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题目(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初二600字)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题目(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初二6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10 01:48:22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题目(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初二600字)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题目【一】

如果文题内容较多,可运用对偶或对举的手法,显示出整齐之美。

总结: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题目【二】

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问什么是文化?我百度一下文化,各种各样的解释在网上流传,各种关于文化的词条相继排列。编辑词条的不是一个人,这导致了问题:各家观点杂糅组成一个定义,各种各样的定义解释着同一个名词,这些都是网上词条共有的问题。对于文化的解释,我更倾向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无论是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艺科学在内的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层次,都是历史积累沉淀的结果。

既然是苦旅,旅途当然不能是欢乐的。文化的传承远比文化形成要艰难。比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在传承过程中遭到毁灭,唯独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千年而不绝。即便如此,中华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文化事物遭到破坏甚至是毁灭,这最好的例证是莫高窟了。当王圆箓一次次“整理”他的庭院的时,当外国“学者”一次次运走用低价购得的古籍时,当中国官吏一次次以资金不足拒绝保护石窟时,我想莫高窟肯定在西北凛冽的风中哭泣。落日染红了天,色一般的晚霞犹如中国文化伤口正滴着呢……

相对于文化遭到破坏感受到的这种痛苦,在旅途中所受到的舟车劳顿之苦更像是一种历练,一种在文化面前的虔诚仪式,余秋雨拜访过众多名山大川,不止一次谈到路途之苦,同时也引述了其他古人的路途之苦。相对于古人来说,现代人受的苦要少得多了,缆车汽车和沿途的旅馆酒店为游人打点好了吃住行的一切,而古人则是自备干粮,露宿山野,历经劳顿之苦才能看到期盼已久的山川景色。正是有了这样的旅行,山川变得不再是山川,而是在一次次迎接游客中不断沉淀下来文化。名山本只是山,有了文化积淀名气在大了起来。

《文化苦旅》尽管写出了文化传承的不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也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它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不会觉得那是文化,你会觉得那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初中题目【三】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从滚滚黄沙的沙漠边塞,到秀丽清澈的江南小镇,作者把每一个地方描绘的惟妙惟肖,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人为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从《道士塔》,《阳关雪》中,让我看到了黄河礼貌的兴衰,写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江南小镇》开始的那一段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小桥流水的景象。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联在一齐。”我想这或许是这本书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功底,在他笔下,莫高窟,都江堰,藏书阁都是如此的与众不一样,在他笔下,那些过往的历史,就像是一幅凄美的画卷。“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每个人的一生对于自我来说也是一段历史,当我们走过一段路时,停下来回过头看看自我曾走过的足迹,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而我们也在这遗憾中,坎坷中寻找这人生的真谛,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齐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静静地合上这本书,仿佛也有了一种想要游历山水的冲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间寻觅着历史的足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