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关于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篇)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关于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0-06 14:39:16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关于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篇)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一】

妈妈的守护,是河塘守护着小鱼,温柔细腻;是大树守护着小鸟,相亲相爱;是园丁守护着小花,无微不至。妈妈的爱是人生长河的大船,在我孤舟前行时,引领我扬帆远航。

我的妈妈温柔体贴而又心灵手巧,她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月牙儿似的眉毛下嵌着一对浅棕色的大眼睛,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妈妈还有双灵巧的手,她的这双巧手不仅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古筝曲,还能时时刻刻守护着我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是去军训,离开了我的大船。带着对妈妈的思念,我度过了漫长的五日军训。军训结束,我迫不及待地回家。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知道我要回来,就在我准备敲门的时候,她已将门打开。此时此刻,我与妈妈四目相望,她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在灯光下快要涌出泉水来,那双眸子的倒影是我,那个在她眼里永远长不大的我。我还来不及亲切地叫上一声妈妈,她就一把将我搂在怀里。这个拥抱让我感觉无比的温暖,无比的踏实。那熟悉的风油精味,将我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我贪婪的享受这一刻,妄想着世界永远静止,只有我,和那个给我生命的人。我们之间的情与爱,如同一条小瀑布,流不尽,剪不断。

后来,妈妈忙碌着为我做晚饭,太阳似乎不舍蓝天,六点钟也不见落下。夕阳透过窗,照着她的脸颊,照着那双专注得瞪得大大的眼。此时的妈妈十分迷人。她有条不紊的为我做平日里喜欢的菜,摘菜、洗菜、切菜、炒菜,动作熟练且麻利,那双灵巧的手也随之上下翻飞。我静静地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她总是这样自然地守护着我的心。

晚上,我安静地做着作业,妈妈在不远处看着报纸。没有唠叨,没有吵闹,这静谧的时光,让人流连。我不经意间瞥向妈妈,却惊奇地发现,她的眼睛宛如一汪浅池,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杂质。或许,这就是陪伴的魅力。

守护,不一定惊天动地;不一定奔赴前线;不一定豁出性命。守护,仅仅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仅仅是一顿可口的饭菜,仅仅是一段短暂的陪伴。妈妈的守护就是这样不经意,不刻意,却值得我用一生去细细咀嚼。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二】

出家门往左拐,不出一百米,便会见到一家百年老店——诚信马家商铺,商铺现在的当家人排行老二,人称“马二先生”。

这家商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到今天已历五代,可以说是声名远播。关于这家店的故事有很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这两个。

其一,当年临沂有一悍匪赵嬷嬷,心狠手辣,一次,她路过大兴,因征粮受到八里巷村民的阻挠,于是赵嬷嬷洗该村。其中一个带头阻挠的李姓村民和马家交好,两家曾约定“穷富相帮,危难相助,世世不断来往”,于是李家就把年迈的母亲和幼子托付给马家。不知这事怎么被土匪知道了,赵嬷嬷就向马家要人,马老爷要家人把严口风,后来土匪用枪逼着马老爷,马老爷以头抢地,以明心志,最后,土匪没有办法,只好退去……马家这一义薄云天之举,宁可丢掉自家性命也不失信于人的精神和做法,不仅感动了李家老太太和她孙子,也传遍了十里八乡。

其二,马家通过熟人进了一批货,谁知这熟人事先已与卖家串通,提供的都是假货。等马家知道实情后,货已售去大半,而知道这事的人并不多。马家向来以诚信为上,不愿欺骗顾客,于是在乡里张贴告示,将假货收回,付之一炬。马家的损失虽然十分惨重,可诚信的美名却越传越远……

今天,你再去马家商铺看看,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个马二先生虽然一表人才,倜傥,但平时爱拈花惹草,年轻时有老先生管着,倒也不敢过于放肆,等老先生一过世,店铺就成了马二先生的天下,他便开始为所欲为了。三年前,他与城里的一位小姐接上了头,那小姐不是什么正经人,蛊惑马二先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刚开始乡亲们还念旧情,可时间长了,大家都心寒了,于是商铺的经营便每况愈下。有些老乡亲念老先生的情,看不过去,好心劝说几句,可马二先生呢,充耳不离,依然我行我素。不几年的工夫,一家红红火火的百年老店就变得冷冷清清了,现在更是苟延残喘,面临倒闭……真是一朝失信,百年基业尽毁呀!

目睹事情经过的老乡亲们看到这种情形,无不感慨:诚信不易,需要一生一世为之守护啊!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三】

天边出现了火烧云,是傍晚的象征。小巷边,转角处,家门前尚未亮起了灯光,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升起炊烟。

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时抬头望望天空,猜测这火烧云将去哪儿;不时在地上捡起钟爱的落红落叶当宝贵的书签;不时踢下脚边细小的石子,看着它滚向远处,心中满满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不知不觉夜降临了,巷子里只剩下我的脚步声和每隔几米就亮着的灯光,此时的我离家还有一段距离,这天贪玩的我没能在黑暗到达之前回到家,渐渐地心中升起了恐惧,不觉加快了脚步,小跑回家,穿过最后一条小巷,到家了。大门前的灯如往常一般,已经亮了许久,灯下有一个身影在四下张望着,是爸爸:平时的从容不迫被打破了,眉上堆起了山峰,眼中透着焦虑,看到我的那一刻大松了一口气,脸上堆起了笑容:“女儿,回来啦。”

小院沙发上那盏灯还没有亮起,边上的书也还没有翻过的痕迹。这跟平时不一样……

当夜幕降临,我无数次穿过小巷回到家门前,都看到家中小院里的那盏灯,一盏经历过岁月冲刷的灯,一盏让我安心的灯下有一个身影从容不迫的品茶,或看报,或读书,那是父亲。

每天父亲下班回到家都会坐在家门前小院里,沏上一壶好茶,在黄昏下细细品尝,有时,也会打开报纸看上几张。父亲在泛黄的灯光下,与茶为伴,与黄昏为伴,等待我回家。

看到我打开大门,快速的放下报纸,放下书,打开双手欢迎我:“我的小朋友回来啦!”我曾多次哭泣着回家,爸爸仍然用他从容不迫的笑容安慰我,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从容去面对。”

泛黄的灯下,映照在父亲的脸上,无比的柔和、坚定,得到了无声的支持;在我哭泣时,给我拥抱;在我蹒跚学步摔倒时,站在遥遥几步处,等待着我再次站起向他走去;在我方向迷茫,不知所措时,为我指点,鼓励我人生就应该勇往直前……

他用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有平静才能解决问题,只是他也有慌乱之时,在父亲让我独自回家,意图锻炼我的独立自主能力开始,他就将担忧慌乱藏在心底,以从容的姿态告诉他女儿,你可以!

“爸爸,对不起,我以后不贪玩了。”

泛黄的灯光,我的父亲,都饱经岁月的沧桑。父亲,你用从容注视我长大,我用欢笑陪你安心老去……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四】

千禧年钟声过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路飙升,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速度逐步加快。大街小巷上的告示牌上,在方方正正汉字下面,出现了一行行的英文字母;学校内,外语听力逐步替代了语文晨读;社会上,各种语言学校的兴办方兴未艾……人们口中说的、念的,不再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之乎者也”,而是简单却拗口的abc,各大会议上时常出现的英文单词和注解,取代了原本的古文成语……流传至今的汉语啊,你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汉语,在当今社会,似乎被涂抹成一位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女子,向人们无声地控诉着自己悲惨的遭遇……“北外香水女生”的出现,颇受人争议;但其“敢为天下先”,道破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不公,呼吁着汉语地位的回归,其方式姑且不论,但她的心愿又是多少文学爱好者所共有的!作为古老四大楔形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汉语在历经战乱变迁、外族入侵、文化动乱等风雨波折之后,难道就此在我们手中消失?当看到日韩仍将古汉语奉为圭臬,置于英语地位之上时,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何其骄傲,而又是何等不甘!

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是孔子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告戒后来者不要虚度年华;听!“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那是韩退之在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贤人的心声!然而,倘若古贤人回归于现代,当其看见后人口中念的均是英文绕舌时,又会作何感想?睁开眼,我似乎看见了他们流泪的眼和滴的心。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明白外语对于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意义。但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一定要做到新生儿开口第一句话竟是英文的地步吗?

值得庆幸的是,总还有人不忘汉语的发扬。百家讲坛中,于丹、易中天带我们重温古代先贤的思想;翟鸿森、余秋雨等国学大师、文学作家撰文演讲,引领我们体味汉语带来的感动。

有位清华学子说得好:“今日学外语,是为了将来让全世界学汉语。”但是,请先不要丢失了汉语!

做汉语的守护者吧,还卿佳人本色。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五】

《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妙笔生花,给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静听风声鸟声

大地默默无语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

从作者的文笔下

哗哗的奔泻

尽情的释放

...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一种回到家中那般安闲,那般享受。

带着虔诚去尊敬余秋雨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来仰望这位大文豪,“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重。”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每每、处处无不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六】

近段时间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犹心。

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教师,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七】

萧萧蝶音,飞蛾扑火的顽强;落叶归根,凋零枯黄的执着;腊梅傲雪,怒放严冬的坚韧。筚路蓝缕,宇宙洪荒,提笔犹记,只为所谓精神呓语。

-------题记

漫步在繁花似锦的园子里,芍药的香夹杂着岁月的轮廓,夕阳收敛的光辉和冥冥中愈演愈烈的歌,将苍白的我慢慢吞噬.真正属于我的精神啊,它去哪了?是回到千年以前了吗?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楚末边疆,伯牙抚琴而坐,拨开锦瑟之弦,一曲《高山流水》吹醒一园芍药;别绪纷飞,沁入子期一杯浊酒,伴着巍峨与长流,生命挚友醉在其中。然而子期一去,终而不返,天气未变,却换来伯牙千年一叹,叹旧时亭台无人以对,叹有生之年挚友难觅无奈与悲伤,随着爱琴一怔,彻响万里,拭泪而去,去留下千古流传的佳话。所谓精神,不正是痛失挚友的悲怆,友谊长存的豪放!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下勾勒的古铜色的皮肤,映照在斑驳的古道上,临近家门,望见茅檐低小下新婚爱妻守望空门,屋内星星烛火好像也在盼着他的叩门声。可他长吁一声,垂下的眸,渐行渐远,无声无息地躲开微亮的烛火,他便是大禹,明知泪以沾衣却独步前行的大禹。治水之余,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不爱家不爱妻,只因他更爱国更爱民!所谓精神,不正是过门难扣的遗憾,犹爱国民的坚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曲陈曲荡开愁结,昭君怀抱琵琶,奏出哀怨《萧曲》,散去的歌使无数娇花悄然落去,使无数归雁含泪低吟。凤冠下不解的眉心,望着故土消失在茫茫的无垠中,涌出的泪汇成去时的河,却在不能回首。低吟浅唱中,她仿佛看到了比漫长更漫长的昨天,比永远更永远的离别。但,她明白,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社会才能和谐。于是放下浮果与姑射,摩涯与沧澜,在另一方水土追寻生命的光荣。所谓精神,不正是心系于国的慷慨,情系于生的缅怀!

《高山流水》洗礼的芍药,落在夕阳洒下的倩影上,仿佛又听见了昭君的哀怨。哦,那真正属于我的精神啊,它回来了,从千年以前回来了,带着古人亘古不变的伟岸回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我,感悟精神的伟大,坚守精神的家园!

关于守护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八】

很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一天世俗的烦闷无从化解的时候,拿出这本《文化苦旅》,在字里行间与秋雨先生一起欣赏大江南北,登越高山峻岭,在感受自然风景的同时感悟人生……

昨夜,再次翻开这篇《沙原隐泉》,再一次细细品读鸣沙山的狡黠与月牙泉的静谧,感悟人生的起伏跌宕。

秋雨先生与沙的厮磨正如我们与成长中日渐增加的惰性互搏:“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松,与它厮磨。”随着岁月一点点的流逝,心中的惰性也在一天天增强,消磨你的意志,散去你的功力……年少时的意气风发、鸿鹄之志已成为一种回忆。

我们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仿佛秋雨先生登鸣沙山。

“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

“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我们对人生与事业的追求目标可能是不易到达的,但是只要欣赏这个过程,每一次的进步都是走到自己的顶端。

“我们努力追求顶端,也许,当你登上山顶时却发现最美的风景竟在山底……

“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秋雨先生由此感叹: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人生何尝不如此?

我去过鸣沙山,也见过月牙泉,可惜当时没能有秋雨先生这样深的感悟。我只一戒凡夫俗子,只会用眼睛去欣赏大自然奇妙的安排。面对静静躺在鸣沙山底的月牙泉,唯有惊叹大自然的造化。我也艰难的爬上一座不太高的沙山,享受快速滑下的快感。只记得在爬的时候曾几度想放弃,可禁不住旁人滑沙时快乐惊呼的诱惑,终于爬到一定的高度,并体会了一次极速运动的快乐。却没想到,在拜读秋雨先生这篇《沙原隐泉》时会有这样深的共鸣。

人生,犹如在沙漠中行走,犹如在鸣沙山攀登,只有用自己的脚,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每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无论是深、是浅、规则的、不规则的,心中都会为自己留下的脚印而高兴,才发现,自己竟然走了这么长,爬了那么高,留下了一条飘逸的波动的曲线,无论是挫折、无论是成功、无论是辉煌,无论是……,都是人生之经历,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如泰戈尔的中诗中所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足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