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正确听取他人意见的作文(正确听取别人意见的作文)

关于如何正确听取他人意见的作文(正确听取别人意见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28 00:17:52
关于如何正确听取他人意见的作文(正确听取别人意见的作文)

关于如何正确听取他人意见的作文【一】

有的时候,人们迷失了自己,只是无法找寻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对人生感到迷茫。这个时候,只需要继续寻找,总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然而有的时候,人们迷失了自己之后,不去寻找真实的自己,反而把自己臆想成另一种存在,然后就以那种存在的姿态去继续自己的人生。那种时候,人们就很难再找回自己,甚至会走上一条极端的不归路。

就如同古代帝王,相信每一任帝王在登基之初都是想做一任明君造福百姓的。但是有的帝王会因为权欲熏心,真的把自己当成神,可以主宰终生,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纣王要剖比干之心,厉王要“止谤”,连一代圣君唐太宗也差点掉勇于劝谏的魏征。由此可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后果是多么可怕。这也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有的时候帮助的甚至不仅仅是自己。

但是,在人生迷茫之后,还能正确认识自己,真的那么困难吗?

其实,正确认识自己,只需要自己足够虚心,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去正视自己和改过自新的勇气便可。

齐王在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法国作家卢梭,他的`《忏悔录》是一部空前绝后的“灵魂自白书”,他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过小偷、抛弃挚友、嫁祸他人的种种丑行。读此《忏悔录》时常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因为当他把自己剖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就是他真正认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时候。

所以说,有的时候,正确认识自己,只需要自己思维的一个转变,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变,带来的影响却可以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个人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有时也可以造福身边的人。而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造福整个国家,给整个社会带去宁静安乐。

人生来不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吗?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吧。

关于如何正确听取他人意见的作文【二】

学校围墙以东,旷野莽苍,此起彼伏的蛙鸣如在枕边,不歇的蛙声竟聒噪出一段童年的往事——

小的时候,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方圆大概有几百平米的水塘,因为是三角形的,我们都称它三角汪,周围长满了一种称之为棉槐条的灌木,那里面生活着不少的青蛙,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去那里钓青蛙回家喂鸡。

钓青蛙不像钓鱼,钓鱼要静,钓青蛙要动。钓青蛙的饵料也不是用蚯蚓,要用黄色的丝瓜花或者方瓜花。钓青蛙也不需要钓钩,只用钓竿拴上一根细绳就可以了。然后在绳子的一头拴上丝瓜花或者方瓜花,就可以把细绳甩到灌木丛中开始钓青蛙了。

钓的.时候要不停的轻轻上下抖动钓竿,(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抖动,只是知道那样能够让青蛙快速上钩,现在才明白,青蛙的视觉是对运动着的物体才比较敏感的,它把抖动的丝瓜花当成昆虫了,呵呵,真是生活处处有学问。)当觉得钓竿突然发沉的时候,要快速的向后甩动钓竿,随着钓竿的甩动,钓绳也甩过头顶,快速的向后飞去,这时就会听到身后传来“噗”的一声闷响,那贪嘴的青蛙已被摔晕,仰面向天,四肢抽搐,抖个不停,这时上去抓它简直就是探囊取物了。

钓鱼的动作要领,突出了一个“熬”字,在鱼上钩以后,要“以静制动”,通过放线收线,慢慢的把鱼儿“玩累了”“熬倒了”,才能让它服服帖帖的出水。而钓青蛙的动作要领,突出了一个“甩”字,要“以动制动”,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击而中。像高手过招,钓鱼用的是武当掌门张三丰的太极推手,是后发制“鱼”;钓蛙用的是雪山飞狐胡斐的必绝技,是先发制“蛙”。

在我的家乡,钓蛙之“甩”,可谓妇孺皆知,且形成了一歇后语:家后面钓蛙——“甩”到家了。“甩”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含义比较特别。说某人“甩”,就是指这个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点流流氓氓得意思。因此,老人家教训青年人的时候往往会说:别整天砸蛤蟆,钓蛙子,不干正事!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三角汪早已不复存在。钓蛙生涯虽然潇洒,但总是不务正业,且不够环保。把它折叠起来吧,放到记忆的沟回中,每每想起,倒觉得不是“甩”,而是“帅”,是家后面钓蛙子——“帅”到家了!

室外,蛙声依旧,陋室,思绪如潮……

关于如何正确听取他人意见的作文【三】

我认识老卫快十年了,那时候全国收藏连环画的人不多,能说会写的人更少,为了共同的爱好,我们一起为屈指可数的几张连藏小报写稿,虽未见面,但相互都有书信交流,彼此之间把对方当作真心朋友。1999年冬,在上海鲁迅公园举行了一次连环画展览上,我见到了北京的王家龙、崔吉鸿,上海的张奇明、李明海、汪洋,郑州的强者,重庆的李明,福州的池晨光,还有武汉的老卫。前年,在东北一份连藏民刊上,看到我有幸和他们一起,被列入了对连环画收藏有贡献的一百人。

我的连环画收藏在2001年以后就基本停顿了,那时,新版书中有名的套书我都已收全,其他原因就是收藏兴趣发生转移、连藏进展不易。常熟的旧连环画资源有限,特别是老版书更稀少,要收藏的话只有和外地交流,但经过几年的宣传,连环画收藏已被很多人认可,小人书的价格也一路攀升。连环画是因为怀旧情节成为收藏品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印刷品,超高价格的小人书已经失去了收藏的意义。进入新世纪后,各地连友都忙于成立连藏协会,创办连藏民刊,组织连环画交流会,这是个人连环画收藏的升级版。但是,这些活动都不适合常熟、不适合我,于是,我选择了停顿,收藏的连环画被束之高阁,除了订阅几份连藏小报,了解一些连藏动态。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连环画收藏形势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在大批邮商参与之后,纯粹的收藏活动变成了恶意炒作。各地连环画交流会越办越频繁,甚至出现了撞车现象,拍卖会上自拉自唱,天价奇观层出不穷。很多邮商在上世纪末炒作邮币卡的过程中吃了大亏,因此想在被宣传为十大收藏品之列的连环画上翻身,正是他们,吓走了很多忠实的`连环画收藏爱好者。

真正的痴迷者还在坚持,比如老卫,以个人之力难以把武汉收藏家联谊会连环画专业委员会运转起来,还要办一份小报宣传连环画收藏,几年前叫《连艺收藏》,后改名《江城连讯》。于是老卫也开始下海了,主营是老本行连环画,兼营邮票等纸质收藏品。这点从他寄小报来的信封上就能看出来,有时是首日封,有时是信封加邮票,反正都是选打折的,怎么省钱怎么寄。

这次,他用的是贺卡封和十张八分邮票。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都见过这种北京民居图案的普通邮票,当时国内平信的起步邮资是八分。这套民居图普票共16枚,面值从1分到160分,常用的还有4分票面是江苏民居,寄市内平信;20分的票面是上海民居,寄挂号信。记得九七前后狂炒邮币卡那几年,因为股市低迷,各路枪手就把写股评的笔法来写邮币卡评论,我看见过几篇,把这套民居普票也当做潜力品种大力吹捧。后来呢?是泡沫都会破灭,当邮资涨到八角时,这些沉淀在炒家手里的普通邮票又回归到了它的邮寄功能,不同的是,以前一封信只要贴一张,现在一封信要贴十张。

20XX年10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