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我多了一份什么作文700字(初三我多了一份成熟作文700字)

14岁我多了一份什么作文700字(初三我多了一份成熟作文7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03 10:11:36
14岁我多了一份什么作文700字(初三我多了一份成熟作文700字)

14岁我多了一份什么作文700字【一】

都说年少轻狂,在十四岁的少年身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所谓“狂”,多数人的理解为少年的桀骜不驯,于我而言,“狂”应该是具有支配任何事的自信——淡定、从容、沉稳、大气,这便是“狂”。

十四岁之前的我还没有摸到“狂”的门槛,舞台灯光下多少显得局促不安,做事唯唯诺诺,毫无淡定、从容的风度。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我冲击得通体透彻。

我参加了校辩论队。

也许是太多次投以艳羡的目光,我终于懂得要去追赶。在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练习赛后,老师竟关注到了躲藏于杂草丛一隅的我,她微笑,嘴角抿成一弯月:“你上。”

之后便是匆匆忙忙赶稿子,放学后借用化学实验室,在充斥着多种化学试剂的咸腥空气中,唇枪舌战。我惊奇地发现曾经一说话就打结的舌头此刻竟灵动自如,辩驳的言辞顷刻间奔涌而出。我的大脑转得飞快,嵌在其中快要生锈的齿轮犹如精密的零件环环相扣运转了起来,机械间金属碰撞的荡涤声,在脑中被数十倍放大,不自觉地在颇为乏味的起身和落座的徘徊间,我的举止愈发从容,时而甚至在辩论中向对方报以微笑,有什么在胸膛中灼烧得火热——是自信在带动我。

“我觉得你身上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你的自信决定了我的选择。”言罢,老师顿了顿,“我选你做三辩!”我与她对视,她的眸投射了一个执着的身影——攥起拳,抿紧嘴唇,似有流岩从眼底迸射。

明晃晃的光落下来,辩论赛正式开始。起身,聚焦目光,我熟练地抛出稿子中的问题,在对方的回答中寻觅漏洞,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脑中的齿轮快速转动,凹槽与齿刃的彼此交替中,我脑海里似有新的火光闪现。我一一破解障碍,再把对方引入圈套。不急不慢地处理好每一个论点,攻辩小结时,我不忘投入感情,加入手势,曾经宛在水中央的“狂”,终是绽放了芳华。

我渐渐摸索到了那份自信,将它融入生活。上台讲课时我应对自如,勇于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他人,一颦一笑间仿佛探到了辩论时的影子;与人相处时应对自如,不卑不亢。我甚至感到自己的腰板挺直,向人问好面带微笑,不过分谄媚,却恰当自如。自信带动了我的从容大气,在生命中初露头角。十四岁的“狂”如同沉在坛底的酒,随着酝酿吐露生息,味道愈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初具“狂”的少年还只是浮萍,十四岁的我有了自信,但还远远不够,我要将这份自信蜿蜒,继而让它流淌在青春的长河中。

我在等待,坛中酒香扩散千里的日子。

14岁我多了一份什么作文700字【二】

时光飞逝,我从步履蹒跚的儿童到成熟懂事的少年,在我十六岁跳跃的烛光中,我开始审视自己,发现,我那双肩虽略显稚嫩,但不知不觉早已扛上了责任。

回忆以前十三四岁时,那时的`我,茫然,无知,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曾对父母大吼大叫过,也曾和同学发生过矛盾过,从来不知道在自己身上还会有“责任”二字。

现在,我已经十六岁了,站在了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不再是以前那个轻狂,叛逆无知的我了,我没有了以前的幼稚,有的只是现在的成熟;我没有了以前的懵懂,有的只是现在的思索;我没有了以前的偏激,有的只是现在的宽容;也没有了以前的幻想,有的只是现在的行动。随着年历的翻过,人生阅历增长,我的双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父母虽已相濡以沫十几年,但时不时地还是会有发生争执的时候,当他们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已经承担起维持家庭“和平”的责任来了,我会豪不客气的把他们呵斥住,并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他们也总会听我的,又重新和好起来,呵呵,十六岁的我在家中担当起了“维和”斡旋大使。

作为一个十六岁的青年,这份责任不仅仅是空谈,而是转化为自已的行动,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起在家中作好小主人的责任,在学校做好一个好学生应有的责任,在社会,做好一个好公民的责任……,这些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份义务。

有了这份责任,才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让我们对我们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因为多了这份责任,变得不再迷惘,会找到新的人生座标。

虽然这份责任可能会太大,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但我不会惧怕,因为我已经十六岁了,这是我的责任,我会勇敢地扛起它,虽然它会磨破我稚嫩的双肩,但它也能让我的双肩从此能够扛起更大的责任。

十六岁的我,已经扛起了这份责任,我也会勇敢地担当起它,让它来不断地磨练我自已,让我有勇气、有能力去面对今后的更大的困难。

14岁我多了一份什么作文700字【三】

水底还是一如既往地滴在坚硬的石头上,风说:“你还是要坚持,想用自己的力量穿透石头吗?”“是。”

——题记

时间的钟滴答滴答的走着,转眼间我已步入十六岁的青春花季,挡在一次翻开那本已挂满灰垢的史册,心中有一种奇妙的东西冒了出来——信念。

回顾历史,不禁想起勾践卧薪尝胆的信念,想起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和蒲松龄的落榜不落志。因为有了信念,他们走向了成功,变得花绽放的更加绚烂。

历史的长河还在不断向远方流淌,他告诉我“李白”。对,李白,一代诗仙,也许他的心里也一直拥有着信念,这种信念是铁杵磨针。转眼间我跟随历史长河来到了一片桃花林,“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就是陶渊明对理想社会期待的信念。我又走了几步,现在映入眼前的景象是一匹正在吃草的千里马,看见无伯乐之识的它,我不禁吟咏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是它并没有这样想,它对我说只要坚持信念总有一天会遇到伯乐的。它的话是对的,只要有信念,一定能成功。

思绪又回到了现在,我庆幸自己已经长大,心中又多了一份信念。我想我要一直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信念,这样当我登上彼岸时看到的话将更加绚烂。

春去秋又来,风又来到小水滴面前,眼前的石头已变得千疮百孔。风说:“你是怎么做到的?”“信念。”

——后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