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作文600字(奇迹的作文600字左右)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奇迹的作文600字左右)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30 22:44:29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奇迹的作文600字左右)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一】

学生高效是高效课堂的另一个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从原先的学会走向会学。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学呢?我觉得学生上课前要学会充分预习,打有准备之仗。对于自己通过预习能学会的知识绝不留在课堂。在课上,要集中精力听课,听讲时思想上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讲解决问题时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讲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学生高效了。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二】

天空是蓝的,只有一丝白云。太阳公公一出来就烤着大地。一只雄鹰展开有力的翅膀飞着,过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

它望望四周,看见了一座金字塔,它想:我去那里休息吧,那里肯定是休息的好地方。于是它飞了过去,它来到金字塔顶上,脚一碰到顶上就“喔喔”地叫起来,说:“这里怎么这么热呀!”突然,一个东西,闪亮闪亮的,刺得雄鹰睁不开眼睛。雄鹰费力地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了又看,才知道是一只蜗牛,蜗牛说:“呀!累我了,这塔怎么这么高。”雄鹰奇怪地问:“你身体轻弱,体积小,又走地慢,怎么可能走上来?”蜗牛笑了笑说:“因为这座塔高,我才敢挑战,我不管几天,几个月,几年,只要坚持,就可以成功。”雄鹰懂了,告别了蜗牛,飞远了。

第二天早上,鹰飞过了烈日炎炎的大沙漠,打破了鹰的全部记录。

这个故事给我了一个启发:我要像蜗牛一样坚持,只要坚持,什么事都可以成动。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三】

这个暑期,通过读《中国课堂的奇迹》,我认识了一位神奇的校长。他就是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校长——李金池。通过简介我知道了他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担任衡水中学校长12年,使衡水中学迅速崛起为一所全国名校,被誉为 “创造了一个教育的神话”。

2010年他出任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校长时这所民办学校不良状况诸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老化、学科发展失衡,更兼优秀教师后继乏人。学校管理混乱、运行机制僵化,体制不顺,政令不畅,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偌大的一个学校,竟然没设教务处,德育处也形同虚设,致使校长管不了校部,校部管不了各个年级部,朝小野大,诸侯割据。由此导致“教学”中心地位旁落,“德育”目标难以实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无法到位。这样的一所中学随时都会垮掉。

但是就是这样一所即将倒闭的民办中学,李金池校长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对学校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全国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诱思探究教学论作为理论依托,创造性地推出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使学校很快实现了逆势崛起 。读完整本书,书中所写的“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书中我明白了高效课堂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学生讲、学生议的课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把成长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我认为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四】

如何使教师高效呢?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升,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而经验交流、名师培训、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等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但我认为最为关键一步是教师要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走进课堂就是要老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放下名利荣誉,摆正心态,怀着积极、愉悦的心情来上课。课前多花时间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课后再进行及时的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课堂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走进文本就是教师要认真解读课标,再解读教材。教师对自己所教学段的课标要非常清晰,总目标是什么?阶段目标是什么?本学年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在尊重课标、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才能做到轻负高效。走进学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当学生内心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与学生交流谈心,帮助学生打开心结,以积极的情绪来学习;二是教师要明确哪些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容易混淆,容易产生错误,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内容,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喜悦”,感受到学习并不是什么难事,从而树立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

中国奇迹作文600字【五】

我是一部X23164型全自动激光数码彩屏摄像机,产于公元3076年的联邦地球,我正在进行一项重大的记录工作。

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地球已是千疮百孔,生态环境濒临荒芜,绿色生物早已在自然界中消失了。为了挽救地球灾难,联邦地球总署策定了一个利用生物基因技术人工培养一棵绿色生命。我的任务是观察并记录此次试验的过程。

8个月5天12小时48分已经过去了,可它还是没有发芽。巡视人员已经心灰意冷了,他们已经放弃此次试验了。

突然,“噗”的一声,破裂的声音震痛了高灵敏度的接受器,于是我自动调整焦距,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天啊!刚才的那个声音竟是……”我坚持难以置信,刚才“噗”的一声竟是……竟是豆芽涨破发芽的声音的一瞬间,我呆住了,只知道傻呼呼的不停的拍着几乎相同的镜头。

小小的嫩芽不紧不慢的从表皮里钻出来,他弯着腰,颜色是那种新生的嫩绿,短短几个小时,他就完全展现在我的眼前,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一道道灵动的光芒。

此时我的心中像海上的狂风卷起千层的浪,我的能量块要用完了,但我不后悔,因为我见证了这奇迹的发生,我内心对人类又恨又爱:因为他们绿色渐渐消失,又因为他们绿色又再一次降临地球,不禁为人类的将来再次担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