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国学经典作文(国学经典征文400字以上)

诵国学经典作文(国学经典征文400字以上)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3-05 13:22:01
诵国学经典作文(国学经典征文400字以上)

诵国学经典作文【一】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诵国学经典作文【二】

今天我看了“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电视专题片,感触颇深!

这5段精心拍摄的专题片都以孩子们朗朗的吟诵声中开场,那些从《论语》,《孟子》,《周易》,《孝经》所选出来的耳熟能详的句子,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个平常而不平凡的`人物的优秀品德:乐于助人的普通工人郭明义,明星企业家陈光标,勇接从高楼坠下的孩子吴菊萍,救落水儿童的刘子元等,最让我感动的带着母亲上大学的坚强女孩孟佩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些最基本而最可贵的品德值得同学们一起学习。

这些道德先锋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中族的传统美德,也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阵阵文明的清风。那些令人动容的故事赋予了中华经典更鲜活的意义。

我上小学时,学校里有诵读《弟子规》的课,我感觉这个课程很好!日常生活中他会时不时冒出学过的句子来。比如看到路上醉酒的人,我就会说一句“饮酒醉,最为丑”,特别可爱。除了《弟子规》,老师还有意识的让我接触《三字经》,《诗经》,《四书》,《孝经》等一些音频资料和书物。经典是座心桥,希望那些优美的句子时时滋养我们的心灵。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愿同学们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学会的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完美人格的塑造和优良品德的建立。

诵国学经典作文【三】

今天,老师在班会语的时候让我们全班同学看了“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短片。短片中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的“道德模范”。

谢亮爷爷就是其中一个,他从退休开始“义务指路”十年,直到病倒了才停止了义务指路。但他想看到是谁在他病倒的时候谁在义务指路呢?他看见了一大群小学生举着“义务指路”的牌子。听见他们喴着洪亮的口号声:“学习谢亮爷爷,争当'小谢亮'”。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谢亮爷爷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呀!

想想自己,就会觉得惭愧,有时同学碰到问题来向我请教的时候,我看都不看是什么问题就会不耐烦地和他们讲“我没空,这题我也不会”,有时即使是自己会的也会说不会,不想帮助别人,生怕帮助了别人,别人的成绩会超越自己。

现在看到谢爷爷的事迹之后,想到自己过去真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一个洞钻进去。谢爷爷的故事给我很大的感触,我决心从今天开始,我要改掉圷习惯要传承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有时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比如:你的同桌今天没带铅笔,你借给他。有一天,你忘记带铅笔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借你一支铅笔;如果你当初没借给他,当然,他也不会借给你,人是懂得报恩的。

谢亮爷爷的事迹真的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诵国学经典作文【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古代名言大家都听说过,它出自《论语》。读《论语》,我懂得了勤学才能成君子。

《论语》,记录了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孔子先生一生所崇尚的“仁”和“礼”。“仁”就是仁德,它蕴含了君子必须具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礼”就是礼仪,是外在表现道德品质的方式,从言行举止上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仁”被“礼”来规定,“礼”以“仁”为基础,两者紧密结合,不能分离,同时做到“仁”和“礼”才能被称作为君子。

从“仁”和“礼”中我们就能看出勤学的重要性。“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多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这句话就突显出成为君子,勤学的重要性。

勤学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勤于学习,学知识,学礼仪,学经验,学方法······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的人,是成为一个君子的前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勤学还要求我们多向优秀的人请教,自己的力量不如大家的力量,多学习他人身上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取长补短,并对照他人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从书籍与他人身上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勤学不就是“仁”了吗。

“仁”和“礼”紧密相连,勤学的人更加注重礼仪,注重形象,因为他们从书籍和优秀的人的身上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遇事以德服人,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处理,就显得比只会用拳头处事的人更加有道德。勤学的人拥有更高的个人修养,他们讲文明懂礼节,不在小事上与人斤斤计较,给人一种知书达理的感觉,在外在上就体现出自己的高素质,这样,勤学不就是“礼”了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圉之所以得“文”这个谥号,就是因为他非常勤奋好学。虽然他是卫国的大夫,但是他不论身份的高低以及地位的贵贱,只要不懂的地方,就会虚心向他人求教。就因为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孔子才会称之为君子。

想要成为君子,“仁”和“礼”固然十分重要,可是“仁”和“礼”从哪来?答案就是勤学,勤学知识礼仪才能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有成为君子的基本。所以像古人一样勤学,努力成为一位让人称赞的君子吧。

诵国学经典作文【五】

今天中午,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学道德模范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专题片。此片分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采用播放短片,现场访谈,歌曲舞蹈或朗诵等多种方式歌颂了一大批道德模范。

这些道德模范分别是义务指路十年的谢亮、诚实守信的赵书兵、裸捐的陈光标、救扶伤的周宪梁、孝老爱亲的孙茂芳、敬业奉献的王凯等等。

看着每一位道德模范身上发生的故事,师生心里都很感动。比如谢亮爷爷义务指路十年,八十一岁高龄还在北京街头义务指路。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凌冽,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在无私奉献。他说:“群众说的谢谢,就是对自已最好的回报。”看到这里我们的眼睛湿润了。当我们看到赵书兵还彩票的时侯,我在想:如果当时是我们,我们能做到吗?

通过观看《学道德模范 颂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我们倍受感动,不由产生一种敬意,向他们敬礼,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看来很普通的人,内心却像金子一样的高尚;学习他们不懂得索取,只求奉献爱心的精神。是道德模范给我们带来了一股股清风,是他们让我们变得更加美丽。在这里,我们下定决心:一定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诵国学经典作文【六】

这几天,徐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并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较好的,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我们通过多读、多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