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万能满分作文800字叙事)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万能满分作文800字叙事)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2-22 18:15:08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万能满分作文800字叙事)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一】

它利用的武器便是: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坚信自己做得选择没错。心理学家很早就认识到承诺和一致原理对人的行为有着强大的指引力量,它经常令我们做出明显有违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在我们的文化里,言行高度一致展现了一个人个性坚强、稳定和诚实的优秀特质。因此,许多营销高手就会利用这些引我们入“歧途”。书中举了冥想术的例子,很明显是骗人的把戏,却有人愿意追随,其实是他们在付出金钱的那一刻便做出承诺,愿意相信这件事,之后也就矢志不渝地追随了。我们可以看到,承诺在这一过程中是关键,它相当于播放键,激活了难以抵挡的一致性磁带。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谨慎小心,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前。尤其是你在众目睽睽下选择了一种立场,你便不得不去努力维持,显得前后一致。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二】

古人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正因为互惠原则的存在才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拉近。当然也有部分人利用互惠心理,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柔道手法施以诡计,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在车站被塞礼物要钱的事情,很多人都碰到,我也不例外。起初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为突如其来的礼物买单,碰到的次数多了对此心生厌恶,也会坚决以冷漠回应。互惠原理应该是善意回报善意,而不是用善意回报诡计。

在社交方面,我一直是一个很被动运用互惠原理的人。就拿简单的请客吃饭来说,回想起来过去的无数次饭局,大抵是我的朋友们率先发起的,我请他们吃饭更多的是扮演回馈他们之前好意的角色。到达一个陌生的圈子时,发现自己很难去快速融入。反思之后,觉得症结在于自己在社交方面过于被动,其实我也可以主动先成为先施惠于他人的人,从而得到更多的反馈。当我留心主动去帮别人一些小忙之后,发现彼此间的关系慢慢拉近,而且遇到需要请教他人的问题时我心理上会轻松很多。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三】

在人格同一性的约束下,通过语言、特别是行动表达的承诺会迫使我们做出与之相一致的事情,甚至改变我们的自我形象;公开的、尤其是艰难的承诺更加有效;一旦主动做出承诺,自我形象就要承受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一致性压力。一方面,是人们心里有的压力要把自我形象调整得与行为一致;另一方面,外部还存在一种更为鬼祟的压力,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来调整形象。比如玩具商为提高淡季销售量,先是打各种吸引小孩的广告,让父母对孩子做出购买的承诺,又刻意减少该爆款玩具的供应量,让父母在买不到该款玩具时先以其他玩具作为替代,等到淡季来临时重新增加爆款玩具的供应,父母为遵守对孩子的承诺,不得不再购买该爆款玩具给孩子。还有,战俘营政治征文比赛,以及宝洁宣传征文比赛等都是运用了承诺与一致的影响力工具,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的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负面情形,有时明知自己错了,却因自己起初的决定不愿被推翻而紧牙冠不去承认错误,还反反复复找理由和接口让自己更接近于错的承诺。另一种是正面情形,经常看到朋友圈有人晒读书、健身等各类打卡,其实相当于是做一个公开的承诺,反向逼迫自己为了面子要将最初的承诺坚持下去,保持行动的一致性。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有时我们需要主动地为自己构建这种承诺与一致的氛围,作为对自己的约束与鼓励。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四】

社会认同是不确定性导致的“多元无知”,会使人们更加依赖社会认同。比如,配音笑声、买称、周迅的糖果广告等,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

像大众点评这类评分机制的app,也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一般外出就餐,我会不自觉的打开大众点评,筛选出评分最高的餐厅,减少思考和时间成本。但其实一年前的我,还不怎么热衷于看大众点评,更倾向于直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来上海后,发现各类餐厅纷繁复杂,选择太多,反而不知该如何决定。用了一次大众点评发现跟着大众的脚步,犯错的概率减少很多,而且方便快捷,此后便依赖上了这个软件。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和5分餐厅同等就餐环境和口感的餐厅也不少,有时或许是这些5分餐厅运用了这种从众心理和平台一起搞得营销策略,捧起来了市面上的网红店。

有影响力的作文800字【五】

作者在书中举了墨西哥与克利须那协会“先施恩再乞讨”的例子,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微信群里帮填问卷可以领红包的现象。问题是:是什么让我们愿意牺牲宝贵的时间而只是因为区区几分钱的红包呢?其实我们无形中陷入了对方给我们的一个看似“恩惠”的圈套里,它利用我们内心的负债感“迫使”我们主动花时间填完问卷,让我们以“涌泉”来回报对方开始给予的“滴水”。书中将互惠原理总结为:给予,索取,再索取。商业社会的本质是交换,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肯定是基于礼尚往来,双方都能够从这段关系当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互惠原理可谓是所向披靡。因为互惠原理允许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人靠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在描述人类文化围绕赠礼过程产生的社会压力时说:“人有送礼的义务、接受的义务,更有偿还的义务。”由此可见,互惠原理很容易遭到利用,可以触发不对等交换,毕竟,亏欠感让人觉得并不舒服,并且人们都不愿被贴上“忘恩负义”的标签。

当今社会我们都要在“互惠原理”下生活,按原则办事,以善意回报善意。但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对于别人强加过来的恩惠,超出原则底线的要坚决抵制,正如作者建议,一旦我们确定最初的恩惠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另有所图,就是一个顺从的伎俩,那么我们也不必受它影响,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