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怀天下的文人的作文(心怀天下的文人墨客作文)

关于心怀天下的文人的作文(心怀天下的文人墨客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7-11 20:12:34
关于心怀天下的文人的作文(心怀天下的文人墨客作文)

关于心怀天下的文人的作文【一】

我们最该感恩的人,是父母。

父母养育了我们,抚育我们成长,纠正我们的错误,聆听我们的心声,他们对我们的爱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又好似细雨绵绵,温柔细腻。父母对我们无私付出,难道我们不应该用行动去报答他们吗?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孝道代代相传。感恩父母,就应孝敬父母。

古时候有二十四孝,位列榜首的',就是三皇中虞舜的故事。舜以至孝感动天地,成为尧帝的继承人。舜本姓姚,名重华。他的父亲瞽叟不明事理,生母贤良却早逝,后母没有妇德,生下弟弟象后,常三人联合谋害舜。有一次,瞽叟命舜去凿井,想趁他凿井时把他捚在井里。可没想到,舜在井的半腰处凿了个通道,通向别处,就这样躲过了一劫。象霸占了舜的琴与房间。当他在房内兴高采烈地弹琴时,舜走了进来,象大惊失色,慌忙掩饰自己的罪行,而舜丝毫没有愤怒之情,仍旧细心地侍奉父母。

当舜经历种种磨难,继承王位后,本该高兴的他却潸潸泪下。他说:“尽管我如今贵为天子,作为帝王,但父母仍旧不喜欢我,这又有什么用呢。”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父母与象被舜感化了。

假如我们也以舜为榜样,孝敬父母,那家庭一定会幸福。孝顺并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我们这些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孝。比如洗碗,扫地,洗些衣服……

孝不需要用物质来衡量,孝需要发自内心。孝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常怀感恩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

如果天下每一个人都心怀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他人,世界将多么美好!

关于心怀天下的文人的作文【二】

夫文人画,又岂仅以丑怪荒率为事邪?旷观古今文人之画,其格局何等谨严,意匠何等精密,下笔何等矜慎,立论何等幽微,学养何等深醇,岂粗心浮气轻妄之辈所能望其肩背哉!但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文人画中固亦有丑怪荒率者,所谓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力矫软美取姿、涂脂抹粉之态,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故谢赫六法,首重气韵,次言骨法用笔,即其开宗明义,立定基础,为当门之棒喝。至于因物赋形,随类傅彩,传摹移写等,不过入学之法门,艺术造形之方便,入圣超凡之借径,未可拘泥于此者也。

盖尝论之,东坡诗云:“论画贵形似,见与儿童邻。”乃玄妙之谈耳。若夫初学,舍形似而骛高远,空言上达,而不下学,则何山川鸟兽草木之别哉?仅拘拘于形似,而形式之外,别无可取,则照相之类也;人之技能又岂可与照相器具药水并论邪?即以照相而论,虽专任物质,而其择物配景,亦犹有意匠寓乎其中,使有合乎绘画之理想与趣味。何况纯洁高尚之艺术,而以吾人之性灵感想所发挥者邪?

文人画有何奇哉?不过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试问文人之事何事邪?无非文辞诗赋而已。文辞诗赋之材料,无非山川草木、禽兽虫鱼及寻常目所接触之物而已。其所感想,无非人情世故、古往今来之变迁而已。试问画家所画之材料,是否与文人同?若与之同,则文人以其材料寄托其人情事故、古往今来之感想,则画也谓之文亦可,谓之画亦可。而山川草木、禽兽虫鱼、寻常目所接触之物,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譬如耳目鼻舌,笔墨也;声色臭味者,山川鸟兽虫鱼,寻常目所接触之物也。而所以能视听言动触发者,乃人之精神所主司运用也。文人既有此精神,不过假外界之物质以运用之,岂不彻幽人微、无往而不可邪?虽然,耳目鼻舌之具有所妨碍,则视听言动不能自由,故艺术不能不习练。文人之感想性格各有不同,而艺术习练之程度有等差,此其所以异耳。

今有画如此,执涂之人而使观之,则但见其有树、有山、有水,有桥梁、屋宇而已。进而言之,树之远近、山水之起伏来去、桥梁屋宇之位置,俨然有所会也;若夫画之流派、画之格局、画之意境、画之趣味,则茫然矣。何也?以其无画之观念,无画之研究,无画之感想。故文人不必皆能画,画家不必皆能文。以文人之画而使文人观之,尚有所阂,何况乎非文人邪?以画家之画,使画家观之,则庶几无所阂,而宗派系统之差,或尚有未能惬然者。以文人之画而使画家观之,虽或引绳排根,旋议其后,而其独到之处,固不能不俯首者。若以画家之画与文人之画,执涂之人使观之,或无所择别,或反以为文人画不若画家之画也。呜呼!喜工整而恶荒率,喜华丽而恶质朴,喜软美而恶瘦硬,喜细致而恶简浑,喜浓缛而恶雅澹,此常人之情也。

艺术之胜境,岂仅以表相而定之哉?若夫以纤弱为娟秀,以粗犷为苍浑,以板滞为沉厚,以浅薄为淡远,又比比皆是也。舍气韵骨法之不求,而斤斤于此者,盖不达乎文入画之旨耳。

文人画由来久矣,自汉时蔡邕、张衡辈,皆以画名。虽未睹其画之如何,固已载诸史籍。六朝庄老学说盛行,当时之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欲脱离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静之境。如宗炳、王微其人者,以山水露头角,表示其思想与人格,故两家皆有画论。东坡有题宗炳画之诗,足见其文人思想之契合矣。王虞,王羲之、献之一家,则皆旗帜鲜明。渐渐发展,至唐之王维、张洽、王宰、郑虔辈,更蔚然成一代之风,而唐王维又推为南宗之祖。当时论说,皆与画有密切之关系。流风所被,历宋元明清,绵绵不绝,其苦心孤诣盖可从想矣。

南北两宋,文运最隆,文家、诗家、词家彬彬辈出,思想最为发达,故绘画一道亦随之应运而兴,各极其能。欧阳永叔、梅圣俞、苏东坡、黄山谷,对于绘画皆有题咏,皆能领略;司马君实、王介甫、朱考亭,在画史上皆有名。足见当时文人思想与绘画极相契合。华光和尚之墨梅、文与可之墨竹,皆于是时表见。梅与竹不过花卉之一种。墨梅之法自昔无所闻,墨竹相传在唐时已有之。张璪、张立、孙位有墨迹;南唐后主之铁钩锁、金错刀,固已变从来之法。至文湖州竹派,开元明之法门,当时东坡识其妙趣。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且画法与书法相通,能书者大抵能画,故古今书画兼长者,多画中笔法与书无以异也。宋龚开论画云:“人言墨鬼为戏笔,是大不然。此乃书家之草圣也,岂有不善真书而能作草者?”陆探微因王献之有一笔书,遂创一笔画。赵昂论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又赵子昂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答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柯九思论画竹: “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撒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南唐后主用金错书法画竹。可见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图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故宋元明清文人画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即远而言之,蔡邕、王廙、羲、献,皆以书家而兼画家者也。

倪云林自论画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又论画竹云:“余画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与非。”吴仲圭论画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由是观之,可以想见文人画之旨趣,与东坡若合符节。元之四大家,皆品格高尚,学问渊博,故其画上继荆、关、董、巨,下开明、清诸家法门。四王、吴、恽,都从四大家出。其画皆非不形似,格法精备,何尝牵强不周到,不完足?即云林不求形似,其画树何尝不似树,画石何尝不似石?所谓不求形似者,其精神不专注于形似,如画工之钩心斗角,惟形之是求耳。其用笔时,另有一种意思,另有一种寄托,不斤斤然刻舟求剑,自然天机流畅耳。且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何以言之?吾以浅近取譬。今有人初学画时,欲求形似而不能,久之则渐似矣,久之则愈似矣。后以所见物体记熟于胸中,则任意画之,无不形似,不必处处描写,自能得心应手,与之契合。盖其神情超于物体之外,而寓其神情于物象之中,无他,盖得其主要之点故也。庖丁解牛,中其肯綮,迎刃而解,离形得似:妙合自然。其主要之点为何?所谓象征 Symbol是也。

征诸历史之经过,汉以前之画甚难见;三代钟鼎之图案与文字,不过物象之符记,然而近似矣。文字亦若画,而不得谓之画。汉之石画,古拙朴鲁,较三代则又近似矣。六朝造象,则面目衣纹,俨然画家法度,此但见于刻石者也。

若纸本缣素,则必彩色工丽,六朝进于汉魏,隋唐进于六朝,人意之求工,亦自然之趋势。而求工之一转,则必有草草数笔而摄全神者。宗炳、陆探微之有一笔画.盖此意欤?宋人工丽,可谓极矣。如黄筌、徐熙、滕昌祜、易元吉辈,皆写生能手。而东坡、文与可,极不以形似立论。人心之思想,无不求进;进于实质,而无可回旋,无宁求于空虚,以提揭乎实质之为愈也。

以一人之作画而言,经过形似之阶级,必现不形似之手腕。其不形似者,忘乎筌蹄,游于天倪之谓也。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色,其于物象体验人微。

而近来之后印象派,乃反其道而行之,不重客体,专任主观。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联翩演出,其思想之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是尽艺术之长,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或又谓文人画过于深微奥妙,使世人不易领会,何不稍卑其格,期于普及耶?此正如欲尽改中国之文辞以俯就白话,强已能言语之童而学呱呱婴儿之泣,其可乎?欲求文人画之普及,先须于其思想品格之陶冶;世人之观念,引之使高,以求接近文人之趣味,则文人之画自能领会,自能享乐。不求其本而齐其末,则文人画终流于工匠之一途,而文人画之特质扫地矣。若以适俗应用而言,则别有工匠之画在,又何必以文人而降格越俎耶?

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所谓感情移入,近世美学家所推论,视为重要者,盖此之谓也欤?

关于心怀天下的文人的作文【三】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恰如鲁迅先生的呐喊,当代青年,正应心怀天下,方能成就自我,勇立潮头。诚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在追逐“眼球效应”的当下,如果生命失去了电光火石,便难免被灰尘与浓烟所包裹,难以博得他人的认可。个体的生命价值亦将埋入历史的'黑匣与尘埃,在“编俉之间”沦为一个个“草野之无闻者”。

但墙角的火苗,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诚如艾青所言,没有谁能抽离时代踽踽独行,也没有不被时代的气质所涵养。于个人与时代的交叉点,自我价值之花方可绽放;而即便是最微小的使命,也扯动着文明承接中的一跟跟脆弱缆绳,讲述的真谛。

可曾记否,马旭老人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大爱的奢侈;可曾记否,宋嗣海以一己之责,对“一带一路”倾力奉献。而孟子亦云:“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在时间获得奖励的不是美德自身,而是心怀天下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与时代同频共振,连结这“无数的人们”,不正是成就了穆尼尔·纳素笔下“对责任心的考验,和对文明的至诚”吗?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青年当心怀天下,不能忘却普度众生的悲怀与“为天下人谋幸福”的志向,也不能忘却踏歌前行、叩问“无数的远方”的勇气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誓言。面对凉山大火挺身而出的90后消防员,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发起人秦玥飞……怀揣“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对国家与民族未来命运的探赜索隐,亦是对自我生命中何者更为重要的艰苦谨慎的求索。

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但更可贵的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自己的温暖开化别人心头的冰雪,以自己的力量助燃文明之火种。是的,恰如熊培云所言,真正的慈悲亦是对人对己的双向成全,而真正的青年也应以“爱国的自大”心系天下,成就自我:让自己“栖息的桌子飘向麦地”,让自己“安坐的灯火涌向星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