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读书笔记是作文还是摘抄)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读书笔记是作文还是摘抄)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5-23 15:13:38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读书笔记是作文还是摘抄)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一】

七月十五日,我们终于放假了。忙碌了一个学期,教育教学中的收获也确实不少。可整天忙于教学,忙于其他日杂事务,耽误了自己的不少读书时间。现在好了,放假了,我也可以静下心来,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来读点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增长点见识,开阔点视野,提升一下自己的业务素质。

我这次读的书,是全国著名教授陈桂生的《师道实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此书的内容和小崔的“实话实说”有点类似。书中,教授是有什么说什么,结合实际说,结合实例说,毫无矫揉造作之气。

《师道实话》一书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远离“坐而论道”的学究气,没有高深理论的说教,对一线教师的工作更多了些切合实际的方法,多了些实质性的帮助。

陈教授在这本书中,处处一语中的,看似语不惊人,其实正合事实,“实言师道”的风格处处彰显。《师道实说》中的《教师修养》

一辑中。以漫话的形式着重谈了《漫话教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漫话教师“自我反省”》、《漫话“教育经验总结”》、《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等文章,没有高深难解的理论,却有亲切可受的指导,读这些实话,让人受益匪浅,更让人信服。

书中就教师职业的漫话,可谓是中的之矢,“教师”本身就是尊称,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而新出现的一些提法,其目的是以打造骨干教师“明师”意向。这种新的变化与以前隐喻“学者”“专家”倒也不同,如今的隐喻,“名”与“利”的关系过于密切,它实际上是慕虚荣、重名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余波。作者的漫话式的笔调,剖析了一个现实深层次的问题。其实,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与同等学历的群体相比,或许偏低,但又低不到哪里去。在中国,由于教师群体多达千万之众,普遍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谈何容易?问题是教师工作如此繁难,如此艰辛,其地位、待遇又不尽如人意,这就存在对教师寄予“厚望”与是不是“厚待”的困惑。如果把教师的工作比做咖啡,味觉感受,咖啡是苦的。加糖固然固然重要,但咖啡的本质没有变甜。在中国做教师,的确要有孺子牛的精神。

《师道实说》中的《教师修养》一辑中谈到教育者为了使学生形成责任心与义务感,不必对学生行为过程多加干涉,而应少加干涉,否则他们会把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看成是别人的事,老师的事。教师要生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并使其无法逃避责任,这就是责任意识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培植健康的舆论,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扬正气,激发良知。总之,把学生置于纪律环境与道德环境中,使他们在履行义务与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义务感与责任感,首先要教师做好表率作用。

作者在《师道实说》中以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对一些说法的论述,绝不混囫囵吞枣,必深究到底。比如在<漫话善待学生>一文中,认为“宽严结合”、“严字当头”、“审时度势”等只是一些口诀而已,但如今在当量教育著作、文章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口头中还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类口诀,作者一针见的指出对“口诀”的迷恋和“口诀”与“规律”的混淆,是我国教育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重要方面。并通过研究对学生“宽”还是“严”的问题,剖析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大致思路,作者认为“宽”还是“严”事实上到底有多少种宽法,多少种严法,应该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进行分类,继而研究每类宽法或严法各导致什么结果,再进一步寻求宽与严的界限,分辨“宽严结合”的不同类型,在作者看来,这样,虽未必发现什么规律,但至少可使实践者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类型。作者更是指出“一个判断,必须具备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及可能性、可行性的严密的逻辑论证”,这种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始终贯穿全书,令人肃然起敬。

但这些“实话”,陈桂生教授却自谦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其中的一篇篇文章,“大都是以话搭话而来”,但作者在似不经意的言谈当中,从最平常的话题中,给人以最切实的实践指导,这些“实话”,乃是通读教育、千锤百炼之后的思考,其中所蕴涵的内容之丰富,让读者在沉思当中也倍感亲切。《论语》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反思我们现有的教育状况,有很多浮在表面的口诀现象、口号现象,究其实质是教育中的浮躁问题,这种浮躁是在教育中总是寻找自己熟悉的、按部就班的、经验主义的,能够企及的那种很切近的目标,因为那种目标常常含有很多功利的以及操作层面的各种方便,但是呢,对于再多走几步,再往前一点的探索基本都自动止步。这种现象忽视了教育的主旨和本真,造成了众多“浅尝辄止”的研究,没有实践与操作意义。陈桂生教授的“实话”告诉了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和可以做些什么。教师是教育最基础的实践者,是离学生最近的,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逐步积淀的过程,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从自己的工作开始,去掉一点功利的成分,踏实朴素的还原教育研究的本质,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记录每个感动的瞬间,反思每个灵动的刹那,思考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从而还教育一个真实的面貌,这或许是陈教授要向我们传达的一种价值取向吧,若如教授所言,踏踏实实去做,相信自己在教学中定会不断前行。

《师道实说》这本书,不是师道专论。没有给已经相当混乱的教育理论添乱,只是在一线教师遭遇师德、师道、师风虚文时,尽可能说些“实话”罢了。我觉得一线教师看看这本书,或许对今后的工作有些实质性的帮助。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二】

写完作业,我打开《伊索寓言》这本书,《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站在大树上,嘴里叼着一块肉,乌鸦在四处张望着,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美美地享用这块肥美的肉。这时候饥肠辘辘的狐狸从这里路过,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块肉,于是便垂涎三尺,它转了转眼珠子,想出了一个欺骗乌鸦的好主意。于是狐狸调整了一下表情,满脸堆笑地仰头对站在树上的乌鸦说:“乌鸦大姐你好啊!”乌鸦低下头看了看狐狸,没有理它,因为狐狸在乌鸦的印象中,是一个狡猾不值得做朋友的家伙。狐狸见乌鸦没有理会它又说:“乌鸦大姐您的孩子都好吧?”乌鸦仍然不理睬狐狸。狐狸还是耐着性子对乌鸦说:“乌鸦大姐您的歌声真是美丽动听啊,比麻雀的歌儿唱得好听一万倍呢!”这时候乌鸦有点沾沾自喜了,准备唱一首歌炫耀一下。可是乌鸦刚刚张开嘴,肉就掉了下来,狐狸急不可待地叼起肉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了。

唉!我想,好可怜的乌鸦啊!如果不是你虚荣心强,爱听虚情假意的话,肉也不会被狐狸骗去的。

这个故事使我想到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多在脑子里问几个为什么再去做,这样就不会轻易上当了,花言巧语的话再好听,也要想一想这些话真的适合我吗?

前几天在放学的路上,有位陌生的叔叔和我打招呼:“小朋友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你长得和你爸爸一样的精神。”我对陌生人说:你好叔叔!我不认识你呀?陌生人说:“你爸爸经常到我家里玩,你跟我去我家里玩好吗?”我想了想,在学校老师常常讲:“不能轻易地相信陌生人的话,以免上当受骗。”我还想到了,乌鸦被花言巧语的狐狸欺骗的`故事。于是我对陌生的叔叔说:谢谢你啦!有机会我会让爸爸带我去你家玩的,陌生的叔叔没趣地走了。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我讲给了小朋友们听,大家议论纷纷地说:狐狸真是一个虚伪的大骗子,不过大家也说狐狸真的很聪明呢!我要再次劝告乌鸦:今后可千万不要再上狐狸的当啦。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三】

《狐狸和乌鸦》中的老乌鸦经常把他上当受骗的事情告诉小乌鸦,让小乌鸦别像自己似的也上当受骗。小乌鸦想:如果我碰到狐狸,一定不会上当的。

有一天,小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停在树枝上,碰巧,小狐狸走来了,看见小乌鸦正叼的肉,他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就对小乌鸦又是赞美又是夸奖,小乌鸦牢记着老乌鸦的教训,根本不看狐狸一眼,狐狸气得火冒三丈,对着小乌鸦就骂:“你们是世界上最最坏的东西了。”小乌鸦还是不予理睬,他叼着肉回家了。狐狸见小乌鸦飞走了,他只好带着一肚子失望,灰溜溜的走了。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写景”和“状物”是两个很容易区分的概念。简言之,所谓“写景”,即是对自然或社会之景进行描绘,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状物”,即是对自然或社会之物进行描摹,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问题也因此而生。“写景”和“状物”的区别真的仅仅在于一为“景”一为“物”吗?其实不然。二者的真正不同,并非在于“景”与“物”的分别,而是在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差异。确切点说,“写景”所抒之“情”,乃狭义之“情”,亦人之喜怒哀乐者也;而“状物”所抒之“情”,却为广义之“情”,不啻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也涵括人之理想、抱负乃至自然、社会之理也。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话恰恰道出了写景的真谛。自然或社会之景虽然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无情便无景,有情一切皆为景。心中美了,处处皆是美景;心中苦了,便会如李煜一般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悲叹。换言之,就“写景”来说,“景”与“情”的结合方式,虽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诸多说法,但一言以蔽之,“写景”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虽然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说,可从“写景”的角度来看,那也只是道出了“景”与“情”的结合方式的不同。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触景生情,乃“有我之境”;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情景交融,乃“无我之境”;可“有我”也好、“无我”也罢,终不外乎抒发了作者的大悲大喜之情。

“状物”却不尽然。说“不尽然”,乃是因为“状物”与“写景”确有相通相同之处。举例说吧,如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名篇《海燕》,即是通过对“小燕子”这一个自然之“物”的描摹,抒发了作者心中“如轻烟似的乡愁”之情。仅从这一点来看,“状物”和“写景”也并无二致,只不过一个是“借物抒情”一个是“借景抒情”罢了。

但“状物”绝不仅仅与“写景”一样只是抒发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抒发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只是“状物”的一种很次要的功能。“状物”的主要功能,应该在于“言志”,还有“喻理”。

还是举例说明吧。大家都知道,古诗中有“写景诗”和“咏物诗”之说。此二者与“写景”和“状物”二者极为类同。“写景诗”者何干?抒发人之常情也。如苏东坡的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该诗通篇写西湖美妙之景,而作者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景中油然而生。再如杜牧的那首《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也通篇写景,而“坐爱”一句便道出作者心中之情自在景中也。

“咏物诗”显然不同。毛泽东同志于1906年所写的那首《咏蛙》诗就是明证。诗曰:“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该诗表面上看是在咏蛙,而实则是在咏他自己,咏其心腹中那一股难以掩饰的博大高远之志(言志)。再如唐初虞世南的那首名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名为咏蝉,实也是借蝉“居高声自远”之态道出了人生中的一种哲理(喻理)。

真正明白了“写景诗”与“咏物诗”在抒发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分别,也就大略明白了“写景”与“状物”二者间的实质不同。虽“写景”、“状物”与“写景诗”、“状物诗”之间尚不能完全等同,但本质无异。谨记。

然而,如果换个角度,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写景”和“状物”又实在难以区分得那么清楚。兹提出两点,供方家研讨。

一,“景”与“物”本身就是互相关联的,实难截然分开。说到底,究竟何谓“景”又何谓“物”?一块石头,应该为“物”,可如果把这块石头置于一片草地之上,那这块石头还是单纯的“物”吗?卞之琳先生的那首《断章》说得好:“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该诗中,“你”应该是一个“物”,可在“看风景的人”眼里,“你”也就变成了“风景”之一了。再如郑振铎的那篇《海燕》,“燕子”本身自然是“物”,可当燕子飞翔于烂漫的春景之中或绝美的海天之间,那“燕子”不也就成为了人们眼眸中的一“景”了吗?如此看来,“景”与“物”的关系实在是有些含混不清的。

二,写景诚然是为了抒发人之常情,但任何事情都会有例外。至少,并非所有的作者笔下的“景”都是用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的。像王维的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该诗前二句的写景,很明显是为后二句的抒情服务的,借自然清新之景,抒难舍难分之情。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范例,唐诗宋词中可谓比比皆是。但有的时候,“景”也不妨可以用来阐发自然或社会之理的。如王之涣的那首名作《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的前二句应该是标准的写景,而后二句却并非抒发人之常情,实乃借景喻理者也,此不也可乎?唯数量多寡耳。

读书笔记和作文怎么区分【五】

今天我读了一则寓言,故事的名字叫《乌鸦和狐狸》。

一只乌鸦在林子里捡到一块肉,他想在安静的地方美餐一顿。乌鸦刚在树枝上站住脚,不远处的狐狸就闻到了肉的香味,狐狸发现了乌鸦,于是蹑手蹑脚的来到了这棵树底下。抬头仔细一看,乌鸦叼着的这块肉可真是又肥又大呀。狐狸想:无论如何得想办法把乌鸦这块肉骗过来。于是狐狸很有礼貌的冲着乌鸦轻言细语的打起了招呼:“你好!漂亮的乌鸦,几天不见,你变得更加美丽了。你的羽毛像缎子一样光滑,你的爪子像雄鹰一样锋利,还有你的脖子,你的眼睛都是多么的可爱与美丽。我猜想你的歌声也一定很美,一定可以赛果林子里对所有的鸟类的,像天使的歌声一般好听,我能请你唱之歌给我听听么?乌鸦一向喜欢听赞赏的话。听了狐狸的奉承,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于是便喊了一声,肉就掉到了地上,狐狸捡起的上的肉,一溜烟的跑了。

咱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像这只乌鸦一样虚荣又轻浅的人还大有人在,有人把他的短处说成长处的时候,他还要沾沾自喜。像乌鸦一样”喜欢接受奉承的人就一定没有自知之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