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家长会分享阅读写作经验)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家长会分享阅读写作经验)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3-02 07:15:48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家长会分享阅读写作经验)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一】

今天把影响力这本书读完了。它不像一般的书籍总是很肤浅的在表象探讨问题,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是透过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然后很深刻的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让人很受启发。但技巧是中立的,如同刀是中立的。如果有人用刀来伤人,那么刀就是凶器如果用来切菜,那么它就是工具。

这本书主要讲了六方面的内容。

首先讲到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回报。如果人家给了我们某种好处,我们就应该以另外一种好处来报答他人的恩惠,而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就像孔子说的要以德报德,而不是以怨报德。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运用了此原理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病人想要医生在做手术时能更认真更细心的照顾,就塞很多的红包,医生由于受到好处,根据互惠原理他们做手术时会更认真细心。企业为了更好的销售业绩,往往贿赂一些官员或者一些采购部经理,而这些官员或采购部经理由于互惠原理会给这些企业更多的订单和利润。

第二个是承诺和一致原理。此原理认为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就像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在公众场合总是表现的很虔诚,因为要受他们信仰的约束。比如和尚在饭店吃饭如果大鱼大肉的吃,人家就认为他不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第三是社会认同原理。此原理认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到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时。当很多人都去做某事的时候,原本觉得不对的事,只因做的人多了,这事也变成了对的了。在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订婚了还没有结婚就先怀孕了,当时她挺着个大肚子来给我们上课,很多学生老师背后都对她指指点点。现在很多女人订婚了然后挺着个大肚子走进结婚的殿堂,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原因就是这太普遍了,没必要大惊小怪的。这样的转变,就是做的人多了,自然的被认同了。第四是喜好原理。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会对此感到惊讶。第五是权威原理。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让我知道了,你要想影响别人的看法就先亮明身份,你不想影响别人的看法就不要告诉他你的地位。第六是短缺原理。“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的短缺原理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全面的影响,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想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从众的人,通常别人鼓掌,不会引起我的鼓掌,我只会对自己认为值得的情况给予掌声,这使我主观上去忽略别人对其他事情的看法,也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如果我是生活在群次很低的人当中,我的这种做法会给我带来一部分的收获与不同,可能让我鹤立鸡群,让我变得出众,但是,一旦我生活在群次高的人当中的时候,结果就完全相反了,比如,别人都去上课,而我在寝室里逃课,别人都去参加讲座,我却悠哉的找朋友玩,我的这种做法遵循着一致性原理,让我为仍然做着出众事情而感到与众不同,使我失去了应该有的从众感。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二】

你们与别人分享过快乐吗?我可有过哎,正是这次的分享,让我懂得了分享的快乐,以前,我是个有些自私的孩子,不愿和他人分享快乐……记得我八岁那年暑假,天气很炎热。同和我一个暑假班的好朋友李晓明同学在上课时忘记带笔,于是他便对我说:“哎,哥们,我忘记带笔了,借我一支行吗?”我刚想借给他一支,猛然的'想起自己就只剩下两支了,我便犹豫了。可看到他那诚恳丶可怜的样子,指定会被老师骂的。

于是我果断的把水笔借了给他。到了下午,由于天气太热的原因,我感到非常口渴,仿佛在沙漠中心一样的口渴。这时李晓明递给我了一瓶水,且对我笑眯眯地说:“你一定口渴了吧,诺,给你。”我看着他,感动的笑了……从那以后,我真正的懂得了分享的乐趣。原来,快乐是可以分享的,而且分享的味道又是甜蜜的。为别人付出些,自己终会得到他人的报答,只有你肯帮助他人,他人也会帮助你,这就是分享的含义和快乐!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三】

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晨光事业的大力支持!

近期学校有两项校建工程正在陆续动工:一是浔阳区政府对庐山南路沿街房屋、门面的立面墙颜色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整改,施工队伍将在近一个多月內对我校临街的立面墙部分刷漆出新。二是因学校发展需要,经校董事会商定并报市教育、规划、发改委等部门审批同意,拟在教学大楼西侧的一块空地上扩建教室,一楼架空为通道,上面加建3间教室,这项工程也将于近期开工。

为顺利完成上述两项工程,学校已成立了工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到班组、处室,并责成施工方签订安全合同,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工程期间的'师生安全及各项施工安全。

施工期间必定给您带来担心,给您的孩子带来不便,为此,我们特书面告知各位家长,请家长们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考虑给予理解和支持,并教育孩子遵守如下管理规定:

1、严禁进入施工场地,严禁在施工场地周边逗留、玩耍。

2、遇施工材料车主动避让(对工地进材料学校会要求施工方控制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或场地上人流量少的时间)。

3、禁止动、拿、玩施工器材,禁止破坏或攀爬施工场地的围栏护墙。

4、严禁在校园、教学楼、学生公寓内追逐打闹。

5、出入校门、教学楼、学生公寓文明有序,不拥挤、不起哄。

6、自行车按学校规定统一停放在操场靠围墙的一侧并摆放整齐,进出校门及在校园内一律下车推行。

同时也请各位家长在上学送孩子时只送到校门口,放学接孩子时在校门外等候,未经允许不要进入校园,严格遵守和维护校园秩序,不将车辆开入校园或拥堵进出通道,保障学生进出校门的通畅和安全,请各位家长相互转告、相互提醒。谢谢!

祝家长和同学们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四】

人生如蔚蓝的大海,波澜起伏,身边发生许多的事情如同海上荡起的朵朵浪花。有一朵浪花洁白而美丽,令我难以忘怀。今天我就和大家来分享我的快乐。

这是一个盛夏时节,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整个大地像一个蒸笼,热的人们喘不过气。豆大的汗珠从我的脸颊往下掉,汗如雨下,一会我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妈妈在厨房做饭,我走到厨房,对妈妈说:"妈妈,我热。”妈妈头也不回地说:“去吹风扇去!”我来到大厅,走到风扇面前,我张大嘴巴,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风扇“呼呼”地吹了起来。这时后,我更热了,汗流的更多了。我心里想:怎么越吹越热了?” 正在这时,妈妈走出来,看见我在“吹”风扇,疑惑不解地问:“宝宝,你在干什 么?”“你不让我吹风扇么?我在吹呀。”我不解的说。妈妈听完,捧腹大笑:“我是让风扇吹你,不是让你吹风扇。”听完我也 笑了起来。

每当我想起就笑了。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五】

分享,什么是分享?分享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分享就是“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分享更是杜甫的名诗《客至》中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乎取尽余杯”。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蔚蓝的海边,住着一个海螺。海螺的壳总是盘旋着尖尖地指向天空,既不圆润也不柔和,在布满礁石和沙粒的海底缓慢的爬着。有一次海浪冲过来时,欢快的对海螺说:“海螺兄弟,和我们一起玩吧”海螺迅速的钻进它的`壳里,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这里比较安全。”海浪只好失望的走了,转身投入大海的怀抱。

海螺总是把自己藏在又重又笨的壳里,不愿与他人分享它的喜怒哀乐,他怕别人会伤害自己。而现在的它是多么的卑微。他一生只能留在海里唱独角戏,无法享受那广阔澎湃的大海。就像有些人一生不停的抱怨,我的生活为何如此无趣,为什么我只能呆在一个角落孤芳自赏?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不会分享,不懂得分享。

分享的意义不光光在于快乐和忧愁,他可以面对更多的人—像亲人,友人,敌人,甚至是你不认识的人。有个富家子弟在学校虽然品学兼优,却一直很孤独。后来,其父把属于自己的公司股份捐给慈善事业后,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他与父亲都很高兴。正应了那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打开你心中的那扇铁门,绽放你内心的花园,不要再一个人一味的承受,有了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倍,你的痛苦会减半。有了分享,你的人生会少一些乏味,生活会多一些乐趣。让我们试着分享,让我们充分发挥分享的魔力,让分享这个神奇的词语在生活中熠熠生辉。

家长会 作文写作分享【六】

《守望教育》一书满建宇博士的教育随笔集。作为一个中学校长,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反思自我剖析及完善教育。作者在最后写道:“教育即生活”,细细想来,的确如此。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给从教及致力于教改的工作者带来启发与鼓舞,同时我也相信中国的教育事业需要越来越多这样执着的坚守者。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