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洛阳作文350字左右(四年级作文走进洛阳300个字)

走近洛阳作文350字左右(四年级作文走进洛阳300个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3-05 04:01:21
走近洛阳作文350字左右(四年级作文走进洛阳300个字)

走近洛阳作文350字左右【一】

史载,广济佛教由东晋慧远大师传入后,以多种形式在民间兴起,净、禅、道、神交汇,先后诞生了司马道信、头陀祖师、大德禅师等禅宗师祖,甚至还吸引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马祖道一禅师、惠普大师来此传经布道,一时间庙宇林立,梵音缭绕,信徒如云。据说兴盛时有庙宇千座,僧徒千人,高僧法嗣118人。直到今天,武穴民风习俗、传统礼仪到地名村落、生活习性,无不打上禅宗文化的烙印,例如石佛寺、大法寺、新庙等地名村落,“洗三朝”、“送祝米”、“做九朝”等民风习俗,吃法饼、芥粑、卷煎等饮食习俗。千年寺庙近为邻,更有湖山蕴禅意。据同行老者介绍,随着察山公园、环湖观光带等景点的开发,武山湖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融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为一体、具有水乡情调的旅游观赏地。禅宗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机融合,让武山湖同时具有了神性与灵性,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赐机缘。

车在山间蜿蜒行驶,上山下山只能步行。登临佛门净地,饱览湖光山色,体验禅风意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禅到底是什么?我想,禅应该是生命之禅、思想之禅、生活之禅,它给人以宁静、纯朴、深邃,与浮躁、虚妄、肤浅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在禅境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凝神静观中超越有限的生命束缚,体悟宇宙万物奥秘、自然天道规律,俯视功名,淡观得失,物我时空,融而为一,在有限中体验无限,在瞬间体验永恒,在此岸感受彼岸,那才是真正理想的人生境界。

走近洛阳作文350字左右【二】

一切以就是那么平凡,热闹的城市似乎已于自然拉开了距离,人们不再感受自然,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撇开这些,人们才能真正地去领悟自然心声,但是人们不想撇开那些,他们在,躲避。

也许人们是想走近自然的吧。可他们似乎已经退化了,不知怎么去走近自然,在无助与孤独中,他们选择了去学习那些大文豪的自然诗词,门当他们领悟完一首,他们又会说:看,我又离自然近了一步……

真的是这样么?当然不是,更不可能。

我喜欢看孩童们扔下雨伞,在倾盆大雨中66无虑的奔跑着。他们是天使与真善美的化身,那么的天真、纯洁。有些时候,人们真连小孩儿也不如,起码,孩子们深深爱着自然。挣脱了束缚的感觉,真好。

很多年下来,自然泄气了,她不再奢望人们走近她、了解她,她选择了放弃。再也听不见鸟儿的'鸣叫与风吹过田野的声音……

我真的很想,真的很想走近自然,聆听属于自然的心跳。可这一切只是我无知的幻想罢了,自然正义不不起人类而去。

现在的我,哪怕只看到一颗刚刚冒出头的小草也会感到无比欣慰,他们是自然留下来的遗物。也许自然和人类真的不同吧,她能够真正地走近人类,而人类却永远走不近她……

自然,我真的很想走近你。留下来,好么?

走近洛阳作文350字左右【三】

??近林语堂850字

这天正值周末,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把郊游的目标锁定在林语堂纪念馆。来到纪念馆所在地天宝镇五里沙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蕉海","蕉海"深处,一座精致的半圆型两层建筑便是林语堂纪念馆。馆前竖立着林语堂坐像,身着长衫,手持烟斗,神态飘逸。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字里行间展示了林语堂从故乡小镇走向世界的历程。林语堂1895年生于漳州,曾留学美国、德国,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任教。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等杂志。他还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他提倡幽默文学,他的短评、演讲语言精辟,常常赢得满堂喝彩。他创作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等大量经典名著,并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展厅里展示了各种版本的林语堂作品数百册。林语堂擅长用英文写作,同时又极力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林语堂最大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评论他:"东方和西方的智慧聚于他一身……"翻阅林语堂作品,拜读林语堂语录,我似懂非懂,但是,我已经能够从中感受到这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大师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也知道了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头衔。

参观完林语堂纪念馆。站在纪念馆前,眺望四周,蕉林环抱,绿浪起伏,阵阵蕉香随风飘来。这优美的景色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是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这位一代文化大师。我为我的故乡拥有这样一位文化大师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