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家风小故事小学生作文演讲稿)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家风小故事小学生作文演讲稿)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5-18 10:17:50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家风小故事小学生作文演讲稿)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一】

看到央视记者在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调查,他们在大江南北,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会问“您的家风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当然也是千差万别的。看着每一期调查,虽然没有记者采访我家,但是我也开始自问自己,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去问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诉了我,我家的家风是什么。

奶奶给我讲了个她们时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时候,由于社会正处于贫穷时期,食物极度匮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要养活好几个孩子,更是难上加难,爷爷经常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糊口,别说吃好的了,能有点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错了,奶奶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饿,你爷爷那会不知道啥叫饱,爷爷常常为了让爸爸和他的兄弟们能多少补充点营养,会把攒下的白面给他们吃,自己吃的是粗粮,在那个时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问爷爷,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爷爷对他的孩子说,我胃不好,不爱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给你们吃!爸爸和他的兄弟们那会太小了,不会理解爷爷的.意思的!最后爷爷因为天天吃那些粗粮,得了胃癌去世了,后来爸爸和他的兄弟们知道了那句话的真相!奶奶讲完这个故事后,我眼睛湿润了,我理解了爱怎么样传承的,无私的爱无关岁月苦难,无关时间空间!

听完这个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长岁月里发生在身边的家事,让我逐渐得领悟了自己家的家风。这些年每年三十儿,爸爸都会去邀请一个人过年的左右邻居,亲朋好友,即使陌生人,会真诚的把他们邀请到家里来一起过年,我很是不理解,大过年的,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这点想法,他告诉我“在一起图个热闹,多双筷子的事,人要有爱心”随着岁月的积淀,越来越理解爸爸的话,不管在哪里,不论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爱,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儿都有不是家人的亲人来我家吃饭,和他们一起微笑,碰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今年也不例外!

后来我又问妈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妈妈因为不善言语,并不能准确表达她的理解,但是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妈妈在家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睡的总是最晚的一个,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学,她总是按时给我们做好每一顿饭,从来不会怨言,不会烦恼,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个吃饭的人,她的淳朴、善良多少植根在儿女的心里。

听完那个时代的故事,回忆起成长中的事,我逐渐理解了我们的家风是什么,爷爷用有限的生命诠释了无私的爱,并把爱传递给我了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她他们用行为教导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传承那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二】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后代的准则,也叫家法。好家规会造就好家风,家风即门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顾名思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也就是家规、家训形成的习惯。善、孝、仁、礼等品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重德修身等品质,都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家也有许多的家规,生活上的有像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了,东西不要乱扔乱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这些都是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上,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对长辈要尊敬,对父母要孝顺。他们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以身作则这样做的,我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我父母身上的真实事例吧!

我的妈妈是个大孝女,每次回姥姥家,都会买一些姥姥、姥爷爱吃的食物,挑那些软的、好消化的。因为姥姥、姥爷的牙齿都不好了。在家帮他们整理家务、烧几道菜,饭后微笑着听姥姥、姥爷讲“大道理”,很有耐心。在奶奶临去世的几年里,妈妈也每个星期都要到奶奶家,给奶奶买药。奶奶的下身经常发炎、红肿,妈妈每次都细心地为奶奶上药。爸爸说他从心里感谢妈妈,每一次吵架,想起妈妈做的就什么都放下了。这些事情让我从妈妈身上孝顺的美德,我也要向她学习。我家的家风,我说起来就是:孝敬父母、忠厚诚信、勤俭持家、知书达理。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家庭里的关于家风的故事。

我们也要从先人、哲人那里学习好的传承。北齐的《颜氏家训》、近代的《曾国藩家书》,都是以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子女如何修身、治家、处事、为学等,讲究重德修身、自律自勉,总结起来就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三】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也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脚踏实地,不尚空谈,勤俭节约。

这些家风都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我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继续八家风传承给下一代。

脚踏实地要求我们做事从实际出发,不应妄想一步登天,不尚空谈教会我们不能吹牛皮。

我的爷爷原来是村里的副主任,因村里要选拔新一任村长,爷爷是其中一位人选,但是人选中并不是爷爷的实力最强,有的开后门,依仗家里人撑腰,自以为是可以选上。而爷爷他凭着自己的能力走上了村干部的职位,因爷爷为人善良,有责任心,而被村民推荐为村副主任,又因为算盘打得好,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神会计”在村里选拔那一段时间中,其他人都是有开后门有吹牛的。而爷爷,他从来不说大话,只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他整日整夜废寝忘食,想着怎样建设村子,在爷爷的带领下,村子走上了“致富”之路,村民都选爷爷村长,其他人只是一嘴大话:我选中了!

这件事是爸爸跟我说的,他让我学习爷爷的良好习气。我懂得了:凡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不能光顾一张嘴巴,只有用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态度去对待每件事,才会事半功倍,如果妄想一步登天,爱吹牛皮,就会事半功倍,爸爸教育我从小就应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从小事做起,学习让我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争取,去奋斗,让我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我能行!让我不吹牛皮,不说大话。

现如今,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在日益减少,而人们却总以为中国的资源永不枯竭,以为浪费一些不足为惜。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四】

在中国,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训家风,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训就只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

从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顺,要懂得尊老爱幼,在这同时他们自己也在用实际行动给我做榜样:

有一回,我家因为入保险起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大家的意见也都不同。就在这时,爸爸决定听爷爷奶奶的。为什么呢?用爸爸的话来说,这就是百孝顺为先,意思就是要适当的顺着老人,让他们顺心。如果没有顺,又哪来的孝呢?

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难免有时会有些小矛盾,一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劝说,从不顶撞爷爷奶奶。尽管他们有时说的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丝毫没有要责怪他们的意思。

爸爸妈妈常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就是说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记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着修暖气,忽然来了一个电话,爸爸接完之后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还有什么事比修暖气还重要呢?”爸爸一回来,我就问他:“爸,你刚才干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机坏了,我帮忙修了一下。”我当时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机难道比修暖气还重要吗?要知道,冬天没暖气妹妹会很冷的。后来妈妈告诉了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我才恍然大悟。

《弟子规》里也曾说到:“亲所好,力为具。”说的就是家人喜爱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争取。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堂弟――壮壮,他9岁。那天,他和奶奶去赶集,奶奶看上了一条毛衣,90块,奶奶说太贵了,没舍得买。于是壮壮把每月35元的零花钱攒了下来,再加上家人偶尔给他几元。不出两个月,就攒了90多块钱。他把90元交给奶奶,为奶奶买下了那条心仪已久的毛衣。这不就应了那句话吗――亲所好,力为具。

“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是我家家训,同时我也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视为我的家训。从今天开始,我一定把这几句话牢牢记住。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这就是我家家风,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诉我的同学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五】

家风家规是什么,这个春节期间中央台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寒假期间我们和孩子一起反复观看学习,从农村到城市,从大人到小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是每看完一期,全家人就会在一起讨探。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说起我们的家风家训,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外公,他是我们的一家之长,一个老转业军人,至今骨子里还是充满正气,所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跟他绝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也是他每次准备开家庭会议或者教育晚辈时的开场白。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的外公教育我们,荷花虽好还要靠绿叶扶持,一家虽好,还须左右邻居都好,生活才能相安无事。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要有好名声才有人愿意与我们来往,才能广交天下朋友。如果这一家人的\'品德败坏、经常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坏名声也会在邻里之前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与你来往。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家风之一。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我们经常带着他去医院看望老人。医院里老人身边经常是儿孙成群,五岁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医院照顾祖母,大家还都做这么多好吃的拿给她,大家都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告诉他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觉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从小做起。

孩子外公还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正直,不贪小便宜,不能怕吃亏。这些生活习惯我也身体力行,经常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手工馒头的夫妻,丈夫言语不多,一看就是老实人,妻子右手残疾。他们的绿豆芽、豆制品都是无添加的绿色食品,小两口用诚信经营着他们的小生意。我们也经常光顾,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他们的馒头呢。我说因为"诚信",纯手工的馒头、无污染的绿豆芽,他们做到了,所以生意原来原好。还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买馒头,2块钱的馒头我给了她10块钱,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他找了我13块,我把5元钱递到她手里时,她惊讶的说还是好人多,我卖50个馒头也赚不了这五块钱。孩子问我,妈妈,阿姨为什么那样说呢我笑了,我说阿姨挣的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不容易,我们要做正直的人,不贪小便宜。孩子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不贪小便宜,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人父母,我们只能从身边的事做起,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信、正直让他们受益一生!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购物。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妈妈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她总是看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她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电。爸爸爱鼓捣他的电脑,妈妈不会操作时,爸爸轻点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还会向爸爸请教电脑问题。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养成了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小学生作文 家风故事【七】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