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医务人员的作文(描写医疗人员的作文)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描写医疗人员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03 21:27:16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描写医疗人员的作文)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一】

敬爱的白衣天使:

你们好!

谁也没有想到,大家憧憬的2020新年会以这样的方式拉开帷幕:一个个医护人员,离开家人,奔赴一线;全国百姓蜗居在家,不敢出门。这一切,都源自一场叫“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它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可比2003年的“非典”厉害多了。

你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从“神”手中抢夺生命,为了千千万万家人的团聚。一天天下来,你们那一张张美丽的脸庞,被汗水和防护用具的勒痕充满,但是在我的心中你们还是最美丽的白衣天使。

有很多人认为你们是奋战在一线的大英雄,保护病患、驱赶病魔,还有人认为你们是不是有“超能力”,能够不惧病毒、不顾劳累。而我知道你们也是一群普通人,一群“换了一身衣服”就奔赴战场的普通人。

你们是谁的父亲、母亲?你们又是谁的孩子?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你们不顾个人安危,选择了在一线奋斗,执着坚守。你们面对疫情,全力以赴,不负使命,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让全国人民备受感动。

祝所有的白衣天使能够战胜病魔,平安回家。

幸福路小学五四班马xx

2020-02-02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二】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

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的春节,我代表我的家人向你们发出一声真挚的问候,你们好吗?

2020年2月2日,代表着长长久久,也正是正月初九,我们正与家人团聚,享受着合家团圆的快乐。而你们却身穿厚重的防护服,为了我们的生命与健康,奋战在抗“疫”的“战场”上,为了责任与使命,注定要打下一片江山。你们在央视上宣传最多的是“少出门,多洗手,远离病毒”,可此时,你们与病毒零距离作战。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将我们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统统消灭。

你们真勇敢!

疫情突发,有多少位白衣天使偷偷退掉返乡的车票、机票,不顾家人的反对,冲向战场;有多少位白衣天使含泪却坚毅的挂掉一个又一个亲人的劝说电话;又有多少位白衣天使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孩子,却无奈而又不舍的吻别!“我愿意,我报名,我请战,我带头”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充满了对家人的不舍与对责任义无反顾的承担。因为你们相信,全国人民需要你们,你们义不容辞。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使命,平安归来。

你们真坚强!

疫情急迫,你们没有丝毫的害怕与退缩,穿上防护服就成了与病魔神斗争的天使。我们心里一直为你们打气:“白衣天使,加油!”你们为了方便,把长发及腰的黑发剪短了;你们为了方便,把成人纸尿裤穿在自己身上,原因却如此简单——节约一件防护服。面对疫情,你们比谁都坚强,比谁都坚忍。戴了多日的防护镜,把漂亮的脸庞压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紧紧戴着的口罩在你们脸上无情的涂鸦。

你们真美丽!

此时此刻,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是最美丽的,最可爱的,也是最坚强的。你们的坚强,让我们泪流满面;你们的坚强,给了无数人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放心。

在“战场”上,你们总是义无反顾冲在前线保护我们,也许我们并不相识,也许至今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只要看到你们就仿佛看到了希望。让这场带来巨大灾难的“战斗”早日结束吧!中国,加油!

此致

敬礼!

______

2020年_____月_____日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三】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

新年快乐!

今年的春节,有很多不一样。往常的春节,我都和爷爷奶奶去杭州吃年夜饭,给亲戚拜年。但是,今年我哪儿都没去,就在外公外婆家里写作业。就算跟妈妈去公园散步,还要戴个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往常的春节,妈妈都会带我去旅行,跟她的朋友聚会,可今年她天天都陪我写作业、散步,在家处理工作。往常的春节,外公都会去公园和他的朋友们喝茶打牌,但今年他每天在家上网看新闻,外婆出去给我买松糕和小点心很快就回来了。往常的春节,爸爸也不用加班。今年他就比较忙,要把韩国进口的口罩尽快送到医院。爸爸给我发来一张照片,他的同事在机场海关,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手套,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督促每位入境乘客填写一份健康表,保障的是14亿人口的安全。

今年的春节,会有很多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一个我们眼睛看不到的敌人,这是一个我们之前从来没见过的,戴着皇冠的病毒,我们叫它新型冠状病毒。

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做好防护工作,就一定可以战胜疫情!我希望你们能快点战胜疫情,平安回家!

等冬天过去,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又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嬉戏啦!

此致

敬礼!

______

2020年_____月_____日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四】

某某:

您好!

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认真阅读后,感想很多。

20XX年2月9日上午我收到了你的书信,根据你的愿望,我已于2014年2月10日下午到你的父母家去看望了你家二老。你家新农村的房子修得很不错,地理位置也可以。20X年2月10日这一天,重庆的气温有些低,好些区县都下雪了。你母亲一人在家,你姐姐也就在这一天结束了春节的假期又开始了广东之行。你的父亲有时候还是要去打麻将,打得很小。主要还是打发时间,也是娱乐。20XX年2月10日这一天,你的父亲在看别人打麻将,给人的感觉是一位热情的观众,虽然是观众,还是具备一些功底,时不时地展现出指点江山的高人气概,有时也会因为别人不听自己的意见惋惜不已。这说明经过你们的正反引导,旁敲侧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你的父亲开始慢慢由一名运动员变成了一名观众。只要我们内心向善,行为又符合自然规则,方法可以灵活多变。要改变他人,首先是改变自己。

其次,你这一封书信的字里行间多了一些平静和安详。感觉得出来你是一位看了不少书和阅读了很多文章且追求进步的人。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正好可以练就一种铁定的气质。佛教中有一种名曰“金刚经”经文,佛陀愿望诵经人养成金刚之志。你在书信里谈到自己已经悟道,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好多人跑遍山川河流,一生一世的追求也不曾悟出道理来呀,你却已经得到。这说明悟道也是需要缘分的。道也论高低,有小道理和大智慧之分。像佛陀耶稣他们悟出的道应该是没有牵挂的,合而为一了。心无挂碍,或者说他们的身心已经处于空空如也的状态,他们称这种境界叫活人。我们普通的人做到不迷惑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说简单一点,就是哪些事情做得,哪些事情做不得,自己要明白,不能够谔谔董董就把事情做了,结果做错了,常常又后悔。

还有,就是我们的人性中其实有很多弱点,我们说的有时候和我们做的不一致。有些人具有双重人格,我认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这就造成了我们有时候对自己所作所为不满意,给自己造成了分裂,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不能够统一,自己都不听自己的话,自己有时候也看不起自己。很多人都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和做那样的事,但事实已经发生了。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会说错话,做错事。我们看了一些书,我们思考了一些问题,事实上当我们面对生活、工作时还是会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因为我们就是普通人。静下心来我们或许能够把一个问题看得清楚明白,想得清楚,但我们真正面对事情时,有时又会因为心烦意乱做错事情。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个体的人是由三个“我”(自我、本我、超我组成的精神结构。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我们的精神就会产生焦虑。

某某,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未来的事情要下一个片刻才会发生,只有此时此刻才是人生中最真实的事情。希望阅读书信的你此时此刻在你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真实。感谢您,因为,我在给你写信的时刻也充实了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是真实也很快乐!

文泽强写于20XX年2月14日下午

写医务人员的作文【五】

亲爱的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对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因为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使全国人民有种前所未有的恐慌,而就在这时一批不畏病毒的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你们是冲锋在前线的白衣天使和制定出一套又一套防病毒计划的政府工作人员,你们积极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与病毒抗争。我们虽然不在前线,但是我们在家里关注疫情,支持你们。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

你们不分昼夜、马不停蹄的与顽强的病魔作斗争,倒下了又站起来,组成一道坚固的防护墙。给我们大家吃下了一颗又一颗定心丸。我们虽然不能像你们一样给大家造福,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不聚会、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在家里认真学习,为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现在来看,我们已经控制住了疫情,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我相信这场战争的胜利近在眼前,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也一定会在家里默默支持着你们!

您们辛苦了,希望你们平安归来!

此致

敬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