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1000字优秀作文大学)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1000字优秀作文大学)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03-20 05:31:27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1000字优秀作文大学)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一】

最近睡眠质量不佳,考试前睡得很不安稳。可能是压力太大,有几个晚上直接失眠了。当时就想着要重新看看这本《眠》,于是在开学前一晚,我把它翻出来再看了一遍。

女主角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家庭主妇,在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时,突然失眠了,接下来,就过上了17个不眠的日夜。期间检查了身体,没有大碍;精力充沛,将很多曾摒弃掉的习惯找了回来。结局看过的人都知道,是开放式的。

书很薄,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看完。我买的这本是市面上很常见的,里面配有很荒诞充满想象的插图。

第一次看时,我被老人灌水那一段吓得毛骨悚然。放到这儿给大家品一品:

这时,我忽然看见脚边站着什么东西。是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我倒抽一口冷气。心脏也罢肺脏也罢,我的五脏六腑仿佛瞬间冻结,一切都悉数停止。

我凝目细看,黑影像迫不及待似的清晰起来。先是轮廓清楚显现,继而内里就像注入粘稠液体般填入实体、增绘细节。那是一个穿了一身合体黑衣的瘦削老人。头发是灰色的,很短,面颊消瘦。那老人站在我脚边,一言不发地盯着我。眼睛非常大,连白眼珠上浮现的红色管都清晰可见。但那张脸毫无表情。眼睛鼻子嘴巴都有,然而它们不标示任何东西,不表明任何意思。

这不是梦,我心想。我从梦中醒来了。而且不是迷糊地醒来,我仿佛被弹起一般。所以这不是梦境,这就是现实。我试图动起来,把丈夫喊醒,或是把灯打开。然而我竭尽全力也动弹不得,我陡然感觉恐怖。是一种从无底的记忆深井里悄然升腾的冷气般的恐怖。那股冷气一直渗透到我生存的根底。我试图喊叫。然而发不出声。舌头不听使唤。我只能盯着那个老人看。

其实后面部分更惊悚,但因为太长了,就不打出来了。有兴趣自行借阅查看。况且我现在再打一遍都还汗毛竖立,真的,太惊悚了。

自这个晚上后,女主人公失眠了。失眠后的她过上了她真正喜欢的生活,自由且惬意。

之前说结局是开放式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本来想摘录一段结尾,但时间不早了,明早有开学典礼,如果感兴趣可选择自行借阅浏览。

我个人认为女主人公是了的。她的精神得到了超脱,因此她的肉体必须亡。而且文章后半段警察提醒过主人公说她想去的地方出了命案。这个地方我个人怀疑是否那个命案就是女主人公的命案?她在老人灌水那日就已去,只是灵魂一直飘荡在空中。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除了惊悚荒诞的描写外也能引发人的很多思考。比如,在婚姻里一定就要迁就而放弃自己吗?什么东西于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我考试的第一天中午。我们学校是所百年老校,学校后面是专门给老教职工的小区。很多教职工都把房子租了出去,一些托管阿姨租下了它们。我在其中一个托管,房子的主人是我们学校曾经的一位老师,今年高寿93岁。

我吃完饭后照例睡下,手机定时以防下午考试迟到。我的睡眠一向很浅,手机响后就醒来了。我睁开眼睛,把闹钟关掉,突然觉得脑袋一阵疼。因为我睡眠质量一向不太好,所以我习以为常,便把手放下来再休息了一下。

我估摸着差不多要去考场了,便想坐起来,却发现手根本使不上力了,酸酸麻麻的,一抬到半空中就仿佛被什么东西扯住了一般,再也动不了了。我拼命地把手抬起,然后它卡住,我放下;再抬起,又卡住,只好放下……我有点慌了,怕考试迟到。

就当这时,我耳边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他好像是笑了一声。我很害怕,因为我睡前锁住了房门,这个房里只有我一人。我当时就慌了,更加用力地想把手抬起来。

这时,门外响起了托管阿姨叫我的声音。我应了一声,试图再次把手抬起来。这一次,很顺利,手就像没事一样抬了起来。我赶忙坐起来环顾四周,房里只有我一人,空荡荡的。我手脚都没有任何事,只有头疼得想哭。

肯定有人觉得我是编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我的梦还是真的有这么痛苦的感觉。我高一时没有睡在那个房间,这是我高二新换的房,去年睡在那个房里的是位老奶奶。那天是我第一次在那个房间睡觉。

讲实话,我有点害怕。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二】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所借阅的这本《孙子兵法》,作者便将其中的道理与经济、政治相结合,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令人耳目一新。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兵法中涵蕴了企业生存发展之道,使我受益非浅。

一、用人之道。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关建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夫将者,国之辅也"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孙子也提出了 “视卒如爱子”的思想,只有士卒听服于将帅,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企业同时也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企业文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合之以商之五事,就是说,企业在决定销售某种产品时,必须先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谨复索之”选择适当的市场目标,运用合适的人才,以及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未雨绸缪,才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势篇)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商场虽然不是战场,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却毫不逊色。正如将帅看到战争中的“势”一样,企业主管也应把握商场上的“势”,以先进的管理制度,正确的经营策略,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来创造有利的态势,然后通过准确把握消费需求,紧紧抓住市场机遇等,来保持产品的领先地位。

三、激励机制。身在高位者要懂得如何激励属下发挥斗志来达到某个目标。“故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需要辅之以激励手段,且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在激励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实现激励最大化。

同时对员工失职的处罚也必不可少。“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四、经营策略。孙子在其思想中提出战争胜利的五种“知胜之道”,在企业中也有五项制胜之法,这便是准确把握市场动向,采用正确的战术,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以及经营者 好的经营素质。这些都是取得竞争胜利不可缺少的条件。进攻要求企业迅速抓住商机,果断出机,在对手猝不及防时,占领市场;防守要求企业修明内政,防范风险,伺机而动。在产品开发中,必须不断创新,同时避免劳动成果被他人占有,做好保密工作;在营销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心理战术,采用积极诱导的方式,吸引他们对商品的注意力;在宣传造势中,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会借由地利之变或巧出奇招。有时为了更好的达到商业目的,采取“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策略,或进行市场的暂时撤退,产品的让利行为,竭诚的服务等,“辞卑而益备”。等等诸如此类的技巧与手段,都与孙子提出的兵法有着相通之处。

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企业家对兵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直接反映在他的经营运作之中,把兵法巧妙、灵活、准确地应用在商业行为中,对企业的运作是大有好处的。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三】

一个很随意的时间里,坐在屋里十分郁闷的我,顺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来,计划消磨这个阴雨绵绵的无聊的夏时周日。

这是一本我珍藏的《张爱玲散文集》。

大概是看过不止一次了吧,我的手不自禁地直接翻到了《秋雨》这一篇。

看这标题《秋雨》,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可悲,夏雨天里看《秋雨》,好讽刺,自然指的是我的心情。

我喜欢看张爱玲的作品,大概我和她有着一些共同点吧,也比较喜欢追求有些阴雳的凉凄完美,甚至把目光盯上意识上的完美极致。我常常会把自己和她作品里的孤戚相融,在伤感里读着荒漠的失落。虽然,她的作品本意并不是想让读者在荒凉里去寻找刺激精神的那种冷美感。

在《秋雨》里,张爱玲大加浓墨着秋的烟雨朦胧,用简短的语言将秋雨抒写的淋漓尽致,让我的整个情绪都被一种忧郁紧紧地束缚着。

云山一体的天,在《秋雨》里阴沉着。那些破落颓废的古老宅子隐现着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没落,寂静且又寂寞。如果能听到“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那就是“灰色的癞蛤蟆”在发霉潮湿的泥地里跳跃的响动,这大概就是《秋雨》里唯一的一个活着的让人厌恶的东西了,当一切都处在黯然里,污秽却充满了生机。虽然,还有那株桂花尚存一丝希望,可这也无法掩饰《秋雨》里的冷寂。原本因《秋雨》带来的润意大地,被一只无形却又庞大的“网”,网在了阴暗中。

《秋雨》里,首段“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和尾段“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紧紧地相扣着,把“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裹在了所有看《秋雨》者的心底。“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无尽的伤感笔墨把天色染得愈加沉闷。

《秋雨》能够做到对人情绪的感染之处,就在于文字里的用景、形和情,将秋雨下的有生气或无生气的气氛做了一番浑然一体的刻画:“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成了过去,而今这里已成为“沉闷”的世界。“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这里的所有,都被“凄凉”所笼罩。

如果说《秋雨》是一首悲伤的音乐,令人听来心底黯淡,满腹惆怅,满目的哀愁,那么,《秋雨》更像一幅画,一副黑白相间的`素描画。画上面,一笔一个泪痕的绘满了悲怆、凄惨、痛楚。

时值豆蔻的才女张爱玲,在写这篇《秋雨》时的所处环境和当时的心情,我自然不得而知,仅就这一篇《秋雨》的着笔点,便让我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她那迷蒙文字里。我不知道,张爱玲在写《秋雨》时,是否含着泪,可能她还小,只是一位少女。但我看完后,却是泪涌满眶。因为,我已进入到了中年,尚无成就。

如果,很机械地去理解张爱玲所写的《秋雨》,就是在以景抒情,是在宣泄内心的“幽怨”,似乎有失偏颇。曾经红极上海直至后来与世隔绝的张爱玲,在人们的视野里总是那么寡情和冷漠,时刻与人群拉长着距离,让人无法揣测她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张爱玲自小时就形成的孤寡性格的一面,也是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事物的一个面。《秋雨》,是她把情景与自己的心境揉合在了一起。

由此可以看出,张爱玲在十五岁时所写的《秋雨》里的繁华和落魄,成为了张爱玲成名之后的张爱玲的自身心理预言。

虽然,在张爱玲这篇字符短小的《秋雨》文字里,写满了忧郁,色调灰黯,情感寥落,但仍然借助那株低矮的无人问津的桂花树,萌芽着一束希望之光。这大概就是张爱玲当时心情展现吧。

说起来,我也比较喜爱文字,犹独钟散文,时常写出一两篇来,但出文多为枯燥干涩,无有一点建树,对张爱玲的作品怀着膜拜的心态去学习,就自然而然了。反复研读张爱玲的这篇《秋雨》,非常钦佩她的文字风格,是那样的细腻温婉。特别是张爱玲以后的许多诗作中,用笔之间,都能够自如地掌控文字的语言象形,用雍智的思维写意,达到对人物心理的微妙刻划。这些,当是我辈所无法能比肩的。

我慢慢地合上了这本《张爱玲散文集》,望着窗外依然夹着风的雨,陷入了对自己检讨的深思中……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四】

《边城》是很久以来我就很想了解的一部小说,可是不知怎么总是不记得去读它,是自己太忙吗,好像不是,是对它的渴望程度不够吗,可我真的喜欢它。直到有一天偶然的与它邂逅,那种兴奋劲我真不知如何描述,我只对同学说了一句话:“一直以来我都在图书馆找一本书,可是我总想不起来它叫什么,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它!”

有人说他是山里飘来的一阵风,还带真新鲜泥土的气息。当我翻开《边城》的第一页,我就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顿时我好像置身其中,深呼一口气,感觉是那样的清新愉悦,让自己很放松!我的心也就从此刻跟这作者的笔尖跳动着,渐渐的认识的那个小镇,那条河,那里的人们,当然还有老船夫,翠翠,挪送…… 似乎我已成为了他们的朋友,随其乐而乐,随其忧而忧!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充裕,可是心灵的世界似乎并未与物质同行,因而“无聊’”,“寂寞’”,“空虚”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口头禅。我也不例外,我时常在这个物质横行的世界中感到疲惫不堪,心力交瘁,而《边城》便是我寻觅已久的一片净土,让我疲惫的心找到了一个可以停歇的驿站!与现在的世界相比,《边城》里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或许是人间与天堂的差别,可是哪个是人间,哪个又是天堂呢?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是不统一的。

如果将《边城》比做一个杯子,就好像韩寒一样,我也好想从《边城》这个杯子里窥出理想世界的影子。走进《边城》的世界,总是想找一些词汇去描述它,可我总是失败了,因为 任何华丽的辞藻在此都变得淡然无味,它们切实与这里的一切都不相符。最后我决定换过一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说过人物是顺着小说的世界而生的。翠翠那如水一样柔情,明净的双眸,如那个世界的天空一样空灵,广阔的心;老船夫的善良,尽职;挪送的勤劳勇敢;天宝的直爽,憨厚……一切的一切或许就是一个 “净“吧,我并不知我这样的概括是否得体,但它真是我真实的感觉。因为每次读完《边城》后我的心灵就如春雨洗涤过的大地纯净无比,那种感觉真好!

谈论一个世界,当然不可或缺的便是那个世界中人们的三观。我很大胆的猜测或许那里的他们并不知这个名词的含义,可是他们却用他们的行动谱写着他们的三观。他们乐天安命,他们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情感,而金钱只是辅助它的一个次要工具,他们通常不在乎与其生活无关的其他世界……如此,就是他们的“三观”,或许,和现在人们的三观相比有人会笑话他们的无知,可是,当你仔细阅读之后,你还会笑话他们吗,难道你没有从中发现什么吗,它和众多专家高调提出的三观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吗 ?

一个世界是不能没有爱情的,因为爱是人类活着永远不可泯灭的永恒的主题!《边城》的世界当然少不了爱情。有人说,《山渣树之恋》是史上最纯美的爱情故事,可是与挪送和翠翠的相比,相信你会有一些新的看法。至今我的脑海里仍时常会浮现翠翠只身一人站在渡口边守望的情景,“他或许明天回来,或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我时常孩子气的抱怨到“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出结局呢?”这也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留给我们美丽的想象空间,或许这也表现出作者当时矛盾的社会心态吧!

从《边城》的世界里我窥出了许多现实社会没有的东西,当然我不可否认的是那里也有一些和现实世界相似的东西,如他们传统封建的观念,可是,这并不影响这个世界所展示的美丽主题。社会发展的脚步是前进的,我们如今已无法阻挡物质横行这个主流世界的发展,这就好像很难从现实世界与《边城》世界中区分谁是天堂,谁是人间一样。可是,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想象呢,我们为什么不将现实与《边城》相结合,将人间与天堂相融合,共同构筑一个“人间天堂”呢,也就是一个精神与物质同行的世界!从《边城》中窥影,窥出一个理想世界的美丽倒影!

优秀作文1200字大学生【五】

不是《庄子》里所有的文章都一定是庄子本人所做,大家要正确看待,读《庄子》要用心去领会,考别人教的话,顶多是他人消化过的看法,我们要先有一定的理解,再结合各种观点去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奥妙。再说这本书又要翻译,《庄子》原文内容又多,怎么可能是全本呢,选的时候自然要注意。很多人喜欢拿历史人物的局限性来诟病他们,切不可如此,试想再过20年有谁能保证后人不拿我们的局限性来诟病我们呢?……

当当网上书店网友bleue读《庄子——中华经典藏书》有感:“古来谈哲学以老、庄并称,谈文学以庄屈并称。”同时,闻一多认为,庄子具备了一个杰出文学家和诗人的基本素质:“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惆怅,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崖际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其次,庄子是一个文学家,那么《庄子》的文学性何在?闻一多说:“南华的文辞是千真万确的文学,人人都承认。可是《庄子》的文学价值还不只是在文辞上。实在连他的哲学都不像寻常那一种矜严的、峻刻的、料峭的一味皱眉头,绞脑子的东西;他的思想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这里闻一多以诗人特有的多情与灵敏,体悟到了《庄子》文章中诗性特征:一是其抒情性,庄子“是一个抒情的天才”。闻氏引述了明人吴世尚对《庄子·则阳》中“旧国旧都,望之怅然”的评论:“庄子妙得于诗”,并补充道:“这里果然是一首妙绝的诗——外形同本质都是诗。”闻一多不仅于庄子情感外露的地方看到了诗意,而且在玄妙莫测的哲理中悟出了庄子的深情。如他对“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理解:“庄子仿佛说:那‘无’处便是我们真正的故乡。他苦的是不能忘情于他的故乡。”闻一多在庄子哲学中探究到的情感趋向,让人感到庄子对生活体验的深刻和情感的浓烈,并进……

看完大家的读后感,再来回顾一下《庄子——中华经典藏书》的主要内容:《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