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诚信的底线作文600字初中生(诚信是金初中满分作文600字)

守住诚信的底线作文600字初中生(诚信是金初中满分作文6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6-10 21:45:26
守住诚信的底线作文600字初中生(诚信是金初中满分作文600字)

守住诚信的底线作文600字初中生【一】

“跪行母亲”事件使社会诚信又遭重创,以欺骗的方式达到让人们大发善心的目的,已经违背了慈善的本意。其不良炒作的影响,碰触到了道德的底线,愚弄了人们的善意,亵玩了慈善。如此下去,只怕会将我们对社会最基本的信任透支殆尽。

“底线”本指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端线,运动员一旦越过底线,就犯规了。 “底线”也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

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

做人也应该有“底线”: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职业底线,为官底线。

金钱诱惑下需要坚守底线,突破底线是要受到惩罚的!三鹿、双汇都犯了突破底线的忌讳!人生有着最不能丢的东西,这就是原则和底线。

不论是为人、为官,还是做事,应该知道坚守什么,放弃什么。人以原则为崇高,行以正道为高尚。

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但是立意是不能乱来!

守住诚信的底线作文600字初中生【二】

有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反面理解,可以这样子说:“哪个皇帝老子要是越过了农民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底线,他就会得到农民式的报复——农民起义。”

中国农民生存需求的底线,说白点,就是吃得饱,穿得暖,有田耕,无战祸。或许正是这样的底线,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基本形象:朴实但不失冒进。

中国农民心中构筑起如此简单的一道底线,与脚下的土地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生存在这片沃土之上,脚下是厚实的大地,踩上去,心里面才踏实。有了土地,春耕秋收,养蚕缫丝,生活过得充实。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安于现状的倾向,于是就在心里构筑起了一道这样的底线。他们也不想住上那琼楼玉宇,总觉在那脚下虚空,心里不踏实。总之,打个比方,中国农民和农村里的牛差不多,朴实!不要仙露琼浆,只求填饱肚子,不求亭台楼阁,只要环堵遮风。

但是,虽然牛脚下踏着厚实的大地,可它头上还有一对角。当它们的生存底线被越过时,也会奋起反抗。中国的一部封建史,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民的斗争史。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归根结底,就是农民的生存底线被彻底地击破了。从秦始皇暴政,徭役苛重,引发大泽乡起义;到崇祯无道,佞臣当权,被闯王直捣黄龙;到清廷无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最终太平天国与其分庭抗礼达14年之久。哪一次不是因为农民们吃不饱,穿不暖,无田耕,还要服徭役,家破人亡而引起的?农民的底线一旦被击破,就犹如大江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洪流遇滩,飞流直下,不挣个鱼网破不罢休。反正自个儿活着也没啥好日子,怎么就认命那些皇帝老爷儿天生好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冒进!

其实,人好比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程度就好比人心中的底线,只有在这个范围内,弹簧才是完好的。人们方能安身立命,维护自尊。适当的压一下,不会有问题,但如果超过了这一限度,则会带来巨大的反冲。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是皇帝老儿和农民们花了几千年时间,从火里里得到的啊!

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呵,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盯着脚下的土地,几千年了还是那么热衷的眼神,那毕竟是他们的底线所在呀!背上的天,不要作对就好了。而如今,这天是风调雨顺的,农民们,嘿!心里乐着……

守住诚信的底线作文600字初中生【三】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2.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

3.人生就象打橄榄球一样,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冲过去。——罗斯福

4.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底线,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底线,以抵抗越来越深层次的诱惑!——佚名

5.这世上到底由什么来决定我们是谁?我认为大概有三类事:一、完成的事——世人以此来估量我们的成就与价值;二、不做的事——后人以此来评价我们的操守与底线;三、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这常常是只有自己最了解、最在乎的事,是一个更真实的自我认定。

—— 杨澜

6.我从来不把不良的情绪带进教室!我也从来不在自己的课堂上议论别的老师!当教师二十多年了,这就是我的底线。 ——佚名

7.一个人要维持的基本道德底线是什么?应该是“活着,也得让别人活着。” ——无名氏

8.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 牛根生

9.道德的底线就是,在珍惜自己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给别人以关爱。——佚名守住道德底线议论文。守住道德底线议论文。

10.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庄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