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写叙事性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写叙事性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28 00:23:23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写叙事性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一】

外婆买了好多柱香去拜佛祖,说佛祖会让我们的学业“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大家都找外婆要了香,但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外婆给的香拿去放鞭炮,附近的一棵大树下,有三两只蚯蚓在那里游手好闲。于是我就让这几只蚯蚓吃吃我的“轰天雷”。我趁一只小蚯蚓正在小憩,就把“轰天雷”塞到这小家伙身下。“轰”的一声,炮仗炸开了花,我上前一看这小蚯蚓竟然能大难不。好,有毅力,我再让你小子吃一下两颗“混龙炮”的威力,看你怎么吃得消。

又是“轰轰”两声,“混龙炮”炸出了巨响,“两拳难敌四手”,毕竟也是一只乳臭未干的小蚯蚓,怎么受的住三颗炮仗的威力,小蚯蚓被我炸的面目全非。哎呀,这下糟了,我看到小表弟把外婆拉来,嘴还咿呀的说着。外婆指着我说:“我给你几柱香是让你拜佛,你倒好,非但没拜佛,还借助它在佛门圣地伤害有益的小动物,气我了!”小表弟跌跌撞撞的走过来,朝我背上拍了一掌,然后就跑开了。最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二】

这篇优秀习作,采用顺叙的方法叙述了拔河决赛的前后经过,脉络清晰,有条不紊,末尾亮出主旨,“团结就是力量”,给人以启发。其次,文章详略得当,作者没有泛泛写拔河的所有赛事,而是集中笔墨写最后的拔河的决赛情况。具体来说,作者选择双方队员的第一场比赛进行精雕细刻,其中成功地进行“点面结合”之法,先详后略地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内心进行描写,让读者在作者的描述中,也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心动。对于第二、三局,作者一笔带过,进而篇末点明主旨,言简意赅。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三】

记得那时侯我十分怕高,只要站在三层楼以上,我就受不了。有一次放暑假,我们一家去少年宫的游乐场玩。我尽挑刺激的玩,什么美人鱼、月亮船、激流勇进等等,都是我的最爱。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尖叫的时候,我都能镇定自若,完全没有对这些事物的恐惧。甚至连大人都受不了的东西我都能无所谓。但是再强的人也有弱点,我的弱点就是高。当我第一次看到观缆车时,我以为只有两、三层楼高,而且转得很慢,所以毫不犹豫地坐上去,但是当观缆车刚刚转了三分之一,我就不行了,我只要稍稍一往下看就会有一股阴森的感觉冒上来,我吓得赶紧闭上眼睛。下来以后,虽是夏天,我却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以后,我发誓在也不坐观缆车了。

就这样,以后我每次到少年宫的游乐场玩除了观缆车以外,我依旧像往常一样玩那些刺激的:美人鱼、月亮船、激流勇进…...我也渐渐忘了那个让我害怕了好久的观缆车。直到有一次,爸爸劝导我:“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怕的,这种心理障碍必须要靠自己去克服,你能够看看下面西湖的风景,想想开心的事,这样就不怕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决定再去坐一次。

我鼓足勇气,走上观缆车。观缆车缓缓地上升,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你必须能够的,我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我抬起头,努力地让自己不要害怕,果然有效果,虽然还有一点害怕,但和第一次比较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观缆车缓缓地下降,我提这的心也漫漫地放下来了。

从此我每次到少年宫的游乐场玩,都会第一个玩这个以前帮忙过我的观缆车。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四】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具体写作时,可以使用抑扬法、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突转法,等等。比如这段文字:

我搬出早已准备好的竹鸡笼,开始收拾我的“战利品”,共有28 只。我窃喜不已,这么多麻雀,该怎么办呢?“专烤鸟腿,蘸盐巴吃准香,或者去皮毛剁碎,加香葱爆炒味道岂不更好?”想到这,我禁不住垂涎三尺。心动不如行动,我抱着鸡笼就往厨房跑。“你干什么?快放了它们!”身后传来爸爸厉声的呵斥声,吓得我赶忙放下了手中的鸡笼。

本段用的是突转法,本来已经想好怎么吃鸟了,却因爸爸的到来显现转机,而且将麻雀全部放归山林。这样写,使文章的主题变得积极向上,给人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值得称道。

怎样写好叙事类作文【五】

清人唐彪曾说:“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意轻者为略,重者宜详。”在叙述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为了使文章结构繁简得当,我们可以采用“点上详,面上略”的剪裁方式。所谓的“点”,是指重要事件或重点人物,直接体现文章主旨;“面”往往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作用。所以,要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请看下面片段: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站在走道中。拥挤的人流涌来涌去,但老翁用自己的双手圈住了妻子,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抵挡着身后人流的重压。那是一双青筋绽出的手,臂上不复青年时有丰满的肌肉,身躯也不如青年时的伟岸。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妻子,那并不健壮的臂弯里,充满了宁静和温馨,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周围人的眼里都充满了敬意。

本段详细描写了公共汽车上温馨的一幕,对老翁的外貌、神态、动作等作了非常细致的描摹,表现出了感动人的真爱之情。同时,也对车上其他人的情况略带一笔,用“敬意”一词表现了这个场面的道德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