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观察蚂蚁的作文30个字左右)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观察蚂蚁的作文30个字左右)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5-25 00:11:37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观察蚂蚁的作文30个字左右)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一】

我也喜欢观察蚂蚁,我觉得它爬得速度很快。

有一种蚂蚁叫观赏蚁,它个头大,爬爬停停,停停爬爬,就象一辆出了故障的汽车一样。我发现蚂蚁也不是特别喜欢有糖分的东西,因为有次我的冰激淋融化了滴了一滴在地上,爬上来的9只蚂蚁都了,还有一次是我把吃剩的棒棒糖扔地上,爬上去的3只蚂蚁也全了,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是因为它们接受不了那么甜,那么甜的糖分吧。还有我从电视上知道公牛蚁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它的攻击力也最强,它和平常的小蚂蚁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还有就是尽管你把蚁巢割成八瓣,这八瓣中肯定会有一只蚁后,它躲藏在蚁巢最深处的阴暗角落,至少一个星期后就又繁殖出一个非常庞大的蚂蚁家庭。

如果你把蚁后害了,那这个蚂蚁家庭就不会生存很长时间,因为没有繁殖后代的蚁后,工蚁的寿命最长有几年,蚁后的寿命能长达几十年,可怕吧!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二】

喜讯!喜讯!超大喜讯!

第2009届蚂蚁杯奥运会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听见这个消息后,大多数蚂蚁高兴地睡不着觉,兴奋地吃不下饭,欢快地和家人一起观看蚂蚁运动会的倒计时。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蚂蚁运动会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美国的`哈密瓜队,英国的巧克力队紧随其后,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中国的冰淇淋队,顿时场上的声音更加响亮了。所有蚂蚁到达场地后,就开始了第一项比赛——马拉松。

裁判员是中国的猪八戒,他高高的举起发令枪,只听“碰”的一声,第一场比赛开始了。

英国的蚂蚁暂时领先,美国的蚂蚁也不堪示弱,中国的蚂蚁也没有放弃,3队都争先恐后、毫不相让,过了一会儿,他们分别进入了三个分叉道,美国的蚂蚁从“中国的北京”跑到了“英国的伦敦”,英国的蚂蚁从“中国的北京”跑到了“美国的加拿大”,中国的蚂蚁从“中国的北京”跑到了“英国的伦敦”。经过这个岔道,中国的蚂蚁领先了,当中国的蚂蚁要到终点时,美国的蚂蚁过度劳累晕倒了,中国的蚂蚁不管三七二十一去救了美国的蚂蚁,美国的蚂蚁感激不敬。

经过蚂蚁委员会的一番讨论,还是决定中国的蚂蚁获胜了。

就这样,中国的蚂蚁在第一场就夺得了冠军,给了别的国家的蚂蚁一个下马威……

蚂蚁运动会结束了,中国的蚂蚁以52枚金牌的优势胜利了,他们荣幸的上了领奖台,举起了大大的奖杯,全场人齐声呼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三】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小蚂蚁来到公园散步。走着走着,小蚂蚁惊喜地发现草丛里躺着一个庞然大物——一跟大骨头。它高兴极了,心想:如果我把这根骨头带回家,可以吃上半个月呢!于是,小蚂蚁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去搬骨头。可是,骨头却纹丝不动。小蚂蚁急得团团转。

突然,小蚂蚁想起了一句话“团结力量大”。于是,小蚂蚁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赶紧跑回了家。它叫来兄弟姐妹们,叫来了爸爸妈妈。一群蚂蚁在蚂蚁爸爸的指挥下,一、二、三,一起把骨头抗上肩。“嘿呦嘿呦”,蚂蚁们扛着骨头往前爬,骨头也慢慢地向前移动。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把骨头扛回了家。蚂蚁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胜利。他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一边欣赏着外面的风景。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四】

蚂蚁,也许在有些人的眼中,它们不过是一种渺小的生物,其实,它们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奥秘。每到夏天,我就经常可以在地上、墙角、花坛边或树洞里等潮湿的地主看见一群群的蚂蚁,它们总是自觉地排成整齐的队伍,匆匆忙忙地搬家、寻找食物,好像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去楼下散步,坐在花坛边打算休息一下的时候,恰好看见有几粒“旺仔小馒头”零星地散落在花坛边上。这时,我发现一些小蚂蚁们爬了过来,不算多,大约有五六十只,它们爬到小馒头的下面,似乎想把它搬起来,抬回家去。可是,对于它们来说,如此庞大的小馒头,这样的重量,它们又怎么承受得了呢?果然,试了几次,都像举重运动员失败那样败下阵来。它们似乎有些放弃了,有几只折回它们的巢穴,可仍有几只留下来看守着,在馒头的四周转来转去,那么,刚才爬走的,应该就是情报员了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过了一会儿,我远远地看见刚才那几只小蚂蚁,后面还跟着一长串的蚂蚁,细数大约有一百多只,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它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我被它们所深深地震撼了!我轻声地反问自己,若是在我们早操的时候,能排出如此整齐的队伍吗?

小蚂蚁们来到一粒小馒头前,搬了起来,每只从小馒头上取下一小点,它们排成U字型,在巢穴与馒头之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粒小馒头就被他们搬完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接着,它们又开始搬第二粒,一刻也不得闲。

看着它们,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们会迷路吗?通过在网上搜索,我找到了一些有关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等方面的`资料,原来,蚂蚁在通过的路上都会从体内排出一种激素,寻路的时候用触角嗅到气味,就能回家了。

小蚂蚁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那么富有情趣,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五】

国庆节的一天,我去阳台浇花,在花盆下发现了一群不速之客——蚂蚁,我很好奇,便饶有兴趣的观察起来。

我看到蚂蚁的身体是分为三个部分的:头、腹部和尾巴。我想看他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便拿来一小块饼干,轻轻地放在地上,细心地观察起来。一开始并没有蚂蚁来碰饼干,但我还是沉住气静观其变,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只棕色的小蚂蚁用它的触角碰了碰饼干,但马上走了。棕色的小蚂蚁一走,另一只黑色的小蚂蚁就快速爬过来,尝了一口,便回到了大部队里。接着我又看到很多蚂蚁相继用触角触碰这块饼干。这时突然有一只蚂蚁站在饼干上,把触角往下一挥,所有蚂蚁排成“一”字形,把触角往上一挥,蚂蚁们就开始搬运这块饼干。我想这只在指挥的蚂蚁一定是他们的首领。看着它们把饼干一只传递给一只,就像接力赛一样。等饼干到了最后一只蚂蚁的手上时,所有蚂蚁都跑上来帮忙把饼干搬回家。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蚂蚁做什么事情都会跟随大部队,服从指挥,从来都不私自行动。

那天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力量就会变大,团结力量大!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六】

一场暴雨冲毁了蚂蚁的家园,无数的蚂蚁在这场暴雨中丧生。一只幸存下来的小蚂蚁沿着陡峭的高坡顽强地爬着,它爬呀爬,终于爬到了一条大河边。

大河的那边是一座峻峭的高山,山的周围是一片茂密的丛林。小蚂蚁望着河对岸开始幻想起来,要是把新家安在河那边该有多好啊。高高的山岭永远也不会被雨水淹没,茂密的丛林还可以避风遮雨,可是我连游泳都不会,怎么才能到达河对岸呢?她哭丧着脸,皱起了眉头。

突然,一阵秋风刮来,几片树叶飞落到河里,顺流而去。小蚂蚁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那几片树叶,激动地喊出了声:“对呀,我可以乘‘叶舟’过河啊。”小蚂蚁很快找到了一片大树叶爬了上去,做好准备,等着风爷爷来帮忙。风爷爷一个喷嚏,载小蚂蚁的大树叶飞了起来,飘飘悠悠地落到了河里。小蚂蚁刚要松口气,一个浪头打来,小叶舟东摇西摆,差点儿被打翻。随着阵阵秋风,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小叶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沉,小蚂蚁随时都有可能葬身河底。它屏住呼吸,六肢牢牢地抓住小叶舟,一刻也不肯放松,一直与风浪搏斗到天亮,才平安到达了河对岸。

小蚂蚁站在峻峭的岸上,迎着初升的太阳,开始了新的一天。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七】

蚂蚁是很小的动物,它们虽然小,但伤力很大。有一次我的手被它咬了一下,结果过了两三天才好,现在伤疤手上呢,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它们虽然是个无情的手但是它们都有友谊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发现有几只蚂蚁爬进了我的花盆,我为了报上次的仇。就把花盆里的泥翻了一遍,再把泥向蚂蚁撒去,等撒完了以后。我就开开心心的走了。两个小时后,我向花盆望了一望。突然,我看到一只蚂蚁用自己的脚捉住一样东西努力地拉着。过了一会,那样东西被拉上了一半,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蚂蚁。那个拉的蚂蚁还在尽力的拉。似乎想拉那只蚂蚁出来,他拉那只蚂蚁拉的那触角就快断了!另外那只蚂蚁缩回了一只脚,好像不让那只蚂蚁救它!后来我被它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就用针把那块你挑开,那只蚂蚁和被救的那只蚂蚁一齐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啊!想不到蚂蚁虽然是个无情的手,但是它们也有友谊的!

作文观察一种小动物蚂蚁250个字【八】

昨天下午,我在楼前捉了几只蚂蚁,想看看它们吃食和打斗时的情景。

我先把它们放入一个小盒里,再在盒里放一点儿面包渣,便观察了起来。没过一会儿,它们先派了一只小蚂蚁上前来打探情况。只见这只小蚂蚁悄悄地、慢慢地往前爬着,还不时地往两边看看,一见没人,就快速地跑到面包渣前,用它那锋利的尖牙使劲地咬了那块面包渣一口,然后就挥动它的前肢,好像在向它的同伴招手,说:“快来,快来,这东西很好吃!”别的蚂蚁一看,一拥而上,你争我抢,一只大蚂蚁用它的大牙咬下了一大块,拖到一边独享去了,生怕别人和它抢。

吃饱了,它们开始打斗了。先是一只小蚂蚁趴在盒子壁上玩耍,这时来了一只大蚂蚁,它先用前肢挑衅,那只小蚂蚁没有理它。后来,它又用它那又大又尖的'牙齿用力地咬了小蚂蚁一下,小蚂蚁终于被激怒了,向大蚂蚁冲了过去用力地咬了它一口,大蚂蚁也不示弱,又反咬了一口,它俩越打越凶,越打越来劲,几个回合过去了,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过了很久,它们都筋疲力尽了,才休战。

蚂蚁吃食和打斗的情形可真有趣,今天我可真是大开眼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