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郑和远航阅读理解二年级)

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郑和远航阅读理解二年级)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27 13:59:24
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郑和远航阅读理解二年级)

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一】

在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美丽的郑和公园。

一进,公园我就看到了美丽的\'灯,远远望去我还看到宽广的湖水,一坐巨大的石像,我心想:“奇怪,这么大的石像是怎么做的呢?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运到这湖里的呢?在这湖放了这么久它有没有裂开呢?”我们边走边看,突然我看到了一个有四个龙头的柱子,样子十分壮观,我连忙叫妈妈给我拍照,妈妈她爽快的答应了,拍完以后我一看,很有趣!(我饱这龙头)往左走我看到了一块又一块的板子,变问爸爸那是干嘛的。爸爸想了一会回答:“那应该是吸收太阳能量的板子吧!”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展览馆边上。一进里面我们就看到了许多文物,比如模仿古代人造船的石像、模仿将军的石像,用的绳子、碗、茶壶……一大堆东西叫人数不胜数 你不亲眼看看是不会相信的,我们还参观了郑和宝船,在船头玩了一把,接着我们走了一小会儿,走到了一个可以开船的地方,爸爸买了一张票,我们开始开船咯!开着开着我们就到了一个有音乐喷泉的地方可谁知喷泉突然开了我们被弄得满身是水,可是不谁都可以这么“走运”的哦……

很快就到三点了,我也要回家了。

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二】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这是我们毕业前最后的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在开心之际,又渐渐地走向毕业。

下午的写字课时间,大家都忙着准备游园的各项活动。此时此刻,我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给了我几张游园活动表和工作人员证。未等老师们的允许,教学楼就已经“沸腾”了,我大步走向教室,将各项活动一一分配了。我与几个人在教室当“工作人员”。在有人代替我们的时候。我们冲出教室向各个班奔去。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有一个活动叫“投筷子”,规则是:在活动中,每人有10次投筷子的机会,将筷子投入瓶内,0次得0分,1次得1分,2次得2分,3次得3分。我还到许多的班级玩了。有“谁是大力士”,有“吹牛”,也有校级游戏“抢板凳”。最好玩的当然是我们班的“夹黄豆”,规则是:在30秒中用筷子夹起黄豆,放在手上。10颗一下得一分,10至14得两分,15颗以上得3分。在紧张而又欢乐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两分,都怪班长捣乱!不过没关系,这可是六一,当然要开开心心的。玩完了所有游戏,我来到“兑奖处”,用总分数换了许多好吃的,又上楼当工作人员了。六一,是多么的快乐!

在许许多多的游戏中,我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也开心欢乐地度过了一个下午。六一,是所有小朋友最爱的节日。也悄悄地告诉我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明珠,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更是未来的骄傲!

童年、童心、童声在心中激荡,在梦中飞扬。而即将加入共青团的我们,即将告别它们,告别六一,告别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童年,告别以往的幼稚与可爱……

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三】

太仓市郑和主题公园正在六百七下西洋起锚地太仓港新建,一百多辆机械轰鸣运转,七百多名工人紧张施工,整个工程将在七月十一日“中国航海日”前竣工对外开放。

郑和主题公园总面积一百二十二公顷,建有十一座山体、主入口广场、音乐喷泉、郑和铜像、郑和宝船、郑和纪念馆、郑和七下西洋历经的异域风情等十个工程。建筑风格以还原郑和船队远洋的历史文化,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异域风情区再现郑和七下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遗迹和风情,主要有马六甲、爪哇、古里、麻林、锡兰南北楼、唿噜莫斯和麦加等七大建筑,面积为三千三百平方米。

郑和铜像已建成,高十八米、重五十余吨,为国内最大。郑和手执航海图,昂首挺立在长江口当年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高大而典雅,宏伟而凝重。现场安装工人告诉记者说,该铜像由一百多块锡青铜板装 而成,安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

复制的郑和二号宝船,也称“二千料郑和宝船”,投资一千二百多万元,长七十一点一米,宽十四点零五米,这是为了纪念一四O五年七月十一日郑和在太仓首航出海的日子,专家称,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一长宽比例也比较合适。船尾部有三层,近十八米高,桅杆高三十八米,寓意郑和曾经去过的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远航读后感作文【四】

郑和公园位于昆阳镇月山之巅,海拔1941.4米,占地面积250亩。为纪念郑和,晋宁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79年起兴建郑和公园,经过连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建成。公园规模弘大,园内除遍植树木花草外,已建成郑和纪念馆、郑和纪念亭、郑和故居、郑和雕像、三宝楼、郑和碑林,并修复了郑和之父马哈只墓。其中郑和纪念馆被0云南省委列为近代史和国情教育基地之一,马哈只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和公园被列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景点名为“月山帆影”。

郑和公园在滇池南端昆阳镇的月山上。昆明是我国明初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为了纪念郑和航海的历史事迹,在昆阳山上建了郑和公园,占地250余亩,苍松翠柏与果林交映。南大门巍峨壮观,两侧有“郑和下西洋”的浮雕,浩浩荡荡船队,向西乘风破浪,气势雄浑。东大门在昆阳大街中段,玻璃坊顶,翼角红墙。园内建有“郑和纪念馆”和“马哈只碑”等。

由东门入园,先达郑和纪念馆,馆址在原明代两层建筑玉皇阁内,里面陈列着100多件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其中有郑和航海图,郑和远洋楼船模型、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纪念馆西面松柏林中,有郑和父亲马哈只墓,墓前立有“马哈只碑”。此碑是明永历9年(1411年)郑和主立,字迹经570余年的风雨仍很清晰。因郑和11岁丧父,已记不清父亲的名字,只知道祖父和父亲都到达回教圣地麦加朝圣,被人们尊称为“哈只”(阿拉伯语意为虔诚而有学识修养的巡礼人),于是碑文中便写“公字哈只”,碑也就俗称“马哈只碑”了。碑文对马公籍贯、身世、任职等记述颇确,正碑两侧还有后人立的两碑,一是师范(荔扉)所录“明史。三保太监郑和传”,另一是夏光南的“郑和太公墓志铭跋”。此外还有“郑和纪念亭”,立在纪念馆南面的芙蓉丛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