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关于农村和城市生活的作文)

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关于农村和城市生活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1-28 14:14:46
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关于农村和城市生活的作文)

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一】

星期一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姑姥姥家里玩儿,我的表妹蒙蒙也去了,我们玩儿得可高兴了!

去了姑姥姥家,赖耷儿赶紧跑出来迎接我们,它先冲着我们摇摇尾巴,便跑开玩儿去了!赖耷儿是姑姥姥家的一条狗,它可聪明了,姑姥姥让它蹲下来它就蹲下来,让它卧着它就卧着,不让它咬人它就不咬人。

我们去的时候,还有许多人也去了:老太爷、老太太……还有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今年才五岁,竟然是我的舅舅,也是蒙蒙的叔叔,真是不可思议啊!我和蒙蒙看他还小,没什么能耐就想逗逗他。我们把他挡在门外,说:“进来啊,进来啊,有种你就进来啊!不敢吧?!”他倒好,也不生气,在门外和我们打“持久战”!我们也不上他的当,先下手为强,我们拿了一个盒子的盖子当“挡箭牌”,和他“打起架来”!最后我们不耐烦了,我便考他:“一加一等于几?”他掰掰手指头:“等于二!”“那八加九等于几?”我暗暗高兴:才五岁的小屁孩,能知道吗?结果他又掰掰手指头,说:“等于十七!”我想:不错嘛,一个五岁的小屁孩竟然能算出来!不行,我得再考考他!我想了一会儿说:“一百乘以两百等于多少?What do you do on the Saturdays是什么意思?”小舅舅有点不知所措,呆呆地望着我们,我得意地说,“不会了吧?你还是我的舅舅呢!”

后来我和蒙蒙又想出了一个坏点子——把瓶子装满水,等姑姥姥家里养的鸡呀鸭呀来喝水吃饭的时候把水一泼,让它们便成落汤鸡、落汤鸭!说干就干,我们把瓶子装满水,为了不让鸡鸭们发现我们的意图,就在院子里洒点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等得花儿都快谢的时候终于把鸡鸭给盼来了!鸡鸭一进院子,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瓶盖子,给了一只老母鸡一身水!

时间之神也不给我们多留一点儿时间玩耍,一会儿一天就过去了,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我该走了。人们说得真没错——乡下生活真有趣啊。

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二】

燕子第一次来到城市,一切都很新鲜。

白天,燕子就跟着二叔去各处送外卖。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车辆。红色、蓝色、白色和黑色,还有极其少见绿色,它们就像一条条丝带,掠过二叔的电动车。路上,人们穿着鲜艳、新奇的衣服,可漂亮了。隔着商店的'橱窗,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水果摆在一个白色的圆柱形物体上。二叔告诉她,那叫蛋糕,特别好吃,白白的那是奶油,比糖还甜。

二叔还说,等她过生日,他就和他爸爸去给她买一个。二叔说地燕子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家里的蜂蜜那样。

晚上,城市就像白天,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广场上放着好听的歌,可总是那一首。家里,那虫鸣,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每一种虫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燕子听着听着就睡了,直到清晨奶奶叫她起床,而在这里,醒来时就只有燕子一个人了,桌子上放着信条与早餐。每天的面条让她越来越想念奶奶做的早饭,还有柱子哥哥的烤番薯。而且在家可以看见好多星星,城市的夜空空荡荡的,一片漆黑。

这一天,她爸爸过来了,真的给她带了一个蛋糕。爸爸对她说:燕子,在这读书吧!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陪着你了!

燕子沉默了,半响,她只是小声说:不知道!

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三】

其实说起来并不难理解,这两种差异只不过是人的思想观念和地点没有改变过来而已。如果要使一个年已过七旬的老人的思想立刻转变过来是不可能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才能真正使一个老人的思想转变过来。

比如举个例子吧:十年前,我家在乡村时,奶奶是个“老顽固”。当时我年幼无知,经常看见奶奶屈膝跪在地上,手中拿着三支香,对面的桌子上放有一个瓷佛像,奶奶一次又一次地弯腰,口中还念念有词。我很好奇,以为佛像会那么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能使奶奶这样做。便把它拿过来,上上下下瞧个清楚。奶奶直起腰看见我在玩弄她的“心肝宝贝”佛像,急得不得了,赶紧抢过佛像,对我大发雷霆。好一顿的“狂轰乱炸”,把我轰得“体无完肤”。我气得要命:不就一个佛像吗,有啥了不起的。可奶奶却还喋喋不休地讲着,说什么弄坏佛像会遭到佛的报复……我可不管那一套诡计,依蓝我行我素。好几天过去了,我还完好无损的,不禁怀疑起那个佛像来…… 可十年后,奶奶变了,变得懂事多了。我笑着问奶奶:“为什么不再去求佛像呢?那儿可很灵呢。”奶奶笑了:“求不求佛都一样嘛,反正有人寿保险,怕什么。”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奶奶变了,奶奶变聪明了,耶。” 大部分人虽然都说城市好,但是乡村也不赖:城市虽然热闹,可躁音很大,无法入睡;乡村空气新鲜,并且地方幽静;城市人整天一直忙;可乡村人时而工作,时而轻松……素我直言,乡村与城市的好坏正好互相补充,应该把两个地方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正好和人心意。 但愿如此能成为现实!

农村到城市奋斗作文【四】

农村是人类文明的起源,黄帝教人们农桑才有了社稷。正是你挑水来我浇田的田园生活哺育了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当有人放下了锄头,专门从事于农产品的交换时,城市出现了。城市文明的光芒是来自田头的星星之火点燃的,更需要来自田间的柴草才能够薪火相传。

很多人喜欢写这样一类的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文章,他们把城市比作是人生奋斗的舞台,在城市里摔爬滚打,只为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乡村是抚慰失意人的鸟巢,可以在那里调整心态,获得力量。前者是入世的门槛后者是出世的幽径。难道事情可以演绎得像他们文章中所云吗?非也!人们的错误认识往往来自于不了解!

曾经有一首《田垄乡径,带我回家》的乡村音乐撩拨了我的心弦,我也曾幻想像歌中唱的那样,骑着车顺着熟悉的泥路,来到我嬉戏的稻田,心中蓦然升起恍如昨日就已归来熟悉感,这样的确很美。直到有一次我亲自走近了它,想要大口吞噬泥土芳香时,却被农村的衰败呛痛了!幻想中童话般的仙境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我从一个牧羊人身边经过,看到的是他满脸的木然,羊在吃草,他看着羊吃草,一天天重复着,这可能就是他的全部生活.田野是美丽的,田边的一间木屋也别有韵味,但我敲开屋子的门后,它便不再是眼前的风景:昏暗的屋中竟然住了一家人,原来关牲口的地方也能住人,久居城中的我算是开了眼界。在想象中应该是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浮满了油,竟然还有村民在河边淘米洗菜。

我不愿再看下去。现实,严酷的现实!城市的崛起与农村的衰败竟然是等价代换!老子说:大道出,有真伪。此言不假!三农问题的提出决非是心来潮而是迫在眉睫!相比有些作家在提倡田园试的诗意栖居,李昌平先生的`一句:农民苦,农村危急,农业危险。才是来真切地来自底层的呼喊。如果农村衰败了,所有找寻诗意生活的脚步将踏上虚无!

中国曾经以它极盛的农业文明富甲一方,而今,农业出口大国的身份一落千丈,东北的致富法宝金豆成了滞留家中的苦命豆,有着传奇身世的超级水稻也不得不向泰国米低头,甚至不从国外进口粮食,国人就无法养活自己,撑起我们腰杆的湖广粮仓频频告罄。

农民常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鲤鱼跳龙门,摆脱着贫困的现状。若果真象某些作家所说的袅袅炊烟,衣食无忧的农家生活又为何产生2亿多的浩荡农民工大军?每天在城市的华灯初上时,我都会感慨城市的繁华,如没有匍匐在城市底层的民工,何来一片灯红酒绿?

从有了农村和城市,就是富人居城中,贫者耕田间。差距由此拉大,矛盾从中滋生,于是耕者发难,祸患起于田亩之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名革命,两处易主。就连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不也是从中悟出的吗?

虽居城市,但我不敢忘记农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