗?我也曾深陷此种困境,深刻到了这种自卑的后果。所以聪明的人大可自信的认为这真是“小菜一碟”!当然,也有许多骄傲的人因为认识不到“得”的暂时性,所以胜利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就再也没有理智去思考进步了。人生从此步入低谷。其实我们要知道到达光辉的顶点也意味着开始人生的下滑。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亦要居危思安。这样得失才能更好的融合。

切不可孤立的看待得与失。失可能是得的预兆,最高潮兴许就最低潮的开始。试想:如果史铁生将不幸残疾当作人生终点,那何来近代文坛上空一颗巨星的升起;如果周杰伦因被嘲笑蔑视而放弃音乐之路,那何来现代华语歌坛的“周董热”;如果刘翔将赢得奥运金牌作为人生的最高峰,那何来12秒88的新纪录震惊全球。奇迹是靠信念而创造的!得与失的把握全靠我们自身的思考。我们要矢志不移的相信:得失相融,人生才会精彩;得失相融,生命才会灿烂;得失相融,才能迎来满身阳光!

得失作文范文【六】

其实,这何其不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无所有;然后把欢乐、痛苦、梦想、失落、爱恨情仇装进自己行走世间的背囊,还有金钱与地位,利益与名望;但是最后,我们都会离去,什么也带不走。

其实,所谓的空与所谓的满,都是一种物质上的“空”,毕竟我们带不走一切幻影流光;所以,我以为,“空”与“满”是两种心态,前者是悲观、消极的,而后者是乐观、积极的。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对于人生中过程和结果、得到和失去的理解,这是不同的看法的来源。尤其是得到与失去。

我还以为,这两种观念都没有绝对的正确或是说错误,但要看怎样理解。无论如何,都应该以享受人生、感激人生、活出价值为核心才对;否则,说这话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第二只小木桶是这样理解的,它在享受得到的过程,感谢一切对于它的.赋予;可第一只不,它郁郁于失去,为此而痛苦,却没有想到过在“失去”之前的“得到”是从何而来——它自以为天生就要重复失去的过程。了然地,高下立判。

我想说,得到与失去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人生主旋律,老子就曾说过“失之,得之”这样的妙语。既然我们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那么,就应该享受得失,享受得失的过程。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时间,对得起我们的一生;至少该为自己的幸福与满足感活着,才能想到别人——若是对自己的悲欢得失郁郁于怀,那么还有什么心情来关心别人呢?

或许,我们都只能看得清视线范围内的东西,看不到太远的将来;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正视眼前的命运。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得失,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我们无从掌控全部的命运;但是,性格有能力改变你能够主宰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控制得失,无法预料遥远的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看待这一切的心态;如果无法避免现实的惨淡,那就在内心深处构建一个快乐的世界。

第二只小木桶,同第一只一样,只能是一只小木桶,但至少,是一只快乐的小木桶;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渺小的一子,但是,我们照样可以很快乐。所谓得失,其此之谓乎。

得失作文范文【七】

个人得失,很显然是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主义,而民族利益,便属于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主义(或是集体主义也无妨)了。讲讲它们的关系,便从刚学的两条“真理”说起。

第一条, 便是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我想,之所以说民族地位更崇高,是因为它代表了更多数人的利益,反映了更多数人的呼声,一如甲午战败后的“公车上书”,各省举人在捍卫民族利益之时,早将个人富贵荣华抛之脑后。

而民族(集体)利益一直高于个人利益吗?

我想,我们个人与民族的关系极像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那世界利益要高于民族利益吗?恐怕不是。仅看我国外交政策,皆是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根本,辅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等等,就清楚。究其原因,怕是世界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悬殊,民族利益错综复杂,大国政治博弈,热火朝天,小国隔岸观火,顺水推舟;富国珠光宝气,肆无忌惮,弱国狂打太极,左右逢源??

于是,所谓维护世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一句口号而已。

可是,庆幸的是,我们的民族利益还不同于世界利益,民族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从事相似劳动,有着在习俗、文化、思想等人文环境上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着共同的价值选择的人们形成的,比起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上,亲的不是一点半点,共同的积极的奋斗理想,紧密的趋同的利益选择,确保了我们的民族利益一直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相统一的,我们的民族利益因此也将一直高于个人的利益。

第二条, 便是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民族(集体)利益。 个人与民族利益冲突时,问题往往在于他人的利益。而要顾及他人的利益,首先我想到的人人平等的法律。若无法律之保障,则谈不上平等权利、平等利益。个人与民族利益冲突时,也必须服从民族利益。正如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驳斥世界主义者之时所说,当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仍是受压迫的民族,“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也大概如此吧。 但是,毕竟不是法律保障的平等、自由赋予个人与民族这种关系的,相反,究其法律本身,是个体与个体的利益妥协。这种利益妥协,使得每个人与整个民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对立概念,而是一种交融的利益关系。那么,这种利益关系妥协还会有怎样的表现? 回溯历史,我看到了岳飞精忠报国,饥餐胡虏肉,文天祥心系南宋,誓抗元,林则徐“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封建社会,有法律但无法治,毫无人权可言,又是什么让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进行利益妥协的呢?

有人说是封建儒家思想的浸染,我基本上同意,但若推而广之,便是道德意识,民族意识。

一个民族,由其个体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个人的意识、理想逐渐升华,凝聚成一种普遍的、至高的社会道德,这种集体观念必以其气势宏大给人以精神上的引导,这便是个人与民族利益的统一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