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以孝为主题的议论文700字高中)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以孝为主题的议论文700字高中)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5-19 19:22:42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以孝为主题的议论文700字高中)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一】

把“孝”拆开来解释便是孩子背着老子,中华五千年文化推崇的便是一个孝字,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更是从行动上做到的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千万经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中早已提出这个观点,可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是多么重要,要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这不仅是伦理道德也是必须肩负的责任。诗三百中写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如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所写的一样认识到父母的不易,那么怎可能有所谓的不孝之子?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少行孝的故事?《二十四孝图》中有过扇枕温衾的佳话;也有埋儿葬母的传奇;也有亲尝百草的深爱;更有为了清楚母亲病情甘愿尝粪的担忧与勇气……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仿佛还在眼前,正是由于一颗真挚的行孝之心才使得他们的故事流芳百世,成为不被时间流逝而掩埋的佳话。

当今社会,其实也不缺乏孝顺的孩子,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想必也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感动,只是,对于另一个部分人来说,除了感动有更多的触动吗?端着热水给母亲洗脚给母亲讲小鸭子的故事的那个男孩或许早已被许多淡忘,记忆可以被唤醒,但心中的那一份善一分孝是否能被唤醒?拿着母亲的钱给别的女孩买花许下海誓山盟,拿着父亲的钱在KTV里声嘶力竭唱着《父亲》时,是否还会有人想到三月八号是妇女节,你还从未对最爱你的女人说过我爱你送过康乃馨,是否还会意识到父亲不用听无声是情歌他只需要你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他,你长大了,其实,在这个所有一切都飞速发展的时代,什么都可以紧跟潮流,唯独那一份善念,一份孝心。

“回家是最好的礼物。”一句所有人都听过的广告词,做到真的有那么难吗?向前走的时候也记得回过头看看不再年轻的父母亲,如果可以请搀扶着并肩而前行,别让梦想找不到回家的路,时刻铭记:百善孝为先。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心之举,实乃天经地义,不应有任何质疑与反驳。

及时行乐,不如及时行孝。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等我有了钱,我马上孝顺父母”“等我……”行孝不是物质奉献,而是陪伴与呵护。亲情永远“等”不得,世事难料,就应及时行孝。

王天军近乎完美地践行了这一点,最美的爱就是陪伴。就像当年的六旬大爷带着九旬老母无法坐火车飞机,他便手推平板车推着母亲圆梦。趁一切还来得及,及时行孝,是对自己及至亲最好的负责任方式。

金山银山,不如亲人寿比南山。

金钱买不来的是身体的健康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是“前半生用健康挣钱,后半生用金钱买健康。”与其如此,不如做一个普通人,用一颗平常心多花时间关心家人,关心自己的健康。

93岁的老母亲正是需要人照顾之际,与自己至亲的健康比起来,那年薪二十多万又算得了什么呢?钱可以再挣,但母亲只有一个。他能够放弃外面的风光而选择照顾年迈的母亲,实在令人佩服。

我们从小便懂得父母是至亲,我们要感恩这一道理。但随着年龄增长,诱惑增多,很多人忘记了感恩之心。这不正是“失其本心”的表现吗?而一个忘记自己来时路的人,也注定不会走长久的。

三毛说“心若没有了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只有在家,我们的心才是完全放松,完全安定的。在家的我们才是最真实最快乐的我们。

“出门在外,我们都是游子”。当今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们必须有很足够的戒备,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好好地生存发展。而一直向前奔跑的我们,会时常忘记爱的感觉。所以,偶尔放下工作,常回家看看吧!常记得那个温暖的地方,那么,我们的心,也就不会再那么孤独无依了。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而你一次次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也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但我想说:要追,我们要追上他们,一直牵着他们的手,告诉他们,我们会一直在,就像儿时他们一直带着我们一样。

永不忘本,永保善良感恩之心,一切才会长久。反哺之义,天经地义,无需置疑。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三】

历史上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即使不行正道,但是还不会失去天下。这就是因为谏诤之臣在起作用,而且还不是一两个臣子,是一个谏诤的团队在集体起作用。诸侯有谏诤之臣五人。有了这些谏臣,即使不行正道,还是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诸侯之下的`大夫,需要有谏诤之臣三人,即使不行正道,还是不会失去他的家。即使是无道者,因为有了争臣,就可以挽救“失天下”、“亡家国”的悲惨命运。这可以看到谏诤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士有谏诤的朋友,那么自身就不会离开美好的声誉。父有劝谏的儿子,那么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之中。

面对不合道义的,那么儿子不可以不向父亲劝谏,臣子不可以不向君主劝谏。如果“不争”,那就不是孝子,不是忠臣。面对不道义的,就要劝谏;听从父亲之命令的,又哪里能算是孝呢?

《论语·里仁》有云:“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说对父母不同的意见,可以婉转地批评,不要闹翻了,还是恭敬地操劳,不怨恨。这也是一种进谏的智慧。

孔子不是一个方而不圆的“圣人”,而是一个能方能圆的“圣之时者”。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虽然“师道尊严”,但是他庄严地宣称,面对着仁,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这就是孔子的辩证“师道”观。同样虽然要谨守孝敬孝顺,但是“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是孔子的辩证的“孝道”观。同时在采用怎样的谏诤方法上,孔子也教人须灵性十足。

孝,不是盲目地“愚孝”,是有“义”、“不义”的问题在的,有“是”与“非”的原则在。孔子还告诉人们,历史的经验是:对当权者的谏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越往高层越是需要众多的人来进谏,这是一种必需的监督机制。当权者可能会“无道”,但对于一个天下、国家来说,那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谏诤之臣”。谏诤之臣的重大价值,在于可以挽救“无道”当权者的将要被倾覆、失去的“其天下”、“其国”、“其家”。再降层而言之,有争友,则使士“身不离于令名”。有争子,则使父“身不陷于不义”。在臣、在子这一方,固然要“当不义则争之”;而在当权者这一方,如天子、诸侯、卿大夫,也要接受谏诤,认识到谏诤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这是关系到天下、诸侯国、卿大夫之家的存亡大问题。

孔子这里是“执古御今”,我们现代人何尝不可以也来一番“执古御今”的借鉴?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四】

孝是什么?孝是《搜神记》里王祥卧冰求鲤的真挚,孝是子路翻山越岭只为借米来奉养父母的诚心,也是老莱子七十彩衣娱亲的一片赤诚。

孝,是世间最可贵的美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相传的活的灵魂。

动物中也不乏孝的存在。

乌鸦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是不祥的象征,然而,即使是这样令许多人厌恶的乌鸦也懂得反哺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可见,孝不仅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动物中也不乏孝的影子,孝是生物最原始的本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很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完完整整的把它们又回报给父母呢?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了大半辈子,当我们长大、成熟,懂得回报他们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却永远失去了对父母尽孝的机会。

总有许多人,一直相信父母会永远陪伴自己,总是告诉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还很长很长,我将来一定会……诸如此类,这不过是为自己的不孝所找的借口罢了,这样的人,面临的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但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呢?孝,是发自内心的供养,而不是为了名声不得不背负的责任,更不是所谓的“愚孝”。

我国古代奉行的孝是“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的盲从,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而是“愚孝”,《二十四孝图》中埋儿奉母便是“愚孝”的一个典型事例,在我看来,郭巨所谓的孝行并不是真的为了尽孝,而是一种变相的为自己谋取名誉,他将对母亲的供养看做了一种责任,不得不肩负的义务,如果不承担会使自己难堪的包袱,才会险些酿成悲剧。

真正的孝是当父母犯错时善意的提醒,真正的孝是时刻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真正的孝是长情的陪伴。

父母需要的不是虚假的物质享受,不是假意的逢迎,不是一个一味听从他们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真正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成熟、独立、有用于社会的人。

或许现在的我们经常想,现在我还小,孝顺父母是等我长大后的事,这并不是正确的。

当你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当你为父母下厨做一顿饭,当你对忙碌工作一天的父母说一声“辛苦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回报,这便是最好的孝行。

所以,孝是对父母真诚的回报,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孝不应该是等待,而是从现在做起,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孝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五】

何为孝?孝经有言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此乃孝也。

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为父母洗衣叠被、端茶送水,而是让父母有所精神寄托。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可见为父母做一些简单的琐事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让父母开心才是孝。

世界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节日,有些许小节日已经被遗忘而父亲节、母亲节却被从国外传到中国,这足以说明孝之一字在中国的影响。古时候有一个关于孝的故事,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王祥用孝感动继母,他的故事也流传为后人得知,他的孝让人佩服。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孝作文1000字议论文高中【六】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对待他们比对待任何事情都重要,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对待父母格外亲切,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也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更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在我们生活战友首要位置,并且孝心在我们心中都是无价的。

我曾读过这样一边文章,叫做《上书救父》令我十分感动。他讲的是;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正如《上书救父》的缇萦,她为父洗刷冤屈,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孝心,展示了他对父亲的爱,这份爱看起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缇萦父亲来说却是弥足珍贵,这分爱也是无价的。

所谓的孝心不是愚孝。有孝心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自己的孝心而伤害他人。一旦伤害他人,那就不是孝心啦,那就是害人之心啦,不但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反而伤害了他人,甚至伤害了父母,这就是愚孝啦。

真正的孝心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愚孝与假孝虽然外表上看与真孝无异,但其内心只是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受众人的指责而伪作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应受的义务。孝敬坟墓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不可忽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得孝心的存在,孝心是无价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