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感受劳动之美共享劳动快乐作文)

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感受劳动之美共享劳动快乐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5-18 13:44:43
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感受劳动之美共享劳动快乐作文)

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一】

很难说有哪本书像它一样在大学中深深击中了我。

第一次看还是在电子书的阅读APP上,看到一半发现远远未结束。发疯一样找结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出版书上有完整的版本。于是又急急地下单。书到了之后却在看了四分之三之后筋疲力尽地遏制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从此就搁置起来直到今天又再次打开。

如果说有哪本书能真正触碰到我内心某种不可名状的东西,那正是它。霍华德洛克那看起来完全无法使人理解,他无视一切大众所要求的的审美、权威。他轻蔑甚至可以说是同情他们。他是真正知道自己所需的是什么的个人主义者。在异端与从众间,他就像悬崖上最后一颗看起来渺小,但绝对不会容许自己倒下的树,扎根在属于他的土地上。

他沉淀在脚手架间,矫健地挥舞着锤子榔头;他埋头在设计草图间,图纸摞起来等身高。他是真正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么,追求是什么的人。彼得吉丁是一个反例。妈妈的乖儿子,教授们的得意门生,媒体一时的宠儿。彼得谨遵学院派的教诲,文艺复兴和希腊式的.结构在一栋又一栋相似的建筑。人们也喜闻乐见这种安稳的不出差错的东西。他沾沾自喜当上了老板的接班人,娶到了理想的妻子,感觉自己走在飞黄腾达的人生巅峰上。却顷刻间就被一切抛弃了。不为别的,正是他屈服在社会的认同感中,并没有什么自己实际的理想所致。

作者安兰德好像一个最崇高的理想主义者,她明确地借霍华德之口喊出“绝没有哪个人是为了他人而活。他不能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精神,就像他不能分享他的身体一样。但是二手货却一直把利他主义当做一种剥削他人的武器,而且将人类道德原则的基础颠倒了过来。”人,只有依赖于自己的主动创造性才是最神圣的道路。“创造者为他的工作而生存。他并不需要其他人。他的首要目的存在于其他自身。”“人类一直被教导说,赞同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是那个唱反调的人。人类被教导说,团结一致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个卓然独立的人。”

这种无与伦比的理想贯穿着全书。我相信每一个独立的有理想的人都能受到慰藉。在不被理解的黑暗处境上,燃起了是自己心中长明的火焰。

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事物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是啊,玫瑰虽然色香俱佳,但浑身是刺;牡丹,雍容华贵,却少了些馨香;茉莉,香气袭人,却不够艳丽——这些缺憾是让人叹息,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呢?

上帝对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子。上帝的智慧在于给你留一些缺憾,以便让你通过奋斗和努力来弥补这些缺憾。试想,如果世界是完美的,人们便会孤芳自赏,无暇理会身边的事物,世界便会变得冷漠、寂寥,那岂不是更大的缺憾?所以我们不必在意那小小的缺憾,正因为那份缺憾才成就了完美。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却双双化为蝴蝶,浪漫中又让人生出无限哀婉的感叹;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亦是双双殉情,让多少人唏嘘泪下。这两个爱情故事之所以流传不息,就在于其中的缺憾美。

世界上最完美的缺憾,当首推希腊那尊“断臂的维纳斯”。这尊久封海底的雕塑,刚被打捞上来时,手臂就已不存在了。曾经有无数人对她的手臂的姿势进行假设,也有许多人要对她的手臂进行复原,但全都遭到人们的反对,因为人们都认为只有那断了手臂的`维纳斯才是真正完美的化身,即使那小小的缺憾也不足以动摇她成为完美的象征。而维纳斯所遗失的手臂早已被上帝珍藏起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在清冷的月色中,南唐后主李煜那家国破亡的隐隐的哀愁曾让无数人心动,忧伤也是一种美。史铁生面对生活的不幸,执著地寻找生活的意义,身残志坚也是一种美。生命中的一些缺憾,往往会成为你一生弥足珍贵的回忆。

玫瑰虽然浑身是刺,牡丹虽然少了些馨香,茉莉虽然不够艳丽,但都不影响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美丽形象。有时,缺憾也是一种美,正因为有缺憾,才使人懂得欣赏因缺憾而成就的那份完美。

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三】

一朵也许白天不怎么美的花儿在淡淡地雾中就有一些开始显得漂亮,或许这种雾里看花并不真实,但给了人一种很特别的美。因为它的朦胧,给了人一种很特别的美。因为它的朦胧,给了人一种遐想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即不会让你想的天马行空也不会让你想的无处可想。正是因为它的空间适中,所以给了人们一种无尽的美。而人又何尝不是呢?

当你的长辈向你许诺:当你取得XX成绩时,就会送你一个你很特别的物品。你就会猜测它是什么,开始想要拥有它,并且开始为此奋斗,渴望得到它。这就是朦胧美带给人的一种动力。一种想要使人向前的`积极动力。

当你获得了你想了很久很久的那份神秘大礼时,或许你并不会喜欢它,因为眼前的这个实物已经无法给你做够的遐想空间,自己过于看得真真切切了,事实已摆在了眼前。然而回忆当初那段遐想的时候,那种努力追求是多么幸福快乐。

很多人的一生做人做事都太较真,太真真切切了,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所以这些人的一辈子都很忧郁,很不快乐,因为他们容不得遐想,只想获得事实的真相,而事实往往不是如意的。而那些给了自己一定遐想空间的人一边遐想一边奋斗,而在遐想的过程中早已慢慢淡想了对其的需求,而开始享受这种追求的快乐,进入了一种脱俗的状态。所以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开心的,因为他们已享受到了追求的别样风韵,早已将名利淡泊,为身外之物,所以已不再计较得失,成与否。

雾里看花花更美,水中捞月月更圆。因其朦胧而更美,所以我们要在朦胧的遐想中追求动力,享受其朦胧的特殊美,并在朦胧的遐想中淡泊名利,享受追求的乐趣,进入脱俗的状态。

劳动是美之源泉作文【四】

本年度目前为止看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

逻辑,理性,纯粹。都在作者的笔下像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写出这样一本书,需要多大的勇气?这种征战自己,征战世界,征战人性的勇气……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不喜欢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为什么每次看到那种歌颂牺牲主义精神的东西就全身起鸡皮疙瘩……

这本书让我理解了我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如果我有灵魂的话……或许有些人称之为反叛……

都可以,有何不可呢?

既然写到这里,那就说说我自己吧……

我知道怎么样取悦他人,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学会的表演。但是当我学会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不想取悦他人了,我决定余生只取悦自己。

我知道怎么样得到别人好的评价,我花了很长时间得到过我小时候一直想要的肯定,然后我把它们全部摧毁掉……我不准备活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之下。

我知道我不是什么济世之才,我也没想过去拯救谁,如果我这一生会有什么意义,那么肯定是因为我在不断的了解自己。

书中的人物在看书的时候对书中人物的品评,最让我叹息的人是盖尔,他其实也可以像洛克一样纯粹的,只是他最后放弃了自己,但即使是放弃,他也算是出色的完成了放弃这件事吧……

品评完书中人物之后,就到了解剖自我的时候……

人就是这样,你必须时刻警惕自己被不好的东西围猎……这就是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原因之所在。

也许我们渺小的不足挂齿,但是一旦被卷入低劣的齿轮,我们就连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自由自在的资格都没有了呢……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大多数人的世界,可是这大多数人却又是我们所鄙视的人……我们怎么可以把这个世界交给他们呢?

而我们所领受的传统教育传统理念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少数服从多数……

那么,这样是合理的吗?

多数派自然的被认为是正义以及真理,少数有不同看法的就被排挤,这大概是对正义和真理最大的侮辱。

这种侮辱,与托黑侮辱建筑、新闻、文学……有什么区别呢?

我能做的无他,只有鞭策自己,不断向前。

想起《阿特拉斯耸耸肩》中摘抄的一段话“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