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以从未走远为题目的参考作文)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以从未走远为题目的参考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16 23:00:10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以从未走远为题目的参考作文)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一】

父亲就像一棵屹立不倒的老树,一直保护着我成长。父亲,又像无垠草原上的一棵草,一眼望去,你可能觉得,那棵草看起来很不起眼,但他的根却一直牢固地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我的父亲从小就一直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他是一个当兵的,每天几乎都是晚上凌晨回来。如果部队中有事,那可能是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不能回来,我总是感觉父亲离我很远很远。

我记得我父亲有一次回来时,我表哥、表妹都在我家吃团年饭,我们在家玩了一会儿,发现家中没有酒了,于是我和父亲下楼去买酒。

这时,天已经黑了,路上的灯光一直照耀着我们,还时不时有冷风吹过。买了酒,回来时,我们发现有一个人躺在地上,他的自行车倒在一边,以经变形得不成样了,好像是骑车时撞到了什么。

父亲什么都没想,马上走过去,把这个人扶了起来,让他坐到了地上,然后自己跑到家里,把绷带和药拿了过来,用酒精为这个人的伤口消毒。上药之后,父亲又用绷带把伤口绑了几圈,最后,还把自己几十块钱给了他,说:“这些钱,你拿着,去买点药,休息几天,这几天就不要工作了,多多休息。”然后,父亲把他送回了家。

我那时不知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做,这样做了对自己也没好处,但我一路默默地跟着父亲。回家后,我问了父亲,但他严厉而又失落的看着我,什么也没说。现在,我长大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正能量,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帮人,从此,我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会像父亲那样,主动去帮助别人,这就是遗传吧。

还有一次,我的母亲病得很重,当时,我们家没钱去看病,父亲就把自己的书都卖了,买了一本本医书,每天抱着医书看,然后照着上面的内容抓药,最后,母亲的病居然就好了。爸爸不是医生,却胜过一个优秀的医生!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敬职敬业的好父亲。他就像辛勤的园丁,一直呵护着我们全家。虽然他不在我身边,但是,在我心中,我的父亲从未走远,从未走远……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二】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题记

六月熹微的阳光路过了街头,斑驳地洒落在了鹅卵石上。黄昏的残阳悄悄坠落进了湖泊里,染红了一江静水,燃了天空万匹锦缎。蝉声随着颓废的太阳失了声,矮墙远处重重叠叠的树影在风中扭动着娇柔纤细的身姿,展示着万般柔情。黄昏吻过人间,缱绻了古道西风,宁静了小楼酒家。

静谧和煦的夏风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吹动着窗边褪色的风铃,清脆的声响唤醒了万物。屋里只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拿着一部手机徘徊着,彳亍着。夸张而又略显幼稚的手机壳暴露了主人的年幼。

他最终还是解锁了手机,关节粗大的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划动着。

木讷的父亲不善言辞,只是微蹙着眉,轻声自言自语地说着:“她还小,不应该这样拼命的……”随着手机提示音的响起,一个每天凌晨三点钟准时响起的闹钟消失在了手机界面中。他又轻轻将手机放回了原位,仿佛刚刚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随后,他又随手翻了一下凌乱的书桌上那堆成山的习题册,轻叹一声,不动声色地整理了起来。

他的女孩躲在了门后,伫立守望了很久,凝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却一声不吭。眼眶微红,泪水如雨打般地落下,沾湿了衣领。

或许是她惊动了父亲,他转过身来。她赶忙擦拭了眼角的泪水,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你回来了,我先给你泡一杯茶吧。”他促狭地捋了捋鬓角的银丝,企图掩盖住时光匆匆的事实。

一头黑发中掺杂的那几根白发格外刺眼。她轻轻拉住父亲的衣角:“等一下。”随后踮起脚尖,拔掉了一根白发。

“爸……”她欲言又止,纵使千言万语怀在心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没什么,人老了也正常。”他没有再解释什么,只是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的清香是时光流淌的痕迹。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她蠕动着双唇,轻声低语着。

父爱是温柔的印刻在脉中守护。他其实从未走远,只是半路中悄悄地折回来,绕到你背后的阴影中,默默地为你保驾护航。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三】

无论我身在何地、身处何境,我都能感觉到您。当我成功时您与我分享喜悦,当我失败时您的安慰环绕着我,让我安心。你的话语时常映在我的眼前为我敲响警钟,感恩在心。

这是我最想对一位老师说的话,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开朗乐观,如果没有她自卑的阴霾现在还压得我喘不过气。

她很平凡,是一位教师。我还记得她初进班级时的模样,一头潇洒而干练的短发让人产生了一种“只可远观”的尊敬。她不紧不慢的走上讲台,面对我们脸上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用“亭亭净植”描述再恰当不过了,她的话语温柔,但柔中带着一股韧劲。

她是一位语文老师,每一堂语文课好像性格药水般改变了我,改变了我们。我每天最害怕的就是上课发言,当我站起来的一瞬间,脑海中一片空白,仿佛与世隔绝,老师说的话听不进去,大脑也像年久失修的机器,卡住。

她的第一个问题,如一把利剑刺向了我,当我起立之后像一具石人一样矗立在那里。僵持了一分钟后她并没有让我坐下而是笑着对我说:“试试看,语文不像理科,没有完全的孰对孰错。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语文看作一个艺术品,要用心去体会她的美、灵动。”她轻盈地走到我身边,弯下腰低声在我耳边说道:“加油,我相信你,用心去体会。”说完她拍拍我的肩膀,我抬头看她时她像莲花般地笑。

“这,这段文字运用了……”我紧张地说着像个刚会说话的孩子,她一直微笑,不时地点头,轻声附和着。窗外的银杏叶像金子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每节语文课她都鼓励我多说。我从被动生变成了活跃生地一份子。她的批评、安慰、和搭在我肩膀上的一只手变成了一颗颗珍珠,串成了我对她的回忆和我的成长。我总能感觉到她的存在,如影随形、点滴难忘、感恩在心。

走在银杏树下,踏着一片片金黄的银杏叶子我走向了远方,但她却从未走远。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四】

又尝起那甜嫩的青菜,那微甜的味道滋润了我的心田,不由又想起那份从未走远的情。

每到成熟的季节,都会下地里收获青菜。小时的我对于这种似乎四季都常有的蔬菜很好奇,明明在土里灰头灰脑的大婶,出土后一清洗,竟变成水灵灵的姑娘了。原本沾满土灰,不显现的草绿的外形,变得充满生气,蓬勃绿意滋生在其间。剥开是嫩绿中带点白的叶片,脉络清晰,中间鹅黄的心,是极亮丽的一种蔬菜了。

青菜这蔬菜,无论与多种菜一起烧,都会保持着它原本的一点清淡,因此,家里人常把它与其他食材一起烧。我的不爱吃素的胃,也渐渐接纳并习惯了它。

每次家里人聚在一起,不管有多少菜,都烧上一碗青菜,有时与咸肉,有时与虾米。我是家里的老小,即使挑食也被纵容着。只是记忆中,从第一次吃青菜起,就告诉我:“吃菜心,甜。”随着我的长大,这似乎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每次聚餐,菜心总会被放到我的碗里。菜心确实是又嫩又甜的,到了口中不嚼也能咽下。它的外形似乎也是青菜中最娇嫩的,小小的,嫩黄的,令人产生怜惜之感,怪不得生长在外面的宽大的叶子要裹着它,护着它。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菜心已成为我的专属,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也成为理所应当的。

上一次回家团聚,桌子边上又摆着一盘青菜,我突然想尝尝菜叶的滋味。细细咀嚼着,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难咽,但却始终是比不上菜心的柔嫩的。那略硬又单薄的叶子大概是因为抵御了风霜,从根处拼命汲取营养来生长的吧,为怀中的菜心挡住了挫折和风雨,保护它茁壮成长。

又不由想到亲人们对我不断地关怀,风雨无阻,似乎无法直接表达,但却用甜嫩的菜心传递给我温暖,仿佛远在天边却一直伴随在我身边。

每逢尝到青菜,心中涌现甘甜,被口中的甘甜滋养,想起那默默守护着我,从未走远的情。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五】

流年在指缝间划过,记忆在蜕变中沉浮,不论何时何地,阅读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从未走远。

每次阅读,仿佛叫醒了一个灵魂,与智者对话之间,叹尽人生百态。阅读《假如给三天光明》,我领略了海伦·凯勒不屈向上的意志;阅读《小王子》我迷恋于小王子内心的纯真美好,学会珍惜善与美、纯与真;阅读《傲慢与偏见》,我看出了人性的缺漏和不足。阅读如一座天平,衡量人性善恶美丑;阅读如一面明镜,影射世间悲欢离合;阅读如一汪春水,淘尽文化沧桑巨变。

阅读,与我轻喃人生,从未走远。

阅读是一种享受,于字里行间暂弃心中烦恼,且忘凡世喧嚣,自创一方净土,独憩一隅桃源。走过书中世界,观李太白“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失意与无奈,叹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惆怅,倾听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雷弦惊”的一番豪情,吟咏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惆怅,走过诗词的万般风情,在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里沉醉,在诗客天人两隔的哀愁里心碎。

阅读,让我梦回千古,时刻伴随我,它从未走远。

生活中常有“愁云惨淡万里疑”的窘境,却无法阻挡书中的馨香。每当心情忧郁时,我便捧一缕书香,寻求心灵的慰藉。陶渊明采菊东篱的适然,让我平心静气;文天祥为国捐躯的正气,让我无惧凶险;苏东坡承天寺夜游的达观,让我重振信心。在书中收获点点感动,拔云见日后,终让阳光洒遍全身。书中的故事给了我启迪和披荆斩棘的力量。一星陨落,暗淡不了灿烂的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风雨何惧?一蓑烟雨任平生。

阅读,给我插上一双翅膀,带我乘风破浪,它从未走远。

历史因阅读而厚重,生活因阅读而精彩,阅读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让阅读永远与我们的人生相伴!

从未走远写一篇作文【六】

厚重的书本中多了一页书签,我极不情愿地码好笔与直尺,站起身来,低低地嘟囔着:“作业还差两页课时练,奥数还差三讲题,英语……哦,什么破踏青啊,浪费时间……”

我在口袋里藏了一本书,里面夹了几张古诗词背诵的东西。我骂自己只会记硬背,灵活不来,也没工夫琢磨怎么灵活。反正记住就行了,应付过比赛,就算全忘了我也不怎么在意。

机械的学习里,童心已经消失,努力变成了应付,持久的热情变成了三分钟热度。我似乎成了一个读书的书呆子,左背右背,最后学不精又玩不好。最初的天真与热情已然走远,承认也罢,不承认也好。

“看啊!那里有棵多漂亮的树!”耳畔传来父母激动的声音,“快,去拍照。”我抬头看了看,那只不过是一棵开满花的树罢了。“一棵树有什么好看的?”果然,出来浪费时间就是个错误的选择。我站住脚脑子里又开始循环被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还有白居易那首长的吓人的《琵琶行》。“哎,你这丫头,再学就学傻了啊!”妈妈见我油盐不进的样子,叹了口气,去那棵树下和爸爸一起拍照聊天了。

看着树下的父母,两人背靠着大树,眉飞色舞地讲着什么,还不停的比划。那神采飞扬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正在讨论着东街的杂志报亭有没有出新,西街的冰糕店开门了没有,就在那么短短的一瞬间,我忽然想到了自己远去的单纯。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的杂念如一缕云烟,一点点消失不见。在睁开眼睛时面前的景象令我惊讶:那棵茁壮的树在西天的彩霞中,温柔无比的夜光里,开满了星星点点的繁花,似少女笑靥,轻盈舞动枝梢。父母在树下笑容满面地聊天,他们脸上的皱纹已然消失,如孩子般天真地笑谈着。

原来童真未曾远去,时光荏苒,只是带走了幼时的无知,心中的那一片天真,却从未走远。

“看,闺女,这条河多好看,现在怎么还有这么清的水?是不是……”

“你们想多了,那就是一条织女的蓝飘带而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