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课程的收获和启发作文(小学国学感悟作文)

国学经典课程的收获和启发作文(小学国学感悟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15 11:31:23
国学经典课程的收获和启发作文(小学国学感悟作文)

国学经典课程的收获和启发作文【一】

暑假期间,我读了爸爸给我买的彩乌鸦系列图书,有《小幽灵》、《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小鬼儿》、《出走的泰奥》、《跑猪噜噜》等,我都很喜欢,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火鞋与风鞋》,它的作者是德国的乌尔苏娜﹒韦尔芙尔。

主人公迪姆的爸爸是个鞋匠,家里很贫穷,爸爸妈妈不能给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他感到特别的不幸福。并且全班数他最胖,全校数他最矮,他和同学们玩的时候很不自信。因为这些原因,迪姆认为自己是个最不幸的孩子,他感到自卑不快乐,虽然爸爸妈妈都很爱他。后来,在迪姆生日那天,他的爸爸妈妈送他一双鞋子,并对他说要带他去“漫游”,迪姆高兴极了。爸爸还给迪姆起了新的名字“火鞋迪姆”,爸爸也有了新的名字“风鞋”,爸爸和迪姆终于告别妈妈,穿上新鞋,背上行囊,出发了……

一路上发生了很多事情,迪姆兴奋、好奇、快乐,当然在漫游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每次“风鞋”老爸都用讲故事的方法帮他解决困难,开导他。像第一次在野外睡觉历险,迪姆吓得睡不着,风鞋老爸就问了他一亿头狮子的勇气;过小桥时,迪姆没有勇气,可爸爸不管他,自己走得老远。迪姆只好靠自己了,虽然掉进了小溪,但他终于成功的过去了,后来爸爸给他讲了一条老鱼的故事;迪姆还害怕黑暗,爸爸就给他讲了一个关于黑夜的故事《星星兔》;上街去玩的时候,别人又叫他“不知哪里来的小胖子”,他又伤心透顶,爸爸给他讲了《伤心的小黑羊》……开始的时候,迪姆听不进去,他还是伤心,想减肥,想……后来迪姆慢慢领悟到了这些,他鼓起勇气,克服了一些困难,并且来到了孩子们中间,他的友好打动了人,当他离开时,他已经高兴地接受了“流浪肥肉丸”的新绰号,还玩胖瘦的颠倒文字游戏,还跟可怕的母牛阿尔玛较过劲,呈现了自己勇敢的一面。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漫游,迪姆领悟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漫游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迪姆和他的爸爸回到了温暖的家。迪姆还是那个又矮又胖的迪姆,但他不再自卑,不再想要这要那了,他成了乐观自信的“火鞋迪姆”了。

看完这本书,我喜欢上了迪姆,他既勇敢又快乐。我也喜欢上了迪姆的爸爸和妈妈,他们真了不起。我们每个孩子都和迪姆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都应该珍惜自己幸福的家,和爸爸妈妈幸福地生活。当然了,我也希望以后爸爸妈妈指出我的缺点的时候,能像风鞋老爸那样,而不是生气了就大声的批评我,甚至有时候还打我的屁股。

看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想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比如我也害怕黑暗,晚上起来上厕所时还要妈妈去帮着开灯;有的时候,我还会因为得不到某样想要的东西哭鼻子;练吉他的时候,如果遇到比较难的曲子,我就不想练了……读了《风鞋与火鞋》,我明白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自信,努力地去克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我要做一个自信、勇敢、乐观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最快乐!

国学经典课程的收获和启发作文【二】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这样一本言行录,篇幅也不大,不过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细看各篇,学而篇第一只要讲“务农”的道理,遇到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为政篇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篇第五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讲孔子与弟子们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讲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泰伯篇第八只要讲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对古人的评赞;子罕篇第九主要讲孔子提倡礼制,鼓励人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不肯说什么,不肯做什么;乡党篇第十主要讲孔子平素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先进篇第十一主要讲孔子对弟子贤否的评论;颜渊篇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仁、为政、处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怎样做人,怎样为政;宪问篇第十四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论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卫灵公篇第十五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所论的以德治国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怎样修身、如何以礼法治国;阳货篇第十七主要记孔子教育弟子讲究仁德,阐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记历史上圣贤的事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行为,以及世人对于处乱世的不同态度;子张篇第十九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探讨求学求道的言论,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与赞颂;尧曰篇第二十主要记古代贤王尧、舜、禹、汤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为政的论述。

纵观全书,《论语》很全面的.阐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世,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在政治上,他主张“节用而爱人”,反对苛政、苛捐杂税,“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张“克己复礼”;在自身修养上,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所以针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弟子的同一个问题,他给出不同的建议,所以在周游列国时,即使如何困窘,他为弟子们始终树立榜样,并时刻不忘对他们的教诲。

而我觉得,《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也因而无比强大。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这说明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而真正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治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与贫富无关。“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对礼的遵守,那么,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

而孔子在《论语》中反复作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给人以最朴实的启发的。从孔子对孝的阐释——“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中,我们受到的心灵震撼,是不会比其他孔子所教诲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细细读了这些话,我们的心中,是会产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做到的原来远远不够。所以,从这一刻起,更加爱我们的父母吧——以孔子的谆谆教导为心中的指标,时刻问自己一句:“你做到了多少?”

当然,孔子毕竟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了,那是一个尚未进入封建时代的奴隶社会,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最终理想,是要恢复周礼,维护奴隶阶级的统治的,无疑,甚至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都不是一个进步者。虽然,封建统治者在孔子后,突然将孔子的儒家思想捧至独尊地位,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但那时的孔子的思想,早已被一个叫董仲舒的人狠狠加以改造,后来又被朱熹越解释越离谱。所以,在孔子自身那个时代,孔子的思想,其实并不是很进步的。而且,他其中的一些思想,也确实不是完全能让人认同的。比如他说如果父亲坐了错事甚至犯了罪,儿子不仅不应该揭发,而且还要帮助努力隐瞒。这在今天,不就成了同谋、共犯了吗?他还轻视妇女,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我们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摆明了是侮辱嘛!他也轻视劳动和农事,樊迟问稼桑之事,就被他称作是没什么大出息的人。

总之,《论语》中,有值得学习的,也有一些小小的值得改进的,但它无疑是伟大而杰出的。一点小瑕疵掩盖不了它强大的光芒。

一本《论语》,虽薄薄百页,却可以读得很厚很厚。读《论语》,我想,需要的正是这种将书由薄读厚的智慧吧。本人资质有限,初读《论语》,谨把自己一点小小的感悟写在这里。

国学经典课程的收获和启发作文【三】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