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苗族的风俗文化作文1000字)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苗族的风俗文化作文10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04 17:47:54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苗族的风俗文化作文1000字)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一】

进入苗族人的村寨,我们沿途正在欣赏苗绣、苗银等苗族的代表作品,我就听到有人在喊:“大家快来看这位老婆婆”!我心想:“不就是一个老婆婆嘛!世界各地都有,有什么奇怪的吗?”可是,我转念一想,她一定是个不同寻常的奇妙的老婆婆。我边想边往那边跑去,乍一看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就问导游:“这个老婆婆有什么奇妙之处呢?”导游说:“有啊!你没看到吗?虽然她的脸上长满了皱纹,但是,她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哦!”。我再转脸一看——是啊!她真的一根白头发都没有耶!并且,她还在认真的织布。那块布平整密实,色彩鲜艳。经过介绍和交谈,我才知道,这个老婆婆已经88岁了,居然眼不花,耳不聋!

我走啊走啊,走到了苗族人居住的“小区”。他们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冬暖夏凉。并且,他们的'房子和我们汉族人居住的建筑非常不一样,让我来慢慢讲给大家听吧:我们的家门门牌,一般都是“几零几”这样。但是,他们的房子旁,都写着自己的姓。比如说,我姓陈,那么我的房子旁边,就写着“陈氏之家”。苗族,还有一点和我们不一样:那里的孩子,14岁就算成年了,就可以外出打工了。

村子里有个阿姨,人很热情好客,邀请了我和妈妈去她家坐坐,还给我们讲了很多苗族的传统。我就挑一个来说吧!她说:“别的地方给小孩喝水都用保温杯等等这种摸起来不烫的杯子给小孩喝水。小孩一摸杯子——嘿,不烫!便抱起来就喝。如果里面的水很烫的话,孩子就会烫到。但是,我们却不一样:我们给孩子准备水,都用铁杯子。因为,如果水很烫的话,孩子一摸——啊!真烫!就不敢去拿它、喝它,所以,我们这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过烫伤的事情……”

啊,勤劳智慧的苗族村落真是有趣!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窖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繁荣富强。少数民族的节日并不比汉族的传统节日差,比如:傈僳族有不畏艰险的刀杆节,东乡族有庄重的圣纪节,白族有热闹的三月街······那么,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苗族,又有哪个特色的节日呢?

苗族是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中国,苗族约有八百六十万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数排位第五。大多数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地区。苗族有许多的节日,最有特色的就是“姊妹节”!

“姊妹节”又被称为“吃姊妹饭”,还被称为“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是清水湖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三月十五日过节,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准备红、黄、白、紫、绿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是由山上的草片染成这些颜色的;然后把这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均匀地搅拌在一起;这就叫做”姊妹饭“,当地人喜欢把”姊妹饭“拉来招呼客人。

白天,江边路边和沙滩上,草地上的景观可是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歌声或高昂、或浑厚、或动听优美此起彼伏。。

苗族人名喜欢绿色、红色、黄色、紫色、白色;在他们眼里,绿色代表家乡美丽如清水湖,红色代表村寨发达、茂盛,黄色代表五谷丰登,紫色代表富裕朴实,而白色就代表两个人有着纯洁美好的爱情。我不得不用风格迥异这个词来形容苗族的内涵丰富。

五十六个名族筑起了一个温馨而又内涵丰富的家——中国。让这个家更富有个性内涵、文化、风格,更富有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而姊妹节就是这个家里最富有与众不同的民族。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三】

苗族,一个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典型食品主要有: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在历史上多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四】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这就是苗族热闹的花山节。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五】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你仿佛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色彩,充满了美的生机,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记者,就要来采访苗族姑娘。

“你好!苗族姐姐,请问你们苗族有多少种服装?”我疑惑不解地问。

“你好,我们苗族服装不下200种,是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呢!” 苗族姐姐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我不禁发出慨叹:“啊,真是服饰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致、古朴端庄。那你们的服装是怎么做的呢?”

“苗族服装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体现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色。”

“说到‘服’,让我不得不想到‘饰’。那你们苗族的银饰有什么特点呢?”

“这让我好好给你讲讲:苗族妇女的银饰民族风情浓郁,分为粗细两类:精件为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等,用银料多,加工简单;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用银料少,制作精细,工艺讲究。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1尺左右,大银角高3尺有余,其正面饰有“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吉祥图案。青年妇女平时均戴银质手镯、戒指、耳环和插花;儿童喜戴银帽;姑娘的盛装从头到颈,到胸前及后背,都戴满了各种银佩饰,银光闪闪,银佩叮当,情趣十足。”

“哇,多美的银饰,让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你们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谢谢夸奖!”苗族姐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采访后,你熟悉它了吗?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装是我们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苗族的特色风俗小作文【六】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我最喜欢苗族,因为苗族的有许多的美食和服装漂亮。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苗族吧!

苗族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用汉字。

苗族人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特色美食主要有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人的岁时节庆很独特鲜明,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较隆重的节日有:召龙节、吃薪节、苗年节等。

苗族人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苗族人钟爱银饰,头饰包括银角、银围帕、银发簪等,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苗族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大多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

这就是苗族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