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以规矩为话题的原创作文)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以规矩为话题的原创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16 22:58:19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以规矩为话题的原创作文)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一】

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点。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教育。教育固然对社会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而实现。所以,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对人的认识,成为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前提。想想:自己对学生都有哪些认识?平时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这个“认识”既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细细思量“认识”并不简单啊!

第二章、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与反思 。这一章真是在说明一开始的那个案例。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也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这是理查德·利文斯通的一段话,真是让人警醒!可是我能改变什么?我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影响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在歌唱中释放负情绪,积累正能量。教会他们结交益友,与朋友敞开心扉地交流,教会他们乐观的面对问题……别人小看音乐学科,自己可不轻视音乐学科,想:为什么很多发达国家这么强调艺术学科?因为他们比我们早知道艺术教育的价值,我只能尽我所能。

第三章、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

这一的开篇正是我现在的思想状况。“多少世纪以来,教育的'车轮在缓慢地移动着。当读着过去时代里所提出的精湛理论而又不见将其实施时,却是令人灰心沮丧的。”想想在几十年前冰心就担忧的教育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这些过程西方世界也曾经历过,看来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希望这个过程再短些,我要耐心追寻我的教育梦想。

第四章、教育的生命品性 。这一章印象深刻的是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解的研究范式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研究,都可以归为质化研究之中。质化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体现人文精神的一套研究方法体系。下面有各种各样的研究类型,包括观察研究、实地研究、访谈研究、内容分析研究、人种学研究、民族志研究、生活史研究、口述史研究、传记研究、常人方法学研究、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等。”看完后筛选了一下,我能够操作的研究方法只有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和传记研究,对我来说比较容易的是叙事研究。

第五章、生命化教育的建构。“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可能以前我会对“审美意识”这样的词比较敏感,自认和学科结合的紧密,但是现在我觉着我的学科、我的课堂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在音乐学科中也要关注学生的智力成长、丰富学生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给学生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方向。而且当你有这个意识的时候,这些都不是空洞的,是实实在在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落实的。

第六章、生命的品质及其教育意蕴。“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教育家必须能被对生命的深刻崇拜所激发、必须通过这种崇拜,尊重儿童生命的发展。”这是蒙台梭利的话。听过钱志亮做过的一场报告以后,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更深刻,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才能敬畏生命、崇拜生命!才能尊重生命!以前在工作中尊重学生是出于师德,觉得自己作为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现在尊重学生是因为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不只是尊重学生,也要尊重和我接触的任何一个“人”。

结束语: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把对教育的憧憬写得像一样美妙。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境界,是一种生活的境界。什么叫生活?陶行知说,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叫生活。生活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并不简单地是“生存”“活着”,单纯地“生存”“活着”动物也会具有,人的“生存”“活着”要显示人的意义,这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对生命“生生不已”的追求,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生活。可以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对“教育即生活”有了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对教育的意义有了觉解与体悟。

我向他学习,他为我们指引了的理想方向,尽管路上会布满荆棘,我想只要路是正确的,坚持下去总会收获精彩的。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二】

德国的路,可能是世界上最好走的,虽然车也是极多的。轿车、房车、面包车,车顶上、车背后带着自行车的“母子车”……上了公路,就像到了一个流动的车展上。你要超车,可以在超车道上尽快地开过去,可是只要超过前面的车了,就必须马上回到正常车道。所以,没有霸着超车道、堵着不让别的车上来的。这么一来,尽管路上有很多车,堵车现象却极少出现。德国人总说:“我们守规矩!”

不论在大城小镇里,交通规则是一样的,也是人人都懂得自觉遵守的。在人行道和快车道之间,往往有一条小道,路面上隔一定距离就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自行车图案,这是规定给自行车行驶的道路,行人既不能在上面行走散步,也不能站在那里等车闲聊。这,也是规矩。交通规则规定,如果行人在这条道上被自行车撞倒,骑车者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因此骑车人摔伤,自行车摔坏,行人却是要负责赔偿的。

德国的马路规矩告诉我们:订出规矩,是让人遵守的,不是让人去钻空子的。当人遵守时,确实是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但是,当人人遵守时,每个人都得到了更多的自由!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三】

于丹老师一开始就问了我们小学生快乐吗?我觉得不快乐,因为我们没有玩的时间,因为我们有写不完的'作业,因为学校不组织实践活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非常的不快乐,但是又听了于丹老师引用古人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觉得不快乐是我的态度不对,因为我没有把学习当做一种爱好,没有在知识的海洋里去钻研去遨游。于丹老师还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还要学习人如何去生存的本领,学习如何去劳动,学习如何去感恩,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学习如何自力更生等等。在一些调查报告中,这些方面我们都不如美国的小学生。

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寓言:“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色难’。”但什么是“色难”呢?也就是晚辈孝顺长辈,千难万难,也难不过晚辈给长辈一个好脸色看。想想自己,平时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顶撞父母,还对父母吆三喝四,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对父母不孝顺,脸都红了起来。今后对父母孝顺首先要做到“色难。”

通过这次于丹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在学校如何去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在家里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四】

就拿过马路来打个比方吧:第一点,最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红绿灯”,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规矩都不能遵守的话,那你可就不要再想什么安全不安全的了。什么?不相信?!那一次在南环路上抱着一个小孩的中年妇女,就是因为不遵守红绿灯,才让一辆大车断送了她俩的'性命。

第二点: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只有斑马线两端才会有红绿灯,而且每一位开车的司机都会在斑马线处减速,所以,要想保障自己的安全,就必须走斑马线。

第三点:过马路一定要“左右看车”,如果有车辆行驶过来,就应该及时避让,不可以与车赛跑。而且过马路时千万不要去玩手机、玩具,一切会妨碍看来往车辆的行动都应该暂停,不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这些安全规矩,一旦违反一条,条条都可以使你一命呜呼。所以,请各位一定记住:安全规矩,不可违!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五】

时光荏苒,逶迤而过。生命也跟随着时间的脚步,不断跳动,紧紧相连。——题记

穿旧巷,过回廊,冷风透晚墙。我穿好棉衣,去往破旧的老房子,北风似刀子般划在脸上,敲在大地上,砍在瑟瑟发抖的树上。一路上,零星的过往之人也是缩在大衣里,匆匆而过。

站在老房子的大门前,记忆中深红色的大门如梦般浮在眼前,门上落了一层浅浅的灰,我不由叹息:“唉,没有了人气,就没有了生命啊!”离开吱吱作响的门,熟悉的院子浸在昏暗笼罩之下,漫漫黑暗,像一口古井般深不可测。我踏入黑暗里,一抹别样的色彩撞入眼底,若隐若现。走近一看,那竟是一个梅的花苞,惊喜了一会儿,嗖嗖旋来的北风刮灭了心中的热情,又不禁叹道:“这么冷的天,时间不久,这小小生命估计就湮灭在寒冷中了。”我心怀一丝失望离开了。

时间如小精灵般扇动着薄薄的翅膀,疾速而过,小精灵指挥着温度让他又低了几分。闲来无事的我再次来到老房子,直奔那充满希望和未知的地方——她竟大了不少,渐渐的有些花瓣的层次感了,我心生暖意,凑近细细感受,丝缕幽香萦绕鼻尖,在心头长驻不去。我不由轻喝出来:“哈!好一个梅!难道你要与时间一决高下吗?你这小生命!”那时的我一味认为生命与时间抗争,竭力延长自身的长度,却不知其中真谛啊!

心脏砰砰的跳动着,时间也悄然流逝着。大雪如鹅毛般霏霏而下,我又一次探寻那渺小又顽强的生命。站在她面前,我不敢相信却也无可置疑——在雪中,她绽放了!她身着红裙,身披白纱,似舞者在起舞,似精灵在诉说……我看到她舞得自信,舞得动人;我听见她说得无畏,说得洒脱……她逸出的香,清幽却温柔,冷冽又大方,萦绕在她的裙摆上,好一个“梅须逊雪三分白,却输梅一段香”啊!我用手指触摸,柔软的触感告诉我——这,是真正的生命,是鲜活的生命,是与时间并肩而行的生命!

那朵梅呵,她在耳畔轻轻与我说,生命并不是独立的,是与时间携手并行的,时间逝去,生命定会随之前行,无关乎好坏,都会前行!若是失去了彼此,那一切便如云烟消散云际罢了。

时光流淌,岁月清浅…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六】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惋惜和追悔它的悄然流逝。唐朝大诗人李白曾高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孔子曾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每时每刻,永不停歇,悄悄地从我们的谈话、吃饭、工作、睡觉中流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我觉得它去得匆匆了,伸手遮挽时,它又从遮着的手边过去……”

生命是伴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亡的,时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之一,它和生命紧紧相连,融成一体。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生命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当代保尔张海迪,在深知她的生命比别人要短暂很多的时候,曾感慨地说:“假如时间可以挽回的话,我将不惜一切重金买回流逝的时间。”由此可见时间对于生命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凡是珍惜生命的人,首先必须珍惜时间。陶侃惜阴如命,曾这样说过:“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古人尚且懂得惜阴,那么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就更该珍惜光阴,不要一味地懊悔逝去的岁月,不要责怪时间老人的无情,惋惜过去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毕竟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抓住今天,珍惜每一个今天,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尽量不让时间白白地溜掉。

我们正年轻,我们要以百倍的热情去干我们伟大的事业,珍惜时间,延长寿命,切勿庸碌无为地了此一生。我们要切记岳飞在《满江红》中的誓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要用全身心抓住时间,使我们的生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无愧于我们所处的伟大的时代。

生命与规矩的作文【七】

我读了《自由与生命》的故事,不禁感到悲伤。

八月下午的林子边,每当到了黄昏,画眉鸟就放声歌唱,歌声很动听,文中的作者为了天天听见画眉鸟的歌声,捉住了一只小画眉鸟,而它的妈妈喂了它一个毒莓,第二天小画眉鸟就去了,他以后就不再捉任何生物,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我感到很伤心,因为这只声音很好听画眉鸟被妈妈喂毒莓了,一条小生命就这样没了,我对作者很气愤,他不应该捉任何生物,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去的画眉鸟真可怜。

我不由想起《人与自然》中的《灰狐》的故事。

从前,灰狐能卖很多钱,许多人千万百计想把灰狐捉到。有一个猎人想到办法捉到了一只小灰狐,结果灰狐妈妈咬了自己的孩子,跳崖自了。

原来,所有的动物都热爱自由啊!

我们人类要学会和动物相处,不要把任何动物关进笼子里,我们要尊重动物,每个生物都有自由的权利,自由高于生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