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温暖的记忆作文带小标题)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温暖的记忆作文带小标题)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03 01:00:54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温暖的记忆作文带小标题)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一】

记忆被淡淡花香剪作一段又一段,吹散在风中。陌上相逢,花香淡淡,不禁让我回忆。记忆中与姥姥在一起的温暖时光,令我淡淡地勾起了嘴角。

聆听阳光的声音,风中云,雨中景,千年期盼有谁懂?一颗颗粽子,飘满艾香;一缕缕阳光,氤氲唯美。终于又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当这时,您便早早为我系上五色丝线,为我挂上您亲手做的香包,里面飘满淡淡的蒲公英的香味。随后,您又为我做了甜甜的粽子,里面仍旧飘满淡淡的蒲公英的香气,淡淡的若有若无,沁人心脾。温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折射在您的脸上,汗珠从您的脸上滑落而下。您身袭一抹蓝,在断断续续的阳光的衬托下,宛若从仙境中走出来的一般。我抬头望向您的双眸,眸中有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充满慈爱的目光,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摇曳笔尖的舞姿,月朦胧,夜清冷,竟夜孤灯剪影萧。快期末了,我坐在桌前奋斗着,一丝一缕在数学题上缝补,一笔一划在作文纸上镌刻。本以为您早已经睡了,但您却推开门,给我递上一杯咖啡。轻声说道:“早点休息,别累着!”说罢,便轻轻出去了。品一口浓浓的咖啡,香气沁人心脾,回味浓浓。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桌上高高摞起的练习册,心中燃起战意,努力奋斗。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那关切的眼神,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抚出青春的旋律,琴弦动,心弦动,一阙清歌谁与共?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就快要轮到我了,我的怀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一样,砰砰直跳。轮到我上场了,我走上台,望着观众席一下便看到了您,望着您的眼眸,我从中看到的是对我的鼓励以及对我的坚信。我望着您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演讲。当演讲结束时,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浸润了我的心浸湿了您的眼眶。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对我的鼓励与坚信,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找寻自己的记忆,守候自己的温暖,念一缕风声,吟一片丹心。长堤上的一盏盏灯宛若一颗颗金黄的星星,沉着地闪烁在深不见底的天幕上,仿佛一遍又一遍讲着一个古老的神秘故事……在这向前的道路上,您便是我的引路人,温暖着我。

寂静的沙滩残留着一个个脚印,灰暗的天空散漫着一缕缕余辉,枯老的古树铭刻着一道道年轮,记忆中与姥姥在一起的时光,眷恋地被挽留了……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二】

在漫漫成长道路上,我们定会经历许多事情,获得许多感受。回想以前,脑海里放映出一张张画面,一个个时刻,有喜悦的、伤感的、烦恼的……但这些,都不及温暖的时刻令人难忘。

平时,我都是与外公外婆居住,爸妈的房间总是一片静谧。白天,窗口会射入几方斜斜的太阳,这宽旷的房间如今依旧明亮。但是,缺少了爸妈、妹妹的身影,没有了妹妹玩具汽车的喧嚣,没有了他们谈话的声响,没有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每当看到他们的房间,便随即联想到他们,一股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可他们却离这很远,远在千里之外。只能借着空闲,拿起电话暄寒几句。

终于迎来了寒假,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书包,放下学习的忙碌。然而,最重要的是,爸妈、妹妹都回来了,终于可以一家团聚。我满心喜悦,欢呼雀跃。

妈妈洗净刚刚劳累过的双手,呼喊:“开饭了!”妹妹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瞅了瞅饭菜,目光就定格在了那道菜中,她跳着嚷着,请求妈妈给她剥虾皮。妈妈忙碌着,加快拿碗筷、盛饭菜的速度,连忙应答:“好的,好的,等一下。”刚走到厨房的我对妹妹说:“你看妈妈现在多忙,不如我先来帮你剥几只吧?”妹妹把昂着的头扭向另一边,说:“我要妈妈帮我剥。”我只好耸耸肩膀,走进厨房来帮助妈妈了。

爸爸是我这最难请的贵宾,现在他还坐在电脑前,辛苦工作。妈妈跑过去邀请他一同来品尝美味佳肴。我们只好坐着等待。我吮了几口汤汁,啧啧的连声赞叹。妹妹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快,她叫道:“怎么还没好?我肚子都饿扁了。”我便跑去帮忙,将爸爸拉来吃饭。人全部坐齐,我们就开动了。我和妹妹争抢我们最爱吃的炸鸡腿,我不忘先给爸妈各夹了一块,因为过不了多久,这盘炸鸡腿就会空空如也。我把对妹妹说:“你先把碗里的吃完再夹,不然太满了。”我应答:“就是。”妹妹啃鸡腿的能力不能小瞧,像是录下的短片快进了似的。妈妈笑着说:“瞧你们慌的,锅里还有呢。”马上,盘子里又盛满了炸鸡腿。我叹了一口气,妹妹也放慢了速度,我们相视而笑,慢慢品味这炸鸡腿。

对于我来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就是最温暖的时刻。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事也是一样。这样团圆的时刻是挺少的,所以,请大家珍惜家人团聚的温暖时刻吧!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三】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温暖的记忆。也许是妈妈做的一顿早餐,也许是爸爸的一句叮嘱,也许是老师一次严厉的批评……令我难忘的,却是那些事。

妈妈是一名工程师,虽然她胖了点,可是她早知道的知识可真不少。她个子高高的,丹凤眼,柳叶眉,带着一副圆形眼镜,挺酷的。每天早上我上学时,妈妈总会早早地起床为我和爸爸做饭,饭熟了,她叫我们起来吃饭,虽然这件事很普通,却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小的时候,一次去奶奶家,我们是步行去的,买了一些礼物带给妹妹。路上我唱着歌,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小石块,摔了一跤。我呜呜地哭着,希望妈妈拉我起来,妈妈却摇了摇头,说:“孩子,要学会坚强,如果你连这点疼痛都受不了,那么你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站起来!”这位高大慈爱的母亲,成为严厉的化身。这句话让人听着有点儿不舒服,却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爬山。我以为山就那么高,很容易爬,于是兴奋地向山顶冲去,才跑了一百多米,就感到十分疲倦。我对着妈妈说:“咱不上山了吧,这山又高又陡,根本爬不上去!”妈妈说:“有什么爬不上去的!你看那些叔叔都爬上去了,你为什么爬不上去!坚持住!”不等我说话,妈妈已经继续爬山了。我无可奈何,只得跟着妈妈继续向上爬。一步,两步……终于到山顶了,我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妈妈也笑着说:“孩子,你是最棒的!”长大以后,我听妈妈的同事说,妈妈其实爬不了山,她太胖了。我才忽然明白,妈妈是为了锻炼我的意志才坚持住的!这个时候,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母爱流淌在我的心中。

这是我记忆中最忘的一件事情。有一次,我身体突然感到不适,差点晕倒在大街上,妈妈连忙把我扶住搀回家。到家后,妈妈一摸我的头,好热呀,我发烧了。妈妈先让我躺下,然后把热毛巾搭在我的额头上,让我她一会儿,她去买点药。我静静地躺在床上,等着妈妈回来。大约十多分钟后,妈妈回来了。我震撼了,妈妈急着去买药,没带坐车的钱,离我家最近的药店也很远,这么短的时间把药买回来,她是怎么做到的?跑着去的,还是……我哽咽了,妈妈为了我,不辞辛苦,本来买药来回路程需要半个小时,她却只用了十多分钟就买回来了,这是何等深的母爱呀!

在我的记忆中,带给我温暖的人有很多,却没有一个人能像妈妈一样为了我黑发变成了白发。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四】

家园,是所有东西的根本意义,那抚慰人的温暖,那在家园上空的太阳,那缓缓而过的栀子花香,都在家园四处飘荡……《柳林风声》是一个由柳林、河流,以及聪明细心的水鼠,机智勇敢的鼹鼠,稳重老练的獾和放浪不羁的蛤蟆……构成的神奇世界。书中描写了季节的流转、大自然的变化,以及动物们或温馨或惊险的故事。那些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就像是现实世界中孩子的缩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并在他们心头常驻。

这本关于友谊、关于家园的充满了温情的经典之作,文笔细腻,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其中,有一处地方最令我记忆深刻:那便是最后蛤蟆回家之时。那是一幅怎样温馨美好的画面。在阅读时,我仿佛也感受到了蛤蟆心中的那份淡淡的眷恋,令我有如身临其境。家园,是一个最温暖,最可爱,最亲切的地方;友谊,则是一种最美好,最真挚,最令人向往的情感。而这本书,这个故事则恰恰反映了这点。当家园遇上友谊,便会产生一种微妙的,难以形容的幸福感。这便是这本书所要传达的真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友谊”感悟很深,而对“家园”就没有太多的眷恋,也体会不到那种温暖。比如说我吧。我的家园是一个小小的渔村,鲜为人知,那里的一切,也远远比不上城市里的繁华。但是,每当我去到那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似是压抑了许久的兴奋。也许我最初体会不深,直到回到了城市里,我才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热爱那个家园。不单单是因为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更因为它的质朴,它的亲切,那里的空气似乎也成了一种宝贵的东西。家园,是令人怀念,令人眷恋的。

家园和友谊,是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不可缺少的东西。家园可以给人一个温暖的港湾;友谊可以给人一种无限美好的回忆……简单地说,家园是创造回忆的地方,而友谊,则创造回忆的物品。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五】

走过成长的星空,天上的星星飘落了一地。那每一颗星星都记录着我已逝去的岁月。我随手捡起一颗,不禁愣了神——他们都是那么地温暖、闪耀。

第一颗。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音乐,我和同学们围成一个圈坐在贴满了雪花的教师里。在我们的中间放着一颗高大的圣诞树,树上闪着各种颜色的灯光,我似乎看到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鹿正在向我走过来,可我一眨眼,它又消失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表演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下起了白雪,老师让我们唱首歌,来纪念这即将到来的离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耳边又响起一阵熟悉的音乐,这一颗星星变暗了。

地二颗。天空蓝得透明,几朵白云在头顶飘过。我和姐姐正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那时我惊奇地发现,初夏的风竟然是蔚蓝色的,吹得我们的头发向后跑,经过我们的脸颊时柔柔的、软软的,似是在跟我们打招呼。不知不觉,已经到傍晚了,天边泛起一团红晕,似是着了火。那时的我天真地想:白云会不会被这大火烧完了?那么我以后再也看不到像棉花糖似的白云了。正想着,耳边传来妈妈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我迈着粗短的小腿跑过去指着天边对妈妈说:”妈妈,白云他们好可怜,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妈妈摸摸我的头笑着对我说;“傻孩子,那是晚霞,你明天还会看到白云的。”我开心地笑了。笑声渐渐变远,这一颗星星也变暗了。

第三课,第四课,还有第五颗······我看着看着,发现脸上凉凉的,抬起手摸摸看,原来竟不知不觉流了泪。终于,我放声大哭了起来,泪,不止。那些封存在我脑海里的温暖的记忆,回来了······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六】

人间处处有温暖,有的温暖很细微,有的温暖感人肺腑,人间也因此充满了丰富的色彩。

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学校篮球队选人,因为我挺高的,所以就被选中了。我们是最后一节课训练的,那时有点兴奋所以在第三节下课马上就跑去了体育馆。刚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同学正在打篮球,那时他正在投三分,“唰”的一声球就进了。

当时我就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他投的一样准。然后我跟着老师的指示去了舞台后面拿了球,把球拿出来后我也照样子投了几个,但是一个也没进。就在这时,那个高个子的男孩走了过来,面带微笑的问我:“以前不怎么打篮球把?”我点了点头。他又走近教了我几个投球的基本姿势,我照着他说的做了,进球率果然高了许多。上课铃声响了,老师也走过来教我们运球的基本技巧了。

过了几个星期,我也和他们混熟了。这天,老师教我们三步上篮,没过多久我就吃了个“萝卜干”,手指疼的都伸不直。这时他又走过来告诉我这是打篮球会经常遇到的,过几天就好了。他还很小心的帮我拉了一下,瞬间我发现手指不疼了。后来到了六年级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了,听说他转回老家读书了。

还记得有一个暑假,那天雨下的很大,父亲的单位离家挺远的,因为下雨还有几段比较泥泞的路。所以就决定打的去。过了不久,电话突然响了,我拿起电话,只听见父亲着急的声音:看到我的钱包没?里面有很多证明。我说:“没看见啊。”接着就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

过了一会,只见父亲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我反正也没事就跟着他一起去找钱包了。当我们一路找到公司时,发现公司门口有个人,这个人穿着蓝色的T恤和一条裤管上满是泥泞的人。这人一见到我父亲,就一个快步走了上来并把一个钱包交给了我父亲。这时我看到了他那疲倦的眼神,只听他气喘吁吁地说:“这是你的吧。”我父亲点了点头并握住他的手说了声:“真是太感谢你了。”那人说了句没关系就匆匆的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想到:要是人人都能像他一样该多好啊。

人间处处有温暖,希望那些曾经给过别人温暖的人,也能得到温暖。

用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作文【七】

已经霜降过后了,这个城市里以勒杜鹃为首的各种花儿依然开得鲜艳热烈,恍惚间忘记季节的轮换。而在我遥远的故乡,这个时候,早晨起床就可以看见布瓦上,柴垛上,草屑上.....都积了薄薄的一层白色的霜,洗脸洗衣服已经不敢直接用堰塘里的冷水了,放进去就有点刺骨的冰凉,拿出来有僵僵的不灵活的感觉。等到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一切似乎才活过来样恢复灵性。山里因为山高林密,日照时间短,下午四五点钟太阳一落下山,空气马上就变得生冷生冷的让人不舒服。

山里最多的资源就是柴禾多。应对昼短夜长的冬日,山里人家都会烧火垅。

勤劳的人家一般早早就准备了一些耐烧的树蔸子,晒得干干的堆在墙角。烧火垅的场地也很简陋,找一个闲置避风的房间,靠墙位置用几块方正的砖头或者石块三面围一圈出来。因为场地开阔,所以对烧的柴禾就没有灶里要求的那么讲究,因此丑陋的棍子,奇形怪状的树根都是烧火垅的材料。

记得那还没有通照明电的八十年代初期,每逢冬日,太阳落山后,家家都忙着把火垅点燃,大人们收拾好一天的活计,终于肯聚一起围着烧得旺旺的火垅边烤火边叙家常,儿时没有电影电视故事书,只盼着天黑下来,爸爸停止一天的劳作,陪我们边烤火边开始从“从前....”开始讲起的故事,什么雨漏,老大老二,财主....爸爸的脑袋里好像装了讲不完的故事,他绘声绘色的讲,我们津津有味的听,妈妈就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缝衣服纳鞋底,一家人其乐融融,完全忘记了贫苦生活的困顿。

有时候,晚上懒得做饭,就着火垅里的热炭,把剩饭菜一起混在暖锅里煮煮,再烤上几个妈妈做的发面馍馍,那香味啊,甚至比过年堆在嘴边吃的大鱼大肉美味得多。记忆里父母那么年轻,我们小孩子又是那么容易满足,幸福的味道像那红红的火焰样映在心底。

略大一点的记忆。因高压偏瘫的奶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古稀之年的奶奶苦了一辈子,半身不遂的病况更是时时折磨着她,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走路也是靠一根拐杖支撑着颤颤巍巍的挪动。那时候,家大口阔,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一年到头,只能过年才有机会吃上新鲜猪肉。但爸爸心疼奶奶,赶集的时候就会买一两斤五花肉回来,洗洗放在土罐里,晚上烤火时顺便就放在火堆旁边炖着,随着热气冒上来的鲜香味引诱得我们这些孩子一口口的咽口水。只炖到落口即化的程度,爸爸盛上满满一碗让奶奶连汤带水吃下,慈祥善良的奶奶推让半天,非要夹几块给我们这些孙子吃时,爸爸总是呵斥我们:小孩子的日子还长着呢,以后要吃多少好东西啊。奶奶年龄大了,能吃一点是一点。艰难岁月里,爸爸对母亲的孝顺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这些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成家后,我们都牢记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对先生家的父母也要一样的尽子女的责任义务之孝道。

湾子那头的黄奶奶应该是最早的空巢老人,女儿嫁去了别处,唯一的儿子常年在外工作也不回家。白天她忙忙碌碌一刻不停,时间倒好打发,漫漫长夜,孤身一人,睡早了浑身疼,晚睡吧又没个人说话,所以每当天黑下来,她就收拾好家务来我家烤火,跟奶奶聊聊家常,我们一家也不拿她当外人,有什么好吃的就一起分享。烤得香甜的红薯啊,板栗啊,从热烘烘的炭灰里刨出来,那些透着童年味道的香味至今记忆犹新。黄奶奶一直念叨爸爸是好心肠的孩子,有时候也带点好吃的来给我们这些孩子,两家邻居像亲戚一样淳朴真诚的相处着只到老人家去世。

天寒地冻的冬天对于一年忙到头的农民来说,可谓是个悠闲的长假。没有双抢的紧张忙碌了,地里的粮食基本上也收归到仓,草木枯萎,牛羊也不用赶山上放,菜蔬因为天冷,长得缓慢也没有虫害。遇到雨天,火垅就烧一整天,家家屋顶一天到晚都炊烟袅袅,走进任何一间屋子,迎接你的都是暖烘烘的热气和主人好客的招呼,泡一杯热茶就着炒蚕豆,大家一起围着火垅天南海北的聊着家常,简直就是神仙的日子。所以老辈人都说“没有火垅坐着就没有主似的空”。因此冬天的寒冷总是与火垅连接在一起,它温暖着儿时没有多少色彩的记忆。

那些穷日子,山里人最大的优越就是柴禾多。所以我们的冬天肆无忌惮的烧那么费柴的火垅。而那些生活在畈上的亲戚眼都红了,他们做饭用的最好的柴禾就是棉柴(棉花杆,哪来的硬柴烧火烤?所以,那个时候,只要有点关系的人都会扯个山里的亲戚来往,目的就是时不时可以要求山里的亲戚把烧过后的炭木用坛子密闭的方式(变成类似黑炭的枯赤收集起来送给他们,冬天实在太冷时用来装烘兜用。这不花钱的黑枯赤是他们最好的冬天避寒武器。

漫长的冬天蹒跚的过去了,那些留在记忆里的温暖甜香却从不曾远走。虽然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里,与柴火的偶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我依然心心念念的牵挂着那些饱含父母亲人冷暖的火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