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24 18:19:36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一】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学”(或称“闽学”的创始人,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孟,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还远播海外。

同安是朱熹的首仕之地,为朱熹的思想转变和理论形成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同安由此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朱熹一生为官9年,其中有4年多是在同安担任主簿,在同安期间,他的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最终使其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朱熹任同安簿事前,受刘子羽、刘子翚、胡宪三位业师禅学的影响,对佛学禅学非常有兴趣,还借用禅学而考中进士。赴任同安途中,朱熹拜访了其父生前好友,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介绍自己学习佛释的情况,李侗对此并不赞许,劝朱熹好好看儒学的圣贤书,朱熹“心疑而不服”。

到任同安后,朱熹进一步理解儒学中“理一分殊”的道理。他本希望用佛教教化百姓,相信佛老之学可以治理社会,但在现实中却发现行不通。回看圣贤书,渐觉有味,其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朱熹在同安做了很多实事,最终到为官应该“务实”,而非佛老主张的“清静无为”。在同安期间,以自己的政绩验证了“理学”对巩固封建制度的功用,因此“三年之绩,有百年之思”。

离开同安后不久,朱熹便拜李侗为师,逐渐构建起理学的思想体系,逐渐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二】

今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纪念朱子诞辰885周年为契机,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积极打造“武夷书院讲坛”“武夷书院·讲理堂”活动品牌,努力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在普及朱子理学思想、弘扬书院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平市、武夷山市会同国家级和福建省朱子文化研究机构,每年举办六场“武夷书院讲坛”活动,已邀请陈来、朱杰人、朱高正、李存山、张建光、吴邦才等知名学者主讲,“朱子文化的时代价值”“朱子家训的由来及实践运用”“朱子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朱子文化漫谈”等主题演讲,对朱子文化的.宏观议题进行学理分析和实践解读,初步建立了常态化普及朱子文化的高层次平台。《光明日报》整版刊发陈来教授演讲内容,《福建日报》先后用两个专版刊发第一讲、第二讲的精彩内容,海内外媒体报道武夷书院讲坛活动消息,各大网站竞相转载。同时,为了推动朱子理学向基层延伸,武夷山市启动“武夷书院·讲理堂”活动,设置机关、行业、企业、学校、村镇、社区等六类讲理堂,分门别类安排课程,“朱子文化遗产保护”“朱子文化与文明旅游”等辅导报告,深入浅出地普及了朱子文化的思想精髓,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共鸣,有力推动朱子文化的宣传普及落实、落细、落小。截至目前,“武夷书院讲坛”已举办五讲,“武夷书院·讲理堂”已在6个基层试点单位全部启动。

在培育朱子品牌、传扬书院文化的过程中,武夷山市既坚持高起点的国学传承,又注重基层的素质提升;既坚持公益传播和资源整合,又注重社会运作和实体建设,极大地发挥了武夷山朱子理学摇篮的优势,加强了书院文化的挖掘整理,潜移默化地在基层群众中普及朱子文化。与此同时,武夷山市还将整合朱子文化资源优势提上日程,合作打造国学传播与教育阵地。9月10日,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共同签订了《共建朱子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框架协议》,将以重新修复的屏山书院为依托,充分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以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为核心,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国学教育和面向游客的旅游研修项目,推动朱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三】

“宋代道学是儒家发展的新形态,以朱子为中心的宋儒理学特别强调传承道统的意识,对‘学绝道丧’特别忧患,‘学绝道丧’就是文化传承的中断,这对今天重续文化传承和价值传承有重要启示。”“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一套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价值基础和根源。”陈来认为,朱子广泛继承了儒家的学术文化,对古代文化作了全面的整理,对四书的集结和诠释几乎花费了毕生精力,是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这是近1000年来无人可与之相比的。

在陈来看来,朱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格物致知”理论,是对儒家“学习”思想的一种哲学论证和展开。朱熹用“即物穷理”来解释格物,提出格物就是要穷理,也就是去了解事物的道理;穷理必须在事物上穷,不能脱离事物。“即物穷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观察事物、思考其道理。

朱熹仕宦九载,立朝御前46天,上书请辞64次,把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研究、著述、授教之上,“绝意仕途,以继二程绝学为己任,奋发读书著述”。朱熹参与创建、修复、讲学、题记的书院有64所,其中自建4所。武夷书院原名武夷精舍,由朱熹亲自擘画、营建,宋淳熙十年(1183年建成。据记载,自武夷书院建成后,武夷山理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都和朱熹的讲学与教育实践有关。

陈来认为,朱子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朱子学的对象主要是士人,朱子学的宗旨是为士人提供一套道德学问思想体系,因此朱子强调“学习”“读书”的性格,与其宗旨相一致。以古代朱子学的标准来看,现代人的受教育程度都超过小学而属于“大学”,所以重视《大学》的朱子学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几乎所有人。

在朱子思想中,其教育理念同样具有现代意义。“从《论语训蒙口义》到《四书章句集注》,多数朱子的经典解释著作都着眼于学生的经典学习,这使得朱子的著作在今天通识教育的经典学习中仍有参考意义。”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文结尾【四】

康熙曾给武夷精舍赐一块匾额,上书“学达性天”。从事朱子文化研究已有26载的朱杰人认为,这四个字把朱子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写出来了,意思是朱子的学问达到了人性和宇宙的本源,为一度被边缘化的儒学补上了宇宙论和心性论的缺口。

陈来指出,朱熹论道德的思想有许多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朱熹关于理性与、道理原则与个人私欲关系的看法。朱熹阐发了古代“道心唯做,人心唯危”的思想,认为“人心”与生俱来。但如果“无所主宰,留而忘返”,社会就会“危”。要使人心不致危害社会,就应该用“道心”主宰“人心”。朱熹认为道心的特点是公,即反映了社会公共的道德法则。

“朱熹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从加强法制以约束人的行为来考虑,所以朱熹的方法是完全诉诸道德,这是理学的局限性,但突出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还是难能可贵的。”陈来说。

朱熹和理学还提出“天理”和“人欲”的问题。朱熹认为,应当受道德原则的制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坚持道德不能建立在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理性主宰、责任意识、美德培养之上,主张用反映社会共同要求的道德原则来克服违背公共道德的私欲,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化为人体的内在自觉。”陈来指出,这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理性和的关系方面,朱熹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并不完满,他比较忽视和生命力的满足,未能重视理性和也有统一的一面。”陈来说,整体而言,朱熹的思想对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精神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