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困惑小作文(如何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作文)

心理困惑小作文(如何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3-25 20:22:58
心理困惑小作文(如何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作文)

心理困惑小作文【一】

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村庄里,住着一头牛和一头猪,他们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一天,猪来到牛跟前,向牛抱怨道:“我一点儿也不受人们的欢迎,可是人们却经常夸奖你。你给予人类牛奶和牛肉,而我给予人类火腿和香肠。可大家却不喜欢我,这是为什么呢?”牛听了,想了想,和蔼可亲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一起去问问森林里的朋友们吧!”猪听了,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于是,他们带着困惑向森林走去……

猪一来到长满奇花异草的大森林里,就听到了清脆又动人的歌声。哦,是黄莺小姐,“我是一只小鸟,美丽的小鸟——”“嘿,打扰一下!”老猪用那公鸭嗓打断了黄莺的歌唱,“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老猪呢?”“那还用说!”黄莺轻蔑地瞄了老猪,“你们猪的'声音难听极了,一叫起来山河变色,花树枯萎,惊天动地,吵得大家不得安宁。哪像我,声音甜美,如银铃一般,听了会使你心旷神怡……”黄莺正自我陶醉时,老猪气急败坏地大喊:“我不服气!这声音是我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关我屁事!牛的声音也没比我好多少,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猪已拉着牛怒气冲冲地走了。

猪和牛询问了一只又一只的动物,有的说猪呆头呆脑,有的说猪长得丑陋……各种答案莫衷一是。这时,他们想:都说人类是最聪明的,不如去问问人。于是猪和牛就向城市进发了。

猪和牛来到繁华大城市的一个图书馆里,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他们便走上前去彬彬有礼地问:“聪明的人类啊,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猪,而喜欢牛呢?”那人听了,沉思了片刻,笑盈盈地说:“猪是后才把自己的身躯奉献给人们的,而牛一生都是在为人们服务,它为农民耕田,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所以才会这么受人欢迎。”猪听后才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点点头,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从此以后,猪听到人们赞叹牛,都会觉得理所当然,觉得自愧不如。

心理困惑小作文【二】

君不见她日复一日地工作,梨花殆尽,香韵犹存;

君不见她深夜爬起,为女儿熬一盅汤,虫声寂寥,月光如水;

君不见她在隆冬腊月,亲手织一条围巾,只是为讨女儿的欢心。

什么都不用再去过多描述,不必再多说了,是母亲的爱让我走出了困惑,原来你一直很美,因为爱而美丽着……

我却为何那么傻,埋怨你没有文化,埋怨你熬的汤不好喝,太咸、太甜、太淡,埋怨你织的围巾太过粗糙,难道你都没有感觉到?不,因为这样的埋怨相对于你的爱太渺校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蹙音不响,泪的春帏不扬,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你是等在迷雾中的航船,等待我的靠岸——带我走出困惑。

不知是我的思想过早的成熟,还是突发奇想心来潮,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许久。有一天,我翻开发黄的相册,记忆犹如洪水一般灌入我的大脑,望着相片上那个笑的比阳光还灿烂的我,幸福地抱着遥控赛车,脸上有一种满足感。

那一年我才七岁,什么也不懂,总觉得能吃到想吃的东西,拿到梦寐以求的玩具,这就是幸福。那天,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橱窗里那漂亮的遥控赛车,望着妈妈,眼中充满了渴望。于是,妈妈就买下了它。我幸福地笑了。八岁时,我喜欢上天空。它时而蓝而澄澈,时而灰的浑浊,从此,抬头仰望无际地天空和观察自由飞翔的白鸽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我经常望着它出神。那时的我觉得幸福就是仰望无边无际的天空。九岁时,我渐渐感受到学习的压力。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把书包一甩,躺在椅子上,放松自己。我每次都觉得十分钟的短暂休息,就能感受到幸福。十岁时,我喜欢爸爸妈妈陪我度过假日,让我假日不孤单。那时候,爸爸妈妈在我心里就是支撑我的桥梁,我不能想象爸爸妈妈不在的日子。可他们每天都在忙碌。我开始喜欢上这难得的时间,我喜欢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这才是最幸福的!

现在,我十四岁了。我渐渐发觉,人间最真实的东西其实是友谊和关爱。每当我有困难的时候,友谊和关爱就像一双温暖的恩手,把我从忧郁和疑惑中解救出来。它们也许在我的生活中很渺小,但我却觉得幸福就是拥有友谊和关爱。

啊,我终于走出了迷茫,走出了困惑!

心理困惑小作文【三】

有一件小事,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也无法做出判断。

有一天,我去上辅导班,等了很久才等来10路车。车上早已没有座位,大家都站着,扶着把手或椅背。车行到下一站,上来了一位面色红润的老人。他踱过来扶住椅背,面对一位坐着的青年。这时,青年赶紧起身给老人让座。本来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儿,年轻人让座,老人坐下不就完了嘛!可是,这位老人偏偏不坐。他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身体很好,站着就行。”年轻人坚持让座,老人坚决不坐,来来往往推让了好久。最后,他只好坐了回去,老人仍站在旁边。车行到下一站,上来了很多人。他们看着手扶椅背的老人和坐在老人面前的青年,脸上露出或愤怒或鄙视的神情。这青年也不傻啊,自然有所察觉,他显得如坐针毡,很不自在。这时,一位妇女大着嗓门说:“有些人真没素质,连座都不给老人让,哼!”其他几位刚上来的乘客也加入了责难的行列,纷纷指责青年人缺乏修养,丢失了尊老的传统美德。青年满面通红,也不申辩,赶紧起身低着头走向了后门。车一直向前行驶,老人依旧固执地站着,那个座位也就一直空着。尽管大家可能都很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去坐。

老人也许真的不喜欢坐,但他站在那里,却让青年无辜受到别人的指斥,而他的身体,无形中也成了疲累的人们与那个座位间的一堵墙。面对这种情景,我困惑了,真不知道究竟该责怪这位老人呢,还是该谴责那些不了解实情而“仗义执言”的人,或者应该重新评判我们的传统道德?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又该如何去做,是顶着别人的指责和鄙视继续坐着,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眼巴巴地看着那个舒适的空座位?

其实,仔细想想,被误会的青年没有错,老人没有错,“仗义执言”的乘客没有错,我们的传统道德也没有错。到底哪儿不对劲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就一直困惑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