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有关孝的最新作文素材100字)

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有关孝的最新作文素材1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26 14:57:51
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有关孝的最新作文素材100字)

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一】

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君叫臣,臣不得不,可以说是忠吗?人们误解太深了。孝,不是盲目地“愚孝”,是有是与非的原则的。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人们误解太深了。在孔子看来,“父之令”,是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的。其中或善或恶,或对或错,或道义或不道义,均要分而析之,区而别之,不可笼统对待,不可盲目听从。因此孔子感慨系之,觉得曾子疑之深、惑之大,而为之再作解惑。

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二】

有一则漫画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杯水“孝顺的”递给他爸爸,可是当他爸爸想再要一杯水的时候,小男孩却理直气壮的说:“作业上并没有写这一项,我为什么要做呢?”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跟我一样对小男孩的行为感到气愤不已,感到小男孩忤逆不孝。可是这幅漫画却反映出时下中国社会教育孩子的一种可悲的现象。如今社会很多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全家上下轮番像伺候得像“公主、少爷”一样,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都让路。孩子们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仿佛只要学习好,就衣食无忧了。所以,孩子们对父母感恩的心渐渐的磨灭了,不仅会养成“一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大哭大闹”的习惯,长大后,很可能还会不孝顺父母。

20xx年2月14日,北大学生吴谢宇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将母亲残忍害,将尸体用塑料布严密包裹,并层层塞入活性炭除臭,他伪造母亲辞职信,还用母亲手机编造理由,向亲戚们借款144万元,之后逃之夭夭。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完美的北大学霸,竟然干出亲手害母亲的事情。

古代也有不孝的事情,古代有个徐姓,兄弟两个人,住的相距才十余里路而已,他的母亲每五天兄弟轮一次,但是哥哥比较贫穷,弟弟稍微宽裕一点。结果这次哥哥奉养母亲还剩两天,实在没有粮食了,只好让母亲先去弟弟那。结果母亲到了小儿子家,那个小儿子连门都不开。母亲只好流着泪走了。才走没多久,突然雷电交加,就劈进他们家里去了,结果妻子在门附近,丈夫在厅堂。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孝父母,不仅自己会事业下滑,还会家庭不和睦,而且还会出现许多因果报应。

但是还有许多孝顺事件,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有个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生命应是一杯渐渐变淡的酒,但孝心却是一叶永远不沉的舟。”愿所有的儿女们对自己的父母永怀孝心!

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三】

古往今来,孝都是人们所追求,奉行的美好品德。

在中国古代,对孝尤为严格,若丧父,应守孝三年,丧母,守孝一年。

期间不能做官,应考,嫁娶。

因此,留传下来了二十四孝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哭竹生笋的故事,讲道,一个叫做孟宗的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去世,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

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

担心忧愁中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

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

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

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

而孟宗后来也大有作为。

这个故事到可以接受,因孝顺而感动天地,使竹笋生长。

但埋儿奉母的故事,却让我无法接受。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因为一个生命而要舍弃另外一个生命,这难道是孝吗?古时的孝有一些过激了。

而反观现代,人们悲哀的`通过法律去规定亲情,那里知道法律只能规定财产,不能规定亲情,与古时相比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了。

经常有一些情感节目,无非讲兄弟阋墙,母子相争的事,令人无比唏嘘与感慨。

在外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姓名。

像大仲马与小仲马,他们是父子更是文学界的竞争对手。

大仲马经常以他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小仲马也以自身出色的文学作品来回报父亲的期望。

百善孝为先,而孝,不是郭巨埋儿,不是法律规定,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子女对于父母源自真心的敬奉与爱的表现。

孝文化文章600字作文素材【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