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作文800字)

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作文8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01 12:54:25
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作文800字)

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一】

国庆长假期间我重读了一本名著:《西游记》,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唐僧去西天取经,路过一座荒山,山上有个白骨精,她听说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就变成了一个老婆婆,走到唐僧面前,被孙悟空看穿,又挨了孙悟空一棒,老婆婆了,而白骨精化作一缕青烟飘走了。唐僧见老婆婆被孙悟空打了,便念起紧箍咒来,孙悟空只得假装求饶。但他凭借火眼金睛又先后识破了白骨精变成的老爷爷、少女,而一旦发现妖怪,孙悟空又毫不犹豫地打白骨精变成的肉身,并最终使白骨精现出原形,葬身于金箍棒下。但唐僧不知三人均是白骨精所变,以为孙悟空一路害那么多无辜的人,又念起了紧箍咒,孙悟空实在受不了了,便暂时跑回了花果山。

看完这篇故事,我从孙悟空身上首先感受到的是他的责任心:因为只有他具备看穿妖魔的能力,所以不管唐僧念不念紧箍咒,孙悟空的原则都是:见妖魔就打。即使唐僧有错怪他的时候,孙悟空还是在默默地保护着唐僧。

还有就是他执着的精神:虽然这次去东土大唐,路上千辛万苦,但孙悟空从未因为一路上的磨难有过放弃的念头,即使中途有过委屈,他也只是暂时回到花果山,一旦唐僧师徒有难,他便立刻回来出手相救。

孙悟空的这些优点让我联想到:上学期我因为生病,虽然住院三个月,但我并没有因此休学一年,而是在家自习,最后还是赶上了班级的学习进度,这不也是一种执着吗?当然,未来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会遇到更多的艰苦,但我会时时想起孙悟空那般执着的精神,在自己想松懈的时候,我会时时提醒自己,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二】

今天我读到《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篇名叫《三打白骨精》。读完了,让我觉得心里很憋屈和恼火。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达到宛子山的时候,一只妖怪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婆和老翁来诱骗唐僧,被孙悟空打,孙悟空被误认为滥无辜被师傅赶走的故事。我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出了妖怪的狡诈外,唐僧,孙悟空包括猪八戒他们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呢?

第一、孙悟空做事鲁莽冲动,他护师心切,在看出来妖怪的真面目时,没有及时有效的与师父或者师弟们沟通直接把妖怪打了。我想如果很好地沟通后加以提防,凭借孙悟空的本领,妖怪肯定不会伤害到唐僧分毫;

第二、唐僧肉眼凡胎,怎么能看出妖怪的真面目呢?他应该选择相信徒弟的话,因为之前有过没有听信悟空的话而被抓走的经历;

第三、猪八戒他们在孙悟空打妖怪受师父责罚后,不但不调解,反而落井下石,没有团队精神。所有说人人都有责任。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对于父母、长辈,我们要保持尊敬,就像《弟子规》里面说的那样“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团队精神,要学会沟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领导或长辈,要悉心听取晚辈或下属的建议,不能固执,因为你不可能永远都正确,要保持谦虚。

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三】

读了《三打白骨精》以后,我想:孙悟空真厉害!他的火眼金睛竟然可以把妖怪识破。可是唐僧为什么总是错怪威风凛凛的孙悟空呢?这可能就是普通人和神仙的区别吧。

在《三打白骨精》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一刹那,金蝉老妖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孙悟空。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吗?因为这一句话表现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的本领和孙悟空的威风。

但愿唐僧等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一路平安。

三打白骨精作文100个字【四】

前几天,我去看了《三打》。之前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少否定本片的说法,故有些疑虑。看完后发现其实这是一部很好的商业片,所以我认为网络上确有“专业黑”存在,只是这种竞争方式也太卑鄙了。

《三打》可以说是改编得非常成功的一部戏,尤其是比原著的这个章节的立意高了很多。

原著中这一段里原本昏庸可厌的唐僧被拔高成一个境界高远的人,而孙悟空也逐渐走入他的境界认同他的理念,从对他的不屑到敬他为师父。这部戏其实是把师徒四人成军过程、三打白骨精、比丘国、波月洞等好几段的素材高度融合在一起,意在阐述佛教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佛法平等的大理念。

这样一部电影,比忠实复制原著的一个“三打白骨精”的桥段更加符合原著的精神。所以我觉得改编者应该是对佛教有着相当感悟的人。当然,特效、演员的演技以及搞笑桥段也是使其成为很不错的贺岁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我更看重的是这个片子改编的立意。片子能够用很接地气的现代语言和表现手法去进行一些比较玄乎的教化,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尝试。朋友推荐此片的理由是:本来只想去简单乐一下,没想到最后还接受了一场思想教育——相当的形象,哈哈!

当然,如果只愿意接受原著中孙悟空火眼金睛神勇无比,而唐僧昏庸无能又可厌,白骨精就是一个作恶可恨的妖精的脸谱化形象的读者来说,接受这个新的改编是比较费劲的。但是要知道唐僧的原型是高僧唐玄奘,我过去一直认为唐玄奘这么糊涂无能的人是怎么可能成为高僧的呢?实际上这是我原来简单化地看《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一章所产生的误解,而这部戏里的唐玄奘更加靠谱。此外《西游记》是长篇小说,三打白骨精是其中一个小桥段,作为唐僧师徒关系从矛盾走向相互理解的一开始的铺垫,后面有的是时间好发展。如果单独拿出原著这一节忠实于原著来拍摄,结果还是那种脸谱化的烂俗套路,不仅不能反映西游记的精髓,而且也没有什么意思,不会吸引多少人来看,至少我是这么看的。

还有人觉得片中云海西国国王的桥段是多余的。实际上片中费翔饰演的云海西国国王,我认为原型就是拿一千个小儿心做药引的比丘国王。这个国王的重要作用一是丰富白骨精的个性形象,二是促进孙悟空对唐僧内心的理解,总而言之是支撑本片改编的立意。当然增加片中矛盾的复杂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法。国王一看与白骨精有前世恩怨的,他手的魔咒很可能跟他害白骨精为妖的前世有关,可惜片子没有交代,这是个明显的缺陷。

国王是人却比妖还阴险,反衬出白骨精可以被度化的理由。而连国王这样比妖还要坏的坏人也不能打,是唐僧对孙悟空的教诲。国王说出了片中最振聋发聩的几句,正是击中唐僧的内心,让他最终决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国王桥段,后面的剧情发展就没有了依托。所以,国王是这个故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支撑该片思想的重要依据。

国王最后被白骨精寻仇而囚禁的桥段被删,也是因为冤冤相报的故事与该片的立意相悖,所以不得不落下个国王下落不明的缺口。但一部好作品中是不应该有一些明显的没有用的伏线的,如果国王的手的魔咒;也不应该出现自相矛盾的情节,如妖可度,国王不可度——其实国王手的魔咒若解除,他也就不会害人了。也许编导一时没有想出个怎么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好不了了之,不能不说是本片中一个明显的缺陷,故而被很多人质疑。

其实本片中主要演员的表演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当然巩俐的片中最大的亮点,很多人都说过了。

作为费翔的粉丝自然会关注费翔只有几分钟的戏。这个人物角色给的空间很小,但是在短短几分钟且零碎的镜头中,费翔最大限度地演绎出了人物的精髓:从一国之君的威严庄重,变化到阴险、残忍、暗黑的真面目,还有病痛中的孱弱,失败后的歇斯底里,以及在被剪掉的结局中的恐惧、虚张声势、疯狂、绝望和痛苦。他在片中表现出来的形象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因为他除了英俊潇洒的歌手和音乐剧演员形象以外,虽然也饰演过各种不同的反派形象,但却没有一个与这个形象近似的,尤其是那个孱弱、绝望、恐惧的窝囊形象,恐怕是绝大部分歌迷都难以接受的。他令我佩服之处是,他作为一个非职业电影演员,却抛得下偶像外壳投入角色之中。

他以前曾经说过他肯演的反派人物要得很精彩,但这个反派人物不仅没有,结局还很窝囊,他也演了。他说他宁愿在一部精彩的片子里演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也不愿意接一个没有多少突破的主角。而我曾经怀疑一部三打白骨精的戏还能有什么精彩,但今天看完片子,不得不承认他的眼光是对的。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下次能接一个正面角色给我们洗洗眼睛吧!当“坏蛋”的瘾总该过够了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