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民族凝聚力不强(以民族凝聚力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高三作文民族凝聚力不强(以民族凝聚力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03 07:15:34
高三作文民族凝聚力不强(以民族凝聚力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高三作文民族凝聚力不强【一】

??观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有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2月10日

今天,我早早的爬了起来,异常兴奋,因为今天下午我们要组织成小队去参观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集合时间是下午一点钟。一想起这事啊,我就激动,差点让我彻夜难眠。

我们的小队成员有:陈思宇、李铁、许帮照、陈俊杰和贺晟杰。我们的队长是:李铁。

下午,烈日炎炎,我背上所需的物品,在父母的叮嘱下,我愉快的踏上了去博物馆的.路。下午一点,我准时到达博物馆门口,只见李铁和许帮照已经等候多时了。不一会儿,陈俊杰和贺晟杰也准时到达。

只见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通体呈红色,特别的气派。话不多说,我们赶快进去参观。

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共分五个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见证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其实,参观了这么多展品,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刚开始进入大门的那几幅雕塑。这几幅雕塑通体呈红色,是几位妇女、小孩儿和中年男士。雕塑下面刻着几个大字:凝心聚力。我想它是想告诉我们: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而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就一定会成功。

这次小队活动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令我终身难忘。

记住!大家要凝!心!聚!力!

高三作文民族凝聚力不强【二】

街头两旁的路灯逐渐亮了起来,我的心也随之颤了起来。脑海中回忆着白天所经历的的一切。

校运动上,需要一组双人跳,而我和晓晨一起去参加了,满腔热地报了名,却在训练时双方都变得尴尬。我的个人比较高,总能把绳子甩的高高的,而她稍微有点矮,晓晨的绳子总是甩到我的头,刚开始还不介意,可她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甩到我的头,我干脆把绳子往地上一丢,提顿高了嗓音叫到“你能不能甩高点绳子啊,总是打到我!”没想到他也不甘示弱“你能不能跳好点啊,跳这么快,我都跟不上你了!”见她反驳我,我再一次大叫“我喜欢跳快啊,这样别人才能夸我厉害,你懂个什么,啥都不会,怎么配合我一起跳”她涨红了脸“好,我不配,你一个人跳吧,你厉害!”她用力把绳子往地上一摔,将肩膀撞着我走了。我要求老师换队友,可班上没几个会跳绳子的,老师还批评了我“明天就是校运了,现在换已经来不及了,你怎么这个时候掉链子啊”只见老师摆摆头,叹了一声长气,从来没让老师失望过的我第一次被老师这么批评,我的眼眶里装满了泪水,旁边的人个个说风凉话“瞧,她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关键时候掉链子啊,真扫兴。”“就是就是,班里的名誉又让她给毁了,唉。”

我站在她们身后一动不动,她们用冰冷的眼神刺向我,我手握着拳头挥泪跑向了教室外。

已经放学很久了,但我迟迟未归,像个流浪人到处漂泊。悲伤中,不知不觉天已经墨黑墨黑的了。

街灯依次亮了起来,使路途的.黑暗一下子转变成了我人生的舞台的光亮,千万丝微光凝聚在了一起,汇成了一片光芒,照亮了整条街道,顿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第二天,我主动找晓晨道歉“对不起,我……”晓晨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比赛开始了,快到我们了,快走吧”怀着激动的心,我们一起进了赛区,她也尽力地把绳子甩到够的着我的头的地方,我也尽力把速度调得与她一致,过程中随然失误了几次,但我们都团结起来一心一意尽力演绎我们各自的角色,老师在旁望着我们笑了笑,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只有人心凝聚起来,必定会赢得身后一片掌声!

高三作文民族凝聚力不强【三】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8题。

①中国人为世界最聪明之一民族,似不必多方引证。惟中国人之聪明有西方绝不可及而最足称异者,即以聪明抹聪明之聪明。聪明糊涂合一之论也,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滑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滑巨奸之哲学无疑。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②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只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即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以极精微之道也。

③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人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④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吾读朱文公《政训》,见一节云:

⑤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事过去为事。挨得过时且过。上下相咻以勿生事,不要理会事。且恁鹘突,才理会得分明,便做官不得。有人少负能声,及少经挫抑,则自悔其太惺惺了了,一切刻方为圆,随俗苟且,自道是年高见识长进…… 风俗如此,可畏可畏!

⑥可见宋人已有此种毛病,不但“今世士大夫”然也。夫“刻方为圆”,不伤人感情,不辨是非,与世浮沉,而成一老滑巨奸,为个人计,固莫善于此,而为社会国家计,聪明乎?胡涂乎?则未易言。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走入一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⑦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

16.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①段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                 ▲

17.第③段“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学良怎样的态度?(6分)

_________________                 ▲

18请结合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概括作者对“中国人之聪明”的认识。(6分)

_________________                 ▲

试题答案:

16.首先指出“中国人之聪明”与西方有异,即聪明糊涂合一;(2分)其次,阐述此种糊涂主义发源于道家的老猾巨奸之哲学;(2分)最后,得出中国文明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的\'结论。(2分)

17.作者对张学良持批评态度。(2分)张学良认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糊涂的想法,(1分)而作者认为在保全实力与守护国土两者中,应以守护国土为要。(2分)张学良的选择看似聪明,实则糊涂。(2分)

18.①中国人之聪明以和让为美德,求一心之安,适时自保,却于国无益;②中国人之聪明以糊涂为幌子,实则避世清高、自私自利,缺少民族担当;③作者既借“中国人之聪明”表达了对民族智慧和传统的关注,又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命运的担忧。(每点2 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